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多维中心极限定理
CLT不仅可以应对一维的随机变量,也可以应对多维的随机变量。对于可测的(measurable)X:Ω → ℝᵏ , X=(X₁,. . .,Xₖ),Xⱼ:Ω → ℝ 叫作一个 k 维随机变量。 k 维随机变量的依分布收敛的定义如下。
定义 5.1 令 Xₙ 和 X 为 k 维随机变量. 若对于任意有界连续函数 f:ℝᵏ → ℝ ,都有 𝔼[f(Xₙ)] → 𝔼[f(x)],则称 Xₙ 依分布收敛于 X ,写作
D
Xₙ → X .
k 维随机变量的多维特征函数(multivariate characteristic function)的定义如下。
定义 5.2 一个 k 维随机变量 X 的多维特征函数是
ₖ
ф(t)=𝔼[exp(it · x)]=𝔼[exp(i∑tⱼXⱼ)]
ⱼ₌₁
这里 t=(t₁,. . .,tₖ) .
令μ 为定义在 ℝᵏ 的博雷尔集(Borel set)上的概率测度(probability measure)。多维情况下的逆公式表达如下:对于长方形(rectangle) U=(α₁,b₁] × · · · × (αₖ,bₖ] ,若 μ(∂U)=0 ,则
1
μ(U)=lim ─── ∫ᵀ₋ᴛ
T→∞ (2π)ᵏ
ₖ e⁻ⁱαⱼᵗⱼ – e⁻ⁱᵇⱼᵗⱼ
(∏ ───────)
ⱼ₌₁ itⱼ
ф(t₁,· · ·tₖ) dt₁ · · · dtₖ
对于独立的随机向量X 和 Y , фx+ʏ(t)=фx(t)фʏ(t) 仍成立。我们仍有类似于连续性定理的结论:当且仅当 фₙ(t) → ф(t)∀t ∈ ℝᵏ ,
D
Xₙ → X 。
D
这意味着 Xₙ → X 等价于
ₖ D ₖ
∑tⱼXⱼₙ → ∑ tⱼXⱼ∀t₁,· · ·,tₖ 。
ₖ₌₁ ₖ₌₁
我们用多维特征函数定义多维正态分布(mult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
定义 5.3 如果存在向量 μ 和正定(positive definite)矩阵 Σ ,使得随机向量 X 的多维特征函数是
1
ф(t)=eⁱμ⊤t – ─ t⊤Σt ,
2
那么 X 叫作一个多维正态分布向量,写作 X ∼ N(μ,Σ) .
根据上述定义,标准多维正态分布向量Z ∼ N(0,1) 的多维特征函数是 фᴢ(t)=e⁻||ᵗ||²/² 。若用PDF为
1
fᴢ(x)=──── e⁻||ˣ||²/²
(2π)ᵏ/²
的随机向量定义标准多维正态分布向量,则多维正态分布向量还可以被定义为形如X=μ+AZ 的随机向量。这里 X 的均值为 μ ,协方差矩阵(Covariance matrix)为 Σ=AA⊤ 。若 det(Σ)>0 ,则 A⁻¹ 存在。若假设 μ=0 ,则 X 的PDF是
1
f(x)=────── e⁻||ᴬ⁻¹ˣ||²/²↓
(2π)ᵏ/²| det(A)|
1
=─────── e⁻ˣ⊤Σx/2
(2π)ᵏ/² det(Σ)¹/²
多维CLT是经典CLT的一个类比。
定理 5.4(多维CLT)令 Xₙ=(Xₙ₁,· · ·,Xₙₖ) 为均质为 μ ,二阶矩(second moment)有限的i.i.d随机向量. 令 Sₙ=X₁+· · · Xₙ . 那么
Sₙ – nμ D
──── → N(0,Σ)
√n
这里 Σ=Cov(X₁)=𝔼[X₁X₁⊤] – μμ⊤ .
证明 不失一般性地假设 μ=0 ,并令 t ∈ ℝᵏ . 那么 Wₙ=t⊤Xₙ 为均值为 0 ,方差为 σ²=t⊤Σt 的独立随机变量. 根据经典CLT,我们有
D
Sₙᵂ/√n → σZ,这里 Sₙᵂ=t⊤Sₙ . 令 Y ∼ N(0,Σ) ,那么 t⊤Y ∼ N(0,σ²) .
D
由于 t⊤Sₙ/√n → t⊤Y∀t ∈ ℝᵏ ,根据连续性定理的多维类比,
D
Sₙ/√n → Y .
多维CLT的一个应用是:若一个多项分布(multinomial distribution)向量Sₙ=(S₁(n),· · ·,Sₖ(n)) 为重复 n 次的多项实验观察到的结果,我们有
ₖ (Sⱼ(n) – npⱼ)² D
∑ ────── → Z²₁+· · ·+Z²ₖ₋₁
ⱼ₌₁ npⱼ
这里Z₁,· · ·,Zₖ₋₁ 是标准正态分布变量。这是卡方拟合检验(Chi-square goodness of fit test)的基础。
这样我们完成了对独立随机变量的中心极限定理的介绍。经典CLT的条件最严格,而从李雅普诺夫版本到林德伯格版本越来越弱。事实上,有弱非独立性(dependence)的随机变量也有属于它们的CLT,比如强混合过程(strong mixing process)和鞅(martingale)。中心极限定理的理论基础,确保了我们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享受它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Billingsley, P. (1986).Probability and Measure. Wiley.
[2] Ash, R. B. (2000).Probability and measure theory.
[3] Resnick, S. I. (1999). A probability Path.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