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一、子午奇谋与陇右战略。有人质疑诸葛亮的北伐策略,讨论最集中的就是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甚至有不少人臆断,如果诸葛亮肯听从此计,则历史将会改变。其实,现代已经很难考据诸葛亮当时的心态了。
不过,纵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从中可以隐约看到,也许诸葛亮不以奇兵出子午谷,而是挥转大军向祁山,只是现实导致的一种必然选择。
当时诸葛亮对伐魏在战略方向上有两个选择:
一是出祁山,走秦川大道,取陇右(雍州,凉州),二是以奇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取关中。
蜀汉大将魏延主张袭击长安取关中(子午谷之计),诸葛亮则主张出祁山取陇右。
为什么诸葛亮不选择关中而选择陇西呢?
魏延以及后世部分人的看法是,诸葛亮过于保守,不敢兵行险招。其实真正情况绝非世人所想的那样。
一、国力。
蜀汉地处西南,人口稀少并非密集的中原地区。
刘禅投降曹魏时,蜀汉一共才二十万余户民众,也就是大约120万人口。其中蜀汉的军队大约18万。120万人口(其中包括官、吏、兵、工、商、贩、老、幼、病、残、妇女等),要养18万的军队,这对于蜀汉百姓来说负担已经相当的重了。其中大约3万分别保卫梓潼、成都、江州等重要城池,7万军队要驻扎边境防范曹魏与东吴,北伐大军只有8万左右。可想而知,对于蜀汉来说,一条人命是多么的重要。
诸葛亮的谨慎不是为了得到多少战争的胜利,而是为了减少多少兵士死亡的成功。
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曾经论“游击战”中说道“得地失人,人地皆失。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只要人还在,一切皆有希望。
1、蜀汉国力弱小。兵民国力只有曹魏的五分之一,不可能具备一口吃掉关中的条件,即使初战攻克长安,作为曹魏首都洛阳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倾国之兵争夺。到时,曹魏大军兵临长安,蜀汉还是会撤军。长安之战乃是得不偿失的无用之战。
2、而关中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必然形成拉锯战,双方兵力悬殊异常,蜀军兵少,必定不是曹魏的对手。
3、汉军粮运险远,难以抗衡。假如固守长安,而魏军切断斜谷道等地,那么蜀汉军队的后勤补给都会出现问题,粮草一旦短缺,蜀汉大军必定不战自溃。
二、地势。
1、陇右是形胜完固之地,南依秦岭与蜀汉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
尤其是陇山,南接渭水,北近黄河,绵亘数百里,将陇右与关中隔断,是抵抗曹魏反扑的天然屏障。因为陇右有此地利,趁虚攻克后即可派兵防守陇山各隘口,阻挡曹魏进攻,如此陇山以西可断而有之。
关于陇山之险要,在东汉开国平定隗嚣割据的战争中得到充分验证。公元30年,东汉大军数万上陇,隗嚣部将王元塞断陇道,坚守陇坻,汉军佯攻不利撤回关中,之后隗嚣以陇右弹丸之地居然抵抗了东汉大军四年。
因此,陇右是北伐的首要战略目标,在诸葛亮五次北伐用兵当中,一直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2、陇右盛产骏马。
占领陇右一则可以获取骏马,组织训练骑兵,使汉军战场灵活机动性大大提高,再无兵种克制之危。
3、陇右地势平坦,适合大面积屯田采粮。
汉军占领陇右后,就可以不需要再从蜀地跋山涉水的运送粮食。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三、变数。
出奇兵偷袭长安,变数实在太多。
1、不能派出很多兵马,因为人多会被魏国发现。但是派出的人又不能少,因为长安乃是一座雄伟大城。
2、长安乃是曹魏西部屏障的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况且,长安距离洛阳实在太近。洛阳又是曹魏的首都,城内护卫兵马肯定众多。如果诸葛亮派出的军队一时之间攻不下长安,那么一旦曹魏派出两路援军,一路直扑长安解围,一路直取子午谷断绝汉军退路。那么兵出子午谷计划等于就是送死。
3、魏延所说:夏侯懋会弃城逃跑。这话可靠度不高。
太守跑了,起码还有都尉在,都尉跑了,起码还有监御史在,总不可能长安最高三大长官都是窝囊废吧。何况中国每代皇朝对地方长官都规定有守土之责。
长安城乃是一座大城,是曹魏王朝仅次于首都洛阳的一座大城。长安城内怎么会没有贤良之才,先不谈贤良之才的能力有多高,但起码能将长安守上一个半月的人才总是有的。
以长安的地位之高、重要之大、人口之多、防御之强,夏侯懋即便是愚蠢如猪,也绝对不会弃城而逃,因为很简单,守都没有守就逃,下场必死无疑。而且夏侯懋也肯定清楚(如果他这点都不清楚,曹魏也不会派他做长安太守),长安距离洛阳很近。只要坚守不战,等待援军,必然会胜利。
诸葛亮选择先取陇右的确是一个正确的方法,因为第一次北伐,基本上已经占领了陇右的绝大部分城池。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那么陇右其余城池根本抵挡不住蜀军。只要再攻下郿县,就可以直接攻占陇西。那么,诸葛亮的北伐之战可以说是获得胜利了。
争议二:北伐是否拖垮了蜀国。
在诸葛亮七年5次北伐中,兵力损失比较小,损失的主要是粮食等物资以及因此产生的民心向背(凝聚力下降、厌战等,但民众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对蜀汉政权的向心力未减弱)。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更不用说蜀汉相对于魏国来说国力弱小,想要对魏国有足够威胁必定要全力而动,而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古代环境中会对普通百姓产生严重的负担。
明成祖朱棣14年5次北伐,在第四次北伐时,便有部分地区因为战争税负过重而造反,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毫无疑问,北伐给蜀汉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但是若因此便说北伐拖垮了蜀汉,无疑很不公平,在诸葛亮病逝后,经过多年休养生息,耗损的元气已经恢复。
蜀国灭亡的原因,主要在于后继无人,诸葛亮之后,蒋琬尚可,再之后就不行了,费祎一心只保境安民,不再对魏国用兵,姜维则是恰恰相反,自费祎死后,连年征战,蜀汉内政无人治理,国力大不如前。
———————
诸葛亮北伐另外存在以下几方面争议:
