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广集
超小超大

大禹

姒姓,名文命,世称大禹、帝禹、神禹,乃上古夏后氏之领袖,夏朝开创者,治水英雄,其事迹流传千古。他是黄帝的玄孙,颛顼之后,鲧之子,生于有莘氏之女修己。相传,因治水功勋卓著,禹受舜帝禅让,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在众诸侯的拥戴之下,他正式登基为王,建都阳城,或曰平阳,立国号为夏,并封丹朱于唐,商均于虞,以此彰显公允之心。作为夏朝首任君主,禹王之名与伏羲、黄帝齐名,被誉为上古时代最为贤明的帝王之一。他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成功治理了肆虐华夏大地的洪水灾害,划分九州,奠定了夏朝的疆域基础。因此,后世之人无不尊称其为“大禹”,以示敬仰之情。禹王辞世后,其灵柩安放于会稽山,至今仍有禹庙、禹陵、禹祠等遗迹供后人凭吊。自夏启起,历朝历代君主皆前往禹陵祭拜,表达对这位伟大先祖的缅怀与崇敬。

禹,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乃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亦有史书记载称禹为颛顼六世孙)。他的母亲,是有莘氏的女儿,名为女志,又称为脩己。自幼年时期起,禹便跟随父亲鲧东迁至中原大地。鲧因功绩卓著,被帝尧赐予崇地作为封邑。然而,在帝尧统治期间,中原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水灾害,河水泛滥成灾,令无数生灵涂炭。面对这场浩劫,帝尧委派鲧负责治理洪水。鲧采取了筑堤堵水的方法试图遏制水势,然而事与愿违,河堤愈筑愈高,水位也随之上涨,整整九年光阴过去,洪水依旧肆虐不止。就在人们绝望之际,禹接过了这份艰巨的任务,被任命为司空,肩负起继续治理洪水的重任。在长达十三年的治水过程中,禹展现了非凡的决心与毅力。据说他曾三次经过自家门口而未敢踏入半步,即使听到家中新生儿的啼哭声也未曾停留。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责任感,更是其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最终,在禹的带领下,人们学会了疏导而非阻挡的方法,成功地控制住了洪水,使中原大地重归安宁。

禹当即与伯益、后稷携手,迅速组织民众加入治水行列。他亲自巡视河流两岸,仔细分析鲧治水失利的根本原因。通过深入反思父亲的失败经历,禹决定采取一种全新的策略——以疏浚为主,顺应水流自然流向,巧妙引导河水流入大海。为此,他不辞辛劳地跋涉于崇山峻岭之间,涉水过河,手持精密的测量工具,自西向东,沿途测量地势起伏,设立标志桩,精心设计水路走向。在禹的带领下,治水队伍足迹遍布广袤大地,依据这些标志,逢山劈石,遇谷筑坝,不断拓宽和清理河道,确保洪水能够顺畅汇入江河,最终奔腾入海。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禹倾尽全力,夜以继日地工作,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从未退缩。他与百姓们一同风餐露宿,甚至多次路过自家门口也不曾踏入一步,始终坚守在治水第一线,直至将平原上的积水彻底排干,恢复土地的生机。历经十三载不懈努力,禹终于战胜了肆虐的洪水,使中原地区重获安宁。鉴于他在治水方面的卓越贡献,后世之人满怀敬意地称颂他为“大禹”,意为“伟大的禹”。

在治理洪水的伟大征程中,禹踏遍了广袤的土地,对每一处的山川地貌、风俗习惯乃至特产资源都了然于胸。他以超凡的智慧,将这片土地重新划分为九个州域,每个州都有其独特的贡品名录。禹更进一步,制定了一套详尽而周全的疆域制度:自天子宫廷向外五百里之地称为甸服,居民需向朝廷缴纳谷物;再往外五百里为侯服,此地诸侯负责保卫边疆;继续向外五百里是绥服,这里的民众主要承担辅助性劳役;再远五百里则是要服,此区域内的百姓只需接受基本的教化与法令约束;最外围的五百里被称为荒服,这里居住着远离中原文明的部族,他们保留着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不受中央政权直接管辖。这套体系不仅体现了禹对国家治理的深远考量,也彰显了他对不同文化尊重与包容的态度。在维护中央权威的同时,给予地方足够的自治空间,促进了整个国度的和谐与发展。

