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国公
超小超大

第五十二章皇上所赐

  李管家领着张凡母子二人穿过内城城门,来到一处不大的宅子前。

  “张公子,这是老爷曾经住过的地方,一直没有舍得卖,如今正好派上用场了。”李管家说道。

  张凡看着眼前的这座房子,跟自己在安化时,马县令给自己家居住的房子一般大小,只是看的出来,这座宅子的造价虽然并不甚巨,但是它所处的位置就代表了一大笔财富,这可不单单之金钱,还有别的东西。

  李管家也招呼下人们帮忙搬运东西,而赵氏还是要亲自搬张凡那个装满了书的箱子。

  东西不少也不多,一个多时辰就全部弄妥当了,只剩下赵氏在哪里打扫着。

  “张公子,还是去买个丫鬟吧。”李管家说道,“令堂虽然还年轻,毕竟是家中长辈,而且张公子现在也是住在天子脚下,如此让令堂劳累,也不是个办法。”

  “谢,李管家关心,只是家母做贯了。我回头劝劝家母,到时候也要劳烦李管家了。”张凡说道。

  “张公子不必多谢,到时自管来找我便是。”李管家说道。

  “对了,还要劳烦李管家带我谢谢张大人的美意。”张凡说道。

  “这就不必了。”李管家说道,看到张凡有些疑惑,赶忙说,“老爷吩咐过,若是张公子到了,办妥了事情就让张公子和我回去,老爷想见你。”

  张凡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见面了,只得跟母亲说了一声,深吸了一口气,对李管家说道:“还要劳烦李管家带路了。”

  话说嘉靖四十三年的时候,张居正的老师徐阶着实是深谋远虑,他推荐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逾德虽然只是个虚衔,但是裕王非常可能继位,那么在裕邸讲读就不是一般的职位了。而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张居正就掌管了翰林院。而这一年,嘉靖皇帝驾崩后,裕王朱载垕继位,是为明穆宗,而张居正的机会也来了。隆庆元年,也就是张凡重生回来的这一年,张居正以裕王旧臣的身份,担任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同年的四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说句实话,张凡跟着李管家前往张居正的宅邸,在脑海中想着临行前马县令告诉自己的一些关于张居正的资料,心中总是会微叹:“看来不管是高人坏人、清官还是奸权都是需要关系的啊!”

  入阁后的张居正并没有为个人的成就而开始自鸣得意,却是更加的紧张了。这一时期的大明王朝内外皆患,内则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散,起义四起,国家财政空虚;外则战事颇多,鞑靼进兵南下,制造“庚戌之变”,南方的土司争权夺利,特别是岑猛的叛乱“两江震骇”,东南沿海倭寇骚扰,民不聊生。

  而这些都只是些外部因素,想要平定下来,花上一番力气总能有所成效,可是最让人担心的是内阁内部日益加剧的政治斗争。

  张凡脑中不断想着这些,李管家已经将他引到了张居正的家门前。看门人见是李山,也没有询问什么就放他们两人进去。张凡随李山来到客厅,自有人准备好茶水,李山前去通报一声,而张凡就在此等候。

  张凡打量着这位正二品官员的家,着实不算是大。就如这客厅,并不是那种穷极奢华的样子,家具也不是那种贵重木材打造。虽然布置十分简约,却让人看着舒心。

  张凡正在大量墙上的一幅书法作品,正主就到了。

  “张公子来了。”一个温和而厚重的声音想起。

  张凡听到,立刻转身看去,一个年过不惑的中年人正看着自己。只见他一身普通的青色布袍,方正的脸上带着些许柔和,一双不大的眼睛却炯炯有神地打量着自己,颌下的一缕胡须也显得整个人厚重起来,只是他的脸上却始终带着意思忧郁,像是什么烦恼一直困扰着他。

  “张凡见过尚书大人。”张凡立刻对他行礼。

  “不必过谦。”张居正说道,“从庆阳到此处那么长的路,辛苦了,令堂没有什么不适吧?”

  “谢大人关心,家母一切安好。”张凡说道,“还要多谢大人为我母子二人安排容身之处。”

  “不必多谢,是我推荐你来京城的,自然是要为你安排妥当。”张居正说道,“安化县令马长文老先生还好吧?”

  “马县令好的很,虽然年事已高,不过身体还很硬朗。”张凡回答道,“大人认识马县令?”

  “以前曾经共事过。”张居正没有多说。

  “大人,晚生有一事不明,还请大人赐教。”张凡说道。

  “有什么问题尽管说。”

  “大人……”张凡想了想说道,“今年年初,大人给马县令去信,说是要推荐晚生去国子监进学,只是今年国子监开考收取生员的时间要在八月,不知大人现在叫晚生来是?”

