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超小超大

第七十章这次真的伤筋动骨了

  而在李子元前边四小队长连同他身边一个战士手中,临时从五小队长那里调来的一支晋造冲锋枪,则不断采取跳跃式交叉射击。两支冲锋枪的交叉射击,将发现这股土八路居然敢打反击后,迎面冲上来的日伪军不断地打倒。

  他们手中弹匣打空之后,在他们两个身后的那支花机关则立即开火,填补火力空白掩护他们更换弹匣。这个战术是李子元专门研究出来,在近战之中打冲锋用的。而且原来的老战士,都接受过冲锋枪使用训练。

  只不过对于弹药补充困难,尤其是晋造冲锋枪弹药补充困难。而射速快的冲锋枪,本身弹药消耗量又远超过步枪,这个战术一般很少使用。没办法,一旦打光了弹药,在缺少补充的情况之下,这几支冲锋枪就成了一堆废铁。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李子元也顾不得弹药消耗了。三支冲锋枪加上李子元手中不断横扫的驳壳枪,在身后两挺不断以长点射掩护他们的歪把子掩护之下,硬生生的在山下日伪军之中打开一个缺口。

  在这种山地近战之中,以射程短但火力密集的冲锋枪,无论如何还是比步枪要占便宜的。三支冲锋枪交叉配合,外加李子元手中的驳壳枪点射以及不断甩出来的手榴弹,在近战之中占了很大的便宜,将冲上来的日伪军打的死伤累累。

  在缺口打开之后李子元没有丝毫犹豫的,命令五小队加上全部的两挺歪把子机枪,立即向北展开用成片的手榴弹雨,掩护四小队继续向日军机枪阵地冲击。自己则平端着连接上枪套的驳壳枪,不断地以点射为贺会章清理着零散的日伪军。

  而他身边的四小队三支交叉射击的冲锋枪,也不断的倾斜着弹雨。配合其他战士的排子枪,死死的掩护着贺会章。死活非要跟着李子元一起冲出来的郭小山,则以精确的射击对纵深的日军开火。

  按照李子元的部署,他手中的那支四四式骑枪专门打日军。而这个小家伙也很聪明,李子元虽说没有直说,但是他手中的那支四四式骑枪,利用射程上的优势,专门打日军中带军刀和手枪的家伙。

  郭小山的枪法,明显得到他老子的真传。几枪下去,日军一线指挥的几个军曹,不是被他敲了脑袋,就是被他打的不敢露头。有这个小家伙在身边,李子元反突击的压力,一下子减小了许多。

  尽管李子元并不希望与日军打白刃战,但为了避开日军那门九二步兵炮,李子元只能带着部队尽可能的靠上去与日伪军打近战。要不然那门随时会转移射界的步兵炮,一百米的距离也会让他付出惨重代价的。

  正处于巅峰期日军炮兵的素质,虽说只有一门炮也足够李子元的部队喝一壶的了。而步兵炮这种轻便的火炮,虽说威力小了一些,但在这山区作战也足够的机动灵活。同时对付缺乏重火力的八路,威力也足够了。

  周边的日伪军在缺口被打开之后拼命地反击,但五小队拼命地掩护,死死的保住这条通道。而李子元的要求也不高,一百米的距离就足够了。在四小队伤亡三分之一全力掩护之下,李子元带着贺会章总算冲到了足够距离。

  到了有效射程之内后,贺会章也没用李子元督促快速的以两发交叉弹,将发现这股土八路已经快要冲到眼皮子底下,正忙着调转枪口的那挺日军九二式重机枪炸毁,并随手还打掉了一挺正在准备转移阵地的伪军晋造机枪。

  见到已经敲掉日军的重机枪,李子元也丝毫没有犹豫地集中四五两个小队剩下的兵力,调头转向了日军步兵炮阵地。试图连日军的那门九二式步兵炮,也一同的都敲掉。而此时已经赶到山口处的郭老三手中那支水连珠步枪,也不断以精确的远射,连续敲掉周边的日伪军掩护李子元的行动。

  但此时留给李子元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就在他想要一鼓作气,彻底的打垮当面的日军一个步兵小队、一个步兵炮小队,外加一个中队伪军的时候。在战场的西南方向,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那是留在后边担任掩护的六小队方向。

  听到西南方向的枪声,猛然间清醒过来的李子元,马上知道自己在这里耽搁的时间太多,几乎都要忘了自己在日伪军的合围圈内了。没有在这里和日伪军继续纠缠下去,立即下命令撤退。要是一旦被鬼子给咬住,那整个形势将在难以挽回。

  此时李子元部署在纵深的两挺捷克式轻机枪也打响,不断地以短点射掩护着他们的撤退行动。而贺会章也敲掉了几挺对他们威胁最大的轻机枪,掩护出击部队迅速摆脱与日军的接触撤回了山口处。督促部队尤其是新兵中队,躲避开日军的炮火快速的冲过山口。

  但等到李子元撤回山口之后,却发现尽管自己快打快冲,但付出的代价依旧让他难以承受。参战的两个小队之中四小队十一人去六,五小队只剩下个一半的人。跟随四、五两个小队向前突的两挺歪把子机枪,也只剩下了一挺机枪。

  尽管只向前突了一百米的距离,让李子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不是背后的枪声提醒了自己,在耽搁下出击的部队,剩下的这么点人恐怕会回来的更少。奶奶的,这一仗自己部队非伤筋动骨不可。

