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几大门派在人皇这里还是有面子的,再加上朱棣帮忙,朱元璋对此事非常重视,很快就在百忙之中,抽出了时间接见几人。
“吾皇万岁万万岁。”众人一起行礼道。
“诸位道长平身吧。”朱元璋微笑朝众人抬了抬手,“不知诸位道长此次步入红尘,所谓何事啊?”
众人自然是为了争夺河阳城的控制权而来,但河阳毕竟是朝廷的城镇,城主皆须朝廷的册封。众人总不能说为了城主之位而来吧。
碧瑶眼见众人犹豫,***上一步:“臣女参见皇上,臣女此来,弹劾河阳城城主勾结青云,挪用官粮,败坏法纪,霍乱朝纲,请皇上明察!”
“哦,此事当真?”朱元璋自然知道这是青云门和鬼王宗的争斗,因此神色平静,完全不露喜怒。
碧瑶立即再拜道:“臣女言之凿凿,绝无虚假。”
此时陆雪琪等人终于反应了过来,碧瑶这是要借人皇拿河阳城主开刀了,而且还安上了一个挪用官粮的罪名。常剑连忙跳了出来,行礼道:“贫道参见皇上,河阳城之事,乃事出有因。”说着一指碧瑶,“这魔教妖女心狠手辣,先是派人暗中收购了河阳城中百姓的余粮,再偷偷派人上山,将我青云山上的粮食,尽数付之一炬……”
碧瑶不屑的撇撇嘴,上前奏对道:“购粮之事,皆属自愿,三十税一,未曾短缺。”碧瑶此言,是表示自己依照大明律行商,未曾少交税赋,合理合法,而火烧青云山,那就不归人皇管了。
“………”常剑不由得一滞,什么三十税一,他没有听说过啊,眼见人皇依旧一副不喜不怒的表情,他连忙接着补充到,“我青云门向河阳城借粮,实是迫不得已之举,也是为了青云门上下两千余人的性命啊。”
碧瑶立即躬身拜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情有可原,罪无可恕!依照大明律,贪污六十两以上者尚且要剥皮添草,挪用军粮,百死亦不足以赎其罪!”
“………”场上的人除了朱元璋和碧瑶,陆雪琪,法相,金瓶儿,秦无炎等人均是一脸懵逼,什么剥皮添草?什么60两白银?他们听都没听说过,碧瑶却在那边口若悬河,更重要的是,似乎皇上听得还挺满意。
朱元璋自然还是比较满意的,为了能够励精图治,让百姓们过上安定的生活,朱元璋在大明律上花了很多的心思。如今法令刚刚颁布不久,正是需要推广的时候,碧瑶每一句回答皆出自大明律中,显然有过一定了解,加上句句合情合理,朱元璋心中也有了些偏颇。
河阳城一直和青云门走的近,这点朱元璋心里一直是很不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河阳城借助青云门的关系,几乎已形成自立,如同国中之国。再加上此次碧瑶弹好高级劾的内容大概都是属实,河阳城主也的确违反了大明律令,朱元璋心中杀机早起。
但作为一个皇上,朱元璋很清楚制衡之道的重要性,拿下河阳城主简单,但是之后河阳城交到谁手里,还当好好权衡。
还给青云门?那就是得罪了圣教,如今的局势,青云门虽然占据中原,又有正统的名声,但从种种迹象表明,这几年来圣教愈发强势,又有重新入主中原之机。如果这一次解了青云之难,圣教就此退去,但实力却不会因此消退,重新等待时机之后,势必还有一场龙争虎斗。
那能太平多久呢?朱元璋皱了皱眉,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如今身体每况愈下,早年征战留下的伤口,每逢阴雨天就隐隐作痛,这么拖延下去,自己还有多少年好活呢?
但是他还要坚持下去,如今的大明帝国就如同一个新生的太阳,虽然已经离开了最危险的时间段,但依旧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我还要坚持下去,继续为这个帝国保驾护航,为自己的孙儿保驾护航,希望等我离去之时,大明王朝已经能变得歌舞升平。
朱元璋的眼眸变得幽暗了下来,那么如果自己在背后推波助澜一把,让圣教占据了河阳城,那么能否推动正魔两派提前决战?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角逐出一个胜者呢,亦或是两败俱伤,那都可以。
不过这么做也有问题,其一是圣教到底有没有击败青云门的能力?其二则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也是帝国未来的继承者,是一个比较信仰正统的人,他会愿意认同如今被称作魔教的鬼王宗几派吗?
朱元璋在这里扮演的是一个制约者的角色,他很清楚,他可以帮助其中的一方,更可以同时帮助两方,任由对方打得死去活来,自己从中牟利,但是有一件事是一定不能做的,那就是同时去得罪两方。
朕在朱元璋思索当如何处理这件事时,碧瑶忽然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索:“皇上若是为人选担心的话,臣女这里倒是有一个不失公允的办法。”
绝仙(诛仙同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