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家侦探
超小超大

第240章一群孩子

  第240章 一群孩子。

  一具尸体当然不可能回答王氏的话。

  而王氏自然也明白,她之所以如此伤心疯狂,是想让外人知道,她的侄儿小千在她的心目中有多重要。

  那些衙役看到这一幕,突然觉得这个王氏不去当戏子真是太可惜了,刚刚在家还骂着这熊孩子,如今到了公堂,突然成慈母般的人了。

  包拯望了一眼王氏,有些不耐烦的吩咐道:“大堂之上,禁止喧哗,若再哭闹,先打二十大板。”

  这句话一出,那王氏那里还敢再哭,立马跪倒在地,一语再不发了,而刚才的伤心竟然也一扫而光。

  待大堂静下之后,包拯望着王大炮问道:“你们的侄儿失踪了好几天,为何不来县衙报案?”

  王大炮吓得浑身哆嗦,结结巴巴的答道:“回……回大人话,小……小千这孩子不大听话,整天和一群孩子到处跑,不回家是常有的事,所以几天不见他,我们也不紧张,可……可谁知道他怎么就死了呢!”

  王大炮说完,竟然还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好像是惋惜,只是只有惋惜而没有悲伤。

  包拯一肚子怒火,想撒却撒不出,结果脸憋的通红,一时间连该问什么都给忘了,公孙策见包拯如此,心知包拯气愤,想拿堂下的两人开刀,只是这种事情,怨不得堂下两人,所以公孙策连忙给花郎递了个眼色,要他化解一下局面。

  这种局面花郎又岂会不知,所以这个时候,花郎连忙站出来问道:“小千是什么时候不见的,不见之前和谁在一起,你们把事情说清楚,若是有一点不清楚,定然不饶。”

  王大炮和王氏两人连连点头,只是在他们说之前,王氏突然问道:“不知……小千这孩子是怎么死的?”

  花郎眼神凌厉,一瞪,道:“淹死的。”

  一听是淹死的,王大炮和王氏两人放心了,这才连忙答道:“是三天前的一个正午,小千吃过午饭之后就跑出去玩了,去了哪里,我们却是不知道的。”

  花郎微微点头,继续问道:“那小千和谁一起跑出去玩,你们可知道?”

  王大炮想了想,道:“还能有谁,就他的那一群狐朋狗友,整天在一起瞎跑。”

  随后,花郎让王大炮将小千的那几个朋友的名字以及地址说了出来,公孙策登记在案,随后拿给包拯看。

  一共有三个人,都是同一条街的,小龙,虎子、大宝。

  三个最普通的名字,包拯看过之后,心中的气这才稍微消了一点,于是望着王大炮说道:“小千的死你们是有责任的,身为他的监护人,却对他不加教育,对他放任自由,以至于酿成了今天祸事,你们可知罪?”

  王大炮和王氏两人虽然不以为然,可还是连忙跪下磕头道:“知罪知罪,我们知罪。”

  对于他们两人的认错包拯很满意,随后点点头:“既然知罪,那就每人打十个板子,然后回家好生安葬了小千吧!”

  王大炮和王氏两人一听这话,顿时傻在了那里,怎么知罪了还要打板子啊,这也太不通情理了吧。

  看着板子打在王大炮和王氏两人的身上,包拯这才有些舒心的笑了笑。

  待众人散去之后,包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道:“如今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一桩教育失当引发的悲剧,唉,现在好了,案子结了。”

  可包拯这样说,花郎却仍旧眉头紧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在考虑什么事情,包拯见此,不解的问道:“花兄弟,怎么,你还怀疑此案有问题,该不会觉得这件溺水案是谋杀吧?”

  见包拯这般调侃自己,花郎连连摇头:“尸体已经检验过了,并没有谋杀的痕迹,我又怎会怀疑,只是我觉得死者的另外一只鞋子还没有找到,现在说案子已经结了,是不是为时太早?”

  包拯眼睛瞪的圆圆的望着花郎,眉头突然一皱,道:“也许那鞋子被水冲走了呢,你又何必太在意,只要尸体验证过不就行了!”

