我欲扬明
超小超大

第三十四章微服私访遇良将二

  尽管已是义愤填膺,但朱厚熜还是压抑住满腔的怒火,问:“既然如此,俞将军为何来到京师?”

  “实不相瞒,咱家虽闲居在家,报效家国之心未已,闻知广东左布政使朱纨朱大人通晓军事,便求到朱大人门下。朱大人不以咱家粗鄙,给在京中兵部任职的同年作书,由咱家到京里来找门子谋起复。”

  “哦,可有结果?”

  “唉!”俞大猷长叹一声:“虽有朱大人书信,象咱家这样一无显赫出身二无权贵引荐之人,红口白牙就想要个缺,兵部那些司官老爷能轻易许了咱家么?莫说是应允咱家,便是请他们赏脸吃顿酒,这都过了一个时辰,武选司连个六品主事也不肯来……”

  朱厚熜根本不相信自己手下还能有“拒腐蚀永不沾”的好干部,忙问:“这又是为何?”

  俞大猷早已认定朱厚熜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富家公子,便耐着性子跟他解释说:“去岁年末九边督帅例行进京述职,新正刚过,武选司便要循例依平日考功,对九镇并全国卫所各级武职诠选调配,各省都指挥使与各卫所守备纷纷托人说项争相宴请,武选司那帮司官老爷们忙得脚不沾地也应付不过来,怎有余暇来赴咱家这等微末小校之筵席?”

  看着主子越来越阴沉的脸,黄锦生怕这个牢骚满腹的俞大猷再说出什么犯忌讳的话惹主子生气,忙说:“俞将军也不必如此颓丧,今上圣明天纵,朝廷政清人和,也不致使明珠蒙尘,累及将军报国无门。”

  其实不用他提醒,俞大猷也不会多说什么。谁不知道东厂和锦衣卫在京城各处,尤其是各大茶楼酒肆撒下了众多番子,查究官吏百姓的言行,动辄就以“妄议国事,诽谤朝廷”的罪名将人缉捕下狱,在这种严密的特务统治下,谁能那样不长眼色的说些不该说的话呢?!

  见俞大猷闷头吃酒,朱厚熜问:“俞将军,你所说的朱大人又是何人?可与你是乡谊?”

  “朱大人名讳单字一个纨,正德十六年(1521年)两榜进士,为官二十年来历任景州知府、南京刑部员外郎,刚从四川兵备副使任上调到广东任左布政,他是苏州人士,与咱家并无乡谊。”

  科甲正途出身的文官最看不起武人,朱纨与俞大猷又无乡谊,能主动为他写信给自己的同年举荐俞大猷,可见他肯定是感念俞大猷的才华,朱厚熜心里暗自记下了这个慧眼识英雄的朱纨的名字。

  “在下还有一问,还请俞将军恕罪,”朱厚熜说:“若是此次谋不到缺,俞将军又做何打算?”

  “唉!”俞大猷长叹一声:“若是还不能如愿,咱家也只好回去了。”

  朱厚熜说:“在下听说南京兵部右侍郎张经张大人也是福建人氏,他正管着江南军务,俞将军为何不去他那里寻个缺?”

  封建官场最重乡谊,一说是同乡立刻就亲近几分,朝中先达也无一不以提携同乡后进为己任,这一点在党争尤甚于前朝的明代尤为突出,各省只要出了一个内阁大学士或是六部九卿这样的高官显贵,立刻就能在身边聚拢起一大帮的小同乡,形成诸如浙党、闽党之类的政治集团,引为朋党,互为声援,大小有事也好互相有个照应,在跌宕起伏、波诡云诿的朝局风波之中地位也牢固上几分。这固然是封建官场的一大特色,明朝动辄行起大狱,朝臣时刻都有朝不保夕之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前年咱家就找过张大人,张大人也曾有意要起用咱家,却被南京都察院的御史老爷攻讦为援引同乡,令张大人很是为难,”俞大猷叹了口气说:“张大人为官清廉,又通晓军务,在我福建所出官员之中声望最高。咱家一个微末小校,怎好再给张大人惹出祸事?”

  朱厚熜原本还奇怪有张经这尊大神在,俞大猷何必舍近求远要求那不相干的朱纨,看来张经倒不是一个武大郎开店式的人,而这个俞大猷也太过刚直老实,不肯趋炎附势,难怪他的仕途一直坎坷呢!他安慰俞大猷说:“有道是锥处囊中,必脱颖而出。朝廷如今正值用人之际,俞将军定能大有作为。”

  俞大猷随口答谢,却显然还是信心不足,朱厚熜便不再说这个话题,又问俞大猷对于抗倭有何见解。

  俞大猷说在他看来,倭寇虽来自海上,却专精于陆战,于水战反而不熟,对付这样的敌人,加强沿海要隘的守备只是消极防御之法,更有效的战术应该是以战船歼灭敌于海上,不使其有登陆的机会……

  朱厚熜大喜,说:“俞将军所言甚是,海战之法可有良策?”

  俞大猷很不好意思地说:“咱家只是一名微末小校,未有机会领军作战,还不知晓海战之法。”

  朱厚熜笑着说:“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

  俞大猷浑身一震,念叨着:“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突然,他站了起来,抱拳在头单膝跪地:“一语道破天机,先生真乃神人也!”

