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纨绔天下
超小超大

第七百七十七话狮子大开口

  在外面那样豪气的辅公佑,此刻却是表现得那样的谦卑,满脸的赔笑,只能用一个阿谀奉承来形容他此刻的举止了。若是让那城内的楚军将士们见到辅公佑还有这样的嘴脸,只怕也就没有那么多人会选择尊敬、效命于他了。

  这厢房内自然是有人,而且还不只是一人,只见在这间并不算大的厢房内,一共坐了三人,其中两人都是身形瘦弱的文官打扮,而剩下一人则是穿着一身普通铠甲,乍一看,倒是和楚军中的普通士兵没什么两样。

  只是这名穿着铠甲的士兵见到辅公佑进来了,却是依旧是金刀大马地坐在那里,一只手拿着一张铁弓,横放在自己的腿上,另一只手则是抓着一块绸缎,轻轻擦拭着铁弓。听得辅公佑一进来所说的话,这名士兵则是微微抬起了头,看了一眼辅公佑,只是点了点头,就又是继续擦拭着自己的铁弓。

  对于这名士兵的态度,辅公佑却是不敢有半点不满,而是继续陪着笑脸,朝着那士兵躬身一礼,看他那行礼的样子,那脑袋就快要掉到脚背上了,当真是说不出的谦卑!

  “辅伯客气了!既然大家都是为了梁王效命,又何必那么计较呢!”而这个时候,旁边两名书生当中,那个年纪很大的、留着花白胡须的那个笑着对辅公佑说道:“今日外面的事情呢,我们也已经听长孙将军说了,计划进行得很顺利,那我们也应该在此恭喜辅伯了!”

  “王大人可千万别这么说!此间多亏了刘大人、王大人的计策,在下只是按照两位大人的计策行事!可不敢贪功!呃,当然还有长孙将军的好箭法,在关键时刻出手相救!”辅公佑很知趣地将全部功劳都推了出去,没有半点要贪功的意思,最后还生怕自己漏掉了那擦弓将领,又是补上了一句。

  辅公佑自然是不敢有半点怠慢,因为他很清楚眼前这三人是什么来路,他们所代表的,乃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一方势力——梁王万禾!

  当初杜伏威与万禾结盟的时候,辅公佑还持反对的态度,不过当时万禾的实力可是远没有如今这么强大!现在万禾雄踞洛阳,连败李密、王世充、罗艺等英雄,听说最近更是连李世民也是被打得节节败退!面对如此强大的势力,辅公佑哪里还敢有任何的敌意?甚至前不久杜伏威要背弃与万禾的盟约,辅公佑又是反过来想要劝说杜伏威改变主意。

  现在辅公佑与杜伏威已经是趋向于势同水火了,辅公佑也清楚,单靠自己的力量,对付阚棱都稍嫌不够,更不要说是对抗杜伏威了。而这个时候,万禾派人来联络自己,辅公佑自然是想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条绳索,那肯定是拼命抓着不放啊!

  对于这三人的身份,辅公佑却也是没有半点怀疑,因为那名看上去穿着普通的擦弓之人不是旁人,正是最近几年已经被人冠以天下第一神射手之称的长孙恒安!

  如今天下人都知道,长孙恒安乃是梁王身边最为亲信的战将,几乎是在梁王万禾初初发迹之时就跟随在万禾身边的!有长孙恒安在,辅公佑哪里还会有半点怀疑对方的身份?

  见到辅公佑这谦卑的模样,那名年纪大一点的书生立马就是笑了起来,他的身份自然也不简单,正是名士王珪。当初万禾在考虑策反辅公佑的人选的时候,长孙无忌便是向万禾举荐了王珪,而现在王珪显然也没有辜负万禾的重托,已经是将辅公佑给策反了。

  王珪笑了笑,却没有因为辅公佑的谦卑态度,就表现出如何的趾高气昂,而是笑着站起身,直接上前将辅公佑的身子给扶正了,然后才是笑着说道:“辅伯,那杜伏威不识趣,背弃梁王,却是要和那天下人唾骂的朱粲为伍!如此倒行逆施,早晚也没有好结果的!辅伯识时务,自当是俊杰之才,对于辅伯这样的英雄,梁王一向都是愿意与之结交的!若是辅伯愿意,等到解决了杜伏威,那楚王之位,就是辅伯的了!”

  王珪这算是在给辅公佑许下承诺了,而听得王珪一开口便是许诺将杜伏威的楚王之位给他,辅公佑的眼中立马就是闪过了一抹喜色。

  不过很快这抹喜色就是被辅公佑给掩藏起来,辅公佑笑了笑,后退一步,又是冲着王珪行礼,笑道:“王大人可是折煞我了!那杜伏威不尊天子,不敬梁王,合该有此一劫!我辅公佑何德何能,安能得这楚王之位?”

  辅公佑这话一说出口,王珪的笑容立马就是定住了,而旁边的长孙恒安也是同时停住了擦拭铁弓的动作,抬起头,直勾勾地盯着辅公佑!

  辅公佑口中说得倒是好听,可王珪却是听的出来,辅公佑这可不是在谦让,而是在向王珪索要更多!话里头的意思就是,这楚王之位还不够!

  当初万禾实力不强,为了求江淮稳固,才给了杜伏威一个楚王的头衔!要知道万禾自己也不过才是梁王之位,许给楚王之位,就预示着杜伏威的地位不在万禾之下!而现在辅公佑竟然还嫌这楚王之位小了?这可就真的有些野心太大了!

  王珪的眼神中多多少少也是流露出了一丝寒意,而旁边的长孙恒安则是更加冷眼旁观,眼神中满是浓浓的杀意!

