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辩证法(二)

学习了《西方哲学史》中,柏拉图的思想。关于柏拉图的辩证法,书中记载:

柏拉图的“辩证法”是一种研究纯粹理念(哲学范畴)的逻辑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学说,它虽然不涉及抽象概念与现实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却系统地探讨了各个哲学范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将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所开创的观辩证法椎向了一个高峰。在辩证法中,柏拉图集中考察了各种纯哲学范畴,如存在和非存在、一和多、同和异、动和静等等,而将“马”“桌子”等等具体事物的理念当作低层次的东西撇在一边。他发现纯粹哲学范畴有一种特点,就是超出自身而向它的对立范畴转化的内在必然性。在较后期的对话如《巴门尼德篇》和《智者篇》中,柏拉图专门探讨了这些理念之间的自我否定和对立统一的关系。他受到爱利亚派辩证法的启发,主张在考察一个范畴的内涵时同时考虑与它相反的情况。

举例来说,当人们考察“一”时,“你不仅应该假设如若‘一’存在,研究它将产生什么结果,还要假设这同一个‘一’不存在[它将产生什么结果]。”但柏拉图并不像爱利亚派那样,以为否定了对立的概念“多”就可以通过归谬法反证自己的概念“一”成立,相反,他还证明“一”若孤立起来看,正如“多”一样也会导致荒谬的结果。他对这一点的论证有两个层次:(1)假如“一是”(或“有一”“一存在”),那么由于它是一(而不是多),所以它不能是多于一的任何东西,只能是它本身即“一”,因而我们只能说“一是一”;但我们又不能说“一是一”,因为如果这样说,就表示它和本身“相同”,但“相同”并不是“一”,这就在“一”上加上了不是“一”的东西,“一”也就不再是“一”而成了“多”;再者,我们甚至也不能说“一是”,因为“是”本身也不是“一”,说“一是”已经在“一”上加上不是“一”的东西了。结论:如果“一是”,则“一不是”。(2)假如“一是”,那么这一命题包括两个部分:“是”和“一”,其中每个部分又既是“是”又是“一”,如此类推,以至无穷,这样“一”就是“无限的多”了。结论:如果“一是”,则“一是多”(或“一不是一,而是多”)。

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这套反驳“一”的论证与爱利亚派的芝诺反驳“多”的论证恰好构成一对类似于康德的“二律背反”的命题,他实际上是借巴门尼德之口,与芝诺关于存在和一的论证唱了一场对台戏,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其目的并不是要驳倒爱利亚派,而只是要通过这种戏剧性的反讽揭示出这些概念的矛盾本性。至于如何解决这种矛盾,他还没有找到答案。只是到了《智者篇》中,柏拉图才找到了解决矛盾的途径,这就是通种论。这时他意识到对立双方都有其真理的一面,它们只有在一个高于它们的第三者、即一个更普遍的“种”概念之下才能统一起来,这就是“通种论”。例如动和静本身是不能直接结合的,动不是静;但在“存在”这个概念中,动和静是可以结合起来的,存在既是动的,又是静的。同样,一不是多,但既然说“不是”,所以一和多在“不是”即“非存在”之下可以结合起来。所以,孤立的一个理念是没有意义的,任何理念都是和与它相对立的理念一起结合在一个更高的理念(通种)之下的,因而整个理念世界就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在不同层次上对立统一的严密逻辑体系了。柏拉图由此就大大超出了爱利亚派和智者派的带有诡辩色彩的“消极的辩证法”,而提升到了黑格尔所谓的积极的辩证法”的水平。发现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依条件不同而转化的,这种消极的辩证法孤立地运用就会成为诡辩;由对立面的冲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概念以解决这种冲突,才真正能使辩证法产生出积极的结果来。这就是柏拉图的辩证法对后世的辩证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最重要的启发。

