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1.马迟枚速。枚皋自幼受父熏陶,爱好文学,善于辞赋。17岁上书梁王,被召为郎。
西汉后元三年(前141年),遭谗害获罪,只身逃往长安。汉武帝得知枚皋是枚乘之子后,便召见他,让他作《平乐馆赋》,见他得到枚乘赋学真传,便拜他为郎中,随待左右,与司马相如、东方朔等平列。汉武帝每行幸、巡守、游历,必诏枚皋侍从,如有所感,即令其作赋。枚皋在长期奉制的过程中,练就了一腔急才,速度快得惊人,远远超过了司马相如,他才思敏捷,一挥而就,人以“马上文”称赞他。
《西京杂记》记载: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司马相如字长卿),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扬子云曰(扬雄字子云):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2.卑贱之命。枚皋字少孺,枚乘的庶子,生于梁,生年大约为吴、楚反后一年,即汉景帝四年,卒年不详,他的母亲是枚乘在梁时所娶小妾。乘东归,小妾不肯同行,乃分给他钱数千,与母留居梁。年十七,(约公元前137年)上书梁共王,(孝王子,即没于是年)得召为郎。后因得罪家室没入官,皋就逃长安。遇赦,上书自称枚乘子。武帝得之,大喜,拜为郎。枚皋所作辞赋,都出以俳优嫚戏的态度,与东方朔同以滑稽得武帝欢。所以武帝虽加恩遇总肯给以高官厚爵,而只似优伶般养他们。
—————
主要作品:他的著作很多,可分为二类:一是虽诙谐,还可以读的,有百二十篇,一是因其嫚戏而,致不可以读,尚有数十篇他也自知他不该这样,所以他常说所作不及司马相如,但他天才高,作文速,和相如相反,故当时有“枚速马迟”的呼号。 枚皋以文思敏捷而著称。可以“倚马作露布”就是倚着军马写军事文告,一挥而就。淮阴人引以为豪的“马上文,胯下武”者,这“马上文”说的是枚皋,“胯下武”指的是韩信。
西汉著名文学家枚乘之子枚皋,曾侍梁恭王为郎。后到长安,为汉武帝文学侍臣,枚皋不通经书,诙谐调笑,甚得武帝宠幸。常从武帝东,猎射嬉游之际,帝每有所感,即命其作赋。枚皋才思敏捷,受诏即成,所赋甚多。同时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佳于枚皋。
南朝梁代张率奉命作《待语赋》,梁武帝读后赞道:“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金马,汉宫门名。后因以“马迟枚速”、“马工枚速”或“马迟枚疾”,喻文人才性各异。
—————
历史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少父子以俱负盛名著称,其中最早的还要数西汉的“二枚”──枚乘及其子枚皋,他俩都是著名的辞赋家。
枚乘故居座落在肖家湖畔。枚乘从小对文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写辞赋出了名,就离乡远游寻求生活的出路。不久,他来到了物阜丰的广陵,在吴王刘濞言中当了一名郎中(文学侍从)。
枚乘不仅善于文辞,而且富有胆识,当他得知吴王刘濞酝酿反叛汉朝廷时,便及时上书劝阻,但刘濞不予理睬,他就毅然离吴投梁,被梁孝王刘武奉为上宾,为了维护统一,制止分裂,枚乘再一次上书谏阻吴王,但吴王一意孤行,仍然不予理睬。
公元前154年,刘濞联合其他六个王国起兵反叛中央朝廷,结果仅仅三个月时间,就被汉景帝平定了下去。由于枚乘屡次上书,所以他善谏的声名大著,汉景帝任命他为弘农都尉,但他不乐意担任地方官吏,觉得还是作赋论文自在,于是称病辞官,复回梁国。
梁孝王刘武的宾客都善作赋,但以枚乘为最高。刘武去世后,宾客尽散,枚乘回淮安老家居住。汉武帝刘彻做太子时就已仰慕枚乘的名声,待到即位以后,特地用“安车蒲轮”征召他到京城长安去,此时枚乘已年迈体衰,结果病死在途中。
《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其国的《七发》是他的代表作。
作为一代文学的汉赋,其价值虽然不足以比楚骚,后不足以比唐诗,但是自有其特点和影响。同样作为一代辞赋家的枚乘、枚皋父子,其造诣虽然前不足以比贾谊,后不足以比扬雄,但是他们确实为汉赋的形成主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