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对于秦始皇来说是忠臣,对于秦朝来说并不是,李斯对自己肯定是忠臣,一直都忠于自己。
严格的说起来,李斯是一个忠臣,但是他忠诚的对象只是秦始皇和他自己。李斯本来是楚国人,早年师从荀子,后来到了秦国做官。在有名的“谏逐客书”事件当中开始崭露头角,进入秦国的中上层。
李斯为人才华横溢,他在位期间制定的多项政治制度和国家决策影响深远。就是在他的辅佐之下,秦始皇最终统一了六国,实现了六国归秦的梦想。李斯也是大秦统一之后的首任丞相。
在李斯担任丞相期间,国家的各项政策实施和法律制定卓有成效,李斯的功劳是不容否认的,而李斯在秦朝统一的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也是对于秦始皇的耿耿忠心。
不过,当秦始皇死后,他自己的私心就出现了。
因为李斯本来是楚国人,他对于秦国的江山社稷和秦国的父老乡亲而言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他所执着于的是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政治理想。始皇帝去世于沙丘之后,赵高,李斯合谋。为了打击自己的政敌而逼迫贤德的皇长子扶苏自尽,拥立了年幼的公子胡亥为皇帝,以确保李斯本人的政治前途。蒙恬将军是扶苏的重臣,也是李斯政治仕途上的竞争对手。如果扶苏回到咸阳登基为帝,那么势必会影响李斯在朝堂当中的权势。
所以李斯和赵高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一同篡改了遗照拥立胡亥为皇帝。
李斯此时的忠心对象就变成了他自己。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李斯本人在执政的过程当中四面树敌。一旦李斯失去了权力,那么他势必会遭到政敌的无情打击,身家性命和全家大小都难以保全。所以他寄希望于秦二世胡亥也能像秦始皇一样,一如既往的保证自己的权势,让自己全身而退。
可遗憾的是,仅仅数年之后,他就被赵高诬陷谋反,被秦二世判处腰斩之刑。在临死的时候他对他的儿子感叹“想再一次像普通百姓一样和你牵着黄狗出东门去打猎,已经是再也做不到的事情了”。
李斯从忠于国家大事,忠心耿耿的丞相演变成了一个贪图私利。结党营私的阴谋家,这主要是和他的经历和性格有关。
在乱世当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伯乐真正得到赏识,让自己一身的才华得以施展。而他的忠心也仅仅在于这个知遇之恩的恩主身上,一旦这个恩主消失,那么他势必要另外选择效忠对象。而李斯就是输在了他第二次的选择上面,最终留下了千古的遗憾。
—————
李斯的智慧与眼光为秦始皇铺设了征战六国的路。他的政治构想也进一步确立了帝国的行政格局,将浩渺的土地划分为四十个郡,有序管理。
但是,历史往往带着某种讽刺意味。那位曾被深深信赖的辅佐,在经历了帝王去世后,命运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秦始皇的后继者将李斯和他的家族视为眼中钉,惨遭滥权的压迫,最后李斯全家都因此丧命。
秦始皇去世的风波中,李斯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原定接班的扶苏与李斯的观念有所出入,而且他的为人柔和,让李斯感到威胁。李斯开始担忧,一旦扶苏登基,自己的地位或许会受到挑战。于是,他和赵高暗中商议,决定联手改变继承人的顺序。
两人谋划伪造遗诏,废除扶苏的继承权,让秦始皇的幼子胡亥成为新君。然而,这一决策却为李斯埋下了悲惨的命运,也为大秦帝国播下了衰亡的种子。
李斯原以为能够引领幼稚的胡亥治理国家,却没料到他与赵高两人的野心如此之大。胡亥为了加强统治,竟然残暴地剪除了王室内的其他成员,使得宫廷沾满鲜血。他与赵高每日沉湎于酒色,荒废朝政,对百姓施加重税,导致民怨滔滔。
此时,秦国境内已是四面楚歌,农民不满的怒火积聚成数起的起义,其中最声势浩大的就是由陈胜和吴广领头的反叛军队。
观看到一切,李斯心如刀绞,他为此劝谏胡亥,希望能使他回头是岸,但是胡亥和赵高却对李斯起了杀心,最终将他投入囚笼,并以谋反的罪名处决了他的全家。
在深沉的牢狱里,李斯对自己过去的决策进行了反思。他后悔自己错误地估计了胡亥,使得他选择了错误的接班人,导致秦国走向灭亡。他预言咸阳城将被敌军攻占,大秦帝国将迎来它的末日。
事实果真如此,胡亥因赵高之手丧命,而赵高也不久后被王室成员杀害。紧接着,刘邦的军队打入咸阳,秦帝国宣告结束。
若李斯有知,他一定会深感懊悔,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导致了大秦帝国的灭亡。他也许会想,如果自己当初不出那个决策,事情会不会有所不同。
也许,沙丘之变就是此事的导火索,大家有何意见呢?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