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哨卡后,莱伊将温米背负的东西伪装成垃圾,藏在废墟中。同时自己随身携带足够两人一天的口粮——以免有流浪汉偷走背包。
准备进城了,为了方便行动。莱伊再次叮嘱温米:“我们就要进去了,我希望你还记得刚刚我说的所有东西。但我还是要再次强调,如果你想证明你有用,你必须跟紧我的步伐,绝对不能离我超过一臂远。除了双脚挨地,别的身体部位不许接触除了我以外的任何东西,若非必要至少保持手掌摊开的长度,不确定就自己伸手比一下。有任何问题第一时间告知我。记住了吗?”
“温米记住了。”
“别让我失望,温米。要是出事只有自求多福。我可没法顾及你——最后还有一点,千万不要发出一点声音。明白了吗?”
“温米明白了。温米不会让莱伊失望的。”小姑娘的眼睛水灵灵。
接近前联盟控制区的操作是典型的潜行-暗杀动作。我们知道,在末日之前,需要清除的路障主要是人类,因此只需要利用割喉或窒息的方法将其杀死并安静移走就行,相对简洁安静。但在末日,需要清除的路障主要是物品或感染者,在需要潜行的场合只有后者或是两者的组合。我们还知道,杀死一名感染者等于破坏其大脑的生物活性,因此对付人类的暗杀手段不管用,需要想办法破坏颅骨攻击大脑。这是徒手和绝大多数锐器办不到的,利用钝器和火器又达不到潜行的要求。虽然感染者对声音的敏感度不及人类,但人类会误判,感染者则只要听到声音就一窝蜂冲过来。因此在有感染者的区域潜行务必不能发出一点声音。更何况,有人会利用你处在潜伏的过程中,故意惊动感染者,如果你保持安静还有机会不上套。没有声音,你之于感染者和地上的一块死砖头没区别。
暗杀感染者的原则仍然是:最小的动作,声音的禁绝。感染者的的特性要求末日时代的军人发明新武器。早期还没有相关作战理论的时候,有人利用射钉枪取代手枪完成暗杀。暗杀者一只手迅速将感染者锁喉,另一只手同时往其头颅射入钉子,然后就是常规动作。射钉枪声音是比枪小很多,也符合第一条原则,但达不到近战武器那样完全禁绝声音。如果隔一间房有感染者就很麻烦。还有些人利用凿冰锥、螺丝刀甚至军刺刀等,靠刺入后脑勺完成潜行暗杀,但它们的动作幅度大,对人的力气有要求,而且毁伤大脑并不高效。尤其是暗杀者正对感染者时这种方法会失效。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以上提到的锥形物杀伤面积小,单纯地刺入不一定会让感染者的大脑立刻失去活性。人们会说,那就在里面搅几下,这也是人们实际的做法。但这又违反了第一个原则,除非经过训练。
后来人们以三棱刺刀为灵感,将其改造成一种现在被正式称为“军刺锥”的近战装备。这种武器的要点是,在刺入感染者头颅后,能快速像打蛋器一般将感染者的大脑搅烂。它外形和三棱刺刀相同,但三个血槽内分别有一排趴伏的小刀刃。通过柔软部分——如眼部和后脑勺刺入后,使用者按压柄上的按钮,小刀刃飞起并旋转,平均来说是除枪支外破坏感染者大脑活性速度最快的武器。但它也有缺陷,即若非经过训练,一般人很难及时按按钮。所以有人说这种军刺锥实际上很鸡肋,但如果熟练使用它的杀伤效能很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莱伊这种超人,三棱刺刀够用了。需要强调的是,暗杀仅适用于普通感染者,遇到特殊感染者应尽可能绕路,或利用投掷石块等方法将其引开。若实在是挡了必经之路,允许在10米外利用消音武器射杀。
