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后排的王启年答道:“目前进展很顺利。”
李默涵点了点头,翻过一页,又问道:“那么轻机枪、迫击炮、手榴弹的训练呢?”轻机枪是麦德森机枪,李默涵委托昌盛洋行从丹麦定货一百支7.92毫米口径的麦德森轻机枪,到货之后,李默涵在军火库里用山寨手机进行了复制,如今党卫军每个班都配有一挺麦德森轻机枪,每个营还额外配备了一个轻机枪班。
至于迫击炮,也是通过昌盛洋行定货,从美国购买。
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则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当时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
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 47mm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这门炮使用长型超口径迫击炮弹,全弹质量11.5kg,射程为50~400m,射角为45 °~65°。这种在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当时被叫作 “雷击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然而戈比亚托发明的迫击炮是由海军臼炮改装而来,虽然射程近,但无法拆成可携带的部件,步兵小单位作战使用起来仍然不方便,因此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李默涵以前当雇佣兵的时候玩过迫击炮,因此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了个大概的图样,并提出了一些设计要求,让昌盛洋行带着这些到美国去请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设计研发,成功之后,在美国申请了专利,之后又在美国进行加工生产。这种迫击炮类有座钣、炮管、可调支架、带尾翼的炮弹、减震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口径分两种:
第一种是50毫米轻型单兵迫击炮,这种迫击炮采用了一种新的密闭火药燃气的发射原理,榴弹尾管内有一堵塞,堵塞内有底火及发射药。击针击发底火后,发射药迅速燃烧形成高压火药燃气,推动榴弹向前加速运动。在榴弹向前运动时,堵塞沿尾管向下运动被尾管底螺卡住而停止运动,并随榴弹一起飞出弹射器。在整个发射过程中,堵塞始终将火药燃气密闭在尾管中,使武器在发射时是无(微)声、无烟、无焰。背带和表尺上有100米、200米、300米、400米这四个射程的标记,而在实战中目标不可能总是正好在这四个距离上,因此就需要射手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地形等因素,灵活掌握射角的装定。全重3公斤,最大射程400米,专用炮弹可产生80多片杀伤破片,杀伤半径3~5米。还可以兼容最新式的步兵手榴弹,杀伤范围在3米左右。
第二种是口径60毫米中型迫击炮,全炮重:22.4公斤;炮身重:9.4公斤;炮架重:5.8公斤;瞄准具重:0.48公斤,榴弹重:2.18公斤;最大初速:329米/秒;最大射程:500米;高低射界:45度-85度;圆周射界:360度;最大射速:20发/分。专用弹药有效杀伤半径:4~8米米。”
参考后世的命名方法,这两种迫击炮被定名为14式五十毫米迫击炮和14式八十毫米迫击炮。
手榴弹也是根据李默涵画的大概图样再由美国专业设计师进行设计研发,同样在美国申请专利并生产的。
在此之前,李默涵一直在纠结到底选用哪种手榴弹好,一个是木柄手榴弹一个是卵形手榴弹。
木柄手榴弹看似简单但是工序很多。特别是这个木柄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处理,把原木加工成粗细长度一定的木柄,还得掏空,反而不如铁皮壳卵形的手榴弹生产方便。
有柄手榴弹结构上较为简单,其主要部件为:木柄、弹壳、保护盖、拉火绳、拉环、拉火管、导火索和雷管、炸药等。这些零部件大多为铸造或冲压件,如弹壳一般为铸造的,生产工艺要求比较低,即使是小作坊也能够生产出来,适合在战争中大规模生产。
而无柄手榴弹结构上相对要复杂一些,弹壳的工艺与有柄手榴弹基本上相同,只是引信结构上要复杂得多,成本也相应的提高了。但是老式的有柄手榴弹大都没有预制破片,少数在外面加一个破片套,而无柄手榴弹即便是较老的型号也会在铸造弹体上铸出槽,以便产生较多的杀伤破片。
在安全性能上,无柄手榴弹则远胜于有柄手榴弹。有柄手榴弹除了保护盖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保险装置。如果先拉弦再投掷的话,那么在投掷前手榴弹就已经处于发火状态。而用小指勾住拉环投掷的话,则出手瞬间手榴弹就已经点火了。若是手榴弹发生早发火现象的话,那投弹者轻则负伤,严重的话恐怕就要丢掉性命了。只是无柄手榴弹不能向倾斜的坡面或者屋顶投掷,否则就会滚落到投掷者这边,而有柄手榴弹则没有这个限制。
总的来说,无柄手榴弹威力大,重量轻,方便携带,安全系数高,有柄手榴弹只在结构上略占优势。因此,最后李默涵还是选择了卵形手榴弹。这种手榴弹被命名为14式手榴弹,采用惯性保险装置,投掷之前要先在硬物上磕一下。弹体有预制破片槽,最理想的爆炸状态下可以产生48片破片,延时时间4秒,有效杀伤半径6米左右。
同时,14式手榴弹还可以作为14式五十毫米迫击炮的的发射弹药。
这个项目主要由刘世杰和江浩然负责。江浩然还在训练场上,因此由刘世杰来参加会议。刘世杰清咳一声,说道:“报告大人,这些武器都很精良,但是下发才三个多月,士兵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磨合。”
“要多久?”李默涵问道
“至少还要三个月。”刘世杰答道
李默涵微微皱眉,又何封和韩越,“炮兵的进度又如何呢?”
“呃~”何封顿了顿,答道:“炮兵是技术兵种,一时半会急不来,但是我一直都在督促。这点韩越是可以证明的。”
韩越看了看何封,又面向李默涵,答道:“炮兵们进步很大,但是距离理想状态还有不小的差距。毕竟炮兵里新兵多。”
铁血大军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