1. 战略决策方面:①是否应该北伐:正方观点:从政治理想角度看,北伐是为了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这是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基础以及刘备的遗愿,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有责任和义务去践行。而且通过北伐可以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团结蜀汉各方势力,避免内部分裂。同时,以攻为守能够让曹魏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状态,不敢轻易进攻蜀汉,为蜀汉争取生存空间和发展时间。
反方观点:蜀汉国力与曹魏相比过于悬殊,无论是人口、领土面积还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都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北伐不仅难以成功,还会消耗蜀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百姓生活困苦,加剧国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矛盾。与其进行风险巨大且胜算渺茫的北伐,不如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等待时机。
北伐路线选择:诸葛亮北伐多次选择出祁山、攻陇右的策略,而非直接进攻长安等关中核心地区,这一点也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先取陇右可以扩大蜀汉的领土和人口,获取更多的资源,同时可以切断曹魏与西域的联系,从侧面削弱曹魏的实力,并且陇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利于蜀汉的防守。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直接进攻长安等核心地区,难以对曹魏政权造成致命打击,使得北伐的战略效果大打折扣,错失了很多战机。
2. 军事指挥方面:①用人问题:马谡守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任用马谡镇守街亭这一战略要地,结果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将军队屯于山上,被曹魏将领张郃切断水源,导致街亭失守。这被视为诸葛亮用人的重大失误,不仅使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还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对后续的北伐行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对魏延的态度:魏延是蜀汉的一员大将,作战勇猛且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诸葛亮对魏延似乎存在偏见和压制。例如,北伐先锋不用魏延,不采纳他的子午谷奇谋。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的谨慎所致,因为子午谷奇谋过于冒险,且蜀汉兵力有限,难以承受失败的风险;但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没有充分发挥魏延的才能,导致魏延与蜀汉统治集团的矛盾激化,影响了蜀汉的内部团结。
战术灵活性:诸葛亮行事谨慎,在北伐过程中多采用稳扎稳打的战术,较少使用奇谋和冒险的策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蜀汉军队的损失,但也使得蜀汉军队在面对曹魏的坚固防守时,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例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若能成功或许可以迅速改变战局,但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没有采纳,这也引发了人们对诸葛亮战术灵活性的质疑。
3. 内政影响方面:支持者认为:诸葛亮在蜀汉推行廉政、发展生产、加强军队建设等措施,使蜀汉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他重视内政建设,为北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支持,同时也增强了蜀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反对者指出:长期的北伐战争给蜀汉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百姓需要承担大量的赋税和徭役,生活困苦。而且,为了支持北伐,诸葛亮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战争中,忽视了国内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蜀汉的经济结构单一,后续发展乏力。从长远来看,这种过度依赖北伐的内政政策是不可持续的,对蜀汉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4. 历史评价方面:文学作品的影响: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神化,成为智慧的化身,其北伐行动也被描绘得轰轰烈烈、精彩纷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诸葛亮北伐的客观认识,使得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过于拔高。当以真实历史来审视时,会发现诸葛亮的北伐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从而引发对其军事才能和历史地位的争议。
不同历史时期的评价差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诸葛亮北伐的评价也存在差异。在古代,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诸葛亮的忠诚和勤勉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其北伐行动也被视为忠义之举。而在现代,人们更加注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家利益的层面来评价历史事件,对诸葛亮北伐的评价也更加多元化和客观。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