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叔本华
黑格尔的体系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巅峰,但也迅速走向了解体,首先就是在康德那里就表现出的非理性倾向的物自体,叔本华继承康德的非理性路线,从物自体中发展出了生命意志与继承康德理性路线的黑格尔的辩证法系统分庭抗礼,与此同时黑格尔自身的体系也开始解体。
2.尼采
尼采继承叔本华悲观厌世的生命意志并发展成积极入市的权力意志,用超人取代基督教的上帝,以谱系学的方法重新定义道德的起源,而与此同时非理性主义的方法论也从尼采的谱系学开始发展。尼采的谱系学是完全反理性的,或者说与直接形式的逻辑推理完全是反向,他对于道德的分析是还原到道德的源头,一个完全非道德的阶段,也是从这里开始尼采的谱系学开始承接着现象学,并且向现象学转向。
3.胡赛尔
胡塞尔现象学就是对这种回溯倾向的回应,他试图通过悬置然后按照理性的轨迹回溯到那个完全前理性的阶段,也就是一种直接时时刻刻都要指向一个对象的意向性。他走的是和黑格尔完全相反的方向,如果说黑格尔是通过吸纳现象来达到意识的最终形态,那枚胡塞尔就是通过悬置来剔除现象已达到意识的最初形态,即胡塞尔现象学是黑格尔现象学的逆运算。
4.海德格尔
但是理性源头的那个前理性阶段存在的不仅仅是直接的意向性,还有创造这个意向性的先验主体,如果不对这个先验主体进行现象学还原是无法完全解释意向性本身的,所以海德格尔开始与胡塞尔决裂,试图去探讨澄清这个先验主体的存在方式,也就是此在的在世结构,同时还有此在为了维持自身生存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与之必须上手或者照面的工具或者对象。如果说胡塞尔现象学回溯到的是理性的源头,那么海德格尔回溯到的就是非理性的源头,近似一种生命的本能。现象学对于这种考古或者回溯比谱系学更加彻底和细致,所以看出现象学是对谱系学的深化,或者说现象学就是更加微观的谱系学,它更大程度上摆脱了尼采残存的形而上学倾向。
5.分析哲学
非理性的回溯倾向在康德那里就已经有所显现,物自体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就是物自体所包含的非理性成分推动康德对自然科学进行先验还原,试图去探讨理性何以成之为可能,而当非理性成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占据很大比重的时候就出现了回到康德的倾向,这种倾向还影响到数学领域,致使出现了对于数学基础探索的热潮,其中包括罗素和怀特海的逻辑主义,以希尔伯特计划为中心的形式主义以及直觉主义。不仅仅是意志主义和现象学,就连仍然保持着逻辑分析的分析哲学也开始去寻找逻辑原子的倾向。
由于分析哲学仍然是建立在理性分析的框架之内的,也就是无法进入到非理性阶段和前理性阶段,所以如果说胡塞尔现象学对于黑格尔形而上学的解构是纵向的,那么分析哲学对于黑格尔体系的解构就是横向的。这种倾向同时也表现在数学之中,无论是逻辑主义还是形式主义永远都是在理性阶段来寻找数学的基础,似乎数学永远都不会有前理性阶段似的,但是当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否定了希尔伯特计划的时候,身为数学家的哥德尔并没有放弃对数学基础的探讨,而是将他后半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试图在前理性阶段中寻找数学的基础。维特根斯坦早期和晚期思想的巨大差异也是在向非理性主义哲学进行某种趋近,他的家族相似已经开始接近尼采的谱系学思想,只是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考古倾向而已。
可以说分析哲学从人工语言向日常语言的转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对黑格尔形而上学进行解构的过程和现象学开始相遇,人工语言体系就是将黑格尔逻辑学的包含丰富内容的抽象理念抽干之后所剩下的一个干巴巴像数理逻辑一样的形式系统,之前被不断否定打散的抽象的传统形而上学理念被日常语言通过具体的语境进入现实的感性世界,开始像现象学一样面向事件本身,也就是被抛入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开始像存在主义一样以人为中心。分析哲学的这种转变其实非常明显的表达了现代西方哲学和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就是把传统形而上学映射到生活世界之中,由于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以一种近乎场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需要将传统形而上学解构甚至打散才可以抛入生活世界之中。分析哲学所承担的是开阔这个映射的路径而不是对这个路径进行总体上的研究,因为对这个庞大的映射路径的整体显现就是并不显现为某一个具体哲学流派的结构主义。
6.结构主义
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有着相同的起点,也就是与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分析同步,弗雷格将函数论的分析方法运用于语言分析开创了分析哲学,首先要说明的是谱系学是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方法,只有非理性的道德伦理以及宗教文化才有谱系结构,而像数学这样的近乎纯粹理性的逻辑体系是没有谱系结构的,所以数学不会表现出谱系学那种具有考古倾向的历时性研究倾向,而是时时刻刻都是一种共时性的逻辑运算,所以当弗雷格以及之后的分析哲学家将数学方法运用于语言分析之时其实同时也是在开拓语言的共时性研究倾向,并且试图将这种倾向通过日常语言转向而进一步推进到社会生活之中,这也就使得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语言,社会和文化分析的根本原因。
7.马克思主义
