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超小超大

第四十一章穿古越今迷

  这第二天一早,还没等陆慎言和何里钵出门去打听这个“邋遢张”,这邋遢张居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王旁每日早上照例是要扎会马步,活动一下筋骨的,那时候他还正在琢磨,不知道这邋遢张到底有多邋遢,听得这邋遢张上得门来,马步也不扎了,径直就去到客厅

  他原想这邋遢张既然冠以邋遢之明,想必是干净不到哪里去,他甚至做好了进来看到一个浑身污垢的乞丐模样的心里准备,哪知道....

  这位号称邋遢张的,竟是一位道骨仙风的老者。

  只见他六七十岁的年纪,须发洁白,面容清瘦却红润,慈眉善目,目光炯炯有神,身子板直直的,身穿浅灰长袍竟是没有一点褶皱,不禁让王旁想起影视剧中的姜子牙。这哪是邋遢张,若是换一身道袍岂非不是神仙张。

  两人见过礼,这邋遢张就自报家门道:“老夫,姓张名逸,人送绰号“邋遢张”乃是包大人故交。闻听公子前来,特来拜会。”

  王旁闻其声,底气十足哪里像六七十岁人家,又如此谦和,于是让座上茶并问道:“小可确是正在寻找先生,不知道先生倒是如何先找到小可。”

  邋遢张便将缘故述与王旁。二人相谈之间王旁才知道,这“邋遢张”之名乃是包大人给取的。

  因十多年前张逸本是本县一富户,经商多年有些积蓄,打算于陈州怡养晚年。皇佑二年,大雨一连下了几天,虞、亳一带坑满河平,很多难民成了乞丐。

  包大人来陈州放粮之前,张逸便将自家余粮全部拿出来,这不说他还亲自救助难民,有些饿死的难民,他就帮忙埋葬,还组织乞丐难民自救。一来二去顾不上也没时间搭理,天天与那些人混在一起。

  包拯便服来访,结识张逸,见他整日与乞丐难民在一起,无暇打理自身。便戏称他为邋遢张,想竟成了绰号,结果人人都知邋遢张,却无人知道张逸。后包大人陈州放粮,救济了百姓。

  大水过后,一些人回乡继续务农经商重新建设。还有些老弱病残以乞讨为生,张逸便依旧救济,同时老的养,死的葬,幼年的稍加**。慢慢的大家就叫他邋遢头。后来误传竟成了“团头”。

  而那些乞丐也算知恩图报,总是给他送些礼,开始他是不收,后来见众人心诚,于是索性就统一管理和安置,这一来乞丐似乎也是有“家”之人。张逸便给他们定了些规定,比如不能做打家劫舍违法勾当;需穿着制式服装在特定地区或针对特定对象行乞,并受到团体的约束义务 等等。

  王旁听的脑袋都大了,这“团头”他自是知道,宋元话本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描述杭州城里的乞丐团头金老大,他手中的杆子是领袖的标记,统辖全城的叫花子,那便是最早期的丐帮。

  想不到,再此竟然遇到丐帮“团头”祖师爷,假若这张逸手中如果真拿着绿棒子,王旁肯定是扑腾跪倒,说什么也要求张逸教教打狗棒法或者降龙十八掌什么的。

  难怪一路而来,张逸竟然先找到自己,这可归功路上到处和乞丐交谈还打赏。可是,这样的大神找王旁有何事?

  王旁带着疑惑问张逸,张逸解释到,本来一直想去拜会包大人,但因为无意间成了“团头”也就一直没有时间去拜访。倒是听说了王旁在寻找自己,更知道他是包拯之义子,亲自前来这是其一。

  至于其二,因近年龙湖有劫匪,丐帮中一些年轻弟子受不得清苦,便入了劫匪行当,听说王旁此次有剿匪之命,是也希望王旁剿匪顺利,同时则请王旁对于丐帮弟子从轻发落。张逸自会相助。

  说到此张逸问王旁,此次剿匪有什么计划么?

