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征侧、征贰于交趾造反作乱,自立为“征王”。建武十八年,汉光武帝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岭南,汉军一路势如破竹,次年五月,马援斩杀反贼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马援征交阯出发地点:建武十六年(40年),交阯雒将女子徵侧等起兵反叛,汉光武帝派遣马援平叛。文章依据对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得出马援得到南征命令的地点在皖城。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春二月,交阯雒将女子徵侧与其妹征贰起兵反叛,自立为王,都于麊泠。九真、日南、合浦蛮俚群起响应,攻略六十余座城池。交阯刺史及诸郡太守仅能自守其城。
建武十七年至建武二十年秋的四年时间里,汉光武帝派马援平定了交阯叛乱,稳定了交阯的社会秩序。但是,关于马援南征交阯的出发地点问题的研究,没有看到相关的成果。因此,本文通过整理与分析史料,试图确定其出发的地点。
建武十七年四月到九月之间,马援与段志平定了庐江郡皖城 叛众,紧接着光武帝玺书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征交阯叛乱。需要清楚的是交阯徵侧反叛之后,才出现皖城李广聚党为乱。
西汉汉武帝平定叛乱的先后顺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对当时平定叛乱事端的战略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刚刚建立起来的东汉王朝所面临的危机形势。这要求东汉王朝的统治者要迅速平定叛乱,巩固其统治地位。
因此,依据当时形势,光武帝应该有一个整体上的战略性谋划。从张宗讨李广失败而征还陇西太守马援,到建武二十年马援平定交阯叛乱都是这一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马援南征交阯是整体战略谋划下的军事行动。
马援接到南征交阯的玺书应该可以顺理成章的发生在皖城。
士徽叛乱:士燮去世后自署交址太守,226年,其父士燮病死,士徽继任统治交趾。
孙权认为交趾道路险远,于是分合浦郡以北设立广州,并任命吕岱为广州刺史;交趾以南为交州,戴良为交州刺史。
士徽被罢免交趾太守一职,改任安远将军领九真郡太守;取代士徽的则是孙权的亲信陈时。这件事引起了士徽的不满,于是发兵阻止戴良和陈时赴任,并派兵抵挡孙权派来继任太守的戴良。其吏桓邻请士徽迎良,士徽大怒,杀死了桓邻。桓邻之侄率宗族攻士徽,数月不克,于是合亲罢兵。
此时,孙权派吕岱前往讨伐,遭到顽强抵抗。吕岱通过士匡告诉士徽,欺骗他说,如果他投降,孙权将赦免他。
士徽见守城无望,徽堂弟士匡来说服士徽投降,称“虽失郡守,保无他忧”,士徽降, 吕岱设宴招待士氏一族,当众宣读孙权的诏书,命令将士氏一族全部推出斩首,送往武昌示众。
(未完待续……)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