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扬明
超小超大

第四十三章官怨沸反一

  傍晚时分,一顶八人抬的大轿自天街走来,八名排衙仪仗在前张伞举牌,十六名军校左右护卫。不用看前面旗牌上的字样,只看这个架势,就知道是内阁大学士下值回家,散衙回家的官员慌忙避让不迭,来不及将轿马转到小巷的官员,也只好按照明《会典》的避轿规定,走出轿子跪在路旁恭送阁老回府。

  大轿里坐的人是当今朝廷第一权臣、内阁首辅夏言。

  自正德十二年科举出仕,近三十年宦海浮沉,便是位于权力顶峰的内阁首辅也是两度问鼎,大理寺的刑狱也进过两次,夏言早就修炼得八风不动,狂澜不惊,人面前那份儒雅平和的宰辅气度让同僚及属下都好生佩服。但俗话说“当家人潲水缸”,皇上当着大明的家,内阁当着朝廷的家,他这个首辅更是当着内阁的家,六部九卿各大衙门、两京一十三省地方官府但凡扯皮之事最后都要报到内阁报到他这个首辅那里裁度决断,责难陈善,哪能没有一点烦心事?此刻的他就眉头紧锁,脸上更写满了抑郁忧愁的神情,。

  大轿一直抬到了夏府大门内的轿厅里才缓缓落轿,夏言夫人率全家侍妾仆役迎了上来:“恭迎老爷回府!”

  心事重重的夏言走下轿子,只说了一声:“散了。”

  “老爷可曾用过饭?”

  “哦,方才已在值房里用过了。”夏言持礼端方家规甚严,便是对结发几十年的妻子也是不苟言笑,只这般简单应了一声,就朝内院书房方向走去。

  “老爷。”夏夫人赶紧叫住他,说:“适才翰林院陈学士过府拜访,此刻正在客厅里等着老爷。”

  “唉!”夏言长叹一声,转身向另一侧的客厅走去。

  自打回京复任内阁首辅,每天前来府上拜访的人就络绎不绝,有人来攀乡谊,有人来认座主,当然更不乏当日攀附严嵩的人来痛切忏悔要求重归门墙,尤其是皇上宣布实行嘉靖新政之后,来探听虚实甚至跪哭请愿的官员更是要将门槛都踢断了,夏言不胜其烦不堪其苦,就干脆下了逐客令,每日下值回家就把大门紧闭,除了多年的知交好友和为数不多几个门生故吏,等闲大小九卿如无要务也不得其门而入。只是这翰林院掌院学士陈以勤非同等闲,夫人也不好替他挡驾,只能任其登堂入室。

  陈以勤虽然只是一个从二品的小九卿,朝臣之中却就数他资格最老年纪最大。他是正德六年进士,论科名比夏言还早六年,夏言还在翰林院任庶吉士之时,他便已是正五品的侍读学士,说起来还与夏言有半师之谊。因他既不算是“尊礼派”,又不愿“议礼”,官运一直平平,嘉靖二十一年,夏言已经任内阁首辅三年了,严嵩也已入阁拜相,他才接了严嵩让出来的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印。虽然如此,夏言却一直念在当年同在翰林院任职的情分上,对他很是客气,一进客厅,便抢先拱手向陈以勤作揖:“政务缠身,累陈大人久等了。”

  夏言讲情分,陈以勤却不能不讲礼数,慌忙侧身避让一旁,拱手回礼:“下官冒昧前来,还请夏阁老恕罪。”

  见礼之后,两人分宾主坐定,还不等夏言开口问他来意,陈以勤就从袍袖之中拿出一份奏疏,说:“下官这里有个本子,请夏阁老过目。”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夏言心里一阵紧张,看了陈以勤手里的本子一眼,这才松了一口气,伸手接了过来。

