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个时候,补给车队的指挥官也不得不下达了全体进中继站避难的命令。部落军队的迫击炮打得实在太准了,如果在这样暴露的情况下挨上几炮,车队里的几辆油罐车肯定是保不住了。而这些车上的油料,却正是蒙巴顿将军所急需的,尤其是在前线准备开始的坦克突击战,更是需要足够的油料才能展开。
至于中继站的可疑之处,补给车队的指挥官也基本上认为可以排除了。可能是中继站遭到了部落武装的突袭,无线通讯设备被毁;可能是设备故障,无法联络;也可能是……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在现在的情况下,只有车队进了中继站,然后分散隐蔽一下,才能有效降低补给车队被毁的可能。好在部落武装的迫击炮虽然打得准,但炮弹却似乎不够多,不然中继站里的损失可能更大。
令出如山!补给车队迅速动了起来,反应速度快得超乎想像。其实,几乎所有的北方军早就想撤进中继站了,在这样露天的环境下挨打,实在是件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
车队打头的变成了几辆拉载着护卫士兵的卡车,现在他们已经顾不得前面的这段路上会不会有地雷了。被地雷炸死和被部落武装打死没什么不同,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赌上一次。
紧随其后的是那些拉载了辎重的卡车,由于路面坑坑洼洼,再加上这些货车载重量都比较大,所以这些车辆在卷起一片漫天尘土的同时,钢板弹簧也被震得嘎嘎作响。
至于那辆一直兢兢业业开路的排雷坦克,此时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它只能慢吞吞的行驶在最边上,缓缓的向中继站的山后开去。坦克里的驾驶员看着一辆辆的车子从他身边绝尘而去,,只能无奈的咒骂着。好在它的装甲够强悍,相信短时间内部落武装的武器也暂时拿他没什么办法。
一时间,这支在草原上亡命奔突的车队倒开出了百舸争流的效果。一道道尘烟遮天蔽日,让尾随攻击车队的部落士兵们都失去了对目标的准确判断。
终于,补给车队从北侧的山口,一头撞进了中继站的山坳里。
山坳晨静悄悄的。
不知什么时候,山坳里的迫击炮已经不再打了,而中继站外的部落武装们似乎也知趣的停火了。
当先几辆满载士兵的卡车冲进山坳深处,寻了处宽阔的地方“嘎”的一下停住了车子。接着,车上的指挥官跳下车来,大声吆喝着车上的士兵下车。很快,军官的命令下达了。负责联络的联络中继站守军,负责协调的安排后续车辆的停放,负责扎营的……
可是,最先进来的北方军军官们很快就发现了山坳内的异常。山坳内怎么一个自己人也没有?连宿营的帐篷都没看见一个?除了满地杂沓的脚印外,根本看不到一点中继站应有的样子。
不对劲儿啊!
先进来的几个下级军官很快聚集到了一起,互相交流着彼此的疑问,商量着对策。
“看,快看!”忽然,一个军官指着山头上的工事惊叫了起来:“那些工事怎么都朝里?怎么像是为我们准备的?”
几个军官抬头一看,可不是。山头上,许多支大口径机枪的枪口正冷森森的指着自己这些人,让他们心头情不自禁的一紧。
为首的一个军官一下子白了脸。不对劲,这怎么像是个圈套?刚才他就奇怪,部落士兵的迫击炮怎么会打那么准,这连北方军都做不到的。难道说这里面是个陷井?
回头再看,北侧的山口处尘土遮天蔽日,车队后续的车辆还在继续向山坳里灌进来。侧耳再听,部落武装的进攻怎么停止了?这个时候不正是袭击车队的最佳时机吗?
“快,快,你们两辆车赶快集合,分别去南口和西口看看,如果是圈套就马上占领山口。联络守军的人回来了没有,马上再派出人去联络,一旦发现情况不对,马上鸣枪示警……”
“还有多少辆车还没进来?”周吉平从山坳一侧观察完毕,马上又来到山头向外一侧的工事里询问着观察哨。
“不多了,还有十几辆。具体数字不清楚,尘土太大了。”观察哨报告道:“那辆怪模怪样的开路坦克落在了最后,离得老远。”
周吉平伏在工事边沿,探头往山口方向看去。果然,山口方向尘土漫天,除了可以听见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外,根本看不见汽车的影子。而近五百远的路上,那辆排雷坦克正慢吞吞的向边边赶,看它形单影只的样子,倒是显得挺可怜。
“杜卡,你们那边怎么样?”周吉平通过电台问杜卡道。
“正常,我们正跟着车队移动,等会儿他们一进去,我们就可以把山口封死……”杜卡的话还没说完,另一个声音已经加入了进来:“大酋长,有两辆车正往外冲,可能是发现了我们……”
说话的人是左曼,他现在带着一部单兵电台,在一个极佳的观察位置上负责山坳内战局的把握。虽然单兵电台有好几部,但是由于沟通方式、语言习惯,包括理解能力的不同,周吉平宁愿只和自己熟悉的人沟通,以避免语言上的误会所造成的偏差。
“哦?这么快就发觉了?”听到左曼的报告,周吉平微微的惊讶了一下,马上命令道:“发信号,山口的守军放火,绝不能让他们冲出去,我马上过去。”
“是!”左曼答应着,发信号去了。
周吉平顾不上再看山坳外的补给车队情况了,他一边住山坳内侧的防线走,一边对杜卡命令道:“杜卡,山坳里要动手了。你跟紧点,一旦这些家伙不往山坳里走,你就开火!”
“明白!”杜卡也沉声应道。
说是中继站,其实这处所谓的中继站一点没有什么“站”的样子,只不是是一片由三座山坳围合的寻常草原荒地而已。之所以把这里开辟成中继站,就是因为这里易守难攻的独特地势。
这处中继站的面积并不小,南北两处山口间的距离足有一公里远。而南向的出口则是一道宽近四百米的马鞍形通道,旱季末尾已经转成东南向的风,正从这道山口里灌进来。
战争之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