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姑在崖州一住就是三十多年,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变成鬓发斑白的老婆婆了。一年春天,她在地里种棉花,突然有人叫了声:
龙套:“黄道婆,你看呀!天上那些鸟儿飞得多整齐呀!”
黄道婆抬头一看,见一群大雁结队向北飞去,顿时勾起了她思乡之情。可恨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兵荒马乱,弄得我远离乡井,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现在我该回去看看家乡了。她主意打定,告别了黎族姐妹,回故乡来了。
半路上,黄道婆得知,元世祖已设立了“江南木棉提举司”,征收棉布,松江一带已广种棉花。她回到乌泥泾,还认得几条老路,幸喜隔壁三婶婶还在,不过人们都叫她“三阿婆”了。三阿婆见黄道婆回来,免不了畅叙旧情。
龙套:三阿婆:“小姑啊!你想想,伲起早落夜用手剥棉籽也来不及,布怎会织得多呢!官府只晓得要布收税,勿管百姓死活。”
黄道婆听了,就同她这样长那样短地商量如何改进轧棉纺纱的事情来了。
三阿婆的老男人是个木匠,黄道婆就请他来相帮,一商量,决定先改进轧棉籽的办法。崖州轧棉籽是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的,黄道婆画出图样,老木匠按图加工起来了。
三天以后,黄道婆来寻老木匠,见一部木制手摇轧棉车已经做好,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功效既高,剥得又干净,又省力(后来改进为一人手摇车)。黄道婆又动脑筋,把原来一尺来长的弹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她又大胆设想,把原来一只锭子的手摇纺纱车,改制成为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
经过多次试验,又从三绽加到五锭。工具改进后,黄道婆又在织布技术上加以改进,结果织出了“错纱”、“配色”、“提花”等五光十色的棉布和“乌泥泾被”,很快就传遍了松江一带。
人们到处唱起了:“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
黄道婆,一位宋末元初的棉纺织专家,她在元朝元贞年间(1295-1297年)回到故乡,将自己在崖州(今海南岛)学习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作了一系列新的纺织工具,包括:
1.脚踏三锭纺车:这是一种能够同时纺出三根纱线的先进纺车,在当时非常先进。
2.搅车:用于棉花的加工过程。
3.椎弓:与纺车的配合使用。
4.黄道婆纺车:一种改良后的手工弹棉机,比原先的小弓更长,使用起来更加高效。
5.织布机:黄道婆设计了多种织布机,包括平纹织机和提花织机,使得棉织布的技术得到了提升。
这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纺纱效率,并在织造方面采用了错纱、配色、综线、织花等工艺技术,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因此,黄道婆被誉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后世纪念:1330年,黄道婆去世后,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为她立祠,岁时享祀。后因战乱,祠被毁。
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张之塑象于宁国寺。清嘉庆年间,在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小巷,立有黄道婆的小庙。
黄道婆墓在上海县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于1957年重新修建并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区曾有先棉祠,建黄道婆禅院。现在上海豫园内,有清咸丰时作为布业公所的跋织亭,供奉黄道婆为始祖。
从史料上查到,上海地区与黄道婆有关的祠、庙、堂、楼有十多处。
1984年黄道婆墓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道婆纪念馆由墓园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2002年3月动工兴建,2003年3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黄道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纪念路:分别是先棉祠街、花衣街。
黄道婆也是第一位展现在新中国邮票上的古代女科学家。
民间俗说农历四月初六为“黄道婆生日”,农历七月二十日为“棉花生日”。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