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扬明
超小超大

第八十八章请君入瓮

  第八十八章 请君入瓮

  严氏父子心里也明白,严嵩贵为内阁首辅,皇上是断然不会令他出使外藩的,那么,唯一可能的,便是要让严世蕃充任使臣。严世蕃已经吓得面无人色,严嵩也不禁老眼含泪--他就这么一个儿子,百年之后还要他送终,却被皇上派往异域,此去烟波万里,死生难测,兴许便会从此阴阳两隔。白发人送黑发人,原本便是人间至伤至痛之事;儿子若是有什么不测,连尸骨大概都难以寻觅,岂不更令人痛比锥心?

  果然,朱厚熜把目光投向了严世蕃:“年初吕芳对朕说,东楼有意率军出征,扬中华之国威于异域。其心可嘉!不过,扬威异域也不全靠武力,苏秦张仪合纵连横,仅凭其一张利嘴,何异于百万雄兵!是故,这一次就由你出使南洋,与西班牙人谈判。具体与西班牙人谈判要注意些什么,朕回头再和你细说。”

  严世蕃万分惊恐,却又不敢违抗圣谕,嘴角哆嗦着应道:“微……微臣遵旨……”

  朱厚熜当然明白他在担心什么,嘴角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招抚外夷是礼部的差事,该当给你个合适的身份才是。就改任礼部左侍郎吧。对了,听说外面的人都叫你‘小阁老’,可有此事?”

  严世蕃吓得浑身一哆嗦,立刻便有冷汗从头上潺潺而出,可是,这已经是官场人尽皆知之事,皇上想必早有耳闻,他可不敢贸然否认,赶紧又跪了下来,一边拼命叩头,一边说道:“皇上明鉴,皇上明鉴,微臣从……从未有觊觎内阁辅臣之位的心思……”

  看到严世蕃如此惶恐,朱厚熜又笑了:“慌什么!朕平日那样看重你,一直把你放在身边栽培,还让你在应天府历练,难道你就做不得内阁辅臣?”

  严世蕃心里怦然大动,却怎么也不敢承认自己真的就能做得内阁辅臣,嗫嚅着说:“微臣……微臣不、不敢……”

  朱厚熜笑骂道:“没出息!朕昔日曾对营团军的将士们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便不是好士兵,朕今日还要告诉你严世蕃,不想做内阁辅臣、甚至内阁首辅的官员,便不是我大明的好官员!你爹已过耳顺之年,替朕管着大明朝这么大一摊子事情,也着实辛苦。你若能补入内阁,既替朕料理国事,又能替他分点担子,岂不忠孝都能两全?”

  这个时候,严嵩跪了下来:“擢黜之恩皆出于君上,原非臣下可以随意置喙。然则依臣之愚见,严世蕃资浅望轻,骤然擢升内阁辅臣,一恐有碍朝野视听;更恐有负皇上社稷之托。老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容他历练数年,而后再量才使用。”

  “严阁老这话说的可是言不由衷啊!”朱厚熜把目光转向了严嵩,笑道:“不要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你这个儿子虽说不象你一样科名显赫,却难得精明能干,是你料理政务的一大帮手。若非如此,怎会有那么多外面的臣子称东楼为‘小阁老’?”

  严嵩那张沟壑纵横、且布满老人斑的脸上不禁一红--自从嘉靖二十三年借着薛陈谋逆叛乱再度出山、入阁拜相,并于嘉靖二十四年取代翟銮成为内阁首辅之后,他一直舍不得放权给其他阁臣,终日守在内阁值房,始终霸着那支代皇上起草票拟的“枢笔”不放。可是,近些年来,尤其是去年过了七十知天命之年后,他就觉得自己的精力时有不济,有时候遇到六部有司前来内阁请示一些不大要紧的政务,他就说:“此事问犬子东楼即可。”皇上想必对此早有耳闻,所以才会那样揶揄他。

  似乎没有注意到严嵩的尴尬,朱厚熜又接着说道:“说真的,东楼本就有经国济世之才,这些年在朕的身边历练,又长进了不少。这次朕把他放在应天府历练,诸般政务都处置的井井有条,最难得的是,改稻为桑、清查田亩,还有募捐,这几件棘手的事情都处理的十分妥帖,没有生出半点乱子,更让朕看到了他治政之能。朕想,也该是到了让他多担一些担子的时候了。”

  眼见着多年的夙愿立时便能实现,严氏父子心中都是万分激动,任何自谦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了。却不曾想,皇上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你严阁老身为首揆,东楼再入阁办差,国朝尚无先例,难免招人诟病。加之他这些年一帆风顺,更难免会有人说三道四,还需立一奇功,方能服众。是故朕才让他担任使臣,宣慰西班牙人。以东楼之机敏通达、精明强干,一定能不辱使命。到那个时候,让他到内阁替你分忧,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些年来,对于皇上用人,尤其是任用内阁辅弼重臣的种种安排,严嵩看得清清楚楚,无非就是利用他和夏言之间的矛盾,再拉进来一个徐阶,使朝臣陷入党争之中,免得抬高内阁事权之后,大明王朝出现曹操那样的权臣,领袖百官、架空皇权,把天家威福都夺了去。这也是千古不移之帝王驭臣之术,只不过是当今圣上乃是古今罕有之明君圣主,又最是雄猜多疑,做得更加滴水不漏而已。同样,对于栽培后进的种种安排,他也看得明明白白,仍是三党之中各扶一人,继续维持党争局面,以利于人主居中掌控全局。因此,对于皇上分明答应让儿子严世蕃入阁,却还要拖延一段时间的作法,他也并不感到奇怪--夏言那个老匹夫的得意门生高拱时下正率军远征南洋,可谓立下了卓著功勋,待他班师回朝、献俘阙下之日,便是入阁拜相之时。皇上万万不会在此之前,让严世蕃入阁。反过来说,设若皇上有意让高拱入赞中枢,严世蕃大概也能一同入阁。

