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三国
超小超大

第一百一十三章怒斥藤兰

  武安国,孔融帐下大将。曾在虎牢关之战中与吕布战了十余合之后,被吕布挑断手腕。

  “对上了……”

  袁耀看着武安国的断腕,下意识咧了咧嘴,想想当时被一戟挑断……

  嘶,这得多疼啊。

  袁耀捋了捋脑中的头绪,太史慈先是知名于当世,因为与州家的矛盾成为了州家所仇视的人物,太史慈为了避免受到无妄之灾,于是避居于辽东。

  然后就是北海孔融数次遣人动问太史慈的母亲,并奉送赠礼作为致意。公元193年,管亥暴乱,孔融被管亥困于都昌,太史慈从辽东返家之后听到母亲对他说孔融的仁义之名,太史慈北海报恩。

  日夜兼程奔到北海,替孔融将求救信送到了平原刘备那里,游说劝刘备去北海相救,最终救了孔融一命。

  再想武安国,虎牢关之战是190年,吕布杀得兴起,先斩方悦,再斩穆顺,一合便将他们两个全都斩于马下,然后武安国从孔融帐下嗡声道:“我已经受到了孔将军的恩惠十年了,怎么能够不以死报之呢?”

  于是武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直奔吕布,后面武安国败阵之后八路诸侯因为武安国的忠义而感动,将武安国救回阵中。(顺带说一句,百度百科真尿性,谁说武安国190年逝世的?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人物,但是编也要编的合理一点好不好啊?)

  以孔融让梨这种流传后世的品格来评价孔融,孔融素有贤名,所以武安国以死报之孔融对武安国一定会极尽照料,到如今,武安国大致不到四十岁。

  这样看来,太史慈和武安国是老友也是很有可能的,因为193年,武安国或许就住在北海孔融所安排的府邸之中,只是再没出战。

  再顺一下孔融,孔融前期北海为相,之后袁谭受袁绍的指派,进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到最后甚至战士仅剩数百人了,流矢像雨一样漫天而下射来,城内短兵相接。

  但是孔融却仍然安之若素,凭几读书,知道兵败之后才出逃,投奔山东曹操而来。

  那时候是196年。

  “哦!”袁耀终于理顺了。

  “要怎么将他收了呢?”袁耀既然已经知道了来人的身份,就不得不想想怎么能让武安国乖乖降服。

  不过武安国这断臂总归是个麻烦。

  虽然武安国断的是左腕,但是这对武安国的武艺着实有很严重的影响,武安国的一柄流星铁锤重达五十余斤,单臂扔倒是能扔的出去,但是已经无法让武安国与敌将作战了,一只手举五十斤的铁锤,想想都觉得费劲。

  “要让武安国既能归我所用,又要让武安国恢复战力。”袁耀心生一计。

  “你又是何人?”就在这时,武安国突然大声问道,他虽然已经不再上阵杀敌,但是身上的那股子煞气却是丝毫不减,让袁耀在沉思中骤然被惊醒。

  “他是后将军(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候袁术的称呼)的儿子。”太史慈对武安国的性子见怪不怪了,嘿嘿笑道。

  “后将军?”武安国拧了一圈眉头,道:“僭越称帝的袁术的儿子?”

  太史慈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而我们的袁耀童鞋的脸色瞬间就变黑了,这话听着怎么就这么刺耳呢?

  武安国虽然自从断腕之后就隐居了,但是并不是不知道世上发生的事情,袁术称帝的事情他自然是清楚的。

  在孔融帐下曾经接近十年,武安国应该算是一名少有的忠烈之士,将孔融身上的很多性格全都学了过来。

  比如仁义,比如报恩,比如忠勇,就看武安国明知与吕布作战必败无疑,依旧驾马而出,就能看出这个长相粗犷的汉子的内心有多么细腻了。不得不说,武安国与太史慈之所以能够惺惺相惜,便是因为武安国喜欢太史慈身上的那种有恩必报的气节。

  “不欢迎!走吧。”接下来的武安国更加直接,直接对袁耀下了逐客令。

  “武将军这是什么意思?”袁耀虽然想要将武安国收归帐下,但是武安国这么不给面子,袁耀怎么受得了?

