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柏拉图创建的“宇宙模型”,亚里士多德采取了质疑的态度。其结果与老子强调的“质真若渝”完全吻合。质疑“宇宙模型”的真实性,就会导致思辨深度下降,从逻辑方法的创新下降到观点理论的创新层面。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工具论》告诉人们的真理。
如果我们依据柏拉图的设想:用几何图形搭建认识论模型。借助柏拉图提出的“感性三角形,理性是圆球——圆圈两种形式”以及立体思维要有两个中介的观点,绘制出认识论模型的完整形态,就会得到这样的图象:
拉图设想的认识论模型 理性是圆圈 逻各斯
自然规律 逻辑环节的相
用古希腊哲学史料填充柏
思辨
巴门尼德的认识路径,存 方法 神谱 论证
认识论视域:三角形
方法
在是一的思维规则,意见
逻辑对象 柏拉图
与真理的关系形态 层次界限 语言结构
的创新
柏拉图的研究对象,认识
形态,本质属性是矛盾 感性三角形 宇宙
两个中介认识环节的相
模型 矛盾 立体思维
逻各斯视域:大小圆圈 认识形态
赫拉克利特的研究对象,
语言文字句子结构,思维 真理
方法的各种形态,逻各斯 关系 思维和存在同一
的属性是自然规律,没有
神的因素 凡人的意见
柏拉图的论证方法,与神
谱关联,宇宙模型,立体 本体 认识路径存在
思维有两个中介,菱形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
无名的自在之物
分解形式的图像是这样的:
理性是圆圈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
自然规律 逻辑环节的相 逻辑思维形态院 理性是圆圈 柏拉图的认识论模型:一体形式
逻各斯
宇宙
柏拉图
逻各斯
模型 自然规律 的创新
思辨
方法 体缺少的内容
思辨
论证
逻辑论证 方法 神谱 方法
语言结构
立体思维
逻辑对象
逻辑对象
感性三角形 层次界限 语言结构
真理 分立形式认识环节的相 :从分立形式到 感性三角形 层次界限
真理两个中介
矛盾
缺少
柏拉图
五种相 从分立到综合
的内容圆满
的创新认识形态圆满
真理
真理
关系思维和存在同-
凡人的意见 体模式 _ 关系思维和存在同-
凡人的意见
本体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 认识路径存在 本体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认识路径
无名的自在之物
无名的自在之物
文字解说和演绎
左边的认识论模型呈现出分立的形式。其中感性三角形里面的内容是巴门尼德哲学涉猎的认识路径,圆满真理。缺少的内容是认识形态,矛盾形态。这是柏拉图的创新成果填充进来的。
理性环节的逻辑模型是赫拉克利特“逻各斯”涉猎的“自然规律”,其研究对象是语言文字,古罗马数字。从表述的语句结构中提取思辨方法,包括起名分类法,分析论证法,语言结构法等。从古罗马数字演变形态中提取自然规律,如上升的路与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在圆周上起点和终点重合等。遵从“逻各斯”就是遵从“自然规律”。逻辑结构呈现出“三一体”的样式。缺少的内容是逻辑论证方法。这种方法是巴门尼德具有的,巴门尼德通过逻辑论证得到了“存在是一”的思维规则。
右边的认识论模型是柏拉图的创新成果,他将巴门尼德的三角形里面内容填充满了,这就是认识形态、矛盾属性。他通过与神灵进行思想碰撞的形式,论证了“宇宙模型”的样式,提出“立体思维有两个中介”的观点。圆满真理呈现出“五种相”,由此完成了从三角形与圆圈的外部分立的形式转化为内部一体的结构和模型。这就是柏拉图系统综合具有的形态特点。它填补了三角形和圆圈里面缺少的环节,使它与完整形态的认识论模型吻合起来。
用老子河图正位,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