  对于王珪和长孙恒安的态度变化,辅公佑自然也是感受得很清楚,他也知道,现在是他需要万禾的支持。但事关利益,辅公佑可不愿意退让半步,他可不希望将来会因为自己没有讨价还价而后悔莫及!

  稍稍深吸了口气,王珪也是压下了心头的不满,又是恢复了一脸笑容,对辅公佑说道:“辅伯既然这么说了,现在想想,这楚王之位曾经许给过杜伏威,现在又转给辅伯,的确是有些不太妥当!只是不知道辅伯又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言,相信梁王是绝对不会亏待了辅伯的!”

  虽然被辅公佑这样趁机敲诈很是不爽,但王珪也很清楚现在辅公佑的投效的确是十分重要!如今万禾要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对付李世民和北方的突厥人,而江南一带却是杜伏威、朱粲、萧铣、林士弘四路兵马打得不可开交!这四路兵马,无论是那一路获胜,都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一统江南,最后成为万禾的心腹大患!

  所以现在万禾需要这场混乱一直持续下去,持续到万禾将李世民、突厥人都给解决了,能够抽得出手来对付江南了!因此,辅公佑这颗棋子是一定要的!哪怕是要付出不少的代价,也是要拉拢住辅公佑,给杜伏威他们四路兵马添乱!

  听得王珪的话,辅公佑脸上的笑容也是越发灿烂了,他当然知道自己这次狮子大开口肯定会惹怒王珪,乃至于惹怒王珪身后的梁王万禾!但辅公佑却是不怕,他就是要借着这次机会,好好扩充自己的实力!将来就算是面对万禾,也能保证万禾不敢对自己来个卸磨杀驴!

  想了想,辅公佑才是笑着对王珪说道:“王大人的话既然是说到这份上了,那在下还要藏着掖着,就有些矫情了!在下出身草莽,除了行军打仗,也是别无所长!所以,在下斗胆,想要向梁王请求一个江南道大总管之职!只管军务,至于那什么治理地方的政务,在下也是一窍不通,就不要去坏了梁王的大事了!”

  辅公佑这话一说出口,王珪的脸色再次有了变化。虽然已经知道辅公佑会狮子大开口,但却没想到辅公佑竟然胆子这么大,敢说出这样的一个条件!

  其实若论身份尊卑,这楚王之位自然是要大大强过什么大总管的职位,毕竟楚王可是一个尊贵的爵位!而若是论起全力大小,一个大总管之职,只是负责地方上的军务,与楚王这种管辖治下之地的军政大权,那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辅公佑提出这么一个条件,乍一听好像还有些吃亏了的样子。而王珪却是听得清楚,并没有被辅公佑给忽悠过去!

  辅公佑所提出的条件,可并不是楚王治理治下的江淮道大总管,而是江南道大总管!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其中的意思那就是完全不一样了!

  楚王所治理的,乃是江淮地区,管辖区域自然是不小。可若是比起江南道所指,那就是差太多了!江南道,往大了说,那长江以南都算是江南!辅公佑这意思,就是想要掌握长江以南的兵马大权!

  虽然辅公佑没有要求管理江南的政务,但手握兵权,其实就相当于将江南完全交给辅公佑了。辅公佑这可是要与万禾划江而治,直接划走半壁江山啊!

  王珪那可是有真才实学之人,所以一听辅公佑提出的要求,就立马明白了辅公佑真正想要的。这可要求可不简单,且不说王珪不可能会答应辅公佑的这个要求,就算是他肯点头,也没有权力做这么大的主。这种事情,那是必须要上报洛阳,由万禾来做决定!

隋唐之纨绔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烽火男儿行 连载中
烽火男儿行
锋利的柴刀
简介:历时三个月的淞沪抗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30万冤魂让整个南京城披上血色,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也是英魂遍地尸骨累累。年轻的懵懂学生唐城和国军连长的一次偶遇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为了心中的信义,唐城踏上了漫漫征程,从一个战场新兵逐渐成为一个被老兵们称呼为长命鬼的百战老兵。杀勇似猛虎胆似铁战不破敌阵誓不还谨以此书缅怀献身家国的英灵们英魂永在国魂长存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9.5万字5年前
战略特勤组 连载中
战略特勤组
李氏唐朝
简介:该简介已被管理员屏蔽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16.9万字6年前
齐皇小心之龙起东晋, 连载中
齐皇小心之龙起东晋,
黄岩
简介:一代帝王的开始,一朝君臣的朝阳,
0.9万字6年前
三国演义(白话版) 连载中
三国演义(白话版)
王希文
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原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原著内容是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而且每个章节内容篇幅太长,今天读者阅读起来极不习惯,并且在原著中的迷信思想和对农民起义军的污蔑称呼,也与今天的时代的不符合。在我努力遵守《三国演义》主体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特色基础上,对原著内容进行全面翻译和改编,这样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81.0万字5年前
历史辟谣 连载中
历史辟谣
富江的小信徒
简介:我写这本书只是为了洗清拉些历史上的真相
1.7万字5年前
水煮《史记》 连载中
水煮《史记》
穿越中的书生
简介:如何水煮?如何将历史与现实,来一番有趣的关照呢?历史,其实很有趣,可以正经地解读,或者不正经地另读?有什么不可以?历史从来都是一个小姑娘,扮成花,弄成云,如果你的想象够穿越,真的,所有的历史,都是虚空,都是捕风,都不过是还在发生的现代史。太阳底下无新鲜事。那么,水煮一番《史记》,也许,别有一番滋味呢
4.2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