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是对上古时期几位杰出首领或神祇的尊称。最初的“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与人皇,他们被视为天地人三界的开创者。后来,这一概念被扩展,加入了如伏羲等其他重要人物,共同构成了更加丰富多元的“三皇”形象。至于“五帝”,原本是指掌管四方及中央的五位天神,即东、南、西、北与中五方上帝。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将历史上的五位伟大帝王——黄帝公孙轩辕(亦称姬轩辕)、颛顼、帝喾、尧、舜,尊奉为新的“五帝”。这些帝王不仅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卓越贡献,同时也被视为道德与智慧的象征,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每位历史学家的笔下,关于三皇五帝的具体身份却各有千秋,这使得对其真实面貌的确认变得扑朔迷离。唯有通过广泛搜集并仔细比对各种史料,才能逐渐揭开这一古老谜团的面纱。
【三皇】
在古老的文字中,最早记载了“三皇”——天皇、地皇、泰皇的传说,这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而《河图括地象》中描述:“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这意味着,在宇宙初开之时,天皇就已经存在,并与北极星共享着同一片天空,其地位无比尊贵。至于《路史》则记载:“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世的文献在最初三位远古帝王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关于“三皇”的版本,形成了所谓的“前三皇”、“中三皇”和“后三皇”九位伟大的帝王。
关于前天皇、前地皇与前人皇的传说,其年代过于久远,如同被时光深埋,难以探查。正如古人所言,“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事情都已随风而逝,留下的只是片言只语,难以详尽考证。尽管如此,这三位古老帝王的名字——天皇、地皇、人皇,却在岁月的流转中得以保留,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据《潜夫论·五德志》记载:“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为或及此谓,亦不敢明。”这段话表明,即便是在古代,人们对这三位帝王的了解也是模糊不清的。而《路史》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这些文字不仅表达了对这三位帝王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古代学者在面对遥远历史时的谨慎态度。更有《三皇经》提到:“天皇地皇人皇开治各二万八千岁。”虽然这一说法在现代看来显得有些夸张,但它无疑增加了这三位帝王的神秘色彩,使得他们的故事更加令人向往和好奇。无论这些传说是否真实,它们都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古老的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间诞生了第一位统治者——天皇君天皇氏。他与他的十二位兄弟,共十三人,被世人尊称为“天灵”。在这群智者之中,有一位非凡的人物,他不仅创造了数字,还发明了天干与地支,以此来记录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深受民众爱戴,最终被拥立为王。他所创造的数字体系,从“零”至“十”,再到“廿”、“卅”、“卌”,直至“百”、“千”、“万”,为后世提供了计算的基础。而天干地支的创设,则更是将宇宙的奥秘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给世人。天干包括:“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地支则有:“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其余十二位兄弟也不甘落后,各自率领自己的部落,占据一方土地,建立国家,自称帝王。每个国家都传承了一万八千年之久。
天皇氏,姓望,名为获,字文生,别号众多,如天灵、防五、天雾、天尊,亦称元始天王。据传,天皇氏承继盘古之治,于摄提纪年,以木德统御天下。其治所位于良渚古城之莫角山台地,此地风景秀丽,灵气充沛,被视为天地灵气交汇之所。天皇氏在位长达一千八百年,其统治时期为公元前9684年至前7884年。
