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老兵凶猛
超小超大

第八十一章辨别真伪

日军出现的那一刻,宋星河派驻在伏击点前方2里地外的观察哨便兴奋起来,远远看到山头上的消息树倒了下来,宋星河这边,尤其是八路军的那几个机枪手随即拉动枪机,提前做好战斗的准备。“等等,有些不大对头啊。”王大虎阻止同伴要马上从山头上下去的举动,反而举起望远镜向远处出现的日伪军仔细观望着。

“大虎,再不走,一会就赶不上杀小鬼子了。”被王大虎拦下来的同伴小声的抱怨道,却无法令王大虎改变决定。端着望远镜盯着远处出现的日伪军观察了好一阵,虽说王大虎并没有从中看出什么端疑,但他心头的那丝异样却始终没有消散,随着日伪军的逼近,反而越发的强烈起来。

“大虎那边是怎么了?消息树怎么又被竖起来了?”王大虎这边的异状被宋星河那边看的清楚,看到刚刚已经被放倒的消息树再次被竖立起了,宋星河的脸上满是疑惑。少顷之后,一个身上缠裹着草枝枯叶的队员快步奔来宋星河身边,并且小声的在宋星河耳边低语了几句,二连长便看到宋星河的脸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这些狗日的小鬼子还学会玩花招了,娘的,就算是这样,小爷我这次也要你们吃不了也兜不走。”宋星河低头沉思了一阵,随即低声骂了一句。“你马上回去,告诉大虎给我盯紧了那些小鬼子,一会打起来,你们那边就给我袭击鬼子的后路,打不死他们,至少也要吓他们个半死才行。”

跑来报信的队员点头离开,一块和他离开的还有宋星河带来的两个狙击小组,二连长不知其意,便凑来宋星河身边低声问了一句。宋星河到是也没有藏着掖着,就把缘由告诉给了二连长,“观察哨那边已经看到鬼子来了,只是他们发现这伙鬼子有些不一样,和我们以往遇上的鬼子兵相比,这些着急返回正定的鬼子兵明显看着不够强。”

宋星河的话令二连长一个劲的撇嘴,心说你向我炫耀个什么劲的,就像是怕老子不知道你们有本事咋的?实际上,二连长还真是错怪宋星河了,因为宋星河还没有把下面的话说出来。“我们以往遇上的鬼子兵,个顶个的看着个子不高,可打起仗来却都不含糊。我的人刚来报信说,正过来的这些鬼子兵看着有些古怪,观察哨琢磨着这些鬼子兵是不是都是些假货。”

“咦?你确定?”宋星河的话终于令二连长来了兴趣,日军装扮成国军的事情时有发生,可任由假货装扮成日军,二连长这还是头一回听说,只是现在还不知道真假。

遭到反问的宋星河非但没有着恼,反而有些兴奋的对二连长笑道,“我那兄弟叫王大虎,旁的本事稀松,可这看人的本事却是极高的。他说这事古怪,我猜八成是有问题的,等鬼子兵来的近了,咱们亲眼看过不就全都知道了嘛,小心点总是没有大错的。”宋星河全然不在乎战斗即将打响,他只担心手下队员们的安危。

时间一点点过去,远处的消息树还是没有被放倒,而宋星河的望远镜里,也已经出现了日军尖兵的身影。宋星河的表情渐渐变的严肃起来,透过手中的望远镜,他也仔细观察着那几个日军尖兵。王大虎说的没错,这些日军的确透着一股子古怪,和宋星河以往见过的日本兵不同,这几个日军尖兵明显看着不对头,但宋星河就是想不出这种不对头究竟是什么。

“发信号啊,再不打,小鬼子的大部队可就要走出伏击圈了。”见宋星河一直没有动静,趴伏在旁边的二连长着急了,便不由得凑过来催促着宋星河马上做出决定。二连长的连声催促并没有令宋星河改变态度,仍旧端着望远镜默默看着前方出现的日军,直到日军大部队出现,宋星河这才终于顿悟过来。

“妈的,该死的小鬼子还真的是学聪明了,知道用皇协军乔装成鬼子兵来吸引我们的注意了。”终于明白过来的宋星河笑了起来,二连长不明就里的抢过望远镜看向正前方的日军,可他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你仔细看那些日本兵,虽说他们穿着鬼子兵的军装,可那看他们走路的样子,是不是和你们以往见过的鬼子兵不一样?”按照宋星河的提醒,二连长开始留意那些日本兵走路的样子,很快,二连长便也笑了起来,的确是跟宋星河说的一样,这些日军看着的确是不大一样。

“鬼子兵是不会把军装和武器交给老百姓来乔装的,所以只能是和他们一块离开正定的皇协军。我估摸着应该是那两个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小队打的太狠了,让这些鬼子兵害怕了,所以才会想到用皇协军伪装成他们。”宋星河呵呵冷笑两声,随即把身边的几个队员叫来耳语几句。接到命令的队员各自快速离开,宋星河这里就只剩下他和二连长,还有几个来自八路军的战士。

“黄连长,有没有兴趣跟我比试一下枪法?咱们就比谁打死假鬼子多。”二连长的身边也放着一只三八步枪,听到宋星河这话,便轻笑着把身边的那支三八步枪抓在手里,用实际行动给了宋星河一个有力的回答。宋星河到是没有在意二连长的这种回答方式,而是摸出几排友坂步枪弹的弹桥递给二连长,并意味深长的向对方低声笑道。

