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地主爷
超小超大

家里一切都好第四更求打赏

  第三十七章 家里一切都好(加更章节!!!)

  走走停停,紧紧慢慢,徐清一行人回到了洛南县城,近乡情更怯,如此便是有了更加亲切的体会。来唐朝半年,徐清也差不多融入了这个令后世向往的王朝,又于荀雪儿几乎一见钟情,对于这个陌生的唐朝,终于有了一点点家的感觉,令人十分想踏踏实实过日子的那种感觉,希望身边人一直这样好好地陪他走下去的感觉。

  农历五月,冬小麦就已经熟透了,大家忙着收麦,还有忙着种一季稻子,或者再种一季麦子,亦或是其他秋粮。所谓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就是这样来的,农人不会诗句,谓之“双抢”,抢收抢种,与天地争利。

  到了六月,人和牲畜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只要除除草,活动一下泥巴,按时排水加水,只要不遇见旱涝,农民就可 以安心的等着粮食长大,抽穗,成熟……这就是最理想的一年!

  徐清回到洛南已经是六月末了,田野青青,一行人骑着马走过田埂,享受被农人们好奇打量的目光。这种感受和开着豪车路过一群苦等公交的人面前一样吧,徐清这样猜,因为他也没有开过豪车。

  徐清这行人只剩下六个人了,因为有三个护卫是顺路领命保护徐清的,徐清早早地遣他们回去了,剩下两个护卫算是徐清的家将了,只要徐清不辞退他们。牛吃草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是王山,两个憨厚老实的兵汉子,徐清答应他们可以把老婆孩子街道徐庄旁边落户,好照看家里,王山感恩戴德得不行,牛吃草微微脸红表示还没有老婆。

  徐清骑马在前,上官仪骑马胯剑在旁,这把剑是徐清送给他的赔罪礼,两个护卫在马车后面,还有荀雪儿荀夜羽两 个人在马车里,坐在徐清那身银盔甲上面。

  荀夜羽在马车上很无聊,而且也闷热得很,他拉开马车的帘子,呼吸了一口空气,扯开嗓子吼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哦?初六兄,你…连你小舅子…连你小舅子也会作诗啦?”上官仪听了这首诗差点从马上跌下来,既羞又惊地道:“要是这样,我连你家也不敢去了,这藏龙卧虎的……”

  “放心吧,我家里只有一个小妹妹,收养的……”徐清笑道,那首诗是他在开春的时候抄的,没想到背荀夜羽偷去了。

  “上官大哥,这东西不是我写的,是姐姐听姐夫…哦…不不不,徐大哥作的。”荀夜羽在车上喊道。

  “就你多事,老实坐着……”荀雪儿在车里面小声说道,不过乡间静谧,大家都听得道。

  “幸好幸好啊,要是初六兄你作的那我就放心了……”上官仪长叹一口气:“倒是初六哥和嫂子吟诗作赋,郎才女貌是一对神仙眷侣啊。”

  “哈哈哈哈……”徐清大笑,不过他打马回头,悄悄跟上官仪说了他和荀雪儿的事情,连着荀雪儿和他没有成婚也说了,惹得受封建礼教熏陶严重的上官仪又惊又怕,连连佩服徐清的胆大。

  走山转水,聊着天,徐庄的小路出现在众人面前。

  徐府:

  “月儿姐姐,外面在喊什么?是不是什么卖东西的来了?”徐琪绣着一朵莲花问道,她现在学了许多女红呢。

  “我听听,嗯?少……少爷?少爷……”小月尖着耳朵听,脸色由疑惑变惊喜。

  |“少爷?初六回来啦!”徐琪也差不多听出了什么,开心的丢下刺绣,跑到房外要听个仔细。

  “真的?”小月和小如问徐琪,徐琪使劲点点头,于是三女一齐跑到大门口。只看到一群疯孩子在疯跑,一边跑一边喊:

  “徐老爷回来了!徐老爷回来了!”

  然后一队小小的人在田野中由小变大,三女眼里泪眼婆娑,那可思念的心终于得到了满足,主心骨回来了!战场上回来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徐清也十分想念三女,一鞭子抽得马跑得飞快,一个人先赶到回了府,马没停稳,就跳下来,跑向大门。

  “徐琪!小如小月!我想死你们了!”徐清跑过去抱着迎来的三女说道,三女也没挣扎,任由徐清抱着,反正她们的卖身契在徐清手里,徐清想把她们那啥就地正法也是合情合理的,何况她们也想极了徐清。

  “家里一切都好吧?刘三呢?”徐清终于抱够了。

  “家里一切都好,刘三阉猪去了……”徐琪暖暖地答道。

  一切都好啊,出门在外的人,最安心的莫过于听到这五六个字。徐清也感到踏实了,一切劳累,一切忧虑都消失了一样。慢走的一行人也回到了府中,又是一阵莺莺燕燕,长情短语不必说。

  “请徐老爷安……”郑老伯带着几个当家汉来到徐清家门口,他们身后还堆着七八个袋子。

  “郑老伯,无需多礼,这些天庄子里都还好吧?夏粮不错吧?”