以上是联盟军进行单人暗杀感染者时采用的方法,也是莱伊此时采用的方法。此时的她只需要普通的军用匕首。如果有两人或以上,就相对较容易。举一例,在空旷的走廊上,行进方向和感染者正面相向。假定人无法绕到感染者背后,那么A应立刻一只手按住其后颈,使其下巴贴在肩部,面部必须超过A背部,然后另一只手固定其身体。此时B应该立刻将军刺锥扎入其眼部、鼻部等容易刺穿的部位,完成暗杀。有个注意事项,那就是A的双手必须尽可能高,因为感染者的手部会乱动。此时A应该做好腰部的防护。
从离开物资藏匿处开始,莱伊和温米按照先前所指示的队形向城内前进,没有再用绳索连接。在温米看来,前方的大人如同一堵墙,为她挡住一切危险。亦如同一棵大树,为她遮风挡雨。但作为在墙根处树荫下受到庇护的孩子,温米也要负起责任,帮她观察是否有拆迁队,是否有伐木工。莱伊不要求温米控制后背所有视角,小朋友能利用较小的身材帮她扫除盲区已经足够。莱伊对温米的评估很中肯:孩子不拖后腿,但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在比较安全的早期路段,温米有意观察并模仿莱伊的步伐,温米的改变她听得见:
“她进步得很快。该让她背点东西,太多东西并非贴身并不算是好事。幸好都只是些可以在当地补充的东西。”
我们知道,联盟据点的出入口是两个双开门。行进到开一半的内门处,两人背靠关着的门。莱伊示意温米原地等候,自己趴到门框处观察。仅一门之隔,危险性天差地别。整个卡利科城也就几十里见方,从规模来看只能算是个沙漠小镇。但里面的外面的感染者密度几乎差了一个数量级。
“开始有意思了。”莱伊心想,“还没有被破坏的迹象,甚好甚好。”
联盟据点包括整个镇中心,也只是包围了一个田字形公路的范围。在莱伊手里的地图看来,据点内部的十字路口呈X形,X形的每一个顶点都是门。据点连同公路将据点划为五个区域:北部是办公区。东部是野战医院和住宅区,住宅区是一座大酒店。南部主要是一座写字楼,还有一座消防局。西部也是住宅区,位于一家小酒店;红隼和武仙座藏匿的大楼就位于该区,它曾经属于天蝎七号,现在是联盟实验室。包括公路在内的所有空地全是联盟军的深蓝色帐篷或雨蓬,还有一些永久或临时的防御工事。只在路两侧勉强留出两排车行道,停靠或翻转的车辆堵堵塞这些地方。十字路口正中央空出来,用于接收空投等。每栋建的一楼筑除了门,皆用金属窗封住。
东门并没有很严重的火力痕迹,因此据点的沦陷应该和东门没有太大关联,幸存者也有可能是通过这个门离开的。按照计划的路线,两人需要先在北区办公楼搜查,然后是各联盟帐篷,最后是实验楼。如果未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当日暂时离开据点,明日再来。莱伊向后看着孩子:“按照估计,至少有五百名感染者聚集在这不过一里见方的区域内。只要我造成一点声音,必然会引发尸潮,那就一切都完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都不敢保证我不出一点差错,但我有信心能把惊动的感染者控制在10米内。但现在我还要照顾到温米这孩子,她肯定是要和我一起的——”小姑娘疑惑地和她对视,小眼睛眨巴眨巴的,却没有一点声音。于是莱伊走过去,抱着孩子的脑袋低语道:“温米,你的步伐已经安静到能让我认可。但里面的感染者数量是外面的许多倍,你能保证像刚才那样一点声音都不出吗?”
