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是我18年在“古希腊罗马哲学”这门课的结业课堂展示上所做的演讲。原本演讲的主题是“从柏拉图到新柏拉图主义”。最近找出来,觉得其中的许多想法仍然需要考虑,大概也是那时起,我对早期基督教神学产生了兴趣。原文是演讲稿,虽然做了简单的修改,但毕竟不是严肃的论文,难免有些口语化的地方。
我对新柏拉图主义的兴趣,起始于对基督教神学的兴趣。很多文献中都写道:新柏拉图主义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但是在托马斯·阿奎那之后的神学家,很多人却对新柏拉图主义有明显的排斥。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本文从这个问题出发,介绍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
一、新柏拉图主义的定义
新柏拉图主义从时间上来说,盛行于公元3—5世纪的罗马帝国后期,但是它的萌芽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新柏拉图主义是基督教在西方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前的最后一派“异教”思想,也标志着希腊哲学的终结。在邓晓芒的《西方哲学史》中,新柏拉图主义是这样被解释的:“它以柏拉图哲学为思想基础,融会了希腊化时期以后自东方的各种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构成了希腊形而上学的中世纪基督神学转化的主要理论中介。”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在罗马时期,很多人想要以希腊思想为基础构建宗教哲学,这其中最成功的就是以柏拉图思想为基础的新柏拉图主义,柏拉图的思想在这种学说中成为了一种宗教的、神学的框架,同时他们结合了亚里士多德和斯多亚学派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就是新柏拉图主义。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在称为新柏拉图主义者的那些哲学家,自己认为自己是柏拉图主义者,是柏拉图最严格的解释者。之所以称之为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它的一些思想肯定与柏拉图主义(Platonism)紧密相关。
二、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死后,他的学生们在整理和继承他的思想时,掺入了别的学派和他们自己的思想。由于柏拉图的作品多是对话而非论文,因此留下了争论的余地,在他的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因此,严格来说,柏拉图本人并非柏拉图主义者,但本文要说的仅仅是柏拉图的形而上学。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就是著名的Theory of Forms或者称为Theory of Ideas,可译为形式理论、理念论或者相论。
1.理念论
理念论的主要内容是说,在我们通过经验来认识的变化世界之外,更有一个更高的实在,这个超越的实在就是理念,它是永恒不变的,是普遍的共相,是普遍的本质,通过理智而非感觉来把握。在这里,柏拉图的理论就包括了两个层面上的分离(Separation):本体论(Ontology)上,经验世界与实在世界或者说是理念世界分离;认识论(Epistemology)上的分离是指只有理智才能把握理念,感觉只能把握经验世界。
2.理念论中的等级系统
理念论中是有等级体系的,这在《理想国》中关于科学的等级就谈到了。理念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自然物的理念,人造物的理念,数学意义上的理念,范畴意义上的理念,道德和审美领域的理念,“善”的理念——也就是最高的理念。这里的“善”就好比后来的上帝,是世界的最高原则,超乎“存在”之上,一切存在都从它而来,它就是太阳,但是从高到低的过程中,光会变得暗淡,这就是堕落。柏拉图说:“只有少数没有‘沾染尘世罪恶而忘掉上界伟大景象的灵魂’才能认识肉眼凡胎的普通人无法认识的美”。但人是可以通过艺术、政治等等从底层攀爬到高层的。
三、柏拉图主义到新柏拉图主义的转变
柏拉图主义是柏拉图本人及继承他的人的思想。从柏拉图主义到新柏拉图主义的系统化,期间有约6个世纪,其中也有不少希腊哲学思想影响了新柏拉图主义。以下对这些思想一一分析:
1.怀疑派
怀疑派间接地导致了新柏拉图主义产生。在亚里士多德后,一些哲学家用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思想为手段,建立了自我意识哲学(“自我意识哲学”这一说法出自邓晓芒,但是实际上这些哲学家,是在建立一种解释世界本源、世界的动力的形而上学,与后来的自我意识相去甚远)。其中的伊壁鸠鲁派崇尚感性,斯多亚派崇尚理性,而怀疑派认为理性和感性都要怀疑,否定此岸的一切后就只能去追求彼岸,此岸与彼岸就像柏拉图的经验世界与理念世界。因为怀疑论对自我意识的否定,所以产生了一个凌驾于自我意识之上的上帝的世界,这可以称为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就是新柏拉图主义。
2.毕达哥拉斯派