用老子河图正位柏拉图的系统综合圆圈
神谱被神 自然规律 双向性
器取代 观点 凡人的意见
思辨方法真理 三倍数 宇宙模型 多即 二倍数 柏拉图矛盾 柏拉图论证
起名分类 圆满形态 五种相 认识形态善的型三一体
对立异 同
巴门尼德 存在是一
赫拉克利特 语言结构
数字变化
亚里士多德的系统综合呈现出下降的路,思维导图是这样的:
亚里士多德在世界观环节的创新特点
四因说
世界观 通性 系统分析
解析神谱结构 恩培多克勒完善四因说 亚氏系统综合
哲学理论形态
到先验论高度, 否定 毕达哥拉斯学派
缺陷:没有跃升
本体论的
四根说,宇宙结构、
一切是一
独断论的真理观 一是奇与偶
官能理智
1+2+3+4=10对 流射说,
柏拉图
一即多、憎和爱 源头,对立统一的三种形态 否定:相一型 内部对立
米利都学派
逻辑论证法
阿那克萨戈拉
解析文字语句同 种子说,奴斯运动 肯定:辩证法
解析混沌卡俄斯
雾森 肯定 赫拉克利特
智者派 辩证法一
对象:神话故事
相似微分,多即一
逻各斯的形态
心灵与神灵碰撞
法论
世界的本原 水土火气
神火—自然规律 旋转分离,三段式 否定:诡辩术
主观质疑 外部对立一两种形式
德谟克利特
巴门尼德学派
苏格拉底
辩证一改编神话故事 差别 解析天体现象
原子与虚空两分法 肯定:伦理道德
认识路径和真理属性 影像说,元素 定义法、辩证法
存在物是一 形状次序位置 种属关语
三段式
这个定位图表明,亚里士多德的系统综合虽然没有跃升到先验论的高度,但是在认识论视域,他已经将古希腊哲学理论涵盖的丰富内容清晰地展示出来了。用直观的图像展示则是这样的:
亚里士多德“是的哲学”涵盖的内容
观点理论:两个本体说 由亚里士多德创建的本体论世界观
世界观形式 特点‘系统综合,
物为本体,关系附属 本质属性 4逻辑模型
方法实例:种属分类法,个别就是一般 唯物论辩证法
两分法、三段式、四因说
表述规则: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哲学理论涵盖的内容 结构与河图中心5吻合
世界观属性:唯物论辩证法
思维工具:概念范畴,上升到形而上学视域 2方法实例 5思维工具 3逻辑规则结构完整,
逻辑规则:同名同义,同名异义 两分法三段式向名同义、异义 同一律矛盾律
分类方法:辩证法与诡辩论的区别 四因说 概念范畴层次 排中律
由于当代中国哲学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思辨 工具论
深度局限在认识论视域,学者们只关注观点理
论层面的争斗现象,没有把握康德的哲学逻辑 1观点理论
方法,不能揭示出哲学理论的真面目。事实证 形而上学两个本体说
明,中国的哲学家至今还没有迈进古希腊哲学 关系附属
的门槛。认识能力处在柏拉图的洞穴里面。 物为本体
亚里士多德对于古希腊哲学留下的史料,按照他提出的“是的哲学”进行分析、综合。通过质疑、肯定、否定这样三种不同的形式,完成了“本体论世界观”的创建。下面是用简短的文字对亚里士多德的创新方法进行回顾与展望。
开端是辩证否定了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说”,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亚里士多德指出:任何东西,如果不是本原,就是来自本原的;然而无限者没有本原,因为说无限者有本原就等于说它有限。它作为本原,是不生不灭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达到一个终点,然而有终点就是有限。所以说,无限者没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别的东西的本原。
文字解说和演绎:
按照“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达到一个终点,然而有终点就是有限”的逻辑规则,“水”和“气”也是产生出来的东西,它们都有自身产生出来的源头,怎么可能成为世界的终极原因即世界的本原呢?
