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嗯?”
王一博又把那个女生留下的那张讲义翻过来,从诗词鉴赏开始往下看。
黄明昊:“心情好点了吗?”
黄明昊问这话的时候,觉得自己有点gay。
他知道王一博情绪鲜少会有波动,只是会在遇上王爷爷的事情上动火。
王一博反问,
王一博:“开黑?”
黄明昊:“等我!我立马回去,我走中!”
黄明昊来了精神,胡乱把散乱的书收拾好,反身就往寝室跑。
————————周一。
天晴,白日里气温越来越高。
上午第二节课还没下,顾双汐就被太阳晒的有些受不了。
她和顾言麓同桌,坐在右边靠门靠窗那一组,正对太阳。
教室里没有开空调,也没有开风扇。
情绪高昂的语文老师丝毫不在意教室里可以蒸馒头的温度,还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的讲解着《赤壁赋》讲到动情处,时不时诵喝几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咳咳咳,百度。。。害,就凑字数)
读到这里,语文老师顿了一下,似是在回味字里行间的意味,
“这一段非常精妙,也是各种大考小考的高频考点,同时也是你们错别字的重灾区。我一边读,你们一边看,仔细看,等会我会点名喊人讲大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教室墙面的下半部分贴了瓷砖,凉冰冰的。
顾双汐忍不住往墙角的阴影里缩了又缩,想着自己就和蒸笼里面的白馒头一样。
“下面请顾双汐同学为大家翻译一下这段话,也顺便让我认识认识新同学,只要大概表述一下意思就好。”
听到老师点自己名字,顾双汐拿着书起身,定了定神看着课文逐字逐句的翻译着,
顾双汐:“曹公孟德,当初他攻陷荆州。。。。。”
女声像浸润在寒涧溪水中的暖石,一下又一下,叮咚叮咚地浸入心底。
“翻译的很好,意思很对。”
语文老师做了个手势,意思顾双汐坐下。
顾双汐刚坐下没多久,就打了下课铃。
“我们拖一下,就几分钟,用不了多久,把这段收个尾,等会你们整队动作快点。”
周一大课间,学校照例会升旗,执课老师一般都不会拖堂。只是她们的语文老师不是一般的老师,是文一的老师。
楼下理一的学生,穿着相同的白色衬衫校服的男生们陆陆续续走出教室。
顾双汐气闷,对着窗户发呆的时候,一眼就看到走在人群最后方,打着呵欠一副没睡醒的王一博。
原因无他,他的身姿是最清隽的,哪怕打着呵欠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有一句俗话,对应文科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理科生身上同样适用,顾双汐想王一博身上就是典型的理科生气质。
因为被老师拖了几分钟,最后她们班几乎都是小跑着奔向主操场的。
“站队站队,快点,不然等会就要被扣分了。”
体委右手握拳举过头顶催促着,
“站好就行了,等会自己悄悄调整。”
顾双汐被推搡着,不知不觉就几乎被推搡到了队尾。这时队伍也安静了下来,只有少数协调私商换位置的学生还在移动。
前面的女生踮起脚左右望了望,对站在身后的顾双汐说:
“你好像比我矮点,要不你和顾言麓站我前面?”
顾双汐摇了摇头,
顾双汐:“不用了,我们就站这吧,后面已经有学生会的人了。”
“那行。”
理一和文一正对升旗台,位列主操场正中间。
高一年级组站最前面,往后依次是高二,高三年级组。
理一旁边是理二,理三……文一旁边是文二,文三……
很巧,王一博所在的队伍和顾双汐所在的队伍紧紧挨着,而且王一博就在她身后。王一博单手插在校服裤的口袋里,借着前面人挡住太阳,闭着眼睛养神。
王一博:盐味奶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