古籍中多有记载,提及那场席卷大地的滔天洪灾,以及大禹如何英勇治水,划分九州,留下诸多关于长江、黄河沿岸险要之地的传奇故事,这些被后世称为“禹迹”。《禹贡》一书虽不过寥寥数千言,却反复提及今山东省菏泽市境内的十余处地名与水名,诸如大野泽、雷泽、菏泽、孟渚泽、菏水、济水、濮水、灉水、沮水、陶丘等,无不昭示着这片土地曾是大禹治水的核心区域。

帝舜执政三十三载,终将天子之位禅让予禹。十七年后,舜于南巡途中溘然长逝。治丧期满,禹退隐至夏地之隅——阳城,欲将帝位传予舜之子商均。然而,各路诸侯却纷纷舍弃商均,转而朝拜禹王。在众人的拥戴之下,禹正式登基称王,定都阳城,立国号为夏。他将丹朱封于唐地,商均则被封于虞地。禹王改革历法,推行夏历,以建寅之月作为正月之始。《说苑》有云:“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夏建立之后,大禹在涂山迅速召集了诸侯大会,旨在反省自身可能存在的疏漏与不足。这场著名的涂山之会,被后世视为夏王朝正式成立的重要标志。待到大会正式举行的那天,大禹身着庄重的法服,手持象征权力与智慧的玄圭,威严地站立于高台之上。四周的诸侯们依照各自封地的方向有序排列,纷纷向大禹行稽首大礼,表达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大禹亦在台上俯身回礼。

礼成之后,夏禹高声对众诸侯说道:“诸位,我自知德行浅薄,才能有限,实在难以服众。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旨在希望各位能够坦诚相见,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过失与不足,使我得以改正。多年来,我亲历亲为,手足皆生厚茧,致力于治理洪水、平定土地,虽有微劳,却始终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骄傲之心。先帝曾多次训诫于我:‘唯有不自夸,天下无人与你争能;唯有不自傲,天下无人与你争功。’若我有任何骄傲自满之处,望诸位当面指正,否则便是对我最大的不仁。对于诸位的教诲,我必将洗耳恭听。”众诸侯听罢,皆心悦诚服。原本对大禹有所非议之人,在见到他如此谦逊的态度后,无不肃然起敬,心中的疑虑也随之烟消云散。史书上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不仅是对大禹个人品德的肯定,更是对他治理国家能力的高度认可。

涂山大会之后,为了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之情,各地诸侯纷纷前往阳城进献珍贵的青铜。随着时间推移,九州所贡之铜逐年增加,大禹忆起古时黄帝轩辕氏功成名就之时铸造宝鼎之事,便萌生了将这些珍贵金属铸造成几座大鼎的想法,以此作为对涂山大会的纪念。经过精心筹备与铸造,最终完成了九鼎——分别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每座鼎上皆雕刻有各自所属州域内的山水奇观与珍稀生物,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九鼎之中,尤以豫州鼎最为重要,它位于中央,象征着中原之地乃四海之内的心脏地带。这九座大鼎汇聚于夏朝国都阳城,不仅彰显了大禹作为九州共主的地位,同时也标志着一个统一繁荣的新时代的到来。九鼎的存在,成为了天意所归、王权神圣不可侵犯以及国家安定富强的重要象征。

禹在位的第十个年头,他踏上了东行的旅程,最终抵达了会稽,并在那里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竹书纪年》记载为第四十五年)。据皇甫谧推断,这位伟大的君王大约活了一百岁。禹辞世之后,他的儿子启顺利继承了夏朝的天子之位,开启了新的篇章。

