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破谋反:建安十三年(208年),当时,荆州尚未安定,人心尚未归附。曹操在那一年,重新组建了许多军队。张辽率领其中一支新组建的军队,屯驻于长社。军队临出发之际,军中忽有谋反者起事骚动,在夜间,惊乱起火,全军尽受其扰。此时,张辽经过审时度势,对左右说:
张辽:“不可乱动。这一定不会是全营尽反,必然是那些制造叛变之人,想藉此骚动去惑乱众人而已。”
于是,张辽传令军中,只要不是谋反者就安坐勿动。而张辽则带领亲兵数十人,守立于阵中。
情况逐渐稳定下来,不久,在军中查出并擒获了制造动乱的首领,并将其肃清杀死,彻底挫败了军中夜叛。此事被《通典》评价为:“张辽审计,立擒贼首,亦同料敌之义。”
赤壁之战时,曹操徙赵俨为都督护军,督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勇者得前:建安十四年(209年),曾经“聚众数万在江、淮间”的江淮豪强陈兰、梅成占据灊县和六县(今本《三国志》此处作“氐六县”,据《资治通鉴》及《考异》所引繁钦《征天山赋》等更正,其中灊于本传下文亦有,六县即六安县)叛乱。曹操于是遣于禁、臧霸等去讨伐梅成,又遣张辽督领张郃、牛盖等去讨伐陈兰。
当时,于禁的军队率先到达,梅成诈降于禁。于禁中计,轻率地回军。梅成旋即复叛,带其军众投奔陈兰,二人又率众转入灊县之山中自守,占据了地利。灊县的山有天柱山(在今安徽省潜山市),高峻约有二十馀里,道路险狭,陈兰等众避于其上,山下进军难通。张辽意欲进入天柱山追剿敌军,诸将皆说:
龙套:“此山道路险恶,我军兵少,很难可以深入用兵。”
但张辽却说:
张辽:“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进)。”
于是进至山下安营,起兵上山攻击,终于斩下陈兰、梅成首级,尽虏其众。
曹操论诸将功劳,说:
曹操:“登上天柱山,踏过险峻,成功讨取陈兰、梅成,都是荡寇将军张辽的功劳。”
于是增其邑,假节。
守卫合肥: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从征孙权,攻濡须。后来,曹军攻破孙权江西营,擒获孙权都督公孙阳。因为春水上涨,曹操在慨叹孙权军队的军容齐肃之后,便撤兵。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亲征皖城,张辽从合肥向皖城驰援,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张辽在硖石的南面迅速筑起了一座被称为“南硖戍”的堡垒,作为合肥的前哨。
同年七月,曹操征伐孙权。同年十月,曹操无功而返,自合肥还。曹操在离开合肥时,带走了大批部队欲作西征之用,给屯驻合肥的张辽与乐进、李典等将领只留下了七千余人。张辽得知曹操有西征之意,认为合肥即将孤立无援,孙权必会趁机来攻,于是开凿了藏舟浦,用来隐藏舟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领重兵西征张鲁,让护军薛悌送去一封信函,信函边还写明,要在有敌人来攻时再打开来看。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东吴之主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张辽与诸将打开信,信中说:“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合肥诸将们都感到疑虑。
张辽根据曹操远征汉中而合肥缺乏后援的现状,做出了分析,提出在合肥城还没有被孙权大军完成合围之前,率先出击,“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就可以守住城池。张辽此番分析消除了诸将的疑惑。李典也对张辽所说的话表示赞同。
于是,张辽在当夜募集敢于出城迎战的精锐将士八百人,开剥牛肉赏给将士饱食,准备明日大战。
天色刚亮,张辽披甲持戟,亲自先登直陷敌阵,撕裂了东吴军队的防线。在他率军冲入东吴的营垒之前,张辽就已经亲自斩杀了数十名东吴士卒和两名东吴将领。他一边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号,一边登锋陷阵,冲入东吴的营垒。此后,张辽率军继续猛攻,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之下。
孙权见状大惊,东吴众将士也因惊慌失措而不知道该如何应付,于是,孙权等人逃跑到一座较高的山冢上,用长戟来自卫。张辽见敌方主帅退避,便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但孙权没有轻举妄动,随后孙权发现张辽所率领的士兵非常少,于是聚拢东吴军队将张辽的部队重重包围。
张辽的军队分别向左向右驱逐围兵,然后径直向前实施“急击”,将东吴的包围圈打开。
在战斗中期,张辽曾经带领着中期破围的几十人突出了重围,没能冲出重围的人们大声呼喊:
龙套:“将军要舍弃我们吗?”
于是,张辽带领着中期破围的几十人,又杀入了重围,去救援的馀众几百人。孙权军队皆望风披靡,没有人再敢抵挡张辽了,也被称为“权众破走”。
这次战斗,双方从凌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全失,回军修整守备,合肥守军的军心因为首战大胜而安定了下来,李典、乐进等合肥诸将们都对张辽表示心服口服。
对于这场发生在合肥被围城时的战斗,《三国志》记载“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之”,《魏书》记载“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辽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锋陷阵,大破之”,《魏略》记载“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
《三国志》的陈武本传、潘璋本传、贺齐本传,三篇本传皆无彻军,皆无津北,所涉人员皆被甘宁本传的“唯”字排除在津北之外,可知,《三国志》贺齐本传与《江表传》贺齐篇发生在合肥战役的不同时间段,发生在合肥境内的不同地点,东吴猛将陈武是战死在这场发生于围城时的战斗中。
而后,孙权率军守在合肥地区十余日,认识到不可能夺取合肥城了,于是退兵。张辽率领诸军乘势追击,几乎再次捉住孙权。同时,张辽又统筹了战局,准确预估了孙权的逃生路线,并分兵绕过东吴军队进行毁桥。而孙权与甘宁蹴马趋津,又有谷利鞭马助势,才得以跃过断桥,死里逃生。
张辽因为不知道孙权的相貌而错失了活捉孙权的机会。曹军士兵听说此事都表示叹息悔恨。曹操得知此战,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并拜张辽为征东将军。
当时,曹魏军队的主力远在汉中,而曹魏江淮一带的兵力则非常空虚,无法派遣援兵。正是所谓的:“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因此,曹操非常看重张辽在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劳,史载“太祖大壮辽”,“大壮”两字在《三国志》里仅用过两次,分别是在《张辽传》、《徐盛传》,可见分量之重。
此役之后,若江东小儿啼哭不止,其父母只要吓唬说:“张辽来了,张辽来了!”孩童就不敢再哭泣了。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征孙权。到合肥后,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于是,给张辽增兵,多留诸军,迁徙去居巢屯驻。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季,曹军抵达居巢,开始进攻濡须。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曹操大军在居巢集结完毕,并在二月全线猛攻濡须,迫使孙权退走。三月,孙权又派遣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回师,留有夏侯惇、曹仁、张辽等人屯居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曹仁于樊城,适时孙权称藩于魏,为了让孙权安心攻打荆州,于是曹操召张辽及诸军悉数回救曹仁。张辽素来知晓曹操的用意,虽然他收到诏令较晚,但向樊城的进军速度却很快。而张辽尚未到达,徐晃就已经打败关羽。张辽便与曹操会师摩陂,曹操乘车出来慰劳他,并派他屯于陈郡。
(未完待续……)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