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天示警
就在四天之前,主管军需调配的粮秣官来报,有五组共计十五名被派出去采买菜蔬的倭人兵士未曾按时回营。
俞大猷和戚继光等人分析,有三种可能:
最有可能的是那些倭人兵士携款潜逃。在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看来,那些倭人兵士都出身贫寒,当兵打仗又没有军饷,难以养家糊口,平日生活的困顿可想而知。如今身上带着采买菜蔬的几十两银子,几乎等于倭国一个中产之家的全部家当,难保不会见财起意,拿着那些银两逍遥快活去也!
可是,这种看法被率军出阵的九州诸藩大名的家臣们断然否定,言说他们的兵士对主君和家族无比忠诚,别说是几十两银子,就算是一座金山银山摆在面前,也绝对不会动心!
对于九州诸藩大名的家臣们这样的说法,俞大猷、戚继光等人不以为然。可是,在倭国居住多年的镇抚司日本情报网诸位太保和汪直也认为,尽管九州诸藩大名的家臣们言辞不无夸大炫耀之处,但也不无道理,概因倭国诸藩大名之家御下治军十分严苛,不论兵士还是家臣出阵,他们的妻儿老小照例都要被主君扣为人质,一旦阵前逃脱,家中所有亲人都难逃一死。那些兵士未必会为了区区几十两银子,置自己一家老小的生死于不顾。而且,单独一个人行动,或许会抵挡不住银子的诱惑;可那些倭人兵士是三人同行,一起抛弃家小,独自逍遥快活,这种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携款潜逃的可能被排除,就剩下了两种可能:
其一,被人杀死。派出去采买菜蔬的兵士虽说都是倭人,却是一口九州口音,纪伊、伊贺当地人一听就能听得出来。由于这些地方长期被三好氏占据,难免受其蛊惑,对天朝王师心生敌意,也就忌恨那些追随天朝王师匡扶倭国公武两家政权的九州义勇之士,不但不将菜蔬卖于他们,还将其暗害。又或许,正是因为那些兵士怀揣堪称一笔巨款的银两,很可能是言行举止若不谨慎,钱财露白,被附近的山贼、恶党知晓,劫财之时将他们杀死。
其二,被倭国逆贼三好长庆的兵士抓获。三好长庆虽说败退伊贺,掘壕固守,但一定会在附近派出不少斥候探马,遇到那些追随天朝王师匡扶倭国公武两家政权的九州义勇之士,也会将他们杀死,更有可能是将他们擒获,送回大营严加审讯,要从他们嘴里探知中朝联军的虚实--据大明镇抚司安插在尾张织田氏那里的倭人暗探历尽千辛万苦送回来的情报,倭人联军总大将是甲人称“战国第一武将”的斐武田氏家主武田信玄。大明镇抚司日本情报网的所有要害人物,以及中朝联军高级将领俞大猷、戚继光和徐渭等人,对那位倭人名将武田信玄可谓是耳熟能详,概因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最高统治者、明嘉靖帝朱厚熜竟然也知道此人,甚至对他十分重视,早在大明镇抚司日本情报网组建之初,就把此人列为头等关注对象。这几年里,大明镇抚司日本情报网所搜集的有关武田信玄的情报摞起来有一尺多厚,连武田信玄纳了几位侧室、最宠爱谁都详细地记录在案,对他可谓是了如指掌。正因如此,俞大猷和戚继光认定那位自称熟读《孙子兵法》的倭人名将一定不会忽视“敌情”的重要性,俘获那些九州诸藩大名的兵士,一定会如获至宝,也绝对不会浪费从那些兵士嘴里套出来的“敌情”!