  王旁见张逸这么问,心中一闪念,这张逸是真是假尚未清楚,但见张逸与自己相谈之间始终对视,目光诚恳,所说之事也不似编造,更有对丐帮弟子的爱护之情。

  便直说到,此次前来计划先探听出劫匪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二则抓到官匪勾结的证据,整肃一下县衙。第三则是听闻张逸剑法了得,想拜师学剑。

  张逸听完含笑说道:“拜师不必了,我从商是承袭家业,常年四处游走,最初所学是为强身健体有个好体格,再有就是赶上兵荒马乱可以防身,三脚猫的功夫,贤侄要学教与你就是了。更何况贤侄还为商行做了一件大事。”

  王旁困惑,张逸说道,这小半年各地都以陆续建起了官交铺,为商贾提供很大便利。不少商贾倾慕王旁。王旁听到,心中大喜:第一次真正体会到现代人回到古代的好处。虽然说不上为所欲为,但是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很有利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不是王安石之子,不是包拯义子,又得到仁宗皇帝的赏识。这现代银行的“雏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出现。

  这一早上就惊喜连连,张逸的出现给王旁带来很多喜讯,但接下来的谈话,让王旁沉思了。

  张逸说到劫匪的情况,告诉王旁这劫匪头子正是侬智高之子,化名南继枫。王旁心中更是高兴,如果捉到此人岂不是大功一件。

  王旁说到:“先生若是助小侄擒得此人,小可定会向朝廷为先生请赏!”

  张逸摇摇头,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说到:“都说侬智高叛乱,可在老夫看来,确是很冤屈。这侬智高在广源州呼声甚高,乃是一位英雄!”

  王旁大惊,惊于张逸为何如此说,更说的直言不讳,但转念想仁宗朝堂之上都言论自由,民间更是各抒己见,听听老先生想法也不为过。于是便向张逸求指点。

  张逸说到:“侬智高世袭父职为广源州大首领,不幸又落难于交趾,四年后复反,立国称王,自保境土,拥宋有功,屡求内附,反被宋廷奸臣出卖,穷无所归,陷于绝境,不得已破釜沉舟.....”说到此张逸停下来,若有所思。

  王旁知道这交趾就是现在的越南,听到这番话顿时茫然了,想不到侬智高反宋竟然有这样的起因。他自认自己是钦佩英雄的人,狄青是英雄,难道抗击越南的侬智高就不是英雄吗?若按照王旁自己的观点,这狄青是宋朝的英雄,而这侬智高确是民族的英雄。

  而现在,自己要剿灭民族英雄的后人,王旁啊王旁,你到底要回到宋朝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王旁一拍椅子扶手站起身来,这奸臣着实的该杀!他咬着牙愤恨的说出这几句。

  哪只张逸摇摇头,:“太祖自黄袍加身,最忌武将拥兵自重,这侬智高与狄青大人,其实一样均自害于这“武”和民声之上”

  王旁说到:“这皇上竟是这么的小农意识!!!真T.MD的弱智”

  王旁听到侬智高的遭遇,他更加愤愤不平,抗击越南侬智高这么大的功臣,不好好安抚竟然派恩师去打。越想越气竟忍不住脱口而出!

  张逸没听懂他在说什么。只是看他很气愤,便从沉思中转过神来,看看王旁。这少年沉稳,睿智,绝对不是奸猾之人,本从外界传言他保狄青遇难,已看好他几分。

  于是接着说道:“边境百姓生活,与你所在京城大相径庭。天高皇帝远,地方官员苛捐杂税甚重,侬智高能成势,也是百姓拥趸。”

  王旁知道自己吗骂的什么张逸也没听懂,于是恭恭敬敬给张逸深深一揖说道:“不瞒先生,小可本是打算借招安之名,剿灭匪患。但听先生之言,晚辈深感茫然,请先生指点。”

  张逸见王旁几分真性情,自己也赞包拯眼力收此义子。张逸起身相扶起王旁,他看看王旁眉宇轩昂,相貌堂堂,凭自己闯荡江湖多年,又是这把年纪。看人绝对不会错,这孩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说到:“我与包拯挚交,说了定会帮你。摆在你面前两条路”

  第一:走狄青之路

  第二:走侬智高之路。

  王旁一听一皱眉头,这老先生我对他恭恭敬敬,他怎么给我指点的都是死路呢。:“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张逸笑到:“你我又不会那穿古越今之术!”

