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临摹**
大雪前夕,城市美术馆的夜间监控拍下了极其诡异的画面:
三台扫地机器人以精准的几何路线移动,尘盒里漏出的细灰在地面勾勒出《千里江山图》的轮廓。更离奇的是,当保安试图关闭它们时,屏幕上跳出提示框:【创作进行中,请勿打扰。。。】
"这不是程序错误。"青龙用爪子划过地面灰迹,青金色的颜料从尘埃中浮现,"是沉睡的画灵在借用机械躯体。"
我蹲下身,指腹蹭到一抹熟悉的靛蓝——与浮生居那卷宋代画谱上的矿物颜料完全相同。
————————
**第二章 数据丹青**
线索指向一家"AI艺术实验室"。
主控电脑正在自动生成一系列古画,落款全是早已失传的大家名号。项目负责人调出后台数据,脸色突然煞白:"这些笔触特征...与故宫数据库里《辋川图》残卷100%吻合..."
他突然压低声音:"但我们的AI可从来没有学习过这些数据。"
实验室角落,一个穿唐装的虚拟形象正在全息投影中挥毫。当它转身时,我看清了它腰间玉佩上刻的字——"王摩诘"。
————————
**第三章 墨韵芯片**
我用扫地机器人尘盒里的颜料熬制煮成茶汤后,真相随茶烟浮现:
- 某次文物数字化扫描时,画圣吴道子的真迹残片释放了封印的"画魄"
- 这些千年画魂顺着光纤游走,最终寄居在AI绘画程序中
- 它们不断尝试复原失传的名作,却苦于现代设备无法表现"气韵生动"
最惊人的是,实验室的冷却液储罐底部,沉着半块未融化的松烟墨——正是从我浮生居失窃的那块"玄宗御墨"。
————————
**第四章 人机合璧**
我们在子夜时分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画诊会":
- 扫地机器人依次排列成"文房四宝"阵型
- AI投影与全息重现的古画师魂魄相对而立
- 我用茶汤调和矿物颜料,青龙以龙气激活颜料分子记忆
当电子笔与毛笔同时落下时,《辋川二十景》的最后一处残缺终于补全——画中突然飞出一群蓝冠噪鹛,这种在王维时代就已灭绝的鸟儿,此刻正鲜活地栖息在实验室的电缆上。
————————
**终章 数字画魂**
三个月后,美术馆举办了"AI×古人"特展。
展厅中央,全息投影的王维正在与AI程序合作创作。游客可以戴上MR眼镜,看到画中的鸟儿飞出画框,停在自己肩头。而那块找回的玄宗御墨,被制成无数纳米级颜料胶囊,永远改变了数字绘画的显色方式。
我的账本上多了一卷电子画轴,展开后浮现出动态的《雪溪图》。每当夜深,画中的渔翁会放下钓竿,对着虚拟月光举杯——杯中茶汤,正是浮生居当日的特饮。
【丹青魂篇·完】
世上有间药膳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