对于这种可能,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却反倒不担心,甚至隐隐为之感到高兴--概因那些被派出去采买菜蔬的倭人兵士一则地位低微;二则身份尴尬,哪里知道什么军中机密?因为和明军兵士有语言障碍,连道听途说都几乎没有可能。可以想象的是,在倭人联军的严刑拷打之下,为了保全性命,他们大概会乱说一起,不但对天朝王师毫无妨害,反而会给倭人联军将帅用兵决策造成失误,那位自称熟读《孙子兵法》、人称“战国第一武将”的武田信玄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正因如此,俞大猷和戚继光连相应的部署调整都没有做。这倒不是因为两人战功赫赫,手中又握有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数万大军,就如此托大、小觑了对面安营扎寨、人数超过己方两倍有余的倭人联军;而是怕惊动了敌人,更要给他们的总大将武田信玄一个错觉,即是天朝王师并不知道他们俘获了那些九州诸藩大名之家的兵士,有什么阴谋诡计不妨从容施展,且看天朝王师如何应对。
不过,派出去采办菜蔬的倭人兵士大半没有回来,军中将士也就自然缺乏新鲜菜蔬。好在天恩浩荡,皇上似乎也料到了或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在责令各有司衙门替中朝联军筹措军粮的同时,明确指示要配以一定数量的大豆。由于早在当年平定江南叛乱之时,嘉靖帝朱厚熜就悄然改易了明朝奉行两百年的卫所军户制,辅之以募兵制,因而无论禁军第一军,还是第二军,都有不少原本出身农家或市井的兵士,懂得百姓日常生活技能,俞大猷就发动他们泡豆芽、磨豆腐,给将士们补充皇上所说的、其他人谁也不懂的什么“维生素”。
说到磨豆腐,俞大猷至今还觉得好笑--当初驻军萨摩,以待倭国时局变化的时候,军中也曾用大豆来做豆腐佐餐,却不曾想竟然引起了倭国天文天皇和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惊叹,认为中朝联军普通兵士竟然也能吃到豆腐,足见天朝上国是何等的富庶。而且,贵为一国之君的天文天皇看到那白花花的豆腐,甚至是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样。对倭人向无好感的戚继光为了戏谑天文天皇,故意请他品尝一箸,没有想到,天文天皇竟然躬身施礼,好象接受了多么大的恩赐一般,更是毫不客气地拿起筷子,一连吃了几大口,嫩滑的豆腐被挟碎掉在桌上,天文天皇还毫不犹豫地拿手捏起来就往自己嘴里送。对于国君如此失礼的举动,跟随他一同逃出京都、来到九州的山科言继卿也丝毫不介意,反而跟着天文天皇一起狂咽唾沫,被俞大猷招呼一同品尝,他也毫不客气地狂啖一气,好象很久或者从来都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一般。
看到这种情形的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心中不免惊诧不已,事后问过大明镇抚司日本情报网的几位太保爷才知道,原来大豆和磨豆腐的技术虽说早在隋唐年间便通过倭国的遣隋使、遣唐使和从中土大唐东渡日本的僧人传到了倭国,可是一直被视为高档食品,只有寺院、大名和富庶的商贾才能偶尔吃到,穷困潦倒的天皇和公卿大臣们当然也就难得一见了……
即便已经经历了大小数十战、也经历过无数次攸关生死的危险境地;可是,眼下有这么多的忧心之事,无论哪一件都关乎将士的生死乃至整个战局的胜败,也关乎着大明百年国运,身为全军主帅的俞大猷又怎能安然入睡?索性就端坐帅帐,秉烛夜读《易经》。
《易经》是俞大猷平生最喜欢的书,早已烂熟于心;但往日每次再读,他依然兴致盎然。可是,今夜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心神不定,怎么也读不进去。估摸着守卫在帅帐之外的亲兵护卫都已经睡了之后,他将手中的《易经》放在帅案上,从怀中摸出一把制钱,然后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祷告了一番,将那些制钱朝着帅案之上一撒。
这是俞大猷在打相士们最常用的“金钱卦”。概因明军军法载有明文,大明军人敬天畏地、忠君爱国,却不许装神弄鬼、起课问卦;军法如山,身为全军主帅的他,也不敢不遵。但看他掏出来的那三十六枚制钱,个个磨得锃光瓦亮,大概平日背过亲兵护卫,也没少起课打卦。
制钱“当啷啷”落定之后,俞大猷才缓缓地睁开眼睛,朝着桌上看去。
突然,他的面色微微一变--原来,三十六枚制钱显示出这是一个“艮下,震上”的卦象。
自幼便熟读《易经》,俞大猷不用翻案头上那本《易经》,也知道《易经》《小过卦第六十二》篇中写道:“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这本是一个不错的卦象;但是,“艮下,震上”的卦象上还说“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意思是说,不肯严加防范,就可能遭人杀害,必有凶险。
看着眼前帅案之上三十六枚制钱所形成的“艮下,震上”的卦象,俞大猷陷入了深思之中:自古有云,兵者,凶也。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驻屯防守,都要倍加小心。卦象是否在说眼下的军中情势?难道说,大营的防御还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给敌人留下了可乘之机,所以上天通过这一卦来向我示警,要我加强大营的防御……
我欲扬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