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五(一十,取个四舍五入)就是七月十一号了,额,时间过开很快啊,“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对,作为一名词人,我们应该说农历,今天是农历六月十八日,宜看书,吃饭,打豆豆(额,有点怪啊)……好了,今天的还是姚大大的水调歌头(这几天的词牌名有点正常了,不行,得换)。
水调歌头(酴醿)
上苑暮春好,烟雨正溟_。桃蹊冷落无语,嫩绿翳残红。好是翠帡乍展,喜见玉英初坼,裁翦费春工。绰约更娇软,轻扬万条风。
散清馥,翻素艳,照晴空。佳人羞妒,竞把粉质斗芳容。无限恼人风味,别有留春情韵,||极目凭阑久,月影在墙东。
相信大家也看见了,本词上阙的第二句缺了一个字,而且还是词的韵脚,一般出名的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多因为脍炙人口或者有缺失也会补齐)。所以先解决填词问题,然后再开始讲词吧。
一般来说,既然是韵脚就要押韵,而本词的韵脚为词林正韵的第一部,也就是像“空,容,春,东之类的韵脚”而在诗中一般的韵脚都为平水韵,当然在现代也有新韵。而平水韵呢就有一首歌了,也不能全称为歌,嗯,应该称之为曲吧。这里就粘一下了,《训蒙骈句》
一东
天转北,日升东。东风淡淡,晓日濛濛。野桥霜正滑,江路雪初融。报国忠臣心秉赤,伤春美女脸消红。孟柯成儒,早藉三迁慈母力;曾参得道,终由一贯圣人功。
清暑殿,广寒宫。诗推杜甫,赋拟扬雄。人情冷暖异,世态炎凉同。丝坠槐虫飘帐幔,竹庄花蝶护房栊。高士游来,屐齿印开苔径绿;状元归去,马蹄踏破杏泥红。
龙泉剑,鸟号弓。春傩逐疫,社酒祈丰。笛奏龙吟水,萧吹凤啸桐。江面渔舟浮一叶,楼台谯鼓报三通。时当五更,庶尹拱朝天阙外;漏过半夜,几人歌舞月明中。
所以可以从常用的韵脚中找一个字来填上空缺,这也就是填词了。这里就随便一下,填个"濛"字,重新粘下词。
"水调歌头(酴醿)
上苑暮春好,烟雨正溟濛。桃蹊冷落无语,嫩绿翳残红。好是翠帡乍展,喜见玉英初坼,裁翦费春工。绰约更娇软,轻扬万条风。
散清馥,翻素艳,照晴空。佳人羞妒,竞把粉质斗芳容。无限恼人风味,别有留春情韵,||极目凭阑久,月影在墙东。"
好了,这样就可以开始讲词了。酴醾(?)好吧,是酴醿(mi二声,音迷)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还是百度上的吧,酴醿,(拼音:tú mí),亦作"酴釄"、"酴醾",花名。亦有因颜色似酒,故从酉部以为花名,产于陕西秦岭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虽然未闻花名,但是,也许这代表着作者的一种情意呢?
"上苑暮春好"上苑,这里应该指代地名,暮春,也就是晚春。"烟雨正溟濛"天上烟雨蒙蒙一片,溟濛,昏暗;模糊不清。南朝梁沈约的《八咏诗‧被褐守山东》: “上瞻既隐轸, 下睇亦溟濛。”在《周书‧刘璠传》也有: “萦回兮琐散, 暠皓兮溟濛。”故取此意。
"桃蹊冷落无语"桃花溪路冷冷清清寂寞无语,"嫩绿翳残红"绿色映照着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就是对景物的描写,或多或少存在着一种凉意。
"好是翠帡乍展,喜见玉英初坼,裁翦费春工"好像是翠萍展开来,又高兴看见玉英成堆。玉英,花之美称。宋赵长卿的《花心动‧客中见寄暖香书院》一词中便有: “一饷看花凝伫, 因念我西园, 玉英真素。”将这些植物修裁剪伐起来,得消费(者)春天很大的功夫,这也是在写景物。
"绰约更娇软,轻扬万条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花开四季,分外娇柔。绿柳扶荫,扬风起色,一副春来之景,怎忍伤心。
中场,作者菌想不出来什么好活动,将就一下了,今天来品荼吧,陆羽(小凤?)的《茶经》……今天就一之源和二之具吧。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原注: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款项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原注:籯,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颜师古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无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木桠枝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襜: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 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赢子,一曰蒡莨,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糖煨火,令火[火日皿][火日皿]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散清馥,翻素艳,照晴空。"(花)消散了香气,翻去了艳丽的妆容,面向着晴空(摇摇欲坠)。短促的韵律,让这三句成为了一体,却又可以各自为营,别成一种韵味。
"佳人羞妒,竞把粉质斗芳容。"漂亮的女子看到了,也心怀嫉妒,非要和花做个比较,争斗出谁最美丽。
"无限恼人风味,别有留春情韵,"有些风味十分的撩拨人,但又何尝不有想要留住春天的韵味呢。后面就是对于这句话的赘述了,作者君就不翻译了。不过说起张商英(名字奇特,定是奇人),查了一下,果然奇人,如下粘:张商英(一〇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这,德莱文?),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唐英弟(至于为什么是唐英的弟弟……不说了)。英宗治平二年(一〇六五)进士(《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六(《张少保商英传》),调通川县主簿,知南川县。神宗熙宁四年(一〇七一),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五年,权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二三一)。贬监荆南税。元丰初,除馆阁校勘。三年(一〇八〇),检正中书刑房,寻责监江陵县税(同上书卷三〇三,三〇八)。哲宗元祐元年(一〇八六),为开封府推官(开封有个包青天啊)。二年,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南、淮南路(同上书卷三七五、四〇三、四五〇、四八一)。绍圣中,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因事责监江宁酒。起知洪州。元符元年(一〇九八),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五〇四)。召为工部侍郎,迁中书舍人。徽宗立,出为河北路都转运使,降知随州。崇宁初,为翰林学士,拜尚书右丞转左丞。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一一一〇),除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乾道临安志》卷三),顷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出知河南府,寻落职知邓州,再谪汝州团练副使,衡州安置。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一卷。《宋史》卷三五一、《东都事略》卷一〇二有传。词中出现的人,不是神人、女人、就是奇人……
"极目凭阑久,月影在墙东。"站在栏杆上望向远处,久久不能自已,而月亮的影子也倒映在了东墙之上(喻月亮西方落下)。于是乎,和一般喝醉了的人一样,作者出现了幻觉……
好了就到这里,接下来去念奴娇了。
所以还是,欲知后诗(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果然还是不想讲诗(作者菌可是一名词人啊……)。
怎么可能是诗词鉴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