  对于包拯的这种看法,花郎也没有办法,只是身为侦探,花郎觉得任何一点线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弄清楚之前就结案,于他是通不过的。

  不过,花郎并没有多说其他,既然包拯不想再麻烦,那这件事情由他花郎侦探社来办就行了,于是,花郎无所谓的耸耸肩之后,就和温梦等人离开了县衙。

  离开县衙的时候,春风正柔,吹在脸上暖暖的,温梦张开双臂让春风吹拂,秀发飘扬着,好生的俊美。

  可就在这个时候,花郎突然淡淡笑道:“我们现在去找小千的那几个小朋友。”

  “去找他们做什么?”温梦转过身,有些不解的望着花郎,如此舒适的天气,去游玩岂不是更好,找小孩干嘛。

  众人不解,花郎淡笑道:“因为我觉得小千是怎么落水的他们一定知道,如今虽然检验尸体得知小千是溺水而亡,但过程我们并不清楚嘛。”

  他们大家有些无奈,因为他们知道花郎的性格,一件事情,是非得搞明白的。

  没有办法,他们几人只好在阳光和煦的午后,去找一群孩子。

  这三个孩子同住一条街,只是去他们的家中找他们却没有找到,而听他们的父母说,不知道又跑哪里玩去了。

  如此,他们只好在街上寻找。

  此时的街道上有不少摊位,花郎等人在街上走着,发现三个孩子从对面迎面跑来,后面跟着一微胖妇女,那妇女高声喊道:“你们这群兔崽子,给我站住,把老娘的东西还给我。”

  三个孩子中,两位稍微强壮一点,另外一个显得有些瘦弱,只是个子要高那两人许多,三个孩子边跑边侮辱那个在后面追的妇女,样子很是领人厌恶。

  一旁的百姓在嘀咕,花郎从他们嘀咕的声音中,听到这样一句话:唉,大宝虎子这几个孩子,他们的父母也不管一管,成何体统嘛!

  这句话阴无错也听到了。

大宋私家侦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重建北宋 连载中
重建北宋
苕面窝
简介:战略侦察兵李宪穿越到北宋末年,发现大辽国已经完蛋,大宋危在旦夕。可惜没有时间给他折腾,就算三头六臂也来不及,北宋覆灭已经无法挽回。李宪很气愤:完颜阿骨打死太早,老子没赶上。完颜宗望(翰离不)、完颜宗翰(粘罕)、完颜宗弼(兀术)之类的混蛋,如果不搅得你们彻夜不安,那就不算穿越者。李宪究竟想干什么,最终又干了什么,请看本书。本书数字版权由“当当”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20.8万字6年前
冒牌大昏君 连载中
冒牌大昏君
码字小神
简介:一代传奇兵王杨广穿越到隋朝隋炀帝身上,开启了一段别样的大隋崛起之路。泡北周皇妃?小事一桩,勾勾手指就搞定!调戏野蛮公主?家常便饭,美女不戏不成器,暴妞不调难养家啊!突厥不服?高丽得瑟?老子让丫骑马来的爬着回去,划船来的游着回去,啥也没带的就不用回去了!故事很精彩,很颠覆,有大家并不知晓的真实历史,也有野史的香艳传说,当然还有小神自己的添油加醋,是一种高度的融合和反叛。是非功过谁人评说?千古一帝还是骂名千古?一切尽在冒牌大昏君!冒牌粉丝营正是开通,铁粉请入:110817616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6.6万字6年前
与帝为谋 连载中
与帝为谋
卖包子的包子
简介:他是旧朝皇子,肩负着复朝重任,步步为营却也将心爱之人计谋在内;他是当朝太子,腹黑隐忍誓在朝中定下一足之位,老谋深算却陷于与她竹马初见她是旧将后裔,聪慧机敏与帝为谋立平天下,却终究难敌挚友为敌。两个女人,一生的战争,串起了北楚乱世之下的战争权谋与爱恨纠葛……时逢乱局,几番金戈铁马几番生死与共,谋复国、平天下,谁才会是最后的枭雄,谁、与帝为谋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17.8万字6年前
隋唐之纨绔天下 连载中
隋唐之纨绔天下
小小马甲1号
简介:马甲又开新坑了,这次故事不再是三国,但也同样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隋唐!~~~~~~~~~~~~~~~~~~~~~~~~~~~~~~~~~~~~~~~~~~~~~你说我手无缚鸡之力?OK,那个谁谁谁,咬金兄弟,麻烦你来一下!你说我不会指挥打仗?哈哈,在咱身后的李靖哥哥笑了!你说我谋略不行?那个大舅子长孙无忌,还有老杜老房,你们出来摆个POSS!你说我文采不好?开玩笑吧?什么李白啊王维啊,他们的诗我都不稀得背!你说我桃花运太旺?开......好吧,这点我承认,来,大老婆,二老婆,三老婆......都出来给少爷亮个像吧!生活嘛,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吧!一个小小宅男在隋末的生活,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57.7万字6年前
(明朝那些事儿) 连载中
(明朝那些事儿)
萧然居士
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0.9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