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室元勋:建安十八年(213年)三月,汉朝恢复九州制,除省司隶等州。锺繇的司隶校尉一同被省,曹操下令:“诏书省司隶官,锺校尉材智决洞,通敏先觉,可上请参军,以辅闇政。”之后,曹操又上表以锺繇为前军师。
同年,前军师锺繇与中军师荀攸等人共劝曹操进位魏公。魏国初建,以锺繇任大理。
毛玠被曹操收捕下狱时,大理锺繇负责责问毛玠。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八月,锺繇升为相国。
后来严才作乱,与其部属数十人攻打掖门。奉常王脩得知,立即带着官属步行前往宫门护卫。锺繇对王脩说:
锺繇:“过去规定,京城发生变故时,九卿应该各自居守官府不出。”
王脩:“享受国家的薪俸,怎能躲避国家的危难呢?居守官府虽是旧制,但不符合奔赴危难的大义。”
曹丕为魏太子时,赏赐给锺繇“五熟釜”,在釜上铭刻文字说:“堂堂魏国作汉室屏障。可作相国的人唯有锺繇,实在像心脏脊骨一样重要,整夜毕恭毕敬,不知怎样安处,您是百官的师长,记在这里以为众人的楷模。”
还给锺繇写了封信。(详见《铸五熟釜成与锺繇书》)
(注:下面的内容较长,可浏览或跳过。)
(附:铸五熟釜成与锺繇书,昔者黄帝三鼎,周之九宝,咸以一体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盖鼎之烹饪,以飨上帝,以养圣贤,昭德祈福,莫斯之美。)
(故非大人,莫之能造;故非斯器,莫宜盛德。今之嘉釜,有逾兹美。夫周之尸臣,宋之考父,卫之孔悝,晋之笋颗,彼四臣者,并以功德勒名钟鼎。今执事寅亮大数,以隆圣化。堂堂之德,于斯为盛。诚太常之所宜铭,彝器之所宜勒。故作斯铭,勒之釜口,庶可赞扬洪美,垂之不朽。)(《魏志·钟繇传》注引《魏略》,又见《御览》七百五十七))
(翻译:铸造五熟釜成与给钟繇写信,从前黄帝的三鼎,周的九宝,都以一体就调一味,难道这锅美味时芳?盖鼎的烹饪,以祭祀上帝,以养圣贤,昭德祈福,没有这样的美。)
(非常有才华的人,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们;非常优秀的器物,没有什么比得上它们的美德。现在这个美丽的釜子,已经超越了以往的美丽。周朝的尸臣,宋朝的考父,卫国的孔悝,晋国的笋颗,这四位臣子,都因为他们的功德而被铭刻在名钟和大鼎上。现在我们执掌政务的人,要以崇高的圣化来延续这种伟大的美德。这种伟大的美德,应该被铭刻在太常和彝器上。因此,我们制作这样的铭文,刻在釜口上,以赞美这种伟大的美丽,使之流传不朽。)
曹操征汉中时,曹丕在孟津,听说锺繇有块玉玦,想要又难以明说。于是请临淄侯曹植派荀闳传达此事,锺繇当即将玉玦送给了曹丕。之后,曹丕还和锺繇以书信交流(见《与钟大理书》、《报太子书》)
(附《与钟大理书》:丕白:良玉比德君子,圭璋见美诗人。晋之垂棘,鲁之玙璠,宋之结绿,楚之和璞。价越万金,贵重都城,有称畴昔,流声将来。是以垂棘出晋,虞虢双禽;和璧入秦,相如抗节。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漆,赤拟鸡冠,黄侔蒸栗。侧闻斯语,未睹厥状。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行,私所仰慕。然四宝邈焉已远,秦、汉未闻有良比也。求之旷年,不遇厥真,私愿不果,饥渴未副。)
(近日南阳宗惠叔,称君侯昔有美玦,闻之惊喜,笑与抃会。当自白书,恐传言未审,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4时从容喻鄙旨。乃不忽遗,厚见周称,邺骑既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穷匣开,烂然满目。猥以蒙鄙之姿,得睹希世之宝,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既有秦昭章台之观,百无蔺生诡夺之诳。嘉贶益腆,敢不钦承!谨奉赋一篇,以赞扬丽质。丕白。)
(翻译:曹丕表白:美好的玉石可与君子的品德相比,圭璋为诗人所赞美。晋国的垂棘美玉,鲁国的玙璠宝玉,宋国的结绿宝石,楚国的和氏璞玉。价值超过万金,在都城被视为贵重之物,往昔有其名声,将来也流传其声誉。因此垂棘玉出自晋国,使得虞虢两国被擒获;和氏璧归入秦国,蔺相如坚守气节。我私下看到玉书,说美玉洁白如截开的脂肪,黑色好比纯黑的漆,红色类似鸡冠,黄色如同蒸熟的栗子。只是听闻这样的描述,未曾目睹其样子。虽然我的德行比不上君子,义理比不上诗人,但对高尚的德行和行为,我内心仰慕。然而这四种宝物遥远难寻,秦汉以来未曾听说有能与之相比的美玉。多年寻求,未遇到真正的美玉,我的心愿未能实现,内心的渴望未能满足。)
(近日南阳的宗惠叔,说君侯您过去有美丽的玉玦,听到这个消息我既惊喜,又欢笑鼓掌。本应亲自写信,担心传言不准确,所以让我的门客子建通过荀仲茂适时委婉地传达我的意思。没想到您没有忽略我,对我厚加称赞,邺地的骑手到达后,宝贵的玉玦也刚送到,我捧着匣子跪着打开,内心极为震撼,绳子解开匣子打开,满眼灿烂光芒。我以浅陋卑微之姿,得以目睹稀世珍宝,您未劳烦一个使者,也未减损连城的价值,既有秦昭襄王于章台观赏和氏璧之事,又绝无蔺相如诡诈夺取的欺骗。您的厚赐更加丰厚,我怎敢不恭敬接受!谨献上一篇赋,以赞扬这美丽的宝物。曹丕表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九月,锺繇受西曹掾魏讽谋反案牵连,被免官。闰月九日,锺繇奉上《贺捷表》。
孙权称臣,将关羽的首级送到北方。曹丕写信将此事告诉锺繇,锺繇回信说:“臣的同郡故司空荀爽说过:‘人当道情,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看来孙权是更加妩媚了。”
曹丕又写信说:“我得到回信,知道您为南方之事而高兴。至于荀公的清谈,孙权的妩媚,我拿着信乐不自胜,不能离手。倘若孙权依旧怀诈,我当用汝南许劭月旦之评批判他。孙权优游二国,俯仰荀、许,也已足矣。”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即王位,锺繇又任大理。同年,锺繇与魏国公卿共劝曹丕即帝位。(即《魏公卿上尊号奏》中的“大理东武亭侯臣繇”。)
曹丕称帝后,改大理为廷尉,锺繇进封崇高乡侯。
黄初四年(223年)八月丁卯日,锺繇担任太尉。又转封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同是曹操时的名臣。曹丕在一次退朝后对旁人说:
曹丕:“这三公,都是一时的伟人,后世大概难以为继了!”
年高德望: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锺繇进爵为定陵侯,增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八百户。在十二月迁为太傅。锺繇有腿病,下拜起身不方便,当时华歆也年老患病,所以上朝进见时都让他们乘车坐轿,由卫士抬着上殿就坐。此后三公有疾病,就把这种做法当成了旧例。
太和四年(230年)四月,锺繇去世,享年八十岁。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成”。
正始四年(243年)七月,太傅锺繇得以配享曹操庭庙。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