柏拉图晚年吸收了毕达哥拉斯派的数理论和宗教神秘主义。虽然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公元前4世纪就灭亡了,但他们的思想却保存在了柏拉图的思想里。所以,到了公园前1世纪,罗马帝国增长的宗教热情复兴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秘密团体,他们结合了柏拉图主义和其它理论,称为新毕达哥拉斯派。新毕达哥拉斯派影响了新柏拉图主义学派。
3.斐洛
有人认为斐洛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开创者,也有人他只是这一思想的来源,而普罗提诺才是真正的开创者。我认为普罗提诺是真正的开创者,因为在斐洛这里,新柏拉图主义还只是萌芽阶段。斐洛是公元前30—40年的人,他是犹太人,信犹太教。他把柏拉图主义的一些原理、命题和《旧约》结合在一起。比如,他说,耶和华就是造物主,天使就是理念,《旧约》就是逻各斯。逻各斯就是实化了的上帝的智慧、能力和善。斐洛开创了这种把希腊哲学中的思想与《圣经》结合起来解释的先河,这直接影响了新柏拉图主义(斐洛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这种释经方法)。
四、新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以及与柏拉图主义的比较
1.普罗提诺
新柏拉图主义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普罗提诺,他在斐洛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密化、理论化,用希腊哲学的概念对他的神学观进行解释。他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流溢说(Emanation)也有译成流射、满溢的。他认为世界是由“太一”流出来,“太一”就是神,它太完满了,就像一杯水溢了出来,它先流出努斯,再流出灵魂(SOUL)。
也就说,在普鲁提诺的理论里,肉体背后有着这样的层次:
The One
Unity
太一,一
↓
Nous(希腊语)
Intellect
Absolute Consciousness
努斯 灵魂
↓
Eidos(希腊语)
Hypostasis(希腊语)
Ide as
理念
↓
Psyché(希腊谱)
Psyche(拉丁语)
soul
心智,心理
↓
soul
灵魂
↓
Caatl:
质料,肉体
太一被称为普罗提诺的第一原则,太一只能说是“一”,而不能说是“存在”,因为“存在”也是太一派生出来的。这就是一神论。
努斯被称为普罗提诺的第二原则,它在自然哲学家阿娜卡萨戈拉那是特指理性的灵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纯精神的、没有质料的。
魂灵(SOUL),被称为第三原则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原则。灵魂学说是古希腊哲学中内涵非常丰富的一种学说,nous、psyche、soul都可以被翻译成灵魂,但它们各自指偏重于某一种灵魂。在普罗提诺的理论中,他的魂灵学说(英文也是Theory of Soul,为了讨论时方便,特别称之为魂灵学说)包括:一、永恒中的灵魂,也就是理念,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二、宇宙中的总的灵魂,这是psyche,从理念中流出,psche和nous都指灵魂,但nous是纯精神的、形式的,而psyche不是纯形式的,具有质料、心理因素,被译为心智;三、个体事物的灵魂,从心智中流出,这就是个人的灵魂了。个人的灵魂层次更低了,到最后由它流出的就是质料、肉体。从太一到肉体就是一个从形式到质料不断下降、堕落的过程,到了纯质料就没有形式了,就是黑暗。因此整个宇宙处于从光明堕落到黑暗的过程。但是通过对上帝的爱可以逆水行舟,重回上帝的怀抱了。所以在柏拉图和后来的基督教神学里就非常强调爱的作用,“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这里的爱不应当简单地看成男女之情的爱,而应该是哲学的“爱智慧”的爱,是向上的动力。
普罗提诺的形而上学三原则也可以被称为三本体之“存在”。魂灵是属可以被感知的,它属于受造的宇宙世界,称为“时间”之是;太一和努斯是不可以被感知,但是可以被理性知道,它们属于可以被理知的世界,称为“永恒”之是。这样受造宇宙世界和可理知的世界就与柏拉图的经验世界和理念世界对应起来了。
2.后期新柏拉图主义
普罗提诺的学生波菲利是普罗提诺的学生,也是普罗提诺之后最重要的新柏拉图主义者。他强调禁欲行为和流行宗教,想要恢复多神崇拜,还著有《反基督徒》一书。而他的追随者扬布里柯则用新柏拉图主义为多神崇拜进行辩护。无怪乎公元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对新柏拉图主义进行封杀,这也解决了我一开始的困惑。即使新柏拉图主义本身被基督教排斥,它的思想工具也被基督教所用,它的思想因此得以延续下去。
至此,我们可以就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主义以及后来的一些神学观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 基督教
善 太一 神,上帝
经验世界 受造宇宙世界 人间,世界
理念世界 可被理知的世界 天国,神的国
善——>自然 太一——>质料 伊甸园——>人间
堕落 堕落 堕落
太一 圣父
努斯 圣灵
魂灵 圣子
自然——>善 质料——>太一 人间——>天国
提升 救赎 救赎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基督教神学自身在中世纪也有过重要的转变,及至将亚里士多德奉为圭臬后,相应的神学观肯定会不同。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