“一会打起来,这些假鬼子可就都要靠咱们几个来拦截了,这可是性命攸关的战场,希望你们不要心软,对敌人心软就是对自己和你的同伴们不负责任。”说完话,宋星河慢慢拉动枪栓,把弹仓里的第一发子弹顶上火,然后摘下瞄准镜上的布套,开始在那些假鬼子兵中寻找和锁定有价值的目标。

尽管二连长还是有些不信宋星河的判断,可事实证明,王大虎的发现和宋星河的判断都是正确的,这伙昂首挺胸的日军士兵的确都是些西贝货。曹大贵不时的会斜眼看向自己的排长,他想不明白,那个日本长官为什么会突然要他们假扮成日军士兵,虽然这日军军装穿着很是气派,军鞋穿着也很舒服,但曹大贵的心里却一直不很踏实,他这一路上总是心绪不宁的,一直感觉会有什么事情要突然发生。

“大贵,你小子不好好看路,老是盯着老子看个什么劲?”曹大贵的排长低声骂了一句,随即很是小心的留意着身后那日军伍长的表情,见那个叫黑山的日军伍长并没有因为自己说话瞪眼,便暗自松了一口气,日本人可是不许他们在队列里说话的。队伍绕过一块坡地之后,便进入到大片的开阔地之中,在其他人都暗自松气的时候,曹大贵却愈发的小心起来。

眼前这种地形是不大会出现突发状况的,不管是真的日军士兵,还是假扮日军的皇协军士兵,都是这么想的。就只有曹大贵不这么想,因为他心底里的那种感觉越发的强烈起来,眼前平坦的开阔地在曹大贵看来,却暗藏着不知名的危险。后队那些穿着皇协军军装的真正日军还在坡地那边,进入开阔地的好心情令曹大贵他们无意间加快了速度,他们已经和身后那些真正的日军拉开了距离。

”黑山伍长,咱们要不要停下等等后面的太君?”曹大贵的排长很是小心的陪着笑脸,向身后那个日军伍长小声建言道,都已经走到这里了,离着正定县城已是不太远了,没有人会相信会有人敢在这里袭击他们。那日军伍长并没有马上回答皇协军排长的建言,而是回身向后面看去,再回过头来准备说话的时候,却只觉着眼前红光一闪,整个人便突然失去了意识。

“噗”的一声轻响,在曹大贵的目瞪口呆中,那个叫黑山的日军伍长被一粒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射来的子弹凿穿了头上的皇协军军帽,一股还散发着热气的血箭从弹孔中飙出,正好就泼溅到了自己排长的脸上。曹大贵已经被眼前的一幕给吓懵了,干张着嘴却发不出声来,没等他来得及喊叫出来,噗的又是一声轻响,曹大贵的排长也被子弹给爆了头。

两具头部中弹的尸体相继倒地,曹大贵这才听到枪声,这才想起要隐蔽起来。“敌袭,敌袭。”曹大贵学着排长平时的样子,一边高声喊叫着,一边乱滚带爬的整个人紧紧趴伏在排长的尸体后面,连头也不敢抬起。曹大贵的喊叫并没能帮助太多的人,因为很多人并没有马上就反应过来,曹大贵趴伏下来的时候,还有很多乔装成日军的皇协军士兵傻愣愣的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

“开火,给我狠狠的打。”枪声就是信号,在宋星河和二连长相继开枪之后,严正以待的三挺轻机枪随即跟着开火,将坡地那边假扮成皇协军的真正日军立刻扫到了一片。分散隐蔽的狙击手们,也跟着开枪,将自己锁定多目标第一时间射翻在地。

抗战之老兵凶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之极品董卓 连载中
三国之极品董卓
梦与君同VS诸葛
简介:平边地、讨叛逆。霸京师、拥新帝。乱宫闱、焚金阙。掘皇陵、立新都。骑貂蝉、筑郿坞。魂归天、止凤仪。没有无敌的勇武,没有绝世的智谋,没有凛然的正气,没有超卓的才学,却偏偏成为了汉末一朵奇葩,一生功过,尽在此言之中,而这一切,在来自后世的董林穿越成为董卓之后,又将变换如何?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5.7万字6年前
再战晚清 连载中
再战晚清
败家人
简介:" 他在上一世是佣兵界的王者,在帮助祖国办事的时候,确被以M、R、Y--为首的同行,联手设计陷害--。重生在晚清、太平天国期间--。曾经没有家人的他,在这儿一世却突然有了家人,有了牵挂能否尽到保护家人的责任?曾经拿兄弟当家人对待的他,用曾经的情意对待这儿一世的兄弟们。只是在这儿一世多了一种曾经没有的执着……。曾经的仇人已经不在,有的只可是他们的祖宗,如何为兄弟们报仇?此时这儿片土地上正遭受着曾经那儿帮人的祖宗们的侵略,他又将会怎么做呢?日他祖宗--。"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2.4万字6年前
重生三国之大一统 连载中
重生三国之大一统
剑尊者
简介:浪花淘尽英雄,时真的不耐蜀吗?少年习绝强武功,拜诸葛亮为师,御蜀国个个好汉誓要一统天下,投鞭淝河,曰:淝河,朕可过否?
1.5万字5年前
沙盘中的巫女 连载中
沙盘中的巫女
残存的火炬
基于传颂之物世界观的沙盒世界。因为小时候喜欢在沙池幻想世界的演变,另外就是P社游戏影响,本人作为枪毙不冤的十年P社玩家,应该偶尔会有些窒息的操作属于自娱自乐的产物,希望有人喜欢并吐槽(笑
37.0万字5年前
真实的谎言战争 连载中
真实的谎言战争
南山青竹
虚幻战争成长历程。猪脚进入游戏,刚好被选为测试玩家,由此揭开爱恨情仇。
15.8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