  做人要厚道,剽窃了别人的学术成果还要受人家的大礼参拜,脸皮再厚的人也做不出这种事,朱厚熜赶紧伸手将俞大猷搀扶了起来,说:“俞将军快快请起,在下班门弄斧而已,贻笑大方,贻笑大方……”

  俞大猷换成了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让朱厚熜不好意思再跟俞大猷谈论军事——怕终究会被人看穿自己滥竽充数的真面目,转而询问福建广东的风土人情。

  拜那个时代看过的闲书所赐,朱厚熜知道有三大高产农作物番薯、玉米和马铃薯是明朝中后期传到中国的,这三种农作物适应性强、产量高、又不需要多么肥沃的土地,能够生长在很恶劣的环境中,是中国老百姓赖以活命的“救命粮。立志要做一位好皇帝的他当然首先要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也就格外关心这三种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没有信任的外官可以托付如此机密而又匪夷所思之事,他不惜动用锦衣卫遍布全国的番子进行了秘密调查,调查结果让他很失望,现在只有被叫做“番麦”的玉米已经由南洋引种传入沿海诸省,番薯和马铃薯都还没听说过。可是他不相信那些五谷不分,只知道听墙根、抓人打人的厂卫特务的农业知识水平,如今逮着了来自福建的俞大猷,自然要仔细查问。

  俞大猷摇摇头:“番薯?没听说过。”

  不会吧?番薯可是你们福建的一大特产啊!朱厚熜还不死心,又问:“它又叫山芋,这么大个……真没有听说过?那就算了。马铃薯呢?哦,又叫洋芋,要不就叫土豆,有没有?”

  俞大猷还是摇摇头:“也没听说过。”

  怎么都没有?看来自己的运气还不算很好,穿越回来的时间早了一点,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还得再动些脑筋才行。好在玉米已经传到了中国,得赶紧派人陆续引种到全国,尤其是干旱、土地贫瘠的山区;番薯和马铃薯都是从东南亚一带传过来的,就为这两种高产农作物,也得派人下一趟西洋,一定要尽快把它们引种回来。遇到灾荒之年,老百姓活命全靠它们了!

  在座几人都有心思,也无心多吃酒,热菜刚刚上齐,黄锦抢着付了帐,朱厚熜和俞大猷互道一声“叨扰”,就散了这场偶遇而起的筵席。

  出门之时,朱厚熜装着随意地问:“俞将军可是在驿站下榻?”

  俞大猷脸一红,说:“咱家非是到京公干,未有兵部勘合,便不能投宿官驿,如今住在福建会馆。”

  “好,”朱厚熜冲着俞大猷一抱拳,说:“今日在此别过,祝俞将军鹏程万里!”

  俞大猷苦笑一声:“王兄见笑了。”说着,摇摇头转身走了。

  看着他孤单落寞的背影,朱厚熜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野有遗贤,当国者难辞其咎!朕看那兵部尚书丁汝夔这官也是当到头了。”

  “老大,”黄锦紧张地左右看看,低声说:“这等话,老大还是回宫再说的好……”

我欲扬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鷹王和他的女兒 连载中
鷹王和他的女兒
屏蔽_498778243
简介:我和米藍的故事,兵王的延續....
116.2万字6年前
回到大航海时代 连载中
回到大航海时代
千重草
简介:南海之上,一艘中国籍的渔船遇到了穷凶极恶的海盗,渔民主角大显神威,犹如银幕硬汉一般,孤身斗海盗,全歼顽敌,却倒在最后一颗子弹下,阴差阳错的穿越到明朝初年。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以官方的身份称霸海洋就发生在那个时候。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为中华的史页书写上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有幸重生在这个年代,主角董宇将有何作为呢?请跟随本书,随主人公一起去扬帆出海,大战海怪,决战海盗巨枭,智斗蛮夷,傲视弹丸小国生番蛮祖,纵横黄金航道,采摘稀世珍宝黑珊瑚,采香获取超级水沉香,灭倭寇,造巨舰,扬威地中海,发现新大陆,让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的名字从历史书上消失,好望角、合恩角从此更名...【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66.7万字6年前
萝莉炮娘变变变! 连载中
萝莉炮娘变变变!
手劈榴莲
简介: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4万字6年前
狼牙特战队 连载中
狼牙特战队
钟表
简介:狼牙刀锋,丛林战神,铁血柔情,谁与争锋。败,也要对手肢残体裂。胜,就要傲气冲天!看一个新兵蛋子的兵王传奇,为战友报仇,为知己义无反顾,为国家抛洒热血,一把飞刀,一把钢枪,一身好功夫,一腔热血,一段奇遇,看新兵蛋子王峰怎样从一个新兵一步一步的成长为众人仰慕的兵王,如何成为站在世界最高峰的兵王。新兵连的遭遇,集训队的苦练,任务中的磨练,知己的患难与共,真挚的战友之情,他们是热血的战友兄弟,他们更是敌人眼中冷血而令人恐怖的狼牙特战队。王峰经过一个一个的磨练,终于成长成为狼牙特战队成员,对手在他的眼中颤抖,在他的脚下惨叫。狼牙特战队令国人骄傲,另对手恐怖,最终王峰带领狼牙特战队站在了世界的最顶峰。成就了一代兵王传奇。新书发布《官道巅峰》喜欢的可以欣赏了,作者号1970489198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05.0万字6年前
(明朝那些事儿) 连载中
(明朝那些事儿)
萧然居士
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0.9万字5年前
从特种兵开始 连载中
从特种兵开始
路丞
暂无介绍哦~
1.8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