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地主爷
超小超大

第九十章进士选拔

  第九十章 进士选拔

  开考之日,犹如上朝一般,大清早起来,徐清眯了眯眼,穿戴好后,荀雪儿已端着一盆子来,小月提着一铜壶倒下半盆热水来。

  徐清用热毛巾放在盆里,再拧干将毛巾搁在脸上,待每个毛孔都舒展开了,将毛巾放下,拍了拍脸,清晨的睡意顿时消去了不少。

  徐清带好.翘脚内衬巾帻幞头帽,内穿黄软锦步内衣,加了一套纯棉厚罩衣,外遮绯红官袍,既是整齐,也是防寒 防风,威风八面,好一个大官模样。

  荀雪儿小月看了徐清都是道:“好精神啊!”徐清笑了笑,让牛吃草牵了马车,直奔长安贡院。

  贡,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唐朝的贡院不止一个,现存的还有江南,北京定州等贡院遗址。长安贡院举办的考试,是各地方贡院选拔出来的人才,加上各级官员推荐和名气较大的士子的最终考核,也称及第试。

  这时候的贡院已是熙熙攘攘起来,徐清马车到后,院门一开,几个伙计,就挑着灯笼进来,殷勤地向徐清道:“徐大人,茶饭都给您老人家备好了,是在屋里吃,还是在堂里吃。”

  徐清心里摇头,我是老人家啦?嘴上没计较,道:“在堂上吃吧!”

  天边夜色还未散去。

  寒风袭来,刮得脸上如同刀割一般,这天气考试,也真是够呛。要是碰到家境贫寒一点的,指不定就……唉,倒不如在三伏天考试,总热不死人的。

  吃完饭,小厮提着灯笼在前引路,徐清跟在后头,迈步走到大堂上,这是要巡视考场。冷风一吹,徐清紧紧衣裳,见到杜如晦也来了,打了招呼。徐清道:“杜尚书,这天气考试,难免会影响士人的思绪啊……”

  “徐大人可有妙法?”杜如晦也是眉头紧皱。

  “嗯,不如吩咐后厨,做些热食,熬些热汤吧,也好让考生祛除寒意。”

  杜如晦听了,当下让伙计去叫后厨,做了一大筐蒸饼,以及一桶刚刚烧好的鸡蛋热汤。厨子说,要是少了,后厨还有,马上端过来。徐清听了点点头,看看蒸饼,心道这贡院还不错,没刁难克扣。

  考生陆陆续续出现在了贡院,看见贡院又热汤热食,一个个纷纷喜颜悦色,只不过喝汤的很多,吃饼的却不多。

  但见一名考生一手抓一个块蒸饼在那啃着,转眼间连吃了十几个馒头,众考生不由指指点点,摇头晃脑。那名考生见此,满脸惭愧地道:“愚弟来长安三个月,还不曾吃过如此饱,再来一碗汤……”

  堂上帘子后面,徐清看了又是微微点头,心道这位考生倒也有几分执着,是个人才,不知学识如何,等下阅卷之时,先注意他一下罢。

  见考生来的差不多了,徐清起身,走出帘舍,拱手道:“诸位才子,有道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今朝此试,愿诸君,共雁塔题名!”

  纵是知道进士不那么容易,但大家都是喜欢听吉言的。又见是长安第一才子在这里当主考,考生们都是起身拱手,以近乎狂热的神情对徐清道:“愿得徐大人才思一分足矣!”

  这时候杜如晦打着灯笼进来道:“就可以动身了。”

  约莫不到后世的八点,众人抵达了贡院的正式考场,原来不知道,现在一看,哇呀呀,三千余各贡院贡士,他荐自荐,也称作领乡荐二千余人都聚集在此。不少衙门里的脚夫,一个个都聚集在这里,想要帮人提东西赚点外快,贡院门口,被挤成了一团。

  五千学子,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之辈,经历了大浪淘沙来到这里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各学子没有直去贡院,先去供给所,领取炭火木柴,考试的供给,由长安府中提供。

  徐清来到供给所,见炭火供给,有木柴、煤、炭、秫苇,此外还有炭盆,蜡烛可以支领,还算齐全。可徐清稍 微一听闻,原来这些东西好多都是要买的。只有炭盆,蜡烛和一斤木柴不要出钱,再想要多的,就得掏银子。那些 多余的物资,都是贡院里几个小吏自己出钱购买的,好在这里大赚一笔。徐清见价格也还公道,是贵了几分,不过还算不上“宰”,也就没说什么。

  全场有五千多考生,参加进士科的占了一千二百多人,徐清看着手中的花名册,摸摸鼻子,这可是要刷掉一千多人啊,怎么下得去手。杜如晦见此,考诉徐清说:“徐大人可知这剩下的一千人,该如何?”