  明白现在不是悲伤时候的李子元,只能看了看躺在不远处烈士的尸体。咬了咬牙亲自指挥两挺捷克式机枪以交叉火力,在贺会章手中已经所剩无几的**式榴弹消耗干净之前,带着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冒着日军步兵炮的火力,通过山口继续向东北方向穿插过去。

  李子元带着部队向着太行山的深山区,一口气冲出了十几公里。看着周边的莽莽群山,知道到了这个时候,部队也算是冲出了险境的李子元。才命令已经疲惫不堪的部队,立即进行休息。

  而他自己则掏出了地图和指北针,先确定自己目前所在的方位。这一顿的快速撤退,现在自己在什么位置,李子元也有些摸不清楚。他也只能掏出指北针加上地图,自己临时确定一下方位。

  等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已经在潞东与壶北交界处相当于一个三不管的地带。到了这里也算是彻底跳出了日伪军合围圈,他这颗心才彻底的放下。看着周边与硚口那边浑然不同的地形,李子元摇了摇头,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口气会冲出这么远。

  但刚刚放下心来的李子元,面对着清点过后的人数,这颗心却是相当的难过。在自己全力的保护之下,新兵基本上一个不缺的带了出来,可老兵却是牺牲了一半。原本在平川一战损失不轻的老兵,这一战过后更是已经所剩无几。眼下只有刘连明的一小队,还算是比较完整。

  看着所剩无几的老兵,李子元相当的懊悔加肉疼。如果自己能早一点判断出,日伪军此次行动内的异常。早一点从硚口撤退,部队也不和遭受如此大的损失。人家把儿子送到自己部队上来,不是让自己这么草率就给断送的。

  按照这个伤亡比例,自己当初自己接手这支基干游击队时候的老兵,现在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战场上什么最精贵,就是那些完成训练,并且已经有过实战经历老兵是最精贵的。这个损失单靠二区,无论如何是无法弥补的。

  而且按照这个伤亡率,恐怕整个二区也没有爹娘敢让自己的儿子当兵了。被原本就已经剩下不多老兵,这一仗丢了一半心疼的李子元手直哆嗦。恨不得给上自己几个大嘴巴,将自己能够抽的清醒一些。

  前一段时间连续的胜仗,让自己嘴里面虽说要重视日军。可骨子里面还是影响到了自己的心态,这一战自己太轻敌了。总以为自己的那些小把戏,能够骗的住日军。却忽视了日军有这个时代最好的下级军官,还有素质最高的士兵。

  这一场战斗,结结实实的给了自己一个教训。在正面战场日军能够以一个大队,打垮中国军队一个师的那些战例,并不是只因为他们的火力远超过中国军队。而是他们在战术制定与运用上,也远非中国军队能够相比的。

  自己要实现对老首长的承诺,可不单单是手中有了相对精良装备就能实现的。这条路,对于自己来说还是很漫长的。仗,以后不能这么打了。自己嘴上说要习惯游击战,可骨子里面还是没有放下正规作战的那一套。

  如果再不想法子从根子上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己这么一点本钱早晚都会打光了。虽说前世是一个地道的军盲,但这一世自参加红军以来,他早就在战火之中成熟了起来。他清楚的知道百战余生的老兵,对于一直部队精神与战斗力的传承意味着什么。

  看着显得很沉默的李子元,他边上的关力犹豫了一下,但还是道:“队长,俺知道你的心情不好。可有件事情,俺该说还是要说的。指导员掉队了,没有能冲出来。老史在掩护她,也没有能够冲出来。”

  “什么,指导员和老史居然没有冲出来?”听到常娟居然没有冲出来,李子元的脑袋嗡的一声不由的有些大。要是常娟有什么意外,自己该怎么和上级交待?最关键的一群大老爷们,居然没有保护好一个女人,自己这里也过不去啊。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接过四小队手中的花机关,对着关力道:“你带着部队,转向东南方向在后撤二十里。我带着一小队去找指导员和老史,只要他们活着我就一定得把他们救出来。”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霸宋西门庆 连载中
霸宋西门庆
三王柳
简介: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1.5万字6年前
赝品太监 连载中
赝品太监
联丹
简介:潘又安被征召入宫,在净身的时候被人做了手脚,得以保住健全的身体。只因这一疏漏,他成了“赝品”太监。也正因为这一疏漏,皇宫里才充满了欢声和笑语:他出现在哪里,那里就有故事,就有戏。诙谐幽默一本书,嬉笑怒骂一场戏。看罢犹当一笑了之,莫查史书究根问底。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84.5万字6年前
兵锋 连载中
兵锋
尤子涵
简介:炮火是复仇的怒吼,火光是仇恨的烈焰,手中的钢枪是尊严,冲锋的脚步是忠诚;用生命在版图上镌刻尊严,他们用热血在国旗上挥就忠诚!本书数字版权由“当当”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7.4万字5年前
王朝周期律 连载中
王朝周期律
清风绿茶
波澜诡谲的朝堂,积弊已深的帝国。危险、沉沦、背叛接踵而来,权力如跑马灯般转换。王朝兴衰复亡的周期好似不可避免。几代人前赴后继,几代人轮番尝试,能找出一条终结一切的道路吗?
21.7万字5年前
兵甲天下 连载中
兵甲天下
醒木拍桌
莫潜十世为人。这一世,只是想在红楼世界混吃等死而已。可惜世事多变,那就只能争一争了。
14.1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