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超小超大

第二十三章识破假名剑

  王旁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从昨天晚上与狄青回到开封府,王旁就沉默了。他想了很多:自己是被穿越,或者不能功成名就,至少也要做些有意义的事。他要救狄青,也许历史不需要王旁,但是历史需要狄青。出来混的,无论什么在时间都需要义气,勇气。

  王旁认识狄青只有一个月吗?不,在他还没变成现在的王旁,而是那个出版社的一名普通业务员的时候,他就从电视中,从书中就已经知道了狄青。那个征战沙场的英雄;那个和关羽一样熟读《左氏春秋》的大将;那个脸上被刺了字,但是凭借累累战功成名的将军。

  整整一晚,黑色水晶石都在胸前发热,冥冥之中他觉得,这只是开始,一定还会发生些什么事。他想起了月下,狄青还没见到月下,他们父女相见是王旁多么希望的事,那个被他看的脸红的女扮男装的女子,那个繁塔之上诉说身世,能够看透别人心思的人,这会儿又在哪呢?

  还有,那把松文剑,为什么狄青和王旁回到开封府后,为什么王尧臣要从狄青府搜出一把剑?狄青看到盗贼供认赃物的中有松文剑会大惊失色?为什么包大人对此剑从来没提过。他仔细想着那天酒楼之上梁乙持剑要伤梁月下,梁乙手中的那把剑。

  他闭上眼睛,专注的去想那剑,那边剑越来越清晰,王旁看到那是把短剑,隐约之中剑在手,剑光凛凛,剑身有若隐若现的松纹。王旁一抖手腕剑笔直刺出,正中他面对的一人的心脏。王旁猛的睁开眼,包拯正在踱步,狄青坐在那里呆呆注视着手中的白玉。

  他走到包拯面前问道:“义父,这松文剑可有什么典故”

  包拯叹口气想说什么,但是摇摇头。狄青看着白玉,听着王旁的问话,他说到:“松文剑又称鱼肠剑,传说执有此剑的,不是臣子弑害君王,就是儿子谋杀父亲 。 ”

  王旁明白了,王尧臣从狄青府搜出松文剑,是为了证明狄青的谋反之心。

  他转身就要向外走,包大人问到:“旁儿要去哪里?”

  王旁说到:“我去偷回来。”

  包拯说到:“站住,枢密院亲兵把守,怎么能容你去偷。”

  王旁停住脚步,是啊,他即使是九百多年后的人穿越回来,但依然是个凡人,翻墙走壁他根本不在行,况且自己又没有绝世武功。他急的握住拳头说到:“义父,那王尧臣分明是在陷害狄大人。”

  包拯摇摇头:“王尧臣只是马前卒,况且他搜走的也未必是真的鱼肠剑。”包拯的嘴边露出一丝诡异。王旁却听的清清楚楚,此刻这句话正在提醒着王旁,仔细看好这把剑。

  他一边斟酌着的回答着仁宗的提问,一边观察着大殿上的每一个人,剑在手中,王旁耳边想着这句话,到底是谁在陷害狄青,这些大臣包括王尧臣在内,虽然都在弹劾狄青,但是似乎都没有和狄青有深仇大恨。

  能够乖乖让王尧臣听命的人并不多,几位就是平时说话不多,职位更在王尧臣之下的大臣,应是绝无可能;排除包拯和王安石;欧阳修和司马光:这两人都是宋史上的名人,君子著称。欧阳修现在只是个翰林学士,参政知事;司马光此时也只是个任天章阁待制为皇帝修注起居,说白了是帮皇帝写日记的活(他的前任就是给皇上进贡建茶的那个蔡襄)。 这两个人此时事不关己,虽然也是满腹狐疑,表情只有疑惑没有紧张。

  剩下的人中一个枢密使韩琦:这个人可疑最大,他一向看不起狄青,认为狄青没出身,但韩琦也算半个武将,久经沙场是个直性子,他可以当面骂狄青,但多数不会背后陷害。他的表情中一副旁观看热闹的心态。