读完该部分,我发现自己双目圆瞪,嘴巴微张,喘息粗鲁。明明只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身体状态却有如做过有氧运动一般。我愿称之为思想生长时的高潮状态。读至中途,便已对周围事物全然无知,只专注于小书上的行行文字;确实在吸收前人的思想知识,然而大脑已经停止了思想——正如一位艺术殿堂的新人,初入西斯廷大教堂,高高地望见穹顶上一展山河的巨幅画作时,因震惊而呆滞的状态。色彩、构图、线条,什么都不重要了;他驻足仰视,将米开朗琪罗的杰作一览无余时,脑里只剩下了宏伟,以及与之并行不悖的精妙。画作之雄伟与精妙,那是作者广袤的胸襟和精湛的记忆;而柏拉图思想之摄人心魄,则来自哲学家脑中无限的过去与未来,以及肢解天地而又严丝合缝的逻辑。

最令我着迷的,当属柏拉图“用‘通种论’来统一对立双方”的思想。这正是我长期以来想要表达的内容,更不用说还恰当地建立在一个源远流长的,庞大的体系中,这使我的快感无以复加。所谓“积极”与“消极”的辩证法,让我对辩证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同时,也令我深感先哲智慧之高超。我想要把那个句子单独搬过来:

柏拉图由此就大大超出了爱利亚派和智者派的带有诡辩色彩的“消极的辩证法”,而提升到了黑格尔所谓的积极的辩证法”的水平。发现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依条件不同而转化的,这种消极的辩证法孤立地运用就会成为诡辩;由对立面的冲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概念以解决这种冲突,才真正能使辩证法产生出积极的结果来。

何等美妙。本来这“积极”和“消极”的辩证思想在我的脑中混沌成一团稀饭,可一下子就让先哲们的思想给分成了鸳鸯火锅的“清汤”和“辣汤”两边。这正是盘古开天地式的意义,轻浮浊沉,天朗气清。

以上意义和感受是一方面。完读章节的同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复逻辑猜想。柏拉图用更高的“种”统一了对立双方(虽然我对“范畴”的认识还很浅薄,但却下意识地感觉,对立双方是范畴,而“种”也是范畴,而且是一种更高的范畴),正如语言把“我在说谎”和其他“符合逻辑的语言表述”统一了起来,也正如“初等函数”这一概念把三角、指数、对数和幂统一了起来。数学中,我们本不知道在“初等函数”的统一下,“三角、指数、对数和幂”之间是什么关系;但是一旦引入了复数和复变函数,我们就能把“三角、指数、对数和幂”之间的关系用含有“i”的等式表示出来,换言之,借助“虚数”的帮助,找到了““三角、指数、对数和幂”之间的内在关系,而这种内在关系无法在实数域内被揭示出来。类比之下,不难猜想:会不会虚逻辑正能如“i”一样,揭示“种”下,各种原本的对立范畴之间的关系呢?另一个相似之处令我更加激动:柏拉图的“如果‘一是’,则‘一不是’“”和“如果‘一是’,则‘一是多’”这两个结论的表述形式,不正与“说谎者悖论”的“若A,则非A”十分相似吗?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一个誓言走一世 连载中
一个誓言走一世
情终须缘
复合√回家√蝶眸殉情黑化……(反正不虐,很甜)一笑倾国,再笑倾城。
10.1万字3周前
东方末神秘人 连载中
东方末神秘人
失落的女孩_19702472693173
2.6万字1周前
永远停驻于那个夏天吧 连载中
永远停驻于那个夏天吧
4000時
请关注四千时谢谢喵【自留oc向】第一次在话本写东西!这是纯oc向的小说てす!一起去鬼屋探险吧!杂乱剧情注意‼️多结局注意❗️男频剧情️,女频......
0.7万字1周前
魇惡知境 连载中
魇惡知境
健力老登
俅谙与笙暮
1.2万字3天前
(无限流)我就是想交个朋友 连载中
(无限流)我就是想交个朋友
麦穗花
【欢迎来到无限世界[域],在这里,特殊能力唾手可得,死亡更不是梦想,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尖叫和欢笑,惊骇与心动,让我们——娱乐至死!】(ㅍ_......
1.3万字3天前
勿入混圈 连载中
勿入混圈
段筱玖
女主段筱筱的作死之路
0.2万字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