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起民国
超小超大

第三十九章战否

  蒋介石被抓起来,是蒋介石系统自诞生以来,最大的耻辱,当然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越少越好。

  但是其妙就其妙在,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时候,日本人已经知道了事情的详细。

  更加可笑的是,作为国民政府副主席的汪精卫竟然是通过日本人的嘴知道这件事情。

  “喂,给我接何参谋长。”汪精卫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而不让别人以为自己盛气凌人。

  “喂,我是何应钦。”电话中那个男人,声音带着一丝担忧和疲惫。

  “参谋长,最近是不是很累啊,我听你的声音都能感觉到,你现在似乎很疲惫啊。”汪精卫嘲弄说道。

  何应钦是个聪明人,他从汪精卫说话的语气中,听出了汪精卫似乎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但是他不想承认。

  装作很镇定的样子,笑了笑,“副主席,您说什么,为党国辛苦,是我等军人的荣幸。”

  汪精卫啪的拍了一下桌子,“混蛋,何应钦你准备瞒我到什么时候,蒋委员长被蒋先云那个混蛋抓起来是不是。”

  何应钦眉头一皱,事情怎么漏出去的那么快,“副主席,您不用诈我,蒋委员长就是身体出了点问题。”

  “好啊,何应钦,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你还一直瞒着我,你真当我傻吗,日本人都找到我家里来了,他们要和我合作,你知道吗?我在日本人嘴里知道这件事,让我很被动,很尴尬。”

  日本人,何应钦脸上了多了几份喜色,如果日本人参与这件事情,那么也许有所转机。

  “日本人愿意帮助我们吗?如果日本人愿意调停,我们就不必把物资送到四川去了。”何应钦说道。

  何应钦留学日本,日本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很多时候,他是倾向于日本的。

  “你说什么?让日本人调停,你脑子让驴踢了吧,日本人那么好心帮我们吗?他们是要帮助我们灭了蒋先云,然后要我们的那批设备。”汪精卫生气的说道,他没有想到,原来何应钦竟然也有倒向日本人的倾向。

  往日里,不但是刘源,就连何应钦都认为,汪精卫这个人很没有骨气,就连日本人都是这么想到,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他竟然反对与日本人合作。

  “您打算怎么做。”何应钦看了看周围没有人,小声说道,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副总裁不是他,也不是陈诚,而是汪精卫。

  “我想给日本人点教训,让他们知道打我们中国人的主意,就没有好下场。他们想出兵,跟我们一起击败蒋先云,然后出兵费,就是那批物资。既然如此,我们不如请君入瓮。跟大别山的那群家伙合作,好好的干他们一票”汪精卫往日里的热血似乎又回来了。

  如果蒋介石没有形式上统一中国,他也不会有这份底气,如今中国像样的军阀不是在西南,就是在东北,西北虽然有军阀,也是仰望着中央活着,如今的国民政府已经到了清末以来最强大的时候,只要不出现跟袁世凯一样登基的蠢事,亡党亡国很困难。

  而这个时候,汪精卫的心思更多的放在国家的强大与独立上,而内斗则降了一个台阶,如今这是个机会,他想通过这个机会教训一下日本人,让他们知道中国不可欺负。

  “日本总共有救只有十几个师团,前不久在中国损失了一个师团,如果再次在中国损失一个,会不会激怒日本人,如果日本人提前进行侵略战争,对我们中国来说是十分危险的。我是拒绝你这样的想法的。”何应钦说道。

  “胡说,你是惧怕,日本制定的侵略计划,是占领东北,然后以东北为基地,步步蚕食中国,如今他们在东北准备那么长时间,却难得寸寸土,所以在解决东北之前,他们是抽不出太多的力量来对付我们的。”汪精卫生气的说道。

  何应钦并不气恼,反而点点头说道,“这点倒不错,他们竟然刺杀张作霖,要知道张作霖可是一代枭雄,惹恼张作霖,他们在想在东北发展可就难了,而且张作霖似乎有了刘源在暗中的支持,政治上上的进步很大。”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和日本人打一打的,而且如今消灭掉一个日本人常设师团,将来我们就会少死不少人。”何应钦坚定的说道。

  “这件事情,我要通知委员长,然后召开中央党委会,我们不能的单独确定这件事。”何应钦说道。

  “闭嘴,平常搞专制,这个时候想起民主了,这件事情,我跟主席讨论就好了。现在我只想知道,你还有军方的态度。”汪精卫说道。

  “我是中国的军人,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只是希望您在处理这件事上,一定要慎重。”何应钦劝说道,他是真的惧怕把日本人逼急了,跟中国真的爆发全面的战争。

  我要见蒋先云,你给我安排一下。

  “好!”何应钦点点头。

  刘源这些日子正带着宋庆龄在四川到处视察,如今四川和重庆虽然大军压境,但是随着蒋介石被抓让一些高层知道之后。

  薛岳已经控制住了大军,而没有仗打的四川则进入了大建设之中。尤其是川渝铁路修建的非常迅速,而另一条公路则也在飞速的建设当中,那就是滇缅公路。

  宋庆龄对于刘源治理四川还是非常满意,“当年先夫一直认为国家战争结束了,他应该投入到建设中,所以他当了铁道部长,谁知道他这铁路还没有修好,国家又进入了战乱,时间呼,命运呼。”