  最后还有一个人,皇上的养子,右卫大将军赵宗实。王旁在他的脸上多停顿了一下,他正看着王旁,脸上毫无表情。会是他吗?未来的大宋皇帝宋英宗?王旁心里打了无数个问号。

  时间不容他多观察,王旁他接过松文剑,小心翼翼的从剑鞘中拔出宝剑,仔细的看看剑刃,剑身,剑柄。他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不知道怎么鉴别刀剑,但是多观察细节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更何况这剑根本没经过做旧,不过就是一把普通的短剑而已。

  最后他将剑插回剑鞘,递到侍卫手中。他看看王尧臣恼羞成怒的表情,不紧不慢的说到。

  “王大可知道这松文剑的出处么?”

  王尧臣没好气的说:“我又不是舞刀弄剑的武夫。”

  王旁看了一眼仁宗,仁宗半眯着眼却不见一点笑容,王旁说到“如果王大人不知道这松文剑的出处,那么就不是王大人陷害狄青大人。”

  众人一听王旁这么说都是一愣,王旁接着说到:“王大人是受人指使,因为王大人根本不认识松文剑,他如何得知狄青的松文剑放在何处。”

  王尧臣被这么一说,腿有点发抖,但他仍极力反驳到:“我不认识,难道你王旁认识不成。”

  王旁微微一笑:“皇上,可否容臣慢慢讲。”

  仁宗说到:“你尽管讲来。”

  王旁朝在座各位拱了拱手说到:“松文剑又称鱼肠剑,在上古名剑中排名第八,称为勇绝之剑,鱼肠剑既成,善于相剑的薛烛被请来为它看相,薛烛评此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

  王旁停顿了,众人一片哗然,原来松文剑是忤逆的戾器。这些仁宗皇帝是听说过,不然刚才听到松文剑三个字就不会那么紧张。司马光转过头看着王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竟知春秋补卷《越绝书》中典故。

  仁宗也知道松文剑是戾气之剑,但竟见王旁说的正是这松文剑的出处,也想知道,又见王旁停顿一下,就说到:“王旁,继续讲”

  王旁停顿下来是有原因的,从昨晚到现在,每当他专注的去想松纹剑,便会闪现无数画面,画面越来越清晰,他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他仿佛看见:专诸正端着亲手烹制的梅花凤鲚炙走上殿来,鱼肠剑专诸藏在鱼腹中,大殿上正坐着王僚。 专诸稳稳地用手掰鱼,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 。 鱼肠剑已经出鞘,它稳稳地被握在的手中,专诸疾速向前 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 。

  他转向司马光施了一礼问道:“请问司马大人,司马大人通古博今,可知道专诸刺王僚的典故?”

  司马光点点头,王旁心中一亮,自己感受到的是真的历史上的事,莫非和水晶有关?既然司马光点头说明他知道的是真的,那自己担心的没人相信的想法就可以放下了。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说到:“臣听说过,先秦时期当年专诸去谋杀吴王僚。当时,宝剑被隐藏在烤鱼的肚子里,最后却越过坚实的盔甲,一举刺穿吴僚的心脏。”

  王旁停下看众人听的认真,司马光也未质疑。接着说到:“后人无人见过真的松文剑,也有不少仿造,就像王大人所呈,剑虽锋利却少光泽,虽有松文但纹路清晰,剑刃不见任何磨损劈伤,一千多年前的剑怎么有如此精致崭新,况且剑柄并无长期手握汗渍所磨出的褪色和亮度。这明明是把不出十年锻造的新剑,怎么可能是松文剑呢。”

  说完,他长出一口气说到:“圣上,不详之物一般多是传说,并无实证,但松文剑有如此典故,即便是狄青大人有松文剑,狄青大人也不敢随意乱放。更何况王尧臣大人根本不认识松文剑,所以王大人背后一定是有人唆使。”

  大殿之上的顿时安静,每个人都互相看看其他人,都在琢磨王旁说的话。

  仁宗知道,如果王旁说的对,那么事情就不仅仅是不详之兆那么简单。大殿一片寂静,王尧臣心一沉,暗想赵大将军我的赵公爷,您难道不知道此剑是假的吗?