这个事实说明,人们只有将米利都学派的解说与古希腊的神(混沌、卡俄斯的属性和形态特点)对应起来,才不会产生质疑,才是合乎世界的终极原因即世界的本原这一规定的。这就是神创论在古希腊哲学源头具有的表现形态。米利都学派的观点里面没有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因素,只有对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直观洞见。
正因为亚里士多德否定了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说,才创新出他独有的“本体论”。
中介1:否定了毕达哥拉斯“数的哲学”,指出它偏离了“是的哲学”
亚里士多德指出: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遍地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它们把实是切下一段来,研究这一段的质性。例如数学就在这样做。
中介2:肯定了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从文字属性、语句结构研究关系形态
具体实例通过亚里士多德对诸多术语的解说可以准确地把握住。
中介3:辩证地肯定和否定了巴门尼德“存在是一”,明确提出“物为本体,关系附属”的本体论,这是从逻辑环节的“存在属性”转换到认识环节的“存在形态:物与关系”的具体表现,与思维规则强调的“存在是一,认识是二”的口诀吻合起来。这个事实表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处在认识论视域,没有涉猎到先验环节里面的内容。
对于柏拉图的“型”,亚里士多德批驳到:
1.“相论”偏离了名实一体的同一律
至于主张以相为原因的人,他们为了掌握我们周围诸事物的原因,先引入了与诸事物为数一样多的形式,好象一个人要点数事物,觉得事物还少,不好点数,等到事物增加了,他才来点数。因为通式实际不少于事物,或是与事物一样多,这些思想家们在对事物试作说明时,从事物越入通式。对于每一事物必须另有一个脱离了本体的“同名实是”,其它各组列也如此,各有一个“以一统多”〈的方法:相〉,不管这些“多”是现世的或超现世的。
2.论证相的存在过程消失了事物本身
一般而论,通式诸论点,为了相的存在消失了事物,实际上我们应更关心于那些事物的存在:因为从那些论点出发,应是数为第一,而“两”却在后,亦即相关数先于绝对数。此外,还有其它的结论,人们紧跟着相论思想的展开,总不免要与先所执持的诸原理发生冲突。
3.“相”既是事物之本体,怎能离事物而独立
本体与本体的所在两离,似乎是不可能的;那么,相既是事物之本体,怎能离事物而独立?在“斐多”中,问题这样陈述——通式为今“是”〈现成事物〉与“将是”〈生成事物〉的原因;可是通式虽存在,除了另有一些事物为之动变,参与通式的事物就不会生成;然而其它许多事物(例如一幢房屋或一个指环),我们可说它们并无通式,却也生成了。那么,明显地产生上述事物那样的原因也可能是其它事物存在与其生成的原因。
4.作为可见事物的本体之缘由都属于空谈
一般说来,虽则哲学旨在寻求可见事物的原因,我们曾忽视了这旨趣(因为关于变化所由发动的原因我们从未谈到),而正当我们幻想自己是在陈述可见事物的本体时,我们执持了本体的次级存在,我们主张它们作为可见事物的本体之缘由都是空谈;我们先前已说过,所谓“参与”实际是假讬的。
5.统研一切现存事物的底蕴是无法办到的
事物之存在涵融着许多不同命意,不辨明其复杂性而要觅取所有存在的要素,一般是不可能的,用这样含混的方式研究事物组成要素之性质是无益的。因为所能发现的要素只是本体的要素,至于什么是“作用”或“被作用”,或“深固”不可及处的要素,实际是不一定能发现的;所以说要统研一切现存事物的底蕴,或自意谓已掌握了一切要素,都是未必确到的。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通过质疑柏拉图的“型”取得的成果。他从观点理论角度完善了哲学在形而上学高度需要研究的诸多内容。
下面给出了亚里士多德采用“归同法”取得的创新成果。
亚里士多德采用“归同法”取得的创新成果
1.从肯定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说”发展到“本体论”(观点到理论)
2.从否定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哲学”前进到“范畴篇”(抽象到具体)
3.从赫拉克利特“逻各斯”中提取“工具论”即形式逻辑规则(隐藏到显露)
4. 从肯定巴门尼德“存在是一”到“物为本体,关系附属”的认识形态
5.从赞同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发展到“种属分类法”(一分为二)
6.从完善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发展到“四因说”(并列到层次)
7.从肯定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和虚空”发展到“两分法——同一律’
8.从否定智者派的“质疑”形态到明确提出辩证法与诡辩论的区别
9.从苏格拉底的谈话术中归纳出定义的多样性、辩证法的形态特点
10.从否定柏拉图的型到系统综合中揭示出哲学理论体系应该囊括的内容
用哲学图像展示亚里士多德的创新成果是这样的:
用哲学图像展示亚里士多德的创新成果
两个本体说—思辨极限是逻输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两个本体说 亚里士多德的表述规则思维规到一表述规则 A=A同一律认识规则两分法同一律