  “托徐老爷的福,春上虽然有些小涝,但是多亏了徐老爷带着我们修的那些沟渠,地里没涝。庄子里也安分,那些猪一头头有了上百斤,来看得人一摞又一摞呢!这次,这次我们是来交租的。”

  “交租,这一季你们不用交给我,都算你们的呢。”

  “不不不,徐老爷别这么说,这次夏粮多亏徐老爷组织我们修的沟渠,徐老爷还付了工钱,俺们虽是卑贱人,也不能不讲道义,交的不多,算是庄子里人的心意,徐老爷还请不要推辞。”

  “好好好,我就却之不恭了……”徐清也不矫揉,收下这些东西他也不用再去买了,而且不收人家是不会安心的,到时候也变着法送过来。

  傍晚,徐清带着上官仪到处逛了逛,上官仪被徐清的仁义震撼了,他没想到居然有人对租户这么好,而且看着徐庄的气氛,似乎有桃源之境的样子啊。屋舍俨然,美池肥地,阡陌交通,沟渠纵横。

  “初六兄,我都想在你这里买一块肥地过一辈子了。”上官仪跟着徐清在池塘边散步,池塘里水波鱼纹,倒映着夕阳蓝天,池塘边种的是水稻,郁郁青青。

  “嘿嘿,我的地可贵呢,亲兄弟明算账啊。”徐清一脸认真的道。

  “你啊你,明明是个大仁大义的,文武无所不通的有本事的人,却总装一副在意蝇头小利的样子……”

  “上官,你说反了,我明明是个在意蝇头小利的人,却不得不装一副大仁大义的样子,并且文武都学些,好保护我的蝇头小利啊。”

  --------------------

  这一更给所有人,愿所有人的家里,一切都好!!!

  照例:求打赏,求鲜花,求支持,求包养!!!

唐朝地主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乱唐 连载中
乱唐
五味酒
简介: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作乱,盛世大唐骤然危如累卵,帝国都城屡遭蕃胡铁蹄践踏,昔日天可汗跌下神坛,这个让后人无比神往的时代就此终结。然而,艰危乱世中一个年轻人突然出现,他能够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吗?大唐将会重新振作,还是继续跌入无尽的深渊……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498.0万字6年前
三国听风录 连载中
三国听风录
疙瘩瓜
简介:特种兵刘琦,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三国时期,并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八骏”之一的刘表的大儿子刘琦。此刘琦已非历史上的彼“刘琦”,看刘琦如何扮猪吃虎,默默发展。等待时机,一遇风雨便化龙,将三国的天搅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这么好的条件,荆州,收了;猛将,拿下;美女,嘿嘿,你觉得刘琦会放过么?天下,一切尽在掌中。。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59.0万字6年前
宦海弄潮 连载中
宦海弄潮
柳生如梦
一起枕边人与结拜弟兄精心炮制的车祸一次绝望中做出的无奈抉择一个好人的消亡一代枭雄的崛起跨越千年,从矜贫救厄的慈善家,到不择手段的陈亲王,命运的洗礼,亦是攀登的阶梯波诡云谲的宦海,处尊居显的权臣,笑里藏刀的皇亲,算无遗策的谋士人生在世,如处荆棘,不做天上鹰,便为笼中雀尔虞我诈,机关算尽,宁可万骨枯,终成一将功
1.5万字5年前
王朝周期律 连载中
王朝周期律
清风绿茶
波澜诡谲的朝堂,积弊已深的帝国。危险、沉沦、背叛接踵而来,权力如跑马灯般转换。王朝兴衰复亡的周期好似不可避免。几代人前赴后继,几代人轮番尝试,能找出一条终结一切的道路吗?
21.7万字5年前
魏郡李 连载中
魏郡李
橡树之心
初平元年,当时旱蝗,林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兴平元年,时大旱,蝗虫起,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建安二年,夏五月,蝗。秋九月,汉水溢。是岁饥,江淮闲民相食。建安八年,时大旱蝗虫起。……初平三年出生的他是济阴豪族李氏嫡子,本该有一个平顺的人生,但,三岁时,父辈死伤殆尽。八岁时,任青州刺史的大兄亡故,他想好好地活下去,只是,满堂幼弟皆孤子,千担重任压肩头,责任让他无可逃避,满腹经纶?不会。勇冠三军?没有的事。算无遗策?不可能的。仁义无双?呵呵。妻妾成群?李某自称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那他会什么?会苟,活得久。
14.0万字5年前
中世纪演绎 连载中
中世纪演绎
卿渊
唐纳德的前世、后世在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故事演绎。用东方人的思维与智慧谱写了西方中世纪的战国史诗。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求收藏、点赞、推荐……
11.0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