  “什么意思?”武安国冷哼一声,“僭越称帝的人,能是什么人?这种人既然我武安国不屑于相交,自然无需给你什么面子!那你又管我什么意思呢?哈哈。”

  武安国这一番话,却与管宁割席断交有些异曲同工之妙……都太直接了。

  “藤兰!”太史慈虽然与武安国交好,但是也没想到武安国竟然会这么不给面子,而且袁耀也是他带来的客人,这样一来太史慈也未免有些没有面子,急忙劝道。

  “子义,你不用劝我。袁术与袁绍一般,四世三公,世袭大汉官职,本应锄奸佞匡扶汉室,但却僭越称帝,如此之人,又何须我多说什么呢?”武安国好像是被孔融洗脑了的人,对袁术一顿批判,根本不在乎袁耀就在他的面前。

  这么个毛头小子,能干什么?武安国不禁鄙夷。

  袁耀心里面那个气啊,虽然袁术做的那些事儿袁耀也不赞同,傻啦吧唧的树立个大靶子等着众人合作来打,不是作死么。

  但是武安国就在自己面前骂自己的便宜老爹,这样不好吧?

  “嗯?”袁耀的眉头紧紧地蹙了起来,“武安国,我敬你是一位名将,但你不要辱人父亲!”这种原则上面的东西,袁耀不想让步。

  “反贼而已,我武安国又怎么需要你的怜悯?”武安国不屑说道,将太史慈请入院中,但是却将袁耀拦在了门外。

  “哎!”太史慈叹了一口气,自己怎么就忘了武安国这一茬了呢,看来这次他太史慈是做了个坏差事,本想让武安国见识见识少年英雄呢。

  武安国从北海到庐江隐居就是因为孔融兵败之后投了曹操,武安国虽然想要继续追随孔融,但是想到他自己如今的样子,便没有再去兖州。

  而且武安国对孔融一直推崇备至,没有去兖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武安国认为曹操也是汉贼,所以这才一路继续南下,刘繇率领同乡太史慈等人被孙策打败之后,太史慈奔逃到了庐江,正与武安国相遇,于是太史慈暂且依附了刘勋,而武安国则是在这山中结庐而居。

  “那孔融又如何?”袁耀开口了,你不是骂我是反贼吗,那我就反问一下你!

  “孔文举将军尊崇汉室,又如何是反贼可比?”武安国听到袁耀侮辱孔融,大怒道。

  “好,”袁耀气极反笑,“那我就帮你说说孔融的忠君!”

  “武将军,孔融是如何成为北海相的?”袁耀问道武安国。

  “这……”武安国对着还真的不清楚。

  “孔融是被董卓推举成为北海相的!”袁耀哈哈大笑道,“董卓是什么人,就不用我再来解释一番了吧。”

  袁耀继续道,“董卓奸淫公主,夜宿宫人,废帝立陈留王,满朝文武只有卢植一人反对,别无人敢言,你的文举将军又在哪儿?”

  “信口雌黄!孔将军当初与董卓不合,曾数次触怒董卓,这难道还不是忠义吗?”武安国立即反驳道。

  “哈哈!”袁耀大笑不止,“董卓对蔡邕、孔融等很注意笼络,但是这二人却都安心受着董卓的礼遇?若是真的尊崇汉室,难道不是会站起来指着董卓的鼻子大骂吗?就算你说孔融与董卓不合。!”

  “但董卓废帝自大,睚眦必报,杀了多少人?孔融真要触怒董卓,董卓岂能容他?”袁耀一席话信手拈来,根本不带停顿的。

  武安国哑口无言。

  这时候袁耀继续道,“武将军将汉室放在嘴边,将孔融尊汉放在嘴边,你可还记得左承祖?”