第1本体 第2本体 ┌个别 ┌一般、物为本体,关系附属
逻辑结构至善是元一 极限 精准、国定不变
种属 4三段式:众盖-本盖-至面 属性:名与实一一对应
美关系
本质形式
否定形式
属性
┌层次一体┐
认识论
形式 两分法 物质本体众善属概念 个别二本体:认识用式
形式三段式 物和概念的对立统体队识论我缓 次存在物
四因说
并列关系种概念 一年 肯定形式
同一律
排中律
矛盾律
模棱两可
名实一体
名二实一
思维方法逻辑学 本质两分法
变动不定
分类形式
名实缺乏清晰性缺乏精准性
板了存在是一,认识是
认识形式
逻辑对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2、物质在深层,属在表层 同一律 ┌符号解说AC≠A≠AB└汉字解说 名实 A≠AB
认识对象:物为本体,关系附属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模式 4.属比种更接近第一本体 适用范围 有限环节具体事物
用哲学金字塔展示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世界观”则是这样的:
用哲学金字塔展示本体论的世界观
系统静态工具论
系统 静态工具论
理性巴别塔
极限 唯物辩证法宇宙之道 具体认识的金字塔极限唯物辩证法-宇宙之道
直观洞见 以亚童本体论的世界观 逻辑 模式形式 逻辑逻辑规则
逻辑模式形式逻辑规则
直观洞见主观规定
递辑
理性实践
理性实践
归同-分异
表述规则
表述规则
逻辑规律两种形式同一律反思、系统 分界线 王多德的哲学为范内 规律规则两种形式的同一律反思、系统分界线方法分类法:两分法、三段式
四因说、逻辑法 知性实践 三段式推论法
两个层次两种形式辩证、过程 本方法逻辑环节:种属分类法
观点理论基础:存在是一认识是二
认识环节;两分法、四因说知性实践
辩证认识
思维 具体实践:反映、描述 感性 观点逻辑结构:存在并列,认识层次过程形式理论基础:存在是一,,认识是二
认识为第二本体
存在物为第一本体静态认识、种属分类法
存在属性、命题形式本体 思维具体实践:反映、描述、符合逻辑 感性
个别一般,层次一体
具体认识的金字塔 存在认识为第二本体:
物为第一本体:存在属性。命题形式
对比柏拉图设想的用几何图形搭建认识论模型得到的图像样式,可以清晰地看到二者的思辨深度不同,取得的创新成果不同。由于西方中世纪哲学是围绕观点理论创建不同的学派,因此在逻辑方法环节的研究和探讨不再成为哲学家关注的对象。派别争斗现象持续不断,直到康德先验逻辑的出现,才使哲学理论的创新摆脱了观点理论的束缚,重新回到了逻辑方法创新的层面。由此开启了西方哲学理论在方法环节进行创新的飞跃和质变。
由于中国的哲学家仅仅局限在认识论的观点理论层面谈论哲学,没有跃升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工具论》高度,没有把握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与古希腊哲学史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思辨深度不能跃升到与亚里士多德研究哲学理论同等的高度。这就是我把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能力定位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下面的理由根据。
思东创作室率先
走出洞穴成为看 逻辑图像 汉语逻辑规则
到太阳光明的人 老子河图模型法
抱一为天下式
柏拉图的型
金字塔样式
圆球一圆圈
三角形
先验论 康德图像法
正位法判断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源头
表、范畴表 形态不同,演变路径不同
分界线 思维方式停滞
经验论 黑格尔的 不前如同洞穴
辩证法 喻中的囚徒
老子归入
马克思开创的应用哲学
汉语语法
中国哲学 亚里士多德 结合 名实当原则 派别争斗道家学派
儒法道佛
白我 有为 公孙龙归
公孙龙子
入诡辩论
所处位置 的唯物论 正名正位法 经验治国
朝代更替
当代哲学家处在金字塔脚下,不知道山在哪里
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后华夏民族思维方式就停留在经验论和派别争斗中至今也没有能力攀登到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世界观”高度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比亚里士多德在系统综合环节取得的成果,哲学家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哲学素养究竟达到了古希腊哲学发展演变的哪个阶段呢?是否超越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哲学”具有的创新成果呢?“一就是奇与偶”,这条逻辑规则就是衡量哲学家思辨能力的一把尺子。而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学证明就是区分哲学家和智者的一块试金石。它已经问世四十多年了,至今还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这个事实说明。当代中国的哲学家还没有人能够迈进古希腊哲学殿堂里面。纸上谈兵是没有科学性的,能够应用哲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那才是马克思指明的应用哲学道路。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