  明太祖朱元璋泥腿子一个,却是最讲礼法最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他于洪武年间专门规定了明朝沿用至今的公文制度,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奏本也分两种,奏公事者,以衙门堂官领衔呈送的称为公本;官员以个人名义呈上的称为手本,每种奏章行文方式及用纸大小规格皆有定制,陈以勤拿出来的是六扣白柬、长约七寸的奏本,一看就知道是六品官员的手本,让原本以为手本是眼前这个翰林院掌院学士领衔上奏的夏言虚惊了一场。

  这个手本是翰林院一个名叫陆树德的编修呈奏的,就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一事弹劾户部尚书马宪成。大意是说马宪成出掌户部凡三年,不善为国理财,导致国库空虚,财政吃紧,却不思以正道开源取银充掖国库,反“改祖宗之成法,变天下之大义”,进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之下策,“累及全国官员宦囊羞涩,终日为生计奔波,怨声充斥于衙;天下士子无心修学,劳作与黔首同,哀号不绝于途;实乃离间君臣,涣散人心,更动摇国朝之根基,政府无所作为,朝廷体面尽失,斯文扫地、士林蒙羞。”因此,他代表天下官绅士子恳请皇上“上承祖制,下顺民心”,将马宪成这个“衣冠禽兽、士林败类追伐罪责,以求正本清源收揽人心”。

  夏言把这个手本认认真真看了一遍,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既不显得慌张,也没有生气。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宦海浮沉几十年,他一直处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哪能看不出其中的伎俩——大凡对手要扳倒朝中某位重臣,无不是先由级别低的言官词臣写一份弹劾奏疏上呈御览以窥测风向,若是圣意反对,不过牺牲了一个马前卒而已;如果圣意犹豫,则表明有隙可乘,就让中级官员题本再上;若是圣意还是不决,最后的高官再亲自出马上章弹奏,总而言之,奏本一旦呈上,便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一场你死我活的官场争斗已然拉开帷幕,不达目的决不鸣金收兵。

  只是,陈以勤为官三十年,一直在翰林院里撰书修史,已经把书读到死处。这个本章在夏言这样身在官场风暴中心的内阁首辅眼里看来,非但不合时宜,更显得可笑。一是弹劾对象不对。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是皇上自己的主张,他们不敢劝谏皇上,却将矛头指向秉承圣意草拟章程律法的户部,首先气势上就怯了三分,,更会遭官场士林耻笑;二来上弹章的时机也不对。自古批龙鳞者大多都没有好下场,何况皇上又刚刚廷杖罢黜了几个攻讦“一条鞭法”的大臣,再就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说三道四,岂不是自寻死路?三则所奏之事用意不对。任谁都明白这本奏疏是想敲山震虎,可如今山上却盘着一条龙,能是他们随便震动得了的么?到时候一个“暗藏祸心,腹诽君父”的罪名就不是谁都能承担得起的,轻则贬谪罢官重则下狱问罪,祸在不测之间;四于官场论争的套路也不对,先温和后激烈才是正道,这陆树德上来就把话说的如此过头,一旦不合上意,连个回旋周转的余地都没有……

  看见夏言看过手本之后沉默不语,陈以勤便问:“本子已经看过了,如何处置还请阁老示下。”

  夏言玩了个手段,反问道:“是陈大人你衙门的职官所上奏本,在下还要请问陈大人有何打算?”

  陈以勤虽说是个书呆子,却也不傻,打起了太极拳:“依我朝律法规制,各级官员均有权向朝廷上疏,部堂上宪及朝廷有司不得随意干涉,更不得扣压官员奏本。”

  “如此说来,这道本子要上了?”

  “既已成篇,自然要上。”

  “可要往哪里上?”

