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一将难求
被朱厚熜留下的第二份奏折,是朝鲜宣慰钦使俞大猷送来的密札,奏陈他与朝鲜兵部尚书李圭、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柳如龙会谈的经过。俞大猷的朝鲜宣慰钦使衙门设在朝鲜王京(今汉城),距离大明南京不下万里之遥,公文即便是用速度最快的八百里加急驰传,也需要半月之久,因此,他尚未接到总参谋部关于朝廷准备调兵入朝的公文和朱厚熜关于责令朝鲜李朝上呈请求大明出兵助其剿倭的秘密指令,这一次与朝鲜李朝军方两大巨头的会谈,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关于朝鲜水军军官李舜臣的使用。
李舜臣的大名,对于朱厚熜这个穿越者来说,当然如雷贯耳,更知道他在后世的韩国,不但是古往今来朝鲜水军第一名将,甚至被捧成了古往今来堪称第一的朝鲜民族英雄。不过,当日的李舜臣却是锥处囊中,尚未脱颖而出,朝鲜李朝君臣无不视他为侥幸得到天朝帝君垂青的悻进之臣,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
大明王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即遣使四出,晓谕海外诸国,并招徕各国入朝进贡。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一是为了寻访据说是逃亡海外的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踪迹;二来也是一心要成为天下共主、“盛世名王”,也多次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等人出使西洋,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引万邦来朝。经过两代皇帝的不懈努力,大明王朝建立起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封贡体系,封贡国之多,朝贡规模之大,都是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的。但是,众多的藩属之国与明朝的关系及其对于明朝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依据各国朝贡次数的多寡、对明朝政治隶属关系的强弱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其一,典型而具有实质性的封贡关系。封贡国向明朝称臣,定期遣使朝贡,采用明朝的年号和历法。这一类封贡关系具有较强的政治隶属性,主要有朝鲜、琉球、安南和占城等国。
其二,一般性的封贡关系。封贡国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中国文化,曾接受过明朝的册封,但和大明之间并不具有君臣从属关系,贡期也不恒定,封贡关系之中经济贸易色彩较强。日本、暹罗、爪哇、真腊、满刺加、苏门答腊、渤泥、苏禄等国皆属此类。
其三,名义上的封贡关系。封贡国与大明之间是纯粹的朝贡贸易关系,郑和下西洋所招徕的红海及东非洲一带的阿丹、刺撒(今也门)、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刺哇(今索马里)、麻林(今肯尼亚)等国都在此列。
做为与大明王朝关系最为密切的臣属之国,朝鲜几乎一切照搬明朝体制,军队也实行世袭军户制,更是把明军当年那些讲究门第、论资排辈等等陋习学了个十足。李舜臣虽是贵族出身,先祖曾追随李朝开国君主李成桂征战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家道早已中落,在朝中并无达官显贵做靠山。因此,应试武科中举出仕之后,李舜臣只能在朝鲜边防军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鸭绿江边巡逻放哨,防御东北边境的土蛮、女真等部落强盗入寇边境。或许是因为李舜臣的过人天赋只限于水战方面,却被任命为陆军军官的缘故,他非但未能显露才华,反而经常打败仗,在军中混得十分狼狈。
象这么一位二十来岁、才华也不出众的小军官,李朝君臣当然不会知道他的存在,以致于嘉靖二十七年,朱厚熜亲下诏书,责令朝鲜选调各级水军军官前来大明水师学堂学习深造,并且指名李舜臣必须参加的时候,朝鲜方面上穷碧落下黄泉也未能在水军找到这么一个人,后来朝鲜兵部武选司查阅了全军各级军官的档案,才知道此人不过是驻守鸭绿江的边防军低级军官。