  赵宗实知道这剑是假的,大殿上有两个人知道这剑是假的。一个是包拯,真的那把被包拯放在“明镜高悬”匾额之后,但是没有找到真正原来主人的时候,包拯不会暴露的,更何况这把剑争议这么大。另一个就是赵宗实,他本想拦着仁宗皇帝不让认剑,但是已经晚了。甚至他一念间闪过王旁也不认得真正的剑,却没想到王旁从新旧程度上说的条条是道。赵宗实昨天看到就知道是假的了,他不想告诉王尧臣,王尧臣的表现越真实越能混淆视听。

  仁宗微微眯着眼睛看着王尧臣,王尧臣腿已经再抖,不过他心一横,就算不认识此剑最多也是认错而已,一旦具实说了,那么就是串通谋害朝中大臣,索性他不说话。赵宗实是不会等的,他还有一步棋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的,那是针对王旁的。对于这个皇上眼中的新起之秀,赵宗实已经想到了要扼杀他,这事自从知道狄青在教王旁骑马射箭开始,就已经酝酿,他看了一样知制诰刘敞。

  这个早朝最先弹劾狄青引出众人参奏后不再说话的大臣,站了出来。在众人都还没从王旁话中醒了的时候,他对仁宗说到:“圣上,臣还有一本。臣弹劾王旁受狄青唆使,与狄青为同党。而且王旁身世怪异,臣曾多方调查,自王旁来京城出了很多怪事。所以王旁说的圣上不能尽信。”

  仁宗问道:“什么怪事。”

  刘敞说到:“据臣调查:王旁自幼被王安石大人禁锢,此事有王大人亲属可证;进汴京不久宅院对面邸店失火,此事欧阳修大人爱子苏轼可证;王旁初任命开封府,开封府即丢失案犯,此事也已证。”刘敞说完众人面面相觑,似乎他说的都属实。

  王尧臣忽然想到一事,他说到:“王旁的确诡异,只隔一日,王旁声音就变了。这和昨日分明两个人声音,难道你们今天都没听出来么?

  被他这么一提醒,众人惊诧的看着王旁,似乎都意识到,王旁今天说话的声音异常奇怪,和昨日菊花宴上还带着稚声调笑王尧臣大为不同。

  这只是隔了一天的事情,王旁那句,“要不给王大人脸上也刺上字吧。”还在众人记忆里。而今天,站在他们面前的王旁,依然看上去十四五岁,但声音里充满成人男子的成熟,磁性;还有他不急不缓分析解释松文剑,与昨天的戏弄王尧臣的顽皮,和在仁宗面前半孩子气的要求少写试策的王旁,判若两人。

  王旁顿时感觉无数双惊诧的眼睛像看一个怪物似的看着自己,他感到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压力与质疑像自己涌来,此刻狄青已经不是重点,所有人的目光放在了王旁身上。王旁听到大殿上纷纷议论。

  就在众人犹豫之时,赵宗实说到:“可能圣上有所不知,王旁与王安石大人长子王雱是生于同一时,乃一母双生。这同时辰所生,必定有一个夭折,永徽五年底,武氏生双胞胎李贤与小公主,小公主死矣 ;不过有没有夭折的就不妙了,当年助李渊灭隋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其兄弟李玄霸也是同时辰啊。”

  这才是一枚最重磅的炸弹,扔在仁宗和大殿上每个人心里。赵宗实的话无疑将王安石比作李渊,将王旁比做李世民,这改朝换代的比喻对王旁来说无异于杀身之祸!