夏禹,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无畏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成功地治理了肆虐的洪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更为重要的是,他终结了延续已久的原始部落联盟制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政治结构——“国家”。通过建立阶级体系,取代了原始的平等状态;以高度组织化的文明社会,替代了混乱无序的野蛮时代。夏禹此举,不仅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跨越,也为后世帝王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华夏文明崭新的篇章。

中国通史广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TF家族&易安音乐社 连载中
TF家族&易安音乐社
武陌颜
简介:emmmmm……就TF家族和易安音乐社的一些故事有虐有甜
3.4万字6年前
绝世唐门:冬天雨落 连载中
绝世唐门:冬天雨落
君子兰:墨冰
简介:“今年的雨特别美。”“是啊!”少年看向少女,又望了望窗外的雨。“再美也永不即你。”冬天过去,秋天到来。王秋儿的表白,王冬儿的离开。一切该何去何从。神的降临,史莱克的危机。“愚蠢的人类!”冬日的暖阳照在大地上,少年的眼中却是一片冷清。生命中好像少了某种东西,在少年的脑中粉蓝色身影闪过。“冬……冬儿?”(禁止抄袭,转载)封面图出自洛神阁封面铺,各位需要做封面图的大大可以去找苏夜。她这人很温柔的。一句话:苏夜出品,必属精品。
2.2万字6年前
重生之病娇弟弟不好惹 连载中
重生之病娇弟弟不好惹
清糖心
简介:“那哥哥眼里只能有我哦。”某少年白哲而又修长的手把玩着匕首,“如果哥哥眼里有其他人,我就把它毁了。”一双冰冷骇人的双眸散发着嗜血的光芒。某可怜货暗骂道:“死系统,你出来我绝对不弄死你。”“等你死了,咱就投胎不重生了。”某系统安慰道。
6.3万字6年前
励志赏析 连载中
励志赏析
落雪柔
简介:用文字表达心情,抒发感情,让文字把我们的不悦,喜悦,痛苦书写出来....虽是整理出来的文章,不是自己编写的,却是我一直想要表达的。
3.1万字5年前
穿到北宋泡苏轼 连载中
穿到北宋泡苏轼
苏念卿不念情
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太监:“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王安石:“回禀官家,尔等有事要奏。苏轼身为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知制诰,竟知法犯法、偷工减料,欺瞒消费者。”文武百官皆随声附和,一时间朝堂之上怨声载道。宋神宗闻言龙颜大怒,下旨将苏轼贬谪流放。散朝后,宋神宗将苏轼单独召入御书房内。宋神宗:“苏卿家,为何日前朕命人在你处预订的东坡肉、东坡春鸠脍、东坡肘子、东坡鱼和东坡豆腐皆少了数十客,啵啵芋泥茶、绢豆腐坚果奶茶、泷珠四季春等十余种茶饮也少了大半。你可知拜你所赐,朕的前朝后宫皆翻了天?”苏轼:“回禀官家,拙荆有孕在身,不宜过度操劳,微臣本打算停业不做,专心顾妻,念及皇恩浩荡及同僚之谊,才匀出了些许份例,既然官家及各位大人如此不满,微臣日后不再做便是。”宋神宗:“苏卿家请三思,此次将你流放,实为带薪度假、公费旅游,人数不限、地点自选、费用全包,卿难道不知朕之心意?”苏轼:“那微臣在此先行谢过,官家请放心,明儿我就差人把钻石VIP至尊卡呈送宫内,咱们彼此,心照不宣。”宫外,站着一位美丽的女子,眼角含笑。苏轼向她走去,揽住她的腰。苏清欢,此生,我绝不负你。
5.7万字5年前
常行:科普向:SCP项目解析 连载中
常行:科普向:SCP项目解析
常行CX_OW
简介:我发现SCP的云玩家好多啊……
58.9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