“温米可以。”小姑娘的声音不比莱伊大。
“很好。但等我们一过这个门,在我示意之前,我们就不能说一句话了。一切的交流都只能靠动作。但你不用做太多,温米,你只需乖乖按照我之前说的做就行。”
“温米明白了。”
“好孩子。”莱伊一说完,就将无翼弩背在背后,然后拿出一把刃长30英寸且刀背被她弄出粗糙锯条的军用匕首——作为军刺锥的替代品广泛被各方人士使用——她们迈出了行进的第一步。有趣的是,莱伊是最早用行动宣告军刺锥鸡肋的人之一。
联盟军在进入一片有感染者的区域的时候,必须明白进入的目的是什么。只分为两种情况:歼灭和潜行。歼灭,顾名思义,即以消灭区域内所有感染者为目的,也是联盟军常规作战的一部分。潜行则是单纯为了穿过区域或为了获取区域里的高价值物品,若非必要不杀死感染者。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部分为歼灭行动,因为得保证至少一条畅通的路。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允许在10米外利用消音武器进行猎杀。在距离不足10米的环境下,最近距离绝对不能低于一臂。在绝大多数对天蝎七号实验室等进行调查的行动为典型的夹杂着歼灭的潜伏。当然有一点必须注意,执行过歼灭的路段原则上不得再次出现感染者。
因此需要执行潜行-暗杀动作的环境是相对不容易达到的。莱伊和温米现在面临的情况是非常典型的环境,即感染者密度过高又没有处理尸潮的条件,但必须通过该区域——这种区域原则上不准逗留——的时候。实验表明,感染者的听力下限平均是50分贝,也就是中等听力障碍——这也是潜行者可以贴身经过感染者的科学依据。莱伊《隧道战战术原理》中也提到这个数据,但它第一次总结了多种可能会遇到的特殊感染者的听力下限数据,如巨人感染者为40分贝。当然音量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还要考虑感染者对音量的反应时间。实验表明,对于人呼喊的声音——按照70分贝计算,若声音持续小于0.3秒,感染者只会转头而不会动;若声音持续大于0.3秒会使其活动,并会向声源不断猛冲,只要人不在感染者最后听到的声源处就没事。音量越大,反应时间越快。这也是掷石头能引开感染者的原理。不过我们很快就会知道,隧道战是一种需要时刻进行潜行-暗杀的作战。莱伊会如此重视战斗中的音量问题也是实践需要。
结合音量回过头讨论潜行-暗杀的战术是很有裨益的。第二条原则其实已经说明了,音量必须尽可能地小。各种联盟军使用的枪支,只算安装消音设备,音量在60到150分贝之间。分贝数据在1.6米高(略高于成年男性肩高)、水平距离声源1米处测定。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10米——可以下降20分贝——用消音手枪处决是可以的。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判断是否需要潜行-暗杀的条件在于感染者平均距离是否低于10米。如果是在开阔街道上,并使用钝器(即不用暗杀方式;钝器,如棒球棒迅速击杀感染者很有效),安全距离可以减少到5米。但如果是在隧道战环境中,考虑到反射等声学效应,莱伊建议潜行时最好不用枪。在隧道战歼灭中,一个有掩护火力的轻机枪班组临时阵地就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我对此很有发言权,不了解机枪的人总是小觑它们的力量。莱伊现在用的无翼弩噪音为70分贝。但她携带无翼弩,并不是拿来当常规武器的,而是用来远程狙杀困难目标和敌有生力量的,且弩箭比子弹更易于制取。
回到正文。如果感染者密度不是如此得高,莱伊完全可以随手捡一根粗棒子,一边走一边敲脑袋,温米也只需闲庭信步跟随大人即可。当然,对于莱伊来说,为温米开辟一条绝对安全的花园小径并不是难事,只要温米保持绝对安静。
刚走几米,就有一名感染者挡了必经之路。莱伊紧握匕首,不必提醒孩子驻足。一臂距离够她大展拳脚。由于该感染者是背对她的,她能一把揪住其头发,然后趁它还未反应过来之际,只用力一扎,便刺入颅骨。再用力一扭,一大片黑紫色的血染红了莱伊的袖口。温米看见,感染者的手还没来得及动就软下去了。莱伊将感染者尸体小心放在地上,如此缓慢向北进入办公楼。
