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是支撑不下去了,沉重的身体缓缓向前倾去,朝着江河踏尘而去的背影跪了下去。
金元十九年三月初。
敌国终是按耐不住,打算强攻于大魏,哪怕只攻占一座城池也是好的。本以为大魏军也同他们一样粮仓告罄,可万万没想到那大魏军队不知得谁资助,竟如天降般得了一万担粮草,将那迫不及待的敌国军队退到其自己国境内。
敌国国主怕魏军为难,特亲自出城投降,并签下了向魏称臣的条约。魏帝本意是签一条永不犯境的条约,可贺右丞提议让对方称臣每年上供,魏帝觉此条件甚好,也便允了。
四月初。
班师回朝,论功行赏。
楚纥向柳秦递了书,说是愿意戍守边疆,无意官场争斗。柳秦向皇帝奏了,皇帝也准了。但有功就得赏,最后封了个宛陵巡抚镇守宛陵城。
新起之秀里有个人名唤“江明”,字“琼羽”。是主帅柳秦的得力臂膀,此役正是由他出谋划策才催的敌国按耐不住。帝大悦,赏其府邸一座,白银千两,佣人几十,封其为兵部尚书,即日上任。
那一日,江明见到了他的仇人,那个站在皇帝身边的笑面虎。他忍着强烈的杀人欲望,笑着上前领了圣旨。退回原位,偷望那高位之人,想着:啧,真是可惜啊,没认出我来…不然呐,可就有意思咯。
没认出来不代表没有旁人认出来。
江明立在府邸前,上题“尚书府”三个烫金大字。
他抬头望着匾额,负手发起了呆,自从江河走了以后,他时常如此发呆。
也不知道少爷如今怎样了……
“大人。”
一人惊醒了他。
是他回来遇见的第一位故人。
杨邕。
“何事?”他藏起情绪,淡淡开口。
“将军府递来了拜帖,请您一叙,说是您的故人,认得您父亲。”杨邕伏在他耳边低声说。
“何时?”他问。
“明日退朝。”
“知道了,走吧。”说罢抬腿迈进新府。
杨邕知他如今正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身边也都是那贺离送来的人,便安守其职,除了汇报拜帖之外,其余诸事不插手,全由贺离送来的管家打理,自己做了江明的近身佣人。
在柏城见着杨邕的时候,只道是江家支离破碎,杨邕无处可去。却不知杨邕是江河送来他身边的。
江河算准了他会去江家废宅,于是安排杨邕“投靠”江明,实则做自己的眼线。
那日路过柏城,江明告假,存着侥幸心理去江家看上两眼。可撞进眼里的确是一片大火燃尽的废墟,干涸鱼池边的枯树上立着十几只乌鸦,时而落到池里翻食死鱼,还不时的昂头嚎上两三声。
饶是江明心中构想过数十次数百次的下场也抵不过如今眼前所见。
杨邕便是那时碰上他的。
他在废墟前立了约莫一个时辰,隐约听见有人唤他“江明”,他以为是将军派来催他归队的人,便不以为然。
后来声音越来越近,蓦地停了。正纳闷中,忽然有一人拍了他一下,他猛地一惊,顺势拔剑。剑未出鞘,便被眼前人推了进去。
“别别别,是我是我,杨邕啊。”那人气喘吁吁的说到。
“……江家”
“就如你看见的。”他耸了耸鼻子,“都没了,我娘她……也没了。”
“……”江明沉默,他说不出“节哀”二字,他没有资格说。
“我没地方去,只能在这儿等,邻里都认得我,每日施舍我点饭,所以我才撑到现在。”杨邕说,“等来了你。”
“少爷呢?”江明问。
“少爷?少爷不是跟你在一起吗?怎么……”杨邕疑惑地问道。
“他收到信就回来了。”江明说,“怎么?他没回来吗?”
“我不知道,我在这里守了这么久,没见着少爷啊。”
“不愿意见我吗?还是遇上了什么事?”江明想着。
杨邕顶着江明那可以夹死蚊子的眉头说:“你别急,少爷他福大命大,定会没事!”说着,自己那不争气的肚子响了起来,他尴尬地看向江明。
江明知他守在这里不易,便带他去从前江河最爱的酒楼大快朵颐了一番。又听杨邕哭诉一番。
回到军中已是晡时末,不免被将军数落,问及带回来之人时,只说是在江府的玩伴,如今无处可去,来投奔自己。
再不关注我就要闹了!!😭
备注:晡时,酉时,相当于现代的四点。
关于李啟名字的由来。
“啟”同“启”,可以说是启的繁体,因为啟比启好看,所以就用了这个字。
“琼羽”取自诗仙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中“开琼莲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一句。
江河映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