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是指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蜀汉名将魏延在诸葛亮首次出兵北伐时,提出的由子午谷进军从而攻克长安的军事计划。
汉昭烈帝刘备逝世后,丞相诸葛亮继承先帝遗志,出兵北伐。出兵前大将军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之计,让他先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今陕西省西安市)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再让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斜谷(今陕西省宝鸡市)赶到长安支援。但是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并且难以成功,所以没有采纳。
诸葛亮没有采用子午谷之计,而是使用平取陇右的策略,以逐渐蚕食的方式,不断削弱魏国军事抵抗力,破坏政权稳定性,为蜀军创造有利的军事态势。
背景:1.人物背景。魏延早年追随刘备入益州驱逐了刘璋,后被刘备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确保了蜀汉在失荆州、平南中(今贵州和四川西南部)时北境无虞。可以说,魏延在蜀汉政权建立与巩固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多次被任为先锋。在多次与魏军交手过程中一直稳操胜券,令魏军十分忌惮。
2.地理背景。旧子午道的大致走向为:从西安市南的子午关,入子午谷二十里后,循西南至喂子坪,入沣水河谷后,翻越秦岭,后折向西南行,过洵河上游,经腰竹岭抵池河镇,折向西北至石泉县,绕黄金峡大弯后西至洋县,遂进入汉中。夏秋时节,旧子午道桥梁因洪水所致多有毁坏。
南朝萧梁时期,又开辟子午道新线,其主要走向是采取较为直达的路径,从洵河上游过腰岭关后,沿长安河谷,至宁陕老城,后顺子午河谷,沿汉江北岸,过洋县,遂至汉中。其道上有诸多关隘如子午关、腰岭关、饶峰关、黄金戎等,均是扼守要险的防御重地。子午谷虽在长安的正南方,但800多里的路途中,山路就有600余里。
起因:蜀汉政权偏居西南一隅之地,国力、军力都远不如曹魏,但是诸葛亮为了先帝生前遗志,蜀汉建兴六年(228年)率师出兵,开始第一次北伐曹魏。魏延战前献策子午谷之计,即从子午谷进军以求十日之内袭取长安的军事计划。
经过:1.作战宗旨。子午谷之计的作战宗旨是仿效汉高祖刘邦与韩信分路合击,协同作战,利用各参战部队的相互配合,形成主攻、佯攻等多路进攻态势,以出敌不意的方式发起的战略性突击,具有隐蔽性强、行动迅速的特点。蜀军利用魏军疏于戒备的情况下,以急行军方式穿越子午谷道,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摧毁魏军主将夏侯楙的抵抗意志,迫使其乘船出逃,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
2.战术核心。子午谷之计成功的关键是镇守长安的曹魏都督夏侯楙弃城而逃,这是整个战术计划的核心,也是魏延采取战略速决战的最终目的。实施战略速决战的基本条件是:本方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精心计划后的预先准备、具备有利的作战时机和交战态势、敌方主帅存在致命的弱点等。
魏延认为曹军存在致命的弱点是负责防守长安地区的主帅夏侯楙战争经验匮乏,在蜀军兵临长安形成的震慑威胁下,夏侯楙产生忧虑心理,进而产生怯战、畏战的消极情绪,最终丧失守城信心。
结果: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策略,而是使用平取陇右攻取长安的策略,虽有路途遥远与魏军重兵阻击的危险,但是陇右是河西、巴蜀、关中三地的会合之地。蜀军兵进陇右,进占陈仓,便能控制蜀军北出的交通要道,以便贯彻诸葛亮长期作战的方针。这也是诸葛亮最终没有采纳魏延子午谷之计的原因。
影响:魏延对诸葛亮不接受自己的子午谷计谋极度不满,并对诸葛亮出祁山的战略公开质疑,甚至公开违背军令,擅自率军出箕谷,直驱祁连山,致使军队陷入重围。
子午谷奇谋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魏延提出的一项军事计划,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快速行军,利用奇袭的方式攻占长安城。这一计划在历史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以下是对子午谷奇谋的评价:
优点:1. 出其不意:子午谷奇谋的精髓在于出其不意,通过快速行军和奇袭,试图在敌人未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攻占重要城池,从而达到战略上的突破。
2. 心理战术:魏延认为长安守将夏侯楙年轻且缺乏经验,可能在蜀军的突然袭击下惊慌失措,从而放弃抵抗,这体现了对敌方心理状态的准确把握。
缺点:1. 风险极高:子午谷奇谋的成功依赖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天气、地形、敌军的反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2. 后勤补给困难:子午谷道路崎岖,补给线长,难以保证持续的后勤支持,一旦陷入持久战,蜀军将面临极大的困难。
3. 战略协同问题:即使魏延成功奇袭长安,诸葛亮的大军能否及时赶到并支援,以及如何与魏延的部队协同作战,都是巨大的挑战。
4. 对敌方实力的低估:魏延可能低估了魏军的反应能力和长安城的防御能力,长安作为魏国的重要城市,其防御措施和守军实力不容小觑。
子午谷奇谋在战略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冒险性,但其成功实施的难度极高,需要克服众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在历史的评价中,多数观点倾向于认为这一计划过于冒险,不符合实际战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