历经数万年的传承,终于迎来了中地皇君的时代。《路史》记载:“天皇氏逸地皇氏作,出于雄耳龙门之岳。”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时间仿佛凝固成了一幅幅静谧而庄严的画面。中地皇君的出现,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他的来历,被记载于古老的典籍之中,那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雄耳龙门之岳,一个据说能通达天地之门的神圣之地。地皇氏的崛起,不仅仅是权力的更迭,更是文明的一次飞跃。从天皇氏手中接过治理天下的重任,地皇氏以其智慧和勇气,引领着这片大地步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经过数万年的传承,终于迎来了人皇君的时代。地皇氏没落后,有人皇九子,各具其形,分别掌管九州之地。在人皇的统治下,天下被划分为九大州,这便是上古时期的大九州格局,涵盖了整个世界。
唐代学者司马贞撰写了《三皇本纪》,旨在填补《史记》中关于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及部落首领记载的空白。书中详细记录了自人皇氏之后,历经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循蜚纪、因提纪、禅通纪、疏仡纪等重要历史阶段。禅通纪以伏羲为始,而疏仡纪则由黄帝开启。值得注意的是,在伏羲之前,因提纪中有一位备受后世敬仰的人物——后天皇,即燧人氏。他不仅是人类文明早期的重要象征,更是火种的发现者与传播者,为后世带来了光明与温暖。
自燧人氏之后,时光流转,世间更迭数代,出现了伏羲与女娲二位大能。他们以无上的智慧与德行,被后世尊称为人皇,引领着人类步入文明的曙光。
《周礼·春官·外史》有云:“掌三皇五帝之书。”凡论及远古历史,无不提及“三皇五帝”。尽管“五帝”之名位列“三皇”之后,但世人普遍认同,“三皇”乃是华夏民族人文精神的最初奠基者。
“三皇”之名虽未见诸经典文献,但其成员构成却历来争议不断。《尚书大传》中记载,燧人、伏羲与神农被尊称为“三皇”。这一说法,在《风俗通义》、《白虎通义》以及《古史考》等诸多古籍中亦得到广泛认同。然而,关于“三皇”的具体人选,流传最广的说法则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及少典(人皇)。尽管如此,各路学者依据不同典籍,对此仍持有各自见解,至今未有定论。
【五帝】
“帝”一词最初是指五方上帝,自战国之后(也有说法认为是在两汉时期),人们开始将其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相联系。五方天神共同构成了五帝的神话体系。根据《周礼·天官》记载:“祀五帝”,具体指的是东方的青帝灵威仰、南方的赤帝赤熛怒、中央的黄帝含枢纽、西方的白帝白招拒以及北方的黑帝汁光纪。东汉时期的学者王逸在注解《楚辞·惜诵》时指出,“五帝”实指五方之神,分别是东方的太昊、南方的炎帝、西方的少皞、北方的颛顼及中央的黄帝。随着时间推移,关于“五帝”的定义也出现了多种版本,各具特色。
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五方天帝的概念源远流长,分别是:中央之黄帝(轩辕),东方之青帝(伏羲),南方之赤帝亦即炎帝(神农),西方之白帝(少昊),北方之黑帝(颛顼)。关于上古五帝的具体人选,则历来众说纷纭,但较为普遍接受的说法包括了黄帝、颛顼、帝喾、尧以及舜。
人间所称的“五帝”,这一概念在《孟子》时代尚未形成,书中仅提及了“三王五霸”。直至《荀子》中,“五帝”一词才首次出现在“三王”之前,然而并未具体指明任何人的名字。根据吕不韦《十二纪》中的记载,五帝被赋予了掌管四方、四季及五行的神圣职责。其中,黄帝居于中央,象征着土德;大皞位于东方,代表着木德,主宰春天,故又称春帝;炎帝则坐镇南方,具备火德,掌控夏季,因此又被称为炎帝;少皞驻守西方,拥有金德,负责秋天,亦称为白帝;而颛顼则镇守北方,承载水德,统辖冬季,因而得名黑帝。
有熊氏,即黄帝,亦称轩辕。他在有熊(现今河南省新郑市)建立都城,统治时期从公元前2697年至公元前2395年。在著名的涿鹿之战中,黄帝与其异母弟弟炎帝联手,共同对抗九黎部落的强大领袖蚩尤,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战后,黄帝将都城迁至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不久之后,在阪泉之战中,黄帝再次展现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击败了炎帝,迫使后者屈服,并将其势力范围限制在了南方。据传,黄帝轩辕氏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之一,更被尊奉为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五方上帝之首,被誉为“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其余四位天帝分别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以及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黄帝的陵寝坐落于河北涿鹿,而他的曾孙帝颛顼,在战胜共工、收复中原后,将黄帝的遗体迁至河南荆山安葬。