  王旁眼前一亮,脑子里面无数念头闪过,他忙追问,先生说这穿古越今之术是何?

  张逸笑笑:“我年轻时候和你一样,走到哪都爱打听,这也是一传闻。”他见王旁听的兴趣正浓,就解释到:“燕云之地有一传说:有两块神石,形同太极阴阳,一块可做穿古,另一块却可以到未知的........得到这两块石头相拼,便可随心去任何地方。”

  王旁心中一震,自己不就是有这黑色水晶石吗?但他嘴上说道:“是啊,要谁有这石头,就可以回到当时,劝说皇上了。”

  张逸看看他,“能得自然好,若不能两石齐得,只有一石者据说要等到死后,石随人灭不知所踪。当然,这都是传说,谁也没亲眼见过,倒是老夫也不明白,这穿古好办,但是这越今之石,要到几代之后,两石头年代是越差越远,又如何能两石齐得呢?”

  王旁被问道也是心里一惊,但转念立刻一拍脑袋说到:“小可想到了~~”

争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回到古代当富商 连载中
回到古代当富商
没毛的乌鸦
简介:大学生就业难,四处碰壁,但却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古代。重生的他成为了当朝宰相的儿子。利用老爹的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现代人的智慧被他运用的淋漓尽致。开咖啡厅、酒店连锁,叱咤餐饮界。办夜总会、桑拿温泉、演艺公司,问鼎娱乐界。皇帝老子硬是把女儿送来做丫鬟,青楼女子被男主改造为T台模特,后宫三千佳丽争相应聘男主的秘书。一个小小的商人却控制了帝国的经济命脉。战争时他又摇身一变成为军事,用金钱战术在疆场上所向睥睨。不是男主太NB,而是男主太有才。妻妾成群美女成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穿越古代任我逍遥求鲜花,收藏,每天至少二章,保证完本。已创书友群:67975251,欢迎您的加入,共同探讨剧情。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36.8万字6年前
乱世情缘漫黄沙 连载中
乱世情缘漫黄沙
心空罪亦亡
简介:  他是个亡命孤儿,被东家收留长大。东家突遭兵家提亲逼婚,情急之下,打小与他青梅竹马的东家小姐,便于他私定终身。  大祸临头,九死一生,避难小县。  滚滚黄沙,弥漫了西北边陲鲜为人知的兵匪相争。  情感交错,在小县绚烂多彩的历史画卷中徐徐展开...... 厚重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细腻贴切的描述。形成作品鲜明的叙述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本书已完稿,绝不太监,质量保证,敬请放心阅读收藏。相信它会像一抹美丽的风景,让您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细读会上瘾。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30.5万字6年前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连载中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风雪云中路
简介: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那是一个沾满了中华民族血泪的年代。在那段中华大地不满腥风血雨,中华民族处在最危险的时刻。就在晋东南的太行山区,有这么一群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中国人,还在不屈的抵抗着。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面对着装备精良的敌人,他们没有在刺刀与大炮面前低下高昂的头颅。依靠着手中简陋的装备,与敌人不屈不挠的在斗争着。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外援,甚至到了灾荒年月,就连饭都吃不饱。他们有的只是不屈的精神,以及与敌军血战到底的决心。扒铁路、炸桥梁,杀鬼子、除汉奸,与日军伪装挺进队血战,不断的用敌军的武器武装着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从弱小一步步的走向强大。人生在世百余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那个遍地狼烟的时代,度过了自己最辉煌的人生。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9.6万字6年前
霸宋西门庆 连载中
霸宋西门庆
三王柳
简介: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1.5万字6年前
云动天下 连载中
云动天下
来瓶茉莉茶
简介:一次意外,使得古云重生在一个类似华夏古代的异世界,成为了云州太守的独子。生逢乱世,古云身不由己,只得努力发展势力,谱写下自己的传奇一生。
7.4万字6年前
大明教父 连载中
大明教父
落花生
理学工学双料博士陈恪穿越到明朝崇祯年间,成为一名寒门士子。由贩私盐白手起家,纵横在黑白两道,一步一步成为大明的教父。
1.9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