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男儿行
超小超大

第二十六章接敌李家铺7

  等真正的靠近了土岗上的日军,眼前的战况却令的唐城很是吃惊,他并没有对游击队的久攻不下幸灾乐祸,可他也万万没有想到游击队的战斗力竟会是如此的不堪。从自己在溪水边成功袭击那些日本兵开始,土岗这边就已经接火,都打了这么长时间了,土岗上的日本兵居然还没有出现阵亡者,也不知道是日军真的能打还是游击队战斗力低下。

  土岗上的日本兵虽然地形居于优势,而且他们人数少,四个没有受伤的日本兵中只有两个是战斗兵,剩下两个出现在唐城望远镜中的家伙却是带着红十字袖标的救护兵。再其他的日本兵全都是些伤兵,透过望远镜看着那些日军伤兵身上裹着的厚厚纱布和纱布上透出的血色,唐城都在怀疑这些日军伤兵会不会下一刻就伤势复发死在土岗上。

  虽然他们的人数较少,不过火力依然强大,四支三八步枪的精准射击封堵了缓坡上游击队的强势进攻,再加上他们还有迫击炮和掷弹筒的协作,也难怪那些游击队攻不上土岗。虽说被日军伤兵操作的迫击炮老是停火,但在2架掷弹筒和四支步枪的配合下,土岗上的日本兵还是形成了一个火力网,再加上这里地势较陡,土岗下的游击队没有办法一鼓作气冲上来,冲到一半就会被日军的火力压制而不得不退回去。

  “我说,你们游击队的命是不是不值钱啊?”用唐城缴获来的望远镜看了一会,老东北开始逗弄性格憨直的铁牛。“老子打过的仗多了去,可就是没见过像你们这样大张的,这上面的鬼子兵也就那么几个,应该用佯攻吸引鬼子兵的注意力,然后布置敢死队从咱们上来的地方悄悄潜进,只要距离够近了,不管是用子弹还是大刀,管保一举拿下,那里还用得着死这么多的人。”

  铁牛没有回嘴老东北的话,他也制定老东北说的是什么意思,连续的进攻都被土岗上的日本兵顶了回来,游击队那边的缓坡下已经倒了十几具尸体,不用问,那些都应该是游击队的人。唐城他们只有几个人便连续伏击了这伙日本兵好几次,只是付出了三个人的阵亡,便打死了至少超过40名日本兵.。

  和唐城他们的战绩相比,这些正犹自进攻土岗的游击队还真是败到家了,所以铁牛没有反驳老东北的话。他倒不是不想回嘴,他之所以选择了沉默,那是因为铁牛没脸回嘴,铁牛心里明白若不是有唐城的指挥,自己这会也该中弹躺在那缓坡上才对。“轰”“轰”缓坡上再次响起了爆炸,肉眼可见有两个游击队员惨叫着被气浪顶着摔飞出去,游击队的进攻再次受挫,已经冲到半途的游击队员不得不就地卧倒。

  趴伏在杂草中的老东北忍不住低声嘟囔道,“都是一群蠢货,手榴弹是留着下崽的吗?为什么不用手榴弹炸出的烟雾掩护进攻,拼上几条命,就是用手榴弹硬砸也能冲上去杀光小鬼子。”唐城斜了老东北一眼,随即轻轻摇了头,铁牛还在这里,当着人家的面说游击队都是蠢货,老东北还真是个惹祸精。

  山下突然响起了冲锋号,卧倒的游击队员迅速爬起,但刚冲出没多远又有2个游击队员被日军的子弹击倒,不过这次进攻的游击队员学聪明了,知道分成两拨相互掩护着交替前进。“走,一口气冲上去,上去之后直接开枪,不要顾忌那么多。”趁着土岗上的日本兵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游击队的进攻上,趴伏在杂草中的唐城忽然拎着驳壳枪起身猫腰奔跑起来。

  唐城他们此时离着那些日本兵还有百多米远,趴伏的地方是缓坡上的一处凹地,只要加快速度冲过这百米之遥,土岗上的日本兵就处于他们的枪弹射杀范围。起身稍慢的老东北看了眼跑在前面的唐城,默不做声端着轻机枪,弯腰往前疾冲,早已经是双眼通红的铁牛紧紧跟在老东北身后,三人拉成一条直线奔向百米外的日军。

  此时,山下的游击队已经开始和土岗上的四个日本兵展开对射,举枪射击的日军虽然只有四个,但毕竟占据了地势的便利。仰面上冲的游击队中不断有人中弹,但这些游击队员们个个悍不畏死,即使受伤也连伤口都不包扎,蹲跪在地上继续射击。一时间,缓坡上的游击队员们和土岗上的日本兵弹来弹往打的不亦乐乎,但游击队这次的进攻也随即陷入胶着状态。

  奔跑中的唐城和老东北都是久经战阵之人,当然都清楚地知道,战斗拖得越久对游击队一方就越是不利。何况李家铺那边情况不明,如果来了日军的援兵,情况便会出现令人想象不到的逆转。因为对宋铁山他们山战斗力的不信任,唐城最担心的也是这个,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自己最需要人手的时候,派了刘石头去李家铺打探消息。