  “委员长(强国精英联盟委员会委员长),日本人联系汪精卫企图消灭大别山兵团,汪精卫表面上答应考虑,实际开始联系军方,希望与我们合作,对日本进行欺骗性进攻,消灭他们的入华军队。”李安低着头,恭敬的说道,他如今已经离开了内务部,但是并不妨碍他对眼前这个年轻男人的尊敬。

  他知道的秘密很多,他知道眼前这个男人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多大的付出。他的青春,甚至他的儿子,都潜伏在海外。这是多么大的付出。

  “你们要和日本人动手,这可不是小事,你们可要考虑清楚。”宋庆龄有点担忧的说道。

  刘源没有听取宋庆龄的意见,他虽然尊敬宋庆龄,那是因为孙中山,但是并不代表他听从一个女人的意见。

  “消息可靠吗?我是说汪精卫的态度可靠吗?他可是出了名的软蛋。”刘源笑着说道。

  “这次是真的,消息是彩蝶传来的,彩蝶说消息百分百可靠,委员长不会不相信自己的同志吧。”

  “胡说,我怎么会不相信自己的同志,土肥原贤二找过汪精卫我也刚听说,但是我也没有料到汪精卫胆子这么大,看来是国民政府的成绩给了他自信,既然想打,就要知道对手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这样给我把日本的基本情况做两份详细的表格,给中央一份,我们一份。”

  “是,不过我已经带来了资料,给中央那一份我已经准备好了,我就知道您会同意,只是我们和中央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现在就合作这合适吗?”李安问道。

  “合适,为什么不合适,这叫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日本人赶来,就打死他。”说完刘源拿起了资料,日本人的经济确实很不错,国民经济总量为二百亿美元,钢铁产量也接近二百万吨。

  但是这一切并不代表日本有力量进行一场侵华战争,尤其是这个时候,他真正武装起来的常设师团也就只有四个,而其中一个已经全部玉碎在中国,而如果这个也战死在中国的话,那么对于日本的打击绝对是非常大的。

  刘源再次看了看石油的储量,还有航母在建数量,沉思了一会说道,“局部的打一场还是可以的,但是要在内陆打,不然日本的海军会支援的,我同意。致电蒋先云将军,我给他权利处理与中央合作的事宜,同时暂时任命他强国精英联盟东南局书记,统揽一切经济、军事、情报一切事物,允许与中央进行合作。”

  “委员长,这不是有点太过了,东南的事物都是有各自的负责人的。”李安担心的说道。

  “当战争发生的时候,他需要调度一切他能调度的资源,作为他最亲密的战友,我需要支持他。”

  宋庆龄就在旁边默默的看着那个发号施令的年轻人,这一刻他的姿态比当年的孙中华更加美丽。

重生之风起民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大气象师 连载中
三国大气象师
堂燕归来
简介:穿越汉末荆州一名出身低微的寒门少年,内有名门世族轻视排挤,外有天下大乱,战祸将至,生死难料。那又如何!我有超级量子气象系统在手,翻云覆雨,天崩地裂,尽在我一念之间。看我如何崛起于寒微,搅动风云,与天下群雄争锋!……周瑜:阿西巴!怎么东南风变成西北风了?糟糕,特么的火船反烧回来啦!曹操:我火烧乌巢,眼看就要烧尽袁绍粮草,怎么晴空万里突降大雨,贼老天啊,你坑我的吧!刘备:这六月酷暑为何天降大雪,冻死我也,云长翼德,咱兄弟三儿快来抱团取暖啊!孔明,速去暖床!苏哲一脸茫然:我昨晚就是做了香艳的美梦而已,怎么一觉醒来,十八路反苏联军就都不见了?众红颜知己:夫君,昨夜天降大雨,山洪爆发,他们都被冲到海里喂鱼去啦!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06.8万字6年前
重生之风起民国 连载中
重生之风起民国
小徐可1
简介:http://www.***.com/book/880590.html新书已经上传,希望大家支持一下徐可新书。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65.5万字6年前
齐皇小心之龙起东晋, 连载中
齐皇小心之龙起东晋,
黄岩
简介:一代帝王的开始,一朝君臣的朝阳,
0.9万字6年前
明朝女皇帝 连载中
明朝女皇帝
杨沐泽
崇祯:请仙人救我大明朝。杨沐泽:不,我没空,我不会,我很忙。崇祯:求仙人怜悯,救我大明百姓于水火,我愿意付出一切,即便是生命也可以。杨沐泽:我把你女儿培养成一位皇帝怎么样?崇祯:为什么?为什么不是太子?为什么不是我儿子?杨沐泽:陛下可知,孤阴则不长,独阳则不生的道理?阴阳交替乃是天地致理。世上可有不落的太阳?有不升的月亮?大明既然以明为国号,以日月为意,可为什么传了十六代皇帝,都是男子?这男子自然代表了日,代表了阳。十六代男皇啊,大明已经到了独阳不生的死局,现在要破死局,唯有调和阴阳,才能顺应天理调和阴阳,才可以延续明朝的气数,所以该当出一位女皇帝。崇祯:能说人话吗?杨沐泽:你女儿是主角。
8.0万字5年前
王朝周期律 连载中
王朝周期律
清风绿茶
波澜诡谲的朝堂,积弊已深的帝国。危险、沉沦、背叛接踵而来,权力如跑马灯般转换。王朝兴衰复亡的周期好似不可避免。几代人前赴后继,几代人轮番尝试,能找出一条终结一切的道路吗?
21.7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