  “陆树德已下定决心,若是奏本呈上之后通政司、司礼监不敢转呈御览或呈进之后石沉大海,便将第二道奏本直递午门,若是守卫兵士阻挠,更要去敲那登闻鼓恭请皇上升御座,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皇上宣读奏本,劝谏吾皇!”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重用宦官,规定外官大臣递折子,先送到通政司,每日辰时送到皇极门外交给司礼监接受文书的中官,但又担心宦官弄权,司礼监随意扣压或不及时呈报外臣奏折,于永乐年间在皇极门外架设了一面八尺见圆的大鼓,称为登闻鼓。外臣若是怕奏折不能及时上达天听,可以亲自携带手本,跑到皇极门外敲响这面登闻鼓。只要一敲鼓,不要说紫禁城,就是皇城外的棋盘街也能听见,深宫之中的皇上也就知道有紧急奏折到了,故此才有敲登闻鼓这么一说。

  夏言心里又叹了一口气,就朝廷的大是大非问题发表政见抨击当道弹劾权贵,本就是士林清流的传统,尽管进言者往往遭到贬谪甚至丢掉性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挺身而出维护“道统”的官员,若能九死余生,往往都会成为士林中最受景仰的人物,从而平步青云,位列朝堂之上指点江山。因此愿意这样去做的人简直可称得上是前赴后继。而翰林院里的词臣大多都是意气风发的中青年士子,满脑子立言立德立名的书生意气,最容易出这样的人,当年“尊礼派”的青年领袖杨慎,不也跟今天上手本的陆树德一样,只是翰林院编修这样的六品小吏么……

我欲扬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重建北宋 连载中
重建北宋
苕面窝
简介:战略侦察兵李宪穿越到北宋末年,发现大辽国已经完蛋,大宋危在旦夕。可惜没有时间给他折腾,就算三头六臂也来不及,北宋覆灭已经无法挽回。李宪很气愤:完颜阿骨打死太早,老子没赶上。完颜宗望(翰离不)、完颜宗翰(粘罕)、完颜宗弼(兀术)之类的混蛋,如果不搅得你们彻夜不安,那就不算穿越者。李宪究竟想干什么,最终又干了什么,请看本书。本书数字版权由“当当”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20.8万字6年前
云的抗日 连载中
云的抗日
欧阳锋
简介:拥有千万平方公里余的土地、四万万的人口、几百万的军队,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苦战八年,军民死伤两千多万,最后却只换来一场不尴不尬的胜利:外蒙没了,合理的战争赔偿放弃了,民生更加凋零——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有这么明显吗?或者,这就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唯一的结局吗?如果你我有幸经历这场战事,能不能让中国摆脱这尴尬的命运?把二战比作一场大戏的话,中国无疑算的上是主角,不过,就好像在好莱坞混的中国名角一样,不管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片酬最高的却永远不可能是他们——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902.1万字6年前
大宋极品国师 连载中
大宋极品国师
木易言
简介:一个历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穿越至南宋初年,面对着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奸臣把持朝政内忧外患的南宋朝廷,他该怎么办?要救南宋唯有做官,可是做个什么样的官呢?都说奸臣奸,忠臣应当更奸,那权臣呢?他该怎么样从一个地主家的恶霸少爷一步步走上南宋朝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位置,来实现他曲线救国的想法?在他一步步登上高位的过程中,各色美女带着不同的目的纷纷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他最终实现了权色天下,成为了大宋历史上唯一的国师——一国之师!已宣示加入网络文学文明写作行列,自愿接受文明写作行列中各成员进行监督。新建QQ群203904987,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加入。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30.2万字6年前
何为兵王? 连载中
何为兵王?
阿@明
简介:简介正在更新
42.7万字6年前
海南1939 连载中
海南1939
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我国陆地面积最小,国土面积最大的省穿越到了抗战最激烈的1939年初,会发生什么?故事是从一个交通事故开始的
18.0万字5年前
在古代的日子里 连载中
在古代的日子里
胜公子
大周崩,诸侯瓜分天下,历时五十年后,天下渐安。身处三战之地的越国,安平侯府庶出三公子顾清正,只想和在意的人一生平安喜乐。可这一切,从那一个晚上开始,就再没有那么简单了。(历史架空)
12.8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