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她说她乏了,便喝了药睡下,就这样,她在元丰二年(1079年)病逝,年六十四岁,谥号“慈圣光献皇后”。
我想,也许她还有话没说完,可是,我也有话没说出口,我多想唤她一句“丹殊”。
她曾几何时对我说,她在家时,家里人都唤她丹姝,直到进宫后,这名字只怕没人会记得了,她是皇后,是太后,只是不是曹丹姝。
其实她不知,人人唤我张先生,官家唤我茂则,却唯独只有她一人,轻言唤我“平甫。”她去了之后,再也没人唤我平甫了。而后她的生辰的那天,我总会去买她说最好吃的牛肉酥饼,桌上会放着两杯茶,一份牛肉酥饼,我总想着她吃羊肉酥饼开心的样子,我便饮着她亲赐的小龙团……
她去了的那年,她64岁,我70岁。
终于,在她离开后的9年,我也离开了人世,我的时间停止在了79岁,记忆却永远停在了初遇她的那天。
她一袭红妆“这位先生,可否行个方便,让我搭车进城。”
看着她面容姣好,胆大的样子,我竟看痴了,也不知是不是被惊的忘了回话。
“先生可是往宫城方向去。”
我回了神说“是的”
“可否请先生稍我一程。”
一时间,我呆住了,她或许以为我要酬劳,便拿下了头上的黄金凤钗,已做答谢。她将凤钗塞到我手里,我也应了下来,回她“姑娘,上车吧!”
那日遇见,即是一生。
郊外初见,她还是一个明媚鲜活女子,再见时,已成了中宫之主,地位尊崇,却没了当年的明艳可爱,她谨守规矩,做好了一个优秀的皇后,可是官家不喜这样刻板的她,夫妻不睦,她只能独自垂泪。世人都知皇后贤德恭谨,却不知她也曾是活泼少女,也有对爱情的期盼,与夫君的情长。可惜她的美梦,都碎了,她的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也只有我,见过所有样子的丹姝。
对于她,我从未敢拥有,我知克制于我于她,才是最好,若我如怀吉一般,也许,我和她都不可能寿终正寝,她无需知道我的付出,我也不需要看清她的心里有没有我,但是我们都想对方即使漫长,残缺,痛苦,也要好好度过这一生。
我想,她是懂我的。
她明,我是懂她的。
她曾经后悔做皇后,却还是一生守礼不回头的曹丹姝。
我甘愿为她走进孤城,永远对她一线之隔,克制有礼的张茂则。
陪我度过余生,陪我下葬的只有她作为车费答谢的凤钗,她大婚是赏赐的衣物,以及那一箱子的飞白书。
清平乐之两世知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