不同于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等流派的另一条路径就是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传承,出来对于辩证法做出更加精确和简洁的表述之外,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其实就是黑格尔传统形而上学体系的物化表达,就如同马克思自己说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描述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世界。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马克思通过物质生产等实践逻辑将黑格尔整个庞大的思辨体系拉入了现实的人类历史之中,商品价值构成的二重性就是辩证法对立统一的物化表述,或者说当人类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去改变自在自然时,辩证法的逻辑也就开始融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之中,并且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规律并作用于人类历史从而表现为唯物史观的相应规律。但是就如同黑格尔体系被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所肢解的那样,马克思主义也开始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生产力是为人类而服务的,所以生产力必然也会进入生活世界与此在打交道,所以马克思的物化了的形而上学体系也会遵循传统形而上学体系映射到生活世界的结构主义路径来实现这种转向。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当生产力进入生活世界并且与人的意志相冲突的时候,生产力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就与人相对立,也就是出现了异化。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希望将人的成分加入到马克思主义之中,并且重点强调马克思早年的著作。但是由于传统形而上学是以结构主义的路径进入生活世界的,而结构主义的共时性近似数学体系的逻辑结构,与人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格格不入,所以阿尔都赛从结构主义的视角批判这种人本主义倾向,并进而提出保卫马克思。
8.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继承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概念并加以批判,也就是生活世界并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在主体之间的交往之中形成的,所以可以这么说,生活世界并不同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环境,生活世界是对生存环境的超越,是人类脱离自然创造出自身社会历史的标志。就如同胡塞尔悬置了几乎所有抽象理念一样,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也试图悬置或者摆脱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设计出一种比较理想的交往模型,所以这里只要不同主体之间在语言上的真实,公正和真诚,类似一种社会领域的现象学还原。哈贝马斯继承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思想,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往往被学术界认为是转向现象学,所以也比较容易融入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中。甚至可以说从黑格尔形而上学解体分化出的哲学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最终都汇聚到了哈贝马斯这里,所以他才会被称为后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
9.福柯
不同于哈贝马斯聚焦于生活世界中可以主观设计和修改的部分,福柯专注的是不可修改,只能传承的部分,而这种传承的形式主要是谱系式的。虽然结构主义本身是共时性的,但是当这种映射路径延伸生活世界之中时必然会与人之所成之为的那种存在方式相结合,从而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历时性,甚至在宏观上表现出一定的谱系结构,而福柯就是继承了尼采的谱系学分析方法,去详细探讨了这些从传统形而上学体系中解构出来并且以物化形态被抛入生活世界中的具体表现,这也使得福柯容易被误认成为结构主义者的原因。知识体系本身是依靠严密的逻辑连接的,尤其是数学体系,只会表现出逻辑连贯的共时性,但是当这些知识以分散的形式出现在生活世界甚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时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这个社会的文化体系本身所具有的谱系结构,这才使得福柯对于知识学的考古成之为可能,而这些知识在社会中物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的权力体系或者权力机构,对人进行这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主观转移的规训和支配。而当结构主义完全把传统形而上学的一切碎片化的组成部分映射到生活世界之后,结构主义也就走到了终点,随之而来的就是解构主义。
因为这些碎片化的传统形而上学理念必须要与生活世界完全交融在一起,不同个体的在世结构或者存在方式,以及与之相伴的特定语境,原本在封闭的专门指代在场的形而上学理念必须要开始兼容或者吸纳那些不在场的成分,而不是维持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同一的意义,由封闭走向开放,这也是语言本身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进化的方式。此时已经无法再用任何单一的哲学流派去指代或者概括这种现象时,现代主义转向了后现代主义,而实用主义选择尊重这种看似偶然的现象。
10.解构主义
也许西方哲学寿终正寝了,但是哲学却没有,因为这种近似物理学中的场一样的混沌状态其实正在向东方的中国哲学趋近,而这种混沌的状态也开始接近体用一源和知行合一的趋势。德里达之所以说中国没有哲学应该是因为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场的形态出现的,尤其是天人合一思想,它强调包容和吸收天地万物,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所以中国哲学一直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状态,没有可以解构的中心逻各斯。正如作为西方哲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的哲学史观把以往的哲学流派变成自身发展的一个逻辑阶段一样,黑格尔本身那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也在被一个更庞大广博的全新的东西方哲学完全融合的形而上学体系所吸收并且变成一个逻辑阶段。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