得到了天朝帝君的垂青,被指名选拔到天朝的水师学堂深造;又在天朝水军东海舰队挂职锻炼,参加过大大小小十几次剿倭之战,李舜臣于嘉靖二十九年年初回国之后,被任命为全罗道水军正五品千户。
这一情况,时任朝鲜宣慰钦使的安国郡主郡马赵隐曾奏报御前,朱厚熜大为不满,认为讨倭之役迫在眉睫,朝鲜水军又将在那场跨海远征的大战之中承担起协助大明海军歼灭日本近海诸国水军、护卫海上运输线的重任;而朝鲜自李成桂建国至今近两百年来承平无事,人不知兵,兵不习战,放眼满朝文武,除了已被后世历史证明了军事指挥才能的李舜臣,他实在想不出朝鲜还有谁能当此大任。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朝鲜方面即便不好让李舜臣一步到位出任水军都督,少说也该将他任命为挂正四品指挥佥事衔的全罗道水军节度使,这才不辜负自己苦心为朝鲜栽培军事指挥人才的殷殷苦心。
不过,他回过头来仔细一想,朝鲜李朝能将李舜臣这样既无显赫出身,朝中也没有过硬后台强势靠山的年轻人升任正五品千户,并从东北边境调到堪称备倭第一线的全罗道,也算得上是破格提拔、予以重用了,大概是因为朝鲜王国君臣看他是个“海归”,要给指名调他到天朝军中“镀金”的大明皇帝一个面子。而大明虽为朝鲜的宗主国,但也不宜对其内政干涉过多,尤其是对于具体的人事安排,更不宜插手过多,就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其实,不干涉属国内政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究其根源,是因为当时南洋诸国虽然尚未发生变乱,但徐海在南洋海面上闹得动静很大,葡萄牙人已派出使者前来大明提出严正抗议,眼见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大明王朝海军成军不久,难以支撑两线作战,朝廷原定的出兵惩戒日本的计划被暂时搁置,朱厚熜也就顾不上操心李舜臣能否升任朝鲜水师要职,率领麾下战船与大明海军并肩作战,共同打击小日本了。
其后不久,南洋夷乱爆发,大明王朝东海舰队大举杀奔吕宋,先期赶到战区的南路巡防分舰队与徐海船队取得苏比克湾大捷,显示出了大明海军无与伦比的强大战力。朱厚熜的自信心极度膨胀,再也按耐不住这些年里一直萦绕在心间的“干掉小日本”的念头,也就顾不得什么干涉属国内政不干涉属国内政那么多了。在年前俞大猷奉旨调任朝鲜宣慰钦使之时,他便密嘱俞大猷尽快与朝鲜李朝兵部及五军都督府有司官员会谈,“建议”朝鲜即刻将李舜臣予以重用。虽说是建议,却指明要将李舜臣升任全罗道水军正三品节度使,统御朝鲜王国按照自己赐给的图谱修造的“龟船”舰队,用他在大明海军东海舰队学到的本事加紧操练所部,尽快提高朝鲜水军的技战术水平,以期在未来的讨倭之役中派上用场。
尽管在朝鲜李朝君臣看来,新任宣慰钦使俞大猷并没有其前任赵隐的皇亲身份;正三品指挥使的官职,也没有赵隐五军都督府从一品右副都督那么显赫;但是,从两国之间往来不绝的钦使、贡使那里,他们早就听说了俞大猷是天朝帝君一手简拔并着意栽培的大将,曾率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江南平乱之役等重大战役的胜利,堪称天朝目下风头最劲的青年将领。再加之朝鲜王国是大明王朝的臣属之国,采用大明历法和年号,国王即位、册立世子、皇后等一应大事,都要先行请示大明王朝批准。因此,朝鲜君臣既不敢拂了天朝钦使俞大猷的面子,更不敢违抗天朝帝君的圣谕,不得不接受了这一“建议”。
朱厚熜心里明白,对于大明王朝如此颐指气使地干涉内政、随意插手官吏任用之事,无论是与俞大猷会谈的朝鲜兵部尚书李圭、水军都督柳如龙两人,还是朝鲜国王李景,心里大概都不会很舒服;而且,无论哪国军队,都讲究资历人望和才干战功,年纪轻轻、尚未被实战证明自己指挥才能的李舜臣被骤然拔擢到别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位,也难以令军中将佐兵士心服口服,日后的处境更会十分难堪。不过,尽早解决日本问题,不但关系到中国的根本利益,更关系到几十年之后朝鲜会否遭到丰臣秀吉大军的全面侵略,面临着亡国灭种之祸;而被朝鲜君臣将士们鄙夷为抱了天朝粗腿而得以悻进的李舜臣,正是关系到讨倭之役成败的举足轻重之人。有道是事急从权,李舜臣在历史上就曾屡遭排挤打压,依然能够矢志不改初衷,在国难当头临危受命,成就一番辉煌战绩,相信他在这个时空也一定能在千夫所指中坚持……
我欲扬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