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徒面对老师的发问,正襟危坐沉思良久。
“吾为师,立阐教,阐天理,教化弟子顺天善为。”元初起身道。
“吾为师,立截教,假天理,教化弟子应天敢为。”元宝起身道。
“吾学浅,不敢为师,唯择人以授矣。”元昱起身道。
“吾学疏,不敢为师,唯传法有缘矣。”元夕起身道。
元初元宝自信,元昱元夕谦虚,只有元耳元佑沉默不语。元佑是自知肚明,不敢开口。元耳却是生性喜静,不欲徒生枝节。
“善。吾命将成,尔等何为,自决。出师者,自择证法,吾授法作礼。尔等自去。”子龙结束了这次年会。
次日,元初元宝元耳向子龙求取了借假修真之法。
“有了我给出的高灵环境参数,他们应该能顺利升维吧,只是…阐教?截教?那我是谁?鸿钧?这是历史的惯性还是大能的手笔?近期是有些懈怠了,该去南洲开始下一步了。”子龙暗自决定。
不久,元昱元夕先后向子龙求取了传道成神之法,而元佑则向子龙求取功德敕封之法。
“小五,功德敕封则受制于人,尔且归去,深思细思再来。”子龙一连拒绝了元佑两次请求。
“老师,传道成神,亦吾愿,然力不及矣。请老师授吾功德敕封之法。”元佑第三次请求。
“功德敕封,其法在主,尔求之何用?”子龙一声叹息,“此乃传道成神之法,尔且修之,好自为之。”
子龙看六徒都修成了地仙,于是决定前往南洲。临行前,他召集了六徒和佳,嘱咐道:“尔等出师,吾命已成。吾将远行求道,尔等好自为之,切莫扰乱凡俗秩序。”
“是,谨遵师命。”六徒应声答是。
“阿德,何归?”佳握住子龙的右手,心中不舍。
“此去万里,道成则归,阿娘保重。”子龙左手轻拍佳紧握的双手。他转身迈开两步,又转头道:“尔等有惑,问道白虎。”说完迈开步子,从悬崖上一跃而出,青鸾一声清鸣将他接住,火凤于前下方引导气流,两玄鸟展翼向南而去,只留白虎巡视中洲。
“恭送老师。”六徒在青石广场上躬身行礼。
子龙离开后,佳和六徒的生活复归平静。元耳和佳一起探讨玉液仙丹,元宝和元耳一起探索炼丹制器,元初和元宝一起探求数理化生,元昱和元初一起交流神通法术,元佑和元昱一起交流血脉异化,元夕和元佑一起交流道基法术。
山中不知岁月,七人的修为不断精深,除去身为太师母的佳,六徒时常切磋术法,其中以元初为最,元宝次之。他们互相验证、不断总结,最终编撰出了符合自己理念的功法,佳将这些功法称为道书,因为子龙传下的功法并不涉及善恶观。
元初编撰了《玉清》,元宝编撰了《上清》,元耳编撰了《太清》,元昱编撰了《正阳》,元佑编撰了《太阴》,元夕编撰了《大日》。
上山日久,静极思动,元初和元宝首先下山寻徒。
行走凡俗时,元初和元宝对仙凡之别感触深刻,两人的理念也开始出现差异。元初更加注重天赋了,他认为“仙道贵上,弗上不传”,教化天赋不足的人就是白费功夫。元初则再次坚定了自己“上帝仁德,福泽众生”的理念,分解细化了筑基四式,降低了筑基功的入门难度。
虽然两人理念不同,但是他们都在自己编撰的道书里宣称自己“求道昆仑墟,师承天辰子”,用昆仑墟来指代太山,以此来区别仙凡界限,因为凡俗只知太山不知昆仑墟。至于天辰子何人?上帝之人身也。
有了大师兄和二师兄的起头,其余四徒也都用昆仑墟来指代太山了。
元初只收了十二名弟子。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老师收了六徒,自己就收十二徒,既然初始为“元”,那么再传曰“真”。于是十二徒以真为辈、以地支为名,被元初带回太山悉心教导。
后来,元耳觉得元初的弟子吵闹,就搬出了白玉京,在白玉京的更北处建了一座木屋,起名八景宫。元初见此,就将白玉京改为玉虚宫。
元宝收的弟子就多了,而且有教无类,仅入室弟子就有二十八人。这二十八人也以真为辈,以星为名,凑了个二十八星宿。元宝门下许多弟子个性张扬,甚至有些肆无忌惮,因为作为老师的元宝性格比较平和。元宝怕这些弟子会惊扰到太师母,又怕这些弟子横行无忌扰乱凡俗秩序,于是携徒作大舟,东渡蓬莱,在蓬莱山脉汇聚的地方建了一个道宫,取名碧游宫。
然而,截教弟子大多不甘寂寞,表面尊师守命、暗自行走中洲、乐于人前显圣。由此,中洲大地寻仙问道者渐多,蓬莱仙山碧游宫的名号也是越发响亮,大有万仙来朝、仙道正宗的气势,渡海求仙之人如过江之鲫,淹死之人不知凡几。截教的欣欣向荣,声势鼎盛让元初心中也有些羡慕,但也仅是稍稍羡慕。
