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纮,字子纲,别名东部。徐州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中国东汉时期辞赋家、官员。
张纮少年游学京都,入太学,师事博士韩宗,治《京氏易》《欧阳尚书》,又从濮阳闿受《韩诗》及《礼记》《左氏春秋》。其还本郡,举茂才,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三府辟为掾,皆称疾不就,避难江东。孙策创业,其为正议校尉。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孙策遣张纮奉章至许都,留为侍御史,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其间,孙策去世,张纮成功劝阻曹操欲因丧伐吴。其建议孙权移都秣陵(今江苏南京),孙权从之。后张纮死于还家途中,时年六十岁。
张纮好文学,又善楷篆,与张昭并称“二张”。其曾为柟榴枕作赋,受到陈琳的推崇。张纮又对陈琳《武库赋》等深表叹美。著诗赋铭诔数十篇。
《隋书·经籍志》著录 “后汉讨虏长史《张纮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今佚。今存《瑰才枕箴》《瑰才枕赋》等。《瑰才枕赋》对枕头从材色、文彩、似木、似鸟诸方面作了极度形容和铺排,最后通过对比瑰才枕之“既剖既斫,斯须速成,一材而已,莫与混并”与锦绣枕之“比集异物,费日劳力,伤用害民,有损于德”(龚克昌《全汉赋评注》),归之于节俭,劝百而讽一。
早年经历:张纮年轻时游学京都,又入太学,随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和欧阳《尚书》,又到外黄跟濮阳闿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后回到本郡,被荐举为茂才,当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辟张纮为掾属,张纮都称病拒绝应召,避乱江东。
擘画江东:孙策在江都时,张纮正为母守丧。孙策多次拜谒张纮,向他请教世务,说道:
孙策:“方今汉祚中道衰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聚部众、谋求私利,没有人能够扶危济乱。先君(孙坚)与袁氏共同击破董卓,功业未遂,便为黄祖所害。我孙策虽然暗弱年幼,却也暗怀微志,想从袁扬州(袁术)那里求回先君的旧部,然后去丹阳找舅父(吴景),再收合流散的百姓,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作为朝廷外藩。您以为如何?”
龙套:张纮:“我素来拙劣无才,又大丧在身,实在不能支持您的大略。”
孙策:“您的高名远播,远近怀归。今日事计,取决于您,您何不劳神一言启发,以副高山之望?倘若孙策微志得展,血仇得报,那都是您的功劳,这也是我心之所望的!”
说罢,他涕泣横流,而神情不变。
张纮见孙策忠直之志发于内心,辞语慷慨,十分感动,于是回答孙策:
龙套:“当年周朝衰落,齐桓公、晋文公相继兴起,平定内乱,安定了周王室。现在您继承先侯之志,又有骁武之名,如果投奔丹阳,再收兵于吴会,则可以占有荆、扬二州,也能报得家仇。然后占据长江之险,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不亚于齐桓、晋文,岂止做个外藩呢?如今世乱多难,如果您功成事立,我定与同好一同南下帮助您。”
孙策:“我与您同符合契,同有永固之分,今日我便出发,将老母、弱弟托付给您,我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跟随孙策: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前往投靠。孙策表为正议校尉,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张纮劝谏说:
龙套:“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四海之望,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
当时张纮与张昭并为参谋,孙策常令一人居守,一人跟随征伐。
后来吕布偷袭攻取徐州,趁机担任徐州牧,不想让张纮跟着孙策做事,就追举张纮为茂才,传送文书征召张纮。
张纮内心讨厌吕布,认为屈身做吕布的属下是很耻辱的事情。孙策也十分看重珍惜张纮,想要用他来辅佐自己,便写答记表示自己不让张纮去。说:“海中出产明珠,所存在的地方才当作是宝物。楚国有人才,晋国可以任用。英武伟岸的君子,被所结交的人珍爱,为什么一定要从本州搜寻人才呢?”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号,孙策令张纮代笔,写信责备袁术,与之断绝。(详见《为孙会稽责袁术僭号书》,一说此信为张昭所作。)
(未完待续……)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