  “发生了一些事情。”张居正说道,“我得早作打算。”

  张凡没有插话,等着他的下文。

  “自从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后,本官的恩师徐阶徐阁老继任首辅。而当今内阁另一位首辅,高拱是由我的恩师徐阶举荐入阁的,同时还有高拱的一个同乡,郭朴。”张居正说了起来,“高拱为人豪爽又有才略,颇为自序,刚入阁的时候就想实战抱负。当时先皇久居西苑,大臣们都以被召入直庐为荣,阁事却是有所不周了。先皇曾谕:‘阁中政本可轮一人往’,奈何恩师与“青词宰相”袁炜以不能离开先皇为由,不去阁中办事。高拱就对恩师说,他与李春芳、郭朴愿意日轮一人。那时,李春芳虽然早就入阁,对恩师是十分恭敬,高拱与郭朴都由恩师举荐,而高拱却如此直言,恩师确实不喜。加上高拱和郭朴是同乡,二人关系也很亲密,这才结下了芥蒂。

  “高拱念过半百而膝下无子,他将家移到西华门附近,直庐时常常偷着回家和妻妾团聚。一次先皇病危,高拱却急忙把自己直庐内的书籍、物品取出。吏科给事中胡应嘉弹劾高拱‘夤夜潜归’、‘天子违和,却乃归计’,只是先皇病重,没有深责。只是因为胡应嘉为恩师的同乡,而奏劾又是恩师上报的,所以他以为胡应嘉是手恩师只是,增添了对恩师的不满和怨恨。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先皇驾崩。当时恩师与我共同起草先皇的遗诏,改正那时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不少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也都恢复官职。只是,这时出了些问题。当时恩师与我拟诏并没有告知高拱,结果诏书一下,却是惹了高拱和郭朴。高拱以自己是新帝肺腑之臣,却是对于遗诏浑然不知,对恩师他怨恨更深。当今皇上登基,恩师以硕德元老任居首辅之为,引我入阁。高拱心不能平,在政事、军事、大臣去留上面一直与恩师唱反调。至隆庆元年正月,胡应嘉被贬,群臣认为是高拱所谓,群起攻之,更有人将他比作蔡京,高拱愤然请恩师你只责杖奏劾者,恩师不应,有被迫球退,圣上不允。恩师只得拟旨挽留,却不谴责言官。至此,高拱数度与恩师作对,却都大败而回,到后来形式愈演愈烈,三域内弹劾高拱的奏章 多大三十余,遂称病乞休,圣上准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衔回乡养疾,遣行人护送。”

重生之大明国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连载中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学徒归来
简介:都市屌丝张文远穿越到188年的三国,附身于大魏之虎张辽的身体,从而改变自己,乃至整个时代的走向。夺舍穿越的很多,赵云、诸葛亮都被写烂了,不过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本文从不一样的视角,给大家描绘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三国。这一点应该是有别于其他三国文的特色。PS:本文养成文,有一点小小的受虐倾向,主角没有王八之气,并非名臣武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有的只是凭借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达到最终的巅峰境地!结果并不重要,精彩的是那一路走来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还原三国,你有名将,偶有强兵!张文远:偶有虎贲铁甲十万,求群虐......书友群:140488453(学徒在里面期待你提出建议)三国交流群:214411894(喜欢三国历史的加)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56.0万字6年前
抗日传奇之北战神 连载中
抗日传奇之北战神
色彩温度
简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因一次护卫“闽人三十六姓”逝者东望琉球故土的东明岛之行,退役特种兵李元浩穿越到被慈禧太后称赞为“琉球忠臣”的林世功之孙林俊雄身上。对党的忠心永不动摇,对国的热爱永不改变,且看他在琉球群岛成长,遵从党中央的安排在淞沪战场和武汉会战中扬鞭,在东北大战关东军成就“北战神”,在日本本岛成为先驱,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日传奇之歌。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8.9万字6年前
麻辣女兵续那些我们一起走的青春之路 连载中
麻辣女兵续那些我们一起走的青春之路
屏蔽_498778243
简介:六年来,左轮反反复复的坐着同一个梦,梦中他和那个叫做汤小海的女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我背对着他静静的坐着,他很想和我说话,却总是没有办法发出任何的声音,就这样静静的坐了很久很久。慢慢的,我回转了身体,可是我的脸却是那么的朦胧,左轮流泪了,他努力的想要看清楚我的脸,努力的想要去拥抱一下我,可都没有成功.....
10.5万字6年前
闻晏 连载中
闻晏
-拾柒-
简介:遐迩闻名四海晏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2.4万字5年前
猎毒人小说 连载中
猎毒人小说
暮雪呀
简介:高智商、高学历的化学工程师吕云鹏,凭借海关监控和一张快递单,锁定了杀害大哥吕云飞父子的凶手。他且凭借超凡的化学专业知识与过人的智慧胆识,与警方同步接近着真相,甚至破译出大哥遗留密码的真实含义。明山缉毒警察魏海看中吕云鹏的能力,与其联手,顺藤摸瓜,历经九死一生,将贩毒集团一网打尽。在与毒贩周旋斗争的过程中,吕云鹏与哥哥一样,成长为一名甘为战友牺牲、勇为国家奉献的功勋卧底。
2.6万字5年前
空佣:那一刻,我爱上了你 连载中
空佣:那一刻,我爱上了你
奶茶不喝给我喝
简介:奈布.萨贝达:“我喜欢你,可是不知如何开口”“我害怕,害怕你有一天离开我”“你可能接受不了,但没关系,我有时间可以等一年....十年.....一生”
0.6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