争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之极品董卓 连载中
三国之极品董卓
梦与君同VS诸葛
简介:平边地、讨叛逆。霸京师、拥新帝。乱宫闱、焚金阙。掘皇陵、立新都。骑貂蝉、筑郿坞。魂归天、止凤仪。没有无敌的勇武,没有绝世的智谋,没有凛然的正气,没有超卓的才学,却偏偏成为了汉末一朵奇葩,一生功过,尽在此言之中,而这一切,在来自后世的董林穿越成为董卓之后,又将变换如何?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5.7万字6年前
新明崛起 连载中
新明崛起
海盗欧迪
简介:李栋是个官二代,其父是某省公安厅厅长,其母是该省妇联主席。因为政治联姻的缘故,李栋很少看到母亲,从小在刑警队长大,学会了审犯人和火眼金睛的本领。高考完毕,经过父亲允许,李栋骑自行车到同学家玩,孰料半路出了车祸穿越到明朝弘治十七年,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身体变成了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小孩。一个人都不认识的李栋和街口卖烧饼的大牛称起了兄弟,并通过为大牛生病的妹妹小凤退烧,获得了大牛、赵叔的好感。为了吃饭,李栋以五两的价格当了这个身体的玉佩,而此时弘治皇帝正为自己丢失的皇子着急万分。当铺掌柜将玉佩拿给东家,东家正愁没有礼物送给给锦衣卫张绣做第六房的妹妹,现下见了美玉,不禁眉开眼笑。李栋的钱很快就告罄,思来想去,决定到赌场赚钱,精明的李栋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巧妙的赚了第一桶金。李栋见赌坊的人交给锦衣卫保护费,不免艳羡,问自己是否可以加入锦衣卫,其中一个告诉李栋自己叫钱宁,并说可以到北镇抚司找他。当铺东家将玉佩戴在妹妹的脖子上,其夜被张绣发现,很快,锦衣卫找到李栋,李栋这才发现自己是穿越到了幼年正德皇帝朱厚照身上。尽管如此,李栋并没有继承朱厚照的记忆,因此被御医认为得了失魂症。为了不成为权力的牺牲品,李栋向弘治皇帝提出不愿意做太子的请求,孰料当夜便出现了刺杀李栋的刺客,幸好李栋懂得凭借眼神测谎,才幸免于难,考虑到自身安危,李栋决定通过人牙子买下一千个少年作为己用,并通过观察眼神将送来的细作排斥在外。李栋的童子军成立,经过训练,个个都成了好手。转眼春节已至,李栋给众人放假,自己也回到宫中。童子军中的杜威、王平三人和混沌摊的十岁姑娘狄云开起了玩笑,这下惹怒了建昌侯张延龄家的管事赵海,于是在胡同里引发了一场恶战,被准备宴请几位翰林的建昌侯张延龄和寿宁侯张鹤龄看到,两人仗着是李栋亲舅舅,对杜威等人大打出手,听闻自己的人被欺负,李栋怒不可遏地赶到现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两位亲舅舅收拾得服服帖帖。为了更一步的计划,李栋赶到兵部,想要一份全国各地区的详细地图,令李栋兴奋的是,居然遇到名人王守仁。李栋让王守仁替自己指点童子军。在王守仁的指挥下,童子军逐渐演变成了正规部队。凭借一番改造,李栋的实力正在一日日的崛起,通过不断得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社会变革与动荡,使中国的历史偏离的原来的跑道,奔向另一个广阔的空间,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君主!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2.6万字6年前
争宋 连载中
争宋
金坐佳
简介:该简介已被管理员屏蔽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25.2万字6年前
特种兵之凤凰花开 连载中
特种兵之凤凰花开
山风一样自由
简介:这一辈子不能再照顾你,来生,我在为你摘取那朵最美的凤凰花,我爱你……………
1.6万字6年前
忘川 连载中
忘川
雾隐
你是否曾好奇,那些被遗忘于时间长河中的历史;那些至今没有定论的谜团;或是那些隐藏在迷雾中的真相?其实这些没有史书记载的过去从未丢失,他们就藏在每一件流传下来的古物里,等着人们去探知。
0.5万字5年前
梦回二战 连载中
梦回二战
飞星骑士2020
这只是一场梦,别当真。假如成为民国二太子蒋纬国,抗战和二战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60.0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