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和鸣
另一边的贾府内,墨如玉,坐在贾宝玉和贾母之间,而贾宝玉就让了一些位子,贾宝玉也是很乐意墨如玉坐他旁边的,然后就各种各样,有的没的一起聊,墨如玉仔细看着贾宝玉,穿着与往常不同的妆,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很是喜庆。
“墨兄弟,今天是老太太的寿辰,你作诗这么棒,要不我们一人作一首诗献给贾母呗”贾宝玉眼一转,顿时脱口而出。
我tm,我哪有那么厉害啊,他立马笑着道:“宝兄弟,你要知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诗歌亦如是啊”随后看眼睛一转,灵光一闪对着贾宝玉道:“我看啊,是宝兄弟你有诗歌想献给老祖宗吧?别藏着掖着了,拿出来让我们听听呗?”
“哈哈,还是墨兄弟了解我,老祖宗,孙儿确实有一首歌献给老祖宗了,献丑了”贾宝玉说着,也不客气,直接唱到:“寿星明久。寿曲高歌沉醉后。
寿烛荧煌。手把金炉,燃一寿香。
满斟寿酒。我意殷勤来祝寿。
问寿如何。寿比南山福更多。(《天下乐令/减字木兰花 其一》无名)”
此诗一处,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叫好,贾母更是笑开了花,笑道:“孙儿有心了”
墨如玉也是道:“好一个寿比南山福更多啊,宝兄弟,好诗啊。”
“哈哈,墨兄弟该你了,哦。”
墨如玉笑着摇摇头道:“我可没答应你的要求哦,不过宝兄弟我倒是可以为老祖宗献上一首曲子。”
说完转头对着贾母,请求它可以允许。
得到了贾母的许可后,墨如玉就对着林黛玉说道:“还请林妹妹助我,与我一起弹奏一曲,献给老祖宗。”
“你。。。好吧”林黛玉本来想墨如玉的,可是也想今天是贾母的生辰宴,且自己真的并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的,变安慰自己点头答应了。
这死人,真是的。
“紫鹃,去将我那把瑟拿来吧”林黛玉吩咐了一句,便不再说话了,只是那脸上竟有些微微泛红。
“是 ”紫鹃应了一声便下去了。
墨如玉随着众人道:“本王进来来的匆忙,诸位谁有琴或筝,能否让我用一番呀”
“我。。。我有”二丫头贾迎春支支吾吾的说道。
见贾迎春支支吾吾的模样,墨如玉便对她笑道:“那就劳烦迎春姐姐,让人取来借小弟一用。”
“唔,司棋,绣橘,你们两个去把我房间里的琴拿过来”
“是~”司棋,绣橘齐声一应,便要下去那琴了。
不多时,一琴一瑟便静静的躺在哪里。
墨如玉便起身向着迎春的琴走去,而林黛玉自不用提,也是向着自己的那座琴走去。
“献丑了”墨如玉走到琴位一礼道,便坐下,而坐下的一瞬间,他整个人的气质骤变。就连一旁的林黛玉也是被他的气质所震撼。
原来老师说的,琴人一心是真的啊。林黛玉看着墨如玉,从震撼中缓过神来,便也做下抚琴。
“我先起,林妹妹随后跟上”墨如玉如是说道。就连曲名都没说,就要人家跟上,这对一个音乐家有着极大的考验程度。
“铮~!”开始了,说有人都静下来开始欣赏这琴音了。
是《流水》!林黛玉十分肯定的想到,《高山流水》的《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听完第一段后,林黛玉便俏指一蹦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进入了墨如玉的琴音之中
第二、三段中: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而林黛玉的加入让其中更加充满了灵动感,泉水不再是单行的叮叮咚咚,而是仿佛天下的溪泉,都能或大或小的听到似的,生机感由然迸发加深了。
第四、五段中: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而林黛玉选择不变奏,或大或小,陪衬这墨如玉的第四,五两端。
第六段中: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见清刊本《琴学丛书·流水》之后记,1910年)而林黛玉直接将《高三》中最洪重的泰山质感加入其中,一副完整的有山有水的画面跃然众人心头,不仅江河大海的气势磅礴,还有泰山般的厚重巍峨。(震撼风再加一筹,提示本人音乐盲,大佬看见千万不要揍我,狗头保命)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琴学丛交·流水》后记)一股悠扬的划琴音随行,且声乐越来越细微,由近及远,悠悠源远。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这里林黛玉本不需要加入什么过多的元素素材,跟随墨如玉的琴音,适当的加了一些可以加的音符,多了不嫌,少了不会有丝毫影响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这里林黛玉还是将第二三两段的曲子加入其中,画龙点睛之感透然而生
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虽不及也,也相差不远。。。。。(未完待续。。。。。。)
红楼之反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