  想到这里,严嵩心里安定了下来,又见到儿子已经被皇上的话语撩拨的目露神光,似乎,便在心中慨叹一声:也罢,自古富贵险中求,东楼既有心做一番事业,就让他去闯一闯。只要平安回来,以皇上九五之尊,开口便是金科玉律,想必不会食言而肥……

  于是,严嵩说道:“若皇上圣意已决,要严世蕃以礼部侍郎衔出使异域,老臣愿意辞去所兼礼部尚书之职,恳请皇上恩准。”

  原来,纵观国朝两百年,从未有过父亲做六部正堂而儿子做副手的先例,严嵩情知自己若不主动请辞,一定会招致朝野内外的颇多非议,与其被人攻讦不休,搞得狼狈不堪,不如主动加之自嘉靖二十六年,皇上抬高了内阁的事权,将日常政务大多交给内阁处置,如今内阁已完全凌驾于六部之上,对于他来说,兼不兼礼部尚书并不重要,甚至,他常年在内阁当值,不能到衙理事,却还顶着尚书的头衔,就要承担一些具体部务的责任,因此,趁着这个机会,便向皇上提出了此议。

  朱厚熜点头说道:“严阁老所言甚是,东楼擢升礼部佐贰,你再兼任正堂确实就显得不大合适了。朕准你辞了礼部尚书一职,专任内阁首揆。”

  严嵩跪下,欠身说道:“老臣领旨谢恩。”

  严氏父子告退而出之后,朱厚熜不禁得意地笑了起来:果然不出朕的所料,严氏父子还是眼热于内阁辅臣之位,明明知道此行可能有危险,还是要去赌一把啊!

  原来,决定与西班牙人和解之后,派谁出使就成为摆在朱厚熜面前的一个难题。这个使者最重要的可不是苏武的气节,而是如何能巧妙地和西班牙人周旋,既能把已经发生的冲突糊弄过去,又能忽悠的西班牙人前来大明王朝做生意。派一个正人君子去,还真是办不好这件差事……

  直至看到徐海战报之后有东海舰队经历官罗龙文一同署名,又想起了去年岁末,严世蕃曾经以罗龙文的密信构陷高拱收受徐海重贿,险些使“月之暗面”绝密行动曝光天下,朱厚熜顿时豁然开朗:外交嘛,不就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吗?若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本事,放眼大明,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严嵩、严世蕃这对狼狈父子?有这本事,别在国内惹事添乱,给朕糊弄忽悠老外去!

  当然了,这个时候去和西班牙人谈判,一定会有风险。难说西班牙人懂不懂得“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理。不过,如果严世蕃有去无回,也没有什么关系,就算他给大明王朝尽忠死节了,还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也好过他在历史上被嘉靖皇帝给“咔嚓”了……

  至于严嵩辞去礼部尚书一职,是朱厚熜的这一安排的一个副产品--礼部掌管文教诸事,每逢会试大比,礼部尚书通常都会被点为主考官,岂不是给严嵩拉帮结派、延揽天下英才大开方便之门。这个罗龙文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他不拜在严嵩门下,未尝不是一位于国于民有用之才。可惜他人虽有才,心术却不正,又误上了严氏父子的贼船,日后只怕难以大用了……

我欲扬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铁血大军阀 连载中
铁血大军阀
幻龙影虎
简介:这是一个穿越者的奋斗历程这是一个古老民族浴火重生的荣光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凡是从我华夏得到割地赔款的列强们我李默涵不光要收复国土,还要你们赔上利息本人已有三部完本《重生之傲视三国》《明朝第一驸马》《新中华1903》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86.0万字6年前
抗战胡匪 连载中
抗战胡匪
千重草
简介:该简介已被管理员屏蔽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27.5万字6年前
极品书生混大唐 连载中
极品书生混大唐
木瓜1
简介:各位看官,新书,护龙高手,已发,可点击直通车,求海选票!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70.8万字5年前
我在唐朝的一次旅行 连载中
我在唐朝的一次旅行
有一点懒
第一卷李愔带着不靠谱的娱乐系统穿越了成了皇六子,有系统、有个好爹这样的人生猪都可以飞,李愔也确实在飞。第二卷李愔落水失忆了,“莫有”系统、“莫有”好爹,李愔继续在飞,奋斗的心比拼爹更重要。第三卷当然要征吐蕃踏高丽,身为大唐男儿不征服四方,岂不可耻?
15.9万字4年前
千古荡雄剑 连载中
千古荡雄剑
杨阡帅aifu
唐朝末年,天子昏聩羸弱,奸佞乱朝;酷吏横行,人心离散,以致烽盗四起,天下扰动。枭雄聚众百万,兴兵乱唐。各路诸候,拥兵自重,几不受唐廷节制,彼此攻伐不休,乱象始现。武林盛传,灵山使者,现身江湖,其手握秘书神剑(荡雄书和伏天剑),欲寻访真命天子相授。得剑书者,便可重整乾坤,建不世功业。武林中人,各择枭雄归附,为取书剑,彼此明争暗斗……
1.7万字4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