办公楼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在最高层的窗户上,两人观察着联盟据点内部情况,同时安排下一步搜索路线。首先吸引莱伊注意的,是十字路口中央的那块乌黑的坑,看起来想是什么曾经在那爆炸。这次爆炸应该是沦陷之前就发生,因为坑附近有感染者和抵抗的痕迹,坑内有少许焦尸。
“或许那儿就是沦陷的原因吧。他们想要测试什么东西,但爆炸了,吸引了尸潮,才沦陷了。”
然后莱伊沿着道路观察。别的平平无奇,发现西门和北门紧闭,南门明显是被撞开的,感染者摩肩接踵,抵抗痕迹异常剧烈。东侧通往酒店的路尤其悲惨,难以用语言描述。莱伊回望东门,半开得很自然,看来人们打算开启别的门且战且退,但感染者的攻势太强,西门(只开了内门)和北门(完全没动)还来不及开,好不容易东门开了一半却几乎全军覆没。
“东门几乎没有从外面攻击的迹象,那前面两拨人干嘛去了?如果他们确实是准备齐全、训练得当,五个人不至于用棍棒都开不出一条路吧?或许还真是这样,但中途失败了,或许我刚刚手刃的感染者中还有他们——算了,懒得想了。不过现在看来,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孩子也很乖,还积极帮忙,这才锦上添花。”
莱伊向上望实验楼顶部未完工的地方,有一架坠毁的联盟直升机卡在顶部的钢梁上。
在地面的一个联盟棚子里,莱伊发现如下文件:
凝聚计划
我们正在以从天蝎七号实验楼收复的文件为基础研究一种信标。这个信标能吸引已故生物——如动物尸体——并将其转化为武器。它应该还能吸引低等动物进行资源的再生产。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利用它,在建筑物中的老鼠等小动物就能被这个信标吸引,一口气将它们清理出去并作为抵御尸潮的武器。
旁边就是信标的图纸及其数据。莱伊对比了十字路口中间的大坑,确实是如此体积的爆炸物能造成的爆炸效果。
“或许在十字路口中央爆炸的就是这玩意吧。有意思。小老鼠没吸引过来,反倒引来一堆大老鼠。”莱伊收起文件,“不过他们并未告诉我有‘凝聚计划’这个东西——也罢,不重要,反正这个什么‘凝聚计划’搞失败了是沦陷的诱因。”她一边收拾文件一边再次抬头看实验楼,“或许我不用再进去了。按照经验里面肯定有鬼东西,为了省时间也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不必再多做。既然我已经找到沦陷原因,也懒得再深究——我现在应该确认幸存者去向。根据地图,南部围墙外有个小商场,他们说最后的消息就是从那发出来的。我得去那看看。”
小商场几乎被改造成军事要塞,最后的抵抗应该就是在这发生的。屋顶有一架稳当停放的“超级种马”运输直升机,一根绳梯从屋顶直接延伸到地面。两人直接爬上屋顶,并无感染者。直升机内部被清理得很干净,除了驾驶室留下的一张纸条:
尸潮信标坏了,我们挡不住感染者。我们还有20人,但飞机无法启动,我们等不了达尔顿少尉修好。如果你看到这张纸条,说明我们全数安全撤离。如果你是来搜救我们的同志,请沿着铁路北上,沿着铁路肯定会找到我们。但如果你是来追杀我们的,祝你好运——查尔敏上尉
“上面写了什么,莱伊?”温米踮起脚想看纸条。
“没什么。”莱伊为避免温米抢去看迅速放入口中嚼碎,然后吐到地上,“我们会沿着铁路往北找你妈妈。她说她在铁路尽头给你留了下一步线索。”说完,莱伊心想,“这说了和没说一样。都大半年了还没想办法联系,肯定一来就遇到什么怪东西全死光了。不过也好,至少给了我进行真正的任务的起手,也算死得其所。愿主保佑你们安息。”
“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她在哪里?”
“你妈妈在考验你,是否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莱伊径直走向绳梯,“快点走吧,我们不能在此逗留太久。”
咧嘴谷行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