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启,亦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出身于阳翟,乃大禹与涂山氏族女子之子,承袭父业成为夏朝第二代君主。禹驾崩之后,姒启并未直接继承王位,而是经历了一番波折,最终取代了原本指定的继承者伯益。为了稳固政权,姒启亲自率军出征,于甘之战中大败有扈氏,彻底铲除了内部的反对力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然而,在权力的光环下,姒启渐渐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沉迷于音乐与美酒,忘却了先祖治水救民的伟大功绩。随着岁月流逝,朝堂之上开始滋生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其晚年,一场由武观引发的叛乱更是令整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尽管如此,姒启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在为国事奔波劳累。最终,这位曾经辉煌一时的帝王因积劳成疾而逝去,长眠于安邑附近的陵寝之中,享年七十八载。
启的母亲乃是远古大族涂山氏的一员,关于这段传奇,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有过记载,当年大禹为治理肆虐的洪水,足迹踏遍了神州大地。某次,他意外地与涂山氏女子相逢于台桑之地。彼时,这位身怀六甲的女子,最终诞下了日后名垂青史的启。
舜帝之后,王权愈发巩固,相传在姒禹于涂山召集万国盟会之时,曾有“执玉帛者万国”的盛况。“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此所谓涂山,实指今日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位于夏人活动的核心区域附近。由此可见,历经鲧、禹两代人的努力,夏后氏已然成长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为夏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王权的兴起,原有的氏族制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机构遭到改造或废弃,唯有领袖继任需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得以保留。从妫舜至姒禹,这一时期正值社会大发展之际,英雄辈出,群星璀璨。最初,众人一致推举皋陶为姒禹的接班人。皋陶曾掌管五刑,负责审理案件,深得民心。然而,不幸的是,皋陶早逝于姒禹之前。随后,部落联盟的议事会又提名了益,即伯益。伯益乃颛顼与少典氏之后,又名大费,与皋陶有着一定的亲缘联系。他曾助姒禹治理洪水,功勋卓著,深受妫舜赏识,被委以管理山林湖泊、驯养飞禽走兽的重任。古代文献记载:“益主虞,山泽辟。”有学者推测,伯益的最大贡献在于开创了畜牧业。因此,依照传统惯例,尽管姒启身为首领之子,在议事会上被首先提及作为候选人,但因其功绩与声望远不及伯益,故而伯益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议事会认可的合法继承人。
然而,在益与启的时代,古老的习俗已被新兴的价值观所取代。禹驾崩之后,启迅速行动,向法定继承人益发起了挑战,意图夺取最高权力。史书上对此事有着不同的记载:“益代替禹成为首领,将启囚禁起来,但启最终反戈一击,杀死了益,继而承袭了禹的王位”;又有一说:“昔日禹去世时,本欲将天下传予益,不料启的追随者们却联手对抗益,最终拥立启为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禹原本指定益为继承者,并任命启为其辅佐。然而随着年岁增长,禹感到启不足以担此重任,便正式宣布由益接替自己。启不甘心失败,与自己的亲信密谋,最终击败益,篡夺了王位。实际上,禹虽表面上传位给益,实则暗中扶持启,使其最终得以自立为王。”无论哪种版本,都反映出这场权力交接过程中的激烈斗争。在这场动荡中,启曾一度处于劣势,甚至遭到益的强烈抵制,被囚禁于牢笼之中。然而,凭借姒禹生前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夏后氏族的强大势力,启最终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在众多拥护者的帮助下,启重新集结力量,向益发起了最后的攻势,成功将其铲除,从而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夺得领袖之位后,姒启在现今的河南禹县召集了一场盛大的盟会。他向联合体内的各个部落及周边的酋邦通报了这一消息,旨在争取更多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便是古籍中所记载的“夏启有钧台之享”。然而,姒启打破传统习俗的夺权之举,却引起了部分部落的强烈不满。特别是那些实力强大、同样渴望登顶联盟权力巅峰的部落首领们,其中以有扈氏为首,他们公开表示不愿服从姒启的新领导,最终引发了姒启讨伐有扈氏的“甘之战”。
在那个古老的年代,有扈氏是这片土地上最为强盛的部落之一。相传在姒禹的时代,便爆发了一场决定命运的战争——“攻有扈”。在这场战争之前,姒禹面对自己的军队庄严宣誓:“今日正午,我将与有扈氏一决胜负。众位将士,卿大夫及平民百姓们,我并非渴望占有你们的土地、财富或是人口,而是肩负着执行上天意志的使命。”历史记载,姒禹与有扈氏之间的争斗,并不仅仅是为了领土的扩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权力的争夺。有扈氏凭借其实力,企图篡夺联合部落的领导地位,因此引发了姒禹的讨伐。然而,这场战争并非一蹴而就,据说,即使经过了三次交锋,有扈氏仍然不肯屈服。于是,姒禹采取了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他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来整顿内政,弘扬教化,最终使得有扈氏心悦诚服地归顺。姒启继承父志,继续对抗有扈氏,这可以看作是对先王遗愿的一种延续。通过武力与教化的双重手段,姒启不仅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也为后世留下了处理内部矛盾与外部威胁的经典案例。
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一场两大势力的激烈碰撞,尽管战况惨烈,但留下的文献记录却寥寥无几。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姒启在战前发表的一篇战斗动员令,即《尚书·甘誓》。该文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相传,姒启领兵与有扈氏交战于甘泽之畔,却未能取胜。战后,他静坐于帐中,凝视着满地狼藉,心中五味杂陈。他自问:“吾之地非狭小,吾之民非稀少,何以战败?”沉思良久,终得一悟——“乃吾之德行浅薄,教化不力所致。”于是,姒启决定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他广施仁政,亲近亲人,尊敬长者,选拔贤能,任用有才之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国力大增,民心所向。最终,在次年的较量中,有扈氏不堪一击,俯首称臣。姒启不仅平定了有扈氏,还赢得了天下的敬仰,各国纷纷前来朝贡,一时之间,四海之内皆知其名。然而,姒启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背后凝聚了多少心血与智慧。他更加谦逊谨慎,继续推行仁政,使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对财富与权力的渴望,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剑,斩断了氏族制度下天然形成的和谐秩序,催生出了国家这一新形态。然而,这股欲望的洪流并未因此而消退,反而愈发汹涌澎湃。姒启以铁腕结束了传统的“禅让制”,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然而,权力的游戏远未落幕,他的子嗣们为了争夺那至高无上的王位,再次陷入了手足相残的惨剧之中,史称“武观之乱”。
姒启晚年,王室内乱纷起,众子争夺王位,局势动荡不安。其中,季子武观因政见不合,被流放到遥远的西河之地。然而,当王位继承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之时,姒武观不甘心就此沉寂,他密谋反叛,意图效仿先祖姒启以武力夺取大位。这场突如其来的内乱,使得夏王朝的根基摇摇欲坠,险些覆灭。幸得忠臣彭伯寿挺身而出,率军远征西河,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保住了夏朝的社稷。
中国通史广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