  武安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孔融任北海相的时候,黄巾军起义,你口中的孔融将军前去镇压,可惜没有治军之能,屡战屡败是否?”袁耀继续问道。

  “是!”武安国干脆开始听了,他发现袁耀说的都是事实。

  “左承祖为他出谋划策,让他与袁绍和曹操结交,联合起来攻打黄巾贼。你的孔融将军认定了袁曹二人都是企图颠覆汉室的奸贼,翻脸杀了左承祖。”

  “可如今,你说的那口口声声尊崇汉室,不屑于与曹操袁绍这些奸贼结交的孔融将军正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朝廷里做官入仕。那武将军你看,左承祖……会不会死不瞑目?哈哈。”袁耀一口气说完之后,转身便走。

  “如今天下大乱,各方诸侯割据称雄,汉室?名存实亡而已!袁绍,曹操,孙策,刘勋,刘表,刘备……天下枭雄四起!以尊崇汉室为借口,暗地中干的龌龊事情还少吗?我并非有意贬低你的孔融将军,天下大势,自古以来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从何进入宫之后,大汉已然名存实亡。你觉得各方诸侯之中又有哪个甘愿匡扶汉室?”

  “这世间又有哪个朝代能一成不变,渊源流传?桓灵二帝之后,大汉就已经是一棵被蛀虫噬咬之后的树干,想要再重新生长出来,难喽。”

  “如今天下大乱,身为名士名将,所为者何?所为的应当是我中原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乱荼毒人民,残害百姓,如今十室九空。黄巾军为何举兵反叛?若是百姓能安安稳稳生活,张角又如何一挥旗杆就能动员百万黄巾?”

  “壮丁入伍,所为的不过是求一口饭吃而已,诸侯争霸,都是反贼!哈哈。有怎是我一家?”

  “我所为的,就是能够早日平定天下,早日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建国如何?僭越称帝如何?若是仲国能给百姓一个希望,就算我袁耀与我父亲承担万世骂名又如何?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若非在其中选择一个的话,若是大汉没有穷兵黩武,没有压迫百姓,我必当尽忠。可如今汉室颓危,我弃忠义尽孝道你又奈我何?”

  “我袁耀,宁愿尽忠于天下百姓,也不愿尽忠于一个如此的朝廷。”

  “还有,我也不会讲一个整日将尊汉挂在嘴边,却甘愿卑躬屈膝折煞风骨的读书人!哈哈。”

  “武安国将军,你断腕之后,甘愿归隐田林,如此懦夫行径,也根本不值得我尊敬,名将当持三尺剑,战沙场,拼一个日月,换后世福荫!”

  袁耀一席话说完,已经走远了,“今日与武将军一见,耀心中为汝等行径不齿!告辞了!”

  太史慈愣了,袁耀一排话说下来他差点直接跪下投效,但是太史慈的定力还是不错的,没有跪下来。

  “袁将军留步!”武安国登时被袁耀折服了,刚才袁耀一席话说完,武安国才发现,孔融忠于汉室只是口头所言,而且实际行为并没有做到。

  但是袁耀却甘愿做个反贼,愿意帮助百姓,武安国被袁耀忽悠瘸了,真心是想要拜服的,但是武安国却不得不却步,自己不过是个断腕的将领而已,刚才还对袁耀极尽侮辱,不禁有些尴尬。

  武安国急忙道,希望能将袁耀请回来,就算没办法成为袁耀帐下大将,能与袁耀共饮一番也是很好的啊。

  “如何?”袁耀停下步子,问道。

  “请袁将军入院,你我三人畅谈一番若何,刚才我唐突了,希望袁将军能原谅我,如果可以,希望将军能再次痛饮一番。”武安国也倒实在,要道歉直接就道歉了。

  “痛饮一番?”袁耀转过头来,目光紧紧盯着武安国,向前走了数步,很诚恳的问道。“结庐三年,你在庐江避世不出,终日痛饮一番,痛饮一番……不愿出征征战天下,将心中安国的抱负埋下,你心甘吗?”

  “心甘?”武安国被戳到了痛楚,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断腕,抬头对袁耀说道,“我心又如何能甘?我武安国志在以武安国平天下,但是我手腕却被吕布斩断,甚至连我的流星锤都拿不起来,我纵然心不甘又能如何?”

  袁耀紧紧盯着武安国的眼睛,道,“你只需要告诉我,若是你能重新拿起你的流星锤,你是否愿意再入疆场,为我安国平天下?”

  “我愿意!”