时光流逝,元初的十二弟子就像当初的六徒一样,一一修成化境,他们尊佳为太山老君。太山主峰也在十二弟子的精修下变得越发精致华丽。自天门起,山道两边都被栽上了雕栏玉柱,玉虚宫附属的宫室也愈发华丽庄严,云海玉楼间有了一股天上宫阙的韵味。
不知不觉间,元耳的修为后来居上,赶超了元宝,隐隐与元初并驾齐驱。元昱元佑也开始云游中洲广传功法,元夕也回到东夷法授有缘。太山的人气越发稀少,更显仙音飘渺。
因为六徒忙于修行和杂事,月会早已不开,年会也被改成法会,定为十年一次。又到十年之期,元宝依旧携入室弟子前往太山参加法会,这次随行的入室弟子有真角、真井、真鬼、真柳、真星、真张、真翼、真轸八人。他对真角尤其满意,因为真角在前几次法会上独占鳌头,甚是风骚。
真奎留在碧游宫主持大局,真斗则闭关苦修。没个厉害的人物镇压,活泼好动的截教弟子就能拆家。现在的中洲大地,到处都有道心不坚的截教弟子占山为王作威作福。
“师弟,老师可曾告诫吾等‘切莫扰乱凡俗秩序’?”元初和元宝坐于玉虚宫前厅正位,一边观看弟子演法一边交谈。他从白虎处得知了截教弟子横行霸道的事迹,心中不喜又怕老师怪罪元宝。
“善,老师戒语不敢或忘。”元宝正色道。
“既不敢忘,却不严加管教,尔之门徒自持不凡而横行凡间,待老师归来,如何交代?”元初担忧道。
“弗不严,实不及矣。门徒众,管之不及。”元宝也是担忧,有点愁眉苦脸。
“即如此,何以徒众?”元初有些不解。
“不忍矣,见人老苦病痛、哀声恳求,遂授其法。”元宝有些尴尬。
“哎,即不忍,便不见。三师弟胜尔矣,尔知?”元初问道。
“实之?吾有懈怠,恐为老师不喜,当奋力急追。至于横行之门徒,且由之,其寿不过三百,寿尽而尽。”元宝表示自己要改变作风。
“大善。”元初闻言喜道。
法会后,元宝返回碧游宫,不再派人救助力尽溺水的人,并且严令门下弟子不得擅离蓬莱,擅离者逐。同时,他派遣遵规守矩的弟子前往中洲告知众多门徒,让他们在十天内返回蓬莱,否则教内除名。结果,回来的人寥寥无几。
渐渐的,敢于渡海求仙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横行霸道的恶仙依旧繁多,他们打着蓬莱仙山碧游宫的旗号开宗立派、称尊作祖、好不快活,将商朝的社会搅得一团糟。
“上神,恶仙乱世,何解?”元初见此,询问白虎。
“祸乱社会的杀掉,扰乱秩序的关起来。”白虎的问答很干脆,这是他自己的想法,子龙现在忙于修炼元婴,没空理会。
“善。”元初想想也是。于是,他派出门下弟子协助商王剿灭作乱的前截教弟子,因为元宝宣布“失期则逐”。
此时的商王是武丁,名昭。他在阐教十二门徒的协助下,剿灭了大部分鱼肉百姓、横行霸道的“恶仙”,总算平定了社会动乱。但是,依然有许多“恶仙”成功洗白,成了各地的城邑之主,继续他们寻欢作乐的生活。自此,商朝各地逐渐固步自封,断绝交流,文明发展开始停滞。
到是阐教十二门徒在这次平乱中闯出了赫赫威名,因为十二门徒以真为辈,又被商王称为真仙,于是出现了阐教十二真仙的名号。
另一边,元昱、元佑、元夕的传法让内丹术的太一、两仪两副观想图流传开来,他们也点化了许多真心求道的人。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不断有天资卓绝、意志坚定之人仙在死亡的逼迫下修成地仙。当然,更多的人仙是心性浅薄之辈,他们耽于享乐最终身死道消。
尽管如此,成就地仙的修行者还是与日渐增,其中一心求道者始终寥寥。大多人仙在修成地仙后,自感长生在握,开始醉心享乐,这进一步使商朝社会封闭僵化,文明甚至开始倒退。
元初见凡俗不再骚乱,便不再专注那些地仙的“自得其乐”,一边刻苦修行神通法术,一边带着弟子云游大地、搜集菁英,还与元耳交流探讨数理化知识。
元耳也是经常下山寻找试验材料,不断验证所思所学,理论功底已经超出元初一线。只是开采收集试验材料时,独自一人多有不便,他终究是收了一名弟子作为助手,唤作真玄。
大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