青阳氏,亦称少昊,别号白帝、金天氏。作为黄帝之长子(另有一说谓其为启明星与仙女皇娥之子),他在父亲黄帝之后承继大统,初建都于穷桑,后移至今日山东曲阜之地。自公元前2395年至前2322年间,少昊统治着这片土地,其陵寝静卧于曲阜城东四里处的旧县村北隅。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白帝少昊金天氏位列五方上帝之一。然而,《史记》中却记载有误,称其未曾真正登基。事实上,少昊离世之后,皇位传给了他的侄孙高阳氏。高阳氏于穷桑即位,随后将国都迁往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最终,共工氏兵败如山倒,在绝望与愤怒交织下,他竭尽全力撞击支撑天地的巨柱——不周山,由此诞生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千古传奇。
高阳氏,即颛顼,亦称黑帝、玄帝。自公元前2322年至公元前2245年间,他统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初时,他定都于风景秀丽的穷桑,随后迁往繁华的商丘;在战胜了强大的共工氏之后,最终将王座安置在了帝丘(今濮阳)。为了纪念先祖,他还下令将黄帝之陵从河北涿鹿迁徙至河南荆山。作为黄帝次子昌意之子,颛顼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成为了中国上古神话中五方上帝之一。如今,他的陵寝静静地坐落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文明的延续。
高辛氏,亦称帝喾,自前2245年至前2176年间执掌天下,建都于亳城(现今河南省商丘市)。作为玄嚣之孙,帝喾不仅继承了先祖的智慧与勇气,更以其仁德治国,赢得了后世无数敬仰。至今,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的帝喾陵,依然静静地诉说着这位古代帝王辉煌而深远的功绩。
青阳氏第二代君主,即帝挚,于公元前2176年至前2168年间统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他将国都设在了沁阳(现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作为帝喾的长子,帝挚继位后却未能展现出卓越的治国才能,最终因政绩不佳而将王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帝尧陶唐氏。其陵寝则安息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部)。
陶唐氏,亦称帝尧,自公元前2168年至公元前2095年间执掌天下。初建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又迁至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作为帝喾之第四子,帝尧乃是帝挚之四弟。因帝挚施政无方,最终将王位禅让于他。在其治下,不仅国泰民安,更见证了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一系列传奇故事的发生与发展。至今,帝尧之陵寝仍静卧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供后人凭吊追思。
有虞氏,即舜帝,分别于公元前2095年至前2067年、前2064年至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作为黄帝的后裔,舜帝以至孝著称,被誉为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他继任了陶唐氏的皇位,其辉煌的统治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舜帝的陵寝现今存有两处:一处位于山西运城的舜帝陵,另一处则坐落于湖南宁远。这两处圣地不仅见证了这位伟大帝王的生平事迹,更是后人追思先贤、缅怀历史的重要场所。
在中国悠久的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穿越千年的时光,依旧熠熠生辉。至秦汉之际,随着各地文化的交融汇聚,这些古老的传说终于被郑重地记录于史册之上,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彼时,“皇”字原本蕴含着“大”与“美”的深邃寓意,并非专指某位君王。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到了战国末期,原本用来形容至上神祇的“帝”字逐渐转而用于尊称人间的主宰者。于是,“皇”字便接过了这份神圣的使命,成为了描述至高无上的神灵的新词汇,诸如《楚辞》中所提及的西皇、东皇以及上皇等,皆是如此。与此同时,世间又出现了天皇、地皇与泰皇之说,合称为“三皇”。而在《周礼》、《吕氏春秋》及《庄子》等典籍中,也开始出现关于人主的“三皇五帝”的记载。尽管《管子》一书对皇、帝、王、霸四种称谓的不同含义进行了详尽阐述,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并未明确指出具体的人物姓名。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演变,更体现了先民对于宇宙秩序与人间治理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中国通史广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