  袁耀拍了拍武安国的肩膀,嘴角翘起一个笑容,道,“我能帮你!”

  “把断腕接上!”

  Ps:还是喜欢这种武安国般傻的可爱的将领。

手机三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战侦察兵 连载中
抗战侦察兵
千重草
简介:侦察兵高全来到了1933年的长城罗文峪,英勇的二十九军正在和日寇浴血厮杀。靠着在现代军队中练就的过人身手,投入到充满热血和激情的抗日战争中来。一次次残酷的战争,一回回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会战,一个个臭名昭著、双手沾满我国人民鲜血的屠夫、战犯、刽子手,一位位大智大勇、奋勇抗击日寇,在抗战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上将军。从士兵到将军,身经百战,不为别的,只为在这场战争中多杀几个小鬼子,只为能多保全几个我中华百姓,只为了受尽屈辱、苦难深重的祖国从此少经受几分磨难。建了个书友群,“抗战爱好者”,群号:332158322有兴趣的书友欢迎加入★推荐朋友一本书《抗战武侠》★(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皆属巧合)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66.2万字6年前
唐朝地主爷 连载中
唐朝地主爷
星空没有云
简介:徐清是一名理科生,发传单中暑晕过去,竟然穿越到了大唐初年,成为一个小小的府兵,跟着扫荡土匪立了军功,朝廷赏了土地钱粮,阔宅马车,还有两个小妞作仆人!正当徐清想腐败到底,安安心心当地主的时候,居然被李渊看上,当了守门大将,而这扇门居然是——玄武门!伴君如伴虎,从此徐清的现代知识被榨的一干二净,地主也越做越阔气......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42.0万字6年前
冒牌大昏君 连载中
冒牌大昏君
码字小神
简介:一代传奇兵王杨广穿越到隋朝隋炀帝身上,开启了一段别样的大隋崛起之路。泡北周皇妃?小事一桩,勾勾手指就搞定!调戏野蛮公主?家常便饭,美女不戏不成器,暴妞不调难养家啊!突厥不服?高丽得瑟?老子让丫骑马来的爬着回去,划船来的游着回去,啥也没带的就不用回去了!故事很精彩,很颠覆,有大家并不知晓的真实历史,也有野史的香艳传说,当然还有小神自己的添油加醋,是一种高度的融合和反叛。是非功过谁人评说?千古一帝还是骂名千古?一切尽在冒牌大昏君!冒牌粉丝营正是开通,铁粉请入:110817616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6.6万字6年前
雷霆特工组 连载中
雷霆特工组
风乱飞
简介:该简介已被管理员屏蔽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17.9万字6年前
狼牙特战队 连载中
狼牙特战队
钟表
简介:狼牙刀锋,丛林战神,铁血柔情,谁与争锋。败,也要对手肢残体裂。胜,就要傲气冲天!看一个新兵蛋子的兵王传奇,为战友报仇,为知己义无反顾,为国家抛洒热血,一把飞刀,一把钢枪,一身好功夫,一腔热血,一段奇遇,看新兵蛋子王峰怎样从一个新兵一步一步的成长为众人仰慕的兵王,如何成为站在世界最高峰的兵王。新兵连的遭遇,集训队的苦练,任务中的磨练,知己的患难与共,真挚的战友之情,他们是热血的战友兄弟,他们更是敌人眼中冷血而令人恐怖的狼牙特战队。王峰经过一个一个的磨练,终于成长成为狼牙特战队成员,对手在他的眼中颤抖,在他的脚下惨叫。狼牙特战队令国人骄傲,另对手恐怖,最终王峰带领狼牙特战队站在了世界的最顶峰。成就了一代兵王传奇。新书发布《官道巅峰》喜欢的可以欣赏了,作者号1970489198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05.0万字5年前
大宋军神 连载中
大宋军神
旺家家
简介:退伍老兵懂科学,穿越成晁盖,编练最强兵,招募天下英雄好汉。研发科技,打造最强炮兵,训练无敌舰队。谈笑间一统宋金辽,随手灭掉了西夏、大理、回鹘、吐蕃,成就世界最强帝国,功盖秦皇汉武。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85.4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