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桥之战:冀州北面有公孙瓒,南面有袁术,这是袁绍的两个劲敌。袁术虽然是袁绍的从弟,但二人向来不和。兖州刺史刘岱同时是袁绍和公孙瓒的姻亲,袁绍让妻子与孩子住在刘岱的治所内。另一边,荆州牧刘表与袁绍是盟友,因此遭到了袁术和孙坚的袭击。
初平二年(191年),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屯兵阳城。在孙坚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机会派周昂率兵袭取了阳城。袁术派遣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回救阳城,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当时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的公孙瓒将弟弟的死归罪于袁绍,于是举兵攻袁。袁绍大惊,只得拔擢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以求缓和局势。但公孙范到勃海后,却立即倒戈。
公孙瓒威震黄河以北,举兵攻打袁绍,冀州各郡全都闻风而降、倒向公孙瓒。公孙瓒轻松击破冀州各郡军队,派使者要求刘岱与袁绍断绝联盟关系,被刘岱拒绝。
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
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麹义的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公孙瓒的骑兵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与此同时,千张强弩齐发,向公孙瓒的骑兵射去。
公孙瓒的军队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全军陷入一片混乱,骑兵、步兵都争相逃命。麹义的军队则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公孙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了。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驻营地。
袁绍命令部队追击敌人,自己缓缓而进,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
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田丰扶着袁绍,要他退入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
袁绍:“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
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队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稍顷,麹义领兵来迎袁绍,公孙瓒的骑兵才撤走。
初平三年(192年),巨马水之战爆发,袁绍部下崔巨业领兵围故安,久攻不下,撤退时被公孙瓒派三万人追击,在巨马水被杀七八千人。公孙瓒乘胜追击,攻城略地,来到青州平原郡,当时青州刺史焦和已经去世,公孙瓒于是任命田楷为青州刺史,同时袁绍也指派臧洪领青州,又派出几万兵马与田楷交战,双方为争夺青州连战两年。
初平三年(192年),龙凑之战爆发,公孙瓒又派兵到龙凑挑战,袁绍再次打败公孙瓒。公孙瓒于是退回幽州,不敢再出来。
扫平山寇:冀州是各方英杰想要争夺的四战之地,其周边除了割据的诸侯之外,还有匈奴、乌桓、鲜卑等异族,同时州郡内部盘踞着势力强大的的山贼部队,其中主要是张燕领导的黑山军。 黑山是盘踞太行山脉山谷之内的山贼军队,遍布冀州的常山、中山、常山、赵郡、河内等地区,足足有上百万人,河北各个郡县都深受其害,连朝廷都无力征讨,后来诸贼军多数被袁绍平定。
初平三年(192年)春,原先屯兵在漳河畔的匈奴单于于夫罗想要背叛,袁绍和张杨坚决不答应,于夫罗于是劫持了与自己一起屯兵的张杨,袁绍指派将领麹义在邺城之南(内黄)击败于夫罗,东郡太守曹操也参与了此次战役。
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去世,袁绍以曹操为兖州刺史,原献帝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被曹操击败几乎灭亡,向南逃亡后投奔袁术。曹操得到兖州后,见自己兵强马壮,心生背叛袁绍之意。
初平三年(192年),袁术与袁绍开战,袁术向公孙瓒求援,公孙瓒令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同时联合徐州牧陶谦,用来威逼袁绍,袁绍与曹操合击,大破袁术、公孙瓒以及陶谦的联军。张燕派部将杜长等为公孙瓒助阵,也被袁绍击败,黑山军与袁氏开始结怨。
初平四年(193年)年初,献帝派太仆赵岐来调解关东部队,要他们各自罢兵,袁绍带兵数百里接待他。公孙瓒借此机会写信给袁绍请求和解,袁绍于是率军撤回邺城。
初平四年(193年)三月,袁绍在返回邺城的途中,在薄落津宴请宾客。这时,魏郡发生兵变,造反的兵士和几万名攻入城中的黑山军会合后,杀害了太守,占领了邺城。当时袁绍部队正在宴会,听到这个消息,袁绍的部下们特别是家属在邺城的,要么脸色大变,要么放声大哭,唯独袁绍容貌自若,不改平时的风度。
整个邺中有十多支黑山军的部队。但黑山军中有一人陶升,率领部众从西面翻过城墙入城,封闭了郡府,将辎重装上车,用车子将袁绍一家和其他家住冀州城的官员的家人亲自护送到斥丘。袁绍回来后就此在斥丘驻扎,任陶升为建义中郎将。
初平四年(193年)六月,袁绍开始反击。发兵进入朝歌鹿肠山苍岩谷谷口,攻打于毒。围攻五天,打败了于毒,杀了于毒及其部众一万多人。接着袁绍沿着鹿肠山向北进攻左髭丈八等其他贼人,将他们全部消灭。又攻打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人,再次斩杀好几万,将他们的营垒全部摧毁。
(未完待续……)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