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谏迁都: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掌权时,因为黄琬是重臣且掌有兵权,于是征召他入朝为司徒。之后黄琬与太尉董卓、司空杨彪一同带着鈇锧来到阙门上书,奏请朝廷重新审理陈蕃、窦武及前朝朋党案,以顺应天下人心。不久迁任太尉,进封阳泉乡侯。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为躲避关东联军,召公卿商议迁都长安。
黄琬与司徒杨彪、司空荀爽一同去见董卓,董卓说:
董卓:“昔日高祖在关中建都,十一世后光武中兴,建都洛阳。自光武至今,也已经有十一世皇帝。按照《石苞室谶》,应该迁都长安,以顺应天人之意。”
朝中百官尽皆惊愕,无人敢进言。
杨彪:“移都改制,这是天下大事,都应该顺应民心,合乎时宜。过去盘庚五次迁徙,殷商百姓民怨鼎沸,作《盘庚》三篇,用来晓喻民众。往昔王莽篡逆,变乱制度,更始、赤眉揭竿而起,焚烧长安,残害百姓,人民流亡,百无一在。光武帝接受天命,将帝都迁至洛邑,这正是合乎时宜。”
杨彪:“而今,天下并无大恙,百姓安居乐业,明公拥立圣主,光隆汉室福祚。而无故捐弃宗庙,抛弃园陵,只怕百姓闻而惊恐,不明迁都之意,必如糜沸蚁聚,造成社会动荡。此外,《石苞室谶》是本妖邪之书,岂可信用?”
董卓听后表情发生变化,对杨彪说:
董卓:“杨公欲图阻扰国家大计吗?关东方才大乱,贼人起兵。关中富饶,秦国当年凭借关中,吞并六国。长安崤函险固,是国之重防。且陇右盛产木材,极易筹措建筑材料。杜陵南山下有当年孝武帝烧制陶瓦的窑炉几千所,制作砖瓦,一朝可办。宫殿建筑,何足可言!百姓小民,不足以他们为虑!如果阻止迁都者,我会用大兵驱赶,将违令者逐至沧海。”
百僚听后惊恐失色,杨彪又说:
杨彪:“天下形势,动之甚易,安之甚难,希望您能深思。”
董卓没回答,荀爽见董卓一意孤行,担心他会加害杨彪,就从容谏言道:
龙套:“相国岂会乐于迁都?如今山东兵起,非一日可以镇压下去,相国才考虑迁都以应对。这是秦、汉当年定都关中之策。”
董卓听后面色稍有缓解。
荀爽私下里对杨彪说:
龙套:“诸君争执不下,必然引来灾祸,我才没有做。”
最终朝议不欢而散。
退朝后,黄琬驳议说:
黄琬:“从前周公营建洛邑使姬氏安定,光武帝占卜东都以兴隆汉室,这是上天给予的启发,使神明能够安定的事情。大业既未安定,怎么能随便有所迁动,而亏失四海的民望呢?”
当时人害怕董卓暴怒之下,黄琬会遇害,力谏他不要这么做。黄琬回答道:
黄琬:“从前白公胜在楚国作乱,屈庐迎刃向前;崔杼在齐国弑君,晏婴不怕死而不与他盟誓。我虽然无德但确实仰慕古人的节气。”
不久后,董卓指使司隶校尉宣璠以灾异为由策免黄琬、杨彪。但董卓仍然看重其地位名望,不敢对其加害。
后来周毖、伍琼劝阻董卓迁都,因关东起兵的诸侯多为周、伍二人推荐,董卓怀疑二人背叛自己,于是将二人杀害。
黄琬、杨彪得知后感到恐惧,到董卓那里道歉说:
黄琬:“小人恋旧,并非想阻挠国事,请以不识大体为罪。”
董卓没有接受,而董卓杀死周毖、伍琼后又立马后悔了,于是上表推举黄琬、杨彪为光禄大夫。
下狱被害:同年,在迁都长安后,黄琬转任司隶校尉。他又与司徒王允同谋诛杀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攻破长安,收捕黄琬下狱。六月七日甲子,黄琬与王允一同遇害,时年五十二岁。
(注:《后汉纪》称黄琬、王允死于同日,《后汉书》则将黄琬遇害之事写在甲子之前,但并未明写在哪一日。)
—————
轶事典故:黄琬巧对。黄琬祖父黄琼最初任魏郡太守,当时发生了日食现象,黄琼上言陈说此事,太后下诏询问日所食有多少。黄琼正在考虑如何回答,黄琬时年七岁,回答道:“您为什么不称日食之余,如月之初?”黄琼因此大吃一惊,就用黄琬的话回答,从此更加喜爱黄琬。
唐朝李翰亦有“黄琬对日,秦宓论天”之语。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