  “额,不知,敢问杜大人……”

  “这前一百名,自然是荣登富贵,再过了吏部核试,将来要做官的,不必细说。”

  “这第二个前一百名,将来就放入国子学,学制三年,再度考核,发放地方充吏,辗转几年,评价得好,入个末流的官,再几十年,运气十足,能力强的话也能当个县府之类的官后致士。虽不然,也能一辈子衣食无忧,还能置办家业,留给子孙。”

  “这第三个一百名嘛,又差一点,不过也还好,放到各大官员家里充当侍者,幕僚,要是能得到机缘,各大官员给他安个位置,也是荣华富贵的命。要是……额,小声说,要是你我有看上眼的人才,也可把他放到这里面,自己取了去……”

  “三百名后嘛,就无甚作用了……”

  徐清看着杜如晦悠然自得的神情,暗暗咂舌:想不到这第一次的科考,就能将各种利益均衡到如此地步。说道:“小弟受教了……”

  杜如晦老奸巨猾的一笑,拿起煮好的茶汤自饮起来。

  作为主考,自然不会亲自去监考,放题。徐清坐在贡院屋子里面,安心的烤火,拿着一本架上的书读起来了,是《论语》。

  话说他到了唐朝之后,还真没怎么好好看书,现在一读起来,许多繁体字都要好好想起才能知道意思,又是断句,又是从左读到右的,不一会就头昏眼花,脑袋直点桌子。

  杜如晦见此,不由得笑了笑。他不知道这个负有盛名的大才子,怎么读起书来这般不认真,可能大才之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看起来无聊?看清楚徐清拿的是论语,他倒是有几个读书的疑问,想要和徐清相互印证一番,于是道:

  “徐大人,你是长安第一才子,我倒是有几个读《论语》疑问要请教你,不知可否?”

唐朝地主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之吕布天下 连载中
三国之吕布天下
妖惑天下
简介:谁能想到张浪会因为喝醉了酒就穿越了!一场大醉醒来,张浪赫然发现自己居然回到了东汉末年,并且成为了吕布!要命的是,诸侯联军已经聚集在虎牢关下,刘关张正等着上演三英战吕布呢!在这个牛人遍地的时代,为了生存下去,张浪拼了命地抢粮抢钱抢地盘!要发展壮大,光有钱粮地盘还不够,还得有人才!为了弄到人才,张浪是坑蒙拐骗样样来!三国的美女个个妖娆似妖精,千般妩媚,万种风情,不过女王们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弄到手的!本书轻度yy,有点热血,敬请关注《三国之吕布天下》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47.2万字6年前
抗日之铁血军旅 连载中
抗日之铁血军旅
孤独夜光影
简介: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记下一段红色的历史。久久无法忘怀的曾经、那被鲜血侵染的过去。请求赐予重生的命运、回到那篇红色的土地。想要改写哀伤的曾经、宁愿只能挣扎的前进。我怀着一颗悲痛的心、记下一段白色的历史。久久不敢回忆的曾经、那被白雪覆盖的过去。如果给我重来的机会、来到苍白无力的过去。让我洗刷耻辱的记忆、哪怕只会惨烈的死去。那一年、鬼子侵华,烧杀抢掠。那一年、抗日英雄,宁死不屈。那一年、血光冲天,尸横遍野。这一刻,紧紧捏紧拳头,想要回到过去,成为那万千抗日英雄中的一名。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体验。作者群47879080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69.4万字6年前
半生痴迷 连载中
半生痴迷
萬龘
简介:此一生,有人恋权有人恋财男主痴情,生于清末长于民国亦幸亦不幸皆在此书中
6.8万字6年前
三国演义(白话版) 连载中
三国演义(白话版)
王希文
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原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原著内容是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而且每个章节内容篇幅太长,今天读者阅读起来极不习惯,并且在原著中的迷信思想和对农民起义军的污蔑称呼,也与今天的时代的不符合。在我努力遵守《三国演义》主体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特色基础上,对原著内容进行全面翻译和改编,这样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81.0万字5年前
魏郡李 连载中
魏郡李
橡树之心
初平元年,当时旱蝗,林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兴平元年,时大旱,蝗虫起,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建安二年,夏五月,蝗。秋九月,汉水溢。是岁饥,江淮闲民相食。建安八年,时大旱蝗虫起。……初平三年出生的他是济阴豪族李氏嫡子,本该有一个平顺的人生,但,三岁时,父辈死伤殆尽。八岁时,任青州刺史的大兄亡故,他想好好地活下去,只是,满堂幼弟皆孤子,千担重任压肩头,责任让他无可逃避,满腹经纶?不会。勇冠三军?没有的事。算无遗策?不可能的。仁义无双?呵呵。妻妾成群?李某自称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那他会什么?会苟,活得久。
14.0万字5年前
潜伏 连载中
潜伏
月影梧桐
《铁十字》番外,小林光秀,我在中国这十年(1943-1953)
0.6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