  心急如焚的唐城已经将自己奔跑的速度提高到了极限,将老东北和铁牛俩人都抛在了后面。离日本兵越来越近,唐城已经可以听见日军的战斗口令,但唐城却还是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唐城不但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咬着牙再次加快了速度,猫着的要更是直了起来。唐城知道游击队和日军这么胶着下去,只能有两种结果,要嘛游击队惨胜,但他们幸存下来的人绝不会太多,要嘛就是日军获胜,游击队全军覆没。

  唐城也知道,面对这点日本兵,人数占优的游击队可能最终会取得胜利,但那胜利的代价也将是巨大的。不管是哪一种结果,唐城都是无法接受的,万一李家铺方向真的来了日军的援兵,唐城需要足够的人手拦截日军,一支已经被打残了的游击队不是唐城希望看到的结果。

  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清除掉日军的压制火力,光用枪是没办法迅速解决战斗,唐城更趋向于投掷手雷,不过现在的距离还没办法投掷手雷,所以唐城需要继续向前奔跑。几息过后,唐城又冲近了一些,在奔跑过程中,从腰间取出一枚刚刚缴获来的日军手雷攥在手中。估计距离足够近了,唐城这才迅速拔出手雷的保险插销,用力将手雷在左手中的驳壳枪上砸了一下,之后借着助跑扬手将手雷向那几个摆弄迫击炮的日本兵扔去。

  不等手雷爆炸,唐城已经迅速下蹲平端了驳壳枪,把适合射击的位置让给了后续跟进的老东北。延时6秒的引信使唐城扔出的手雷越过30多米距离落在那群日军伤兵中间,“轰”的一声爆响,满脸惊愕的日军伤兵随着爆炸被烟雾吞没,被那几个日军伤员围着的2门迫击炮也消失在烟雾中,但唐城知道那2门迫击炮一定会安然无恙。

  唐城腰间不止一枚手雷,可刚才的急速奔跑和奋力一掷几乎耗光了唐城的气力,再让他投掷手雷,最多也就是能扔出不过20米的距离,那还不够浪费手雷的。来自身后的爆炸和同伴们的惊呼让那四个举枪与游击队对射的日本兵发现了唐城他们,其中的两人立即调转了身体,可就在几乎同一时间,老东北手中的轻机枪已经发出了轰鸣。

  动作跟不上视线的这两个日本兵惨叫着连同他们手中的步枪被密集的弹幕撕扯成了碎片,剩下那两个手持步枪的日本兵也没能逃脱被老东北攒射的下场,只是其中一个动作敏捷的家伙却是使出一个懒驴打滚避过了老东北的扫射。幸运躲过意思的家伙显然是忘记了唐城他们是三个人,在唐城力竭、老东北填装子弹的时候,铁牛手中的步枪响了,最后剩下的那个日本兵手臂大张着仰面栽倒,尸体顺着缓坡翻滚而下。

  “杀光他们”稍稍回过些气力的唐城拎着两支驳壳枪起身前冲,手中的驳壳枪不停喷吐着多人性命的弹丸,徒劳想要阻挡唐城的日军伤兵一个接一个的倒在血泊中。来自身后30米范围内的攻击对这些日军来说是致命的,被日军压制在缓坡中段的游击队员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迅速发起了冲锋,这回非常顺利就冲上了缓坡,阻挡他们前进的日本兵都已经丧命在唐城他们的枪下。

  “别开枪,我们是李家铺游击队的。”面对崇尚土岗满脸狐疑的游击队员,随后起身过来的铁牛高声大喊道。老东北不耐和这些家伙打交道,只是捡起一支带着刺刀的步枪为土岗上的日军尸体补刀,几个来回下来,土岗上就只剩下了4个高举双手示意投降的日军伤兵。

  见老东北还想拉枪栓射杀这四个已经投降的日本兵,边上站着的一个游击队员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抓住老东北的右手,大声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能随便开枪?你没看到鬼子都已经投降了吗?八路军优待俘虏,我们游击队是八路军领导的队伍,也要优待俘虏。”

烽火男儿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回到东汉 连载中
回到东汉
东华小仙
简介:故事讲述的是华夏国安队长付麟,为保妻女而着敌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三国,从而创造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看主角怎么样成为一方诸侯,看主角怎么招猛将,收美女,娶公主……等等精彩故事,等您来欣赏点评!由于本人不是历史学家,再加上本故事是借构历史框架和三国虚构而来,如有同历史不符的人物和地名请谅解,一些龙套人物都是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秋秋群:33055523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98.4万字6年前
从贝加尔湖到大汉长安 连载中
从贝加尔湖到大汉长安
鱼东平
古老神秘的贝加尔湖,广袤无垠的泰加林,是中原王朝从未涉足过的秘境。伊洛,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穿越者,他和同伴们将以贝加尔湖水系为地理中心,以原住民和流落草原的中原人为核心力量,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度,与南方的西汉帝国、西方的罗马帝国遥相呼应,并驾齐驱。
12.1万字5年前
红楼蔷上春 连载中
红楼蔷上春
陈家二叔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说甚痴男怨女多情债,还不是天心一寸本无情;芙蓉帐暖,女儿情深;转眼富贵荣华流水去,天意从来不多情;脂浓粉香,金玉木石;捱不过秋风秋雨愁断肠,归去春再来。
6.6万字5年前
绝世双剑录 连载中
绝世双剑录
笑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君可曾梦回三国?漫天的烽火,山壁染成赤色。周郎举兵西向,复拔南郡。千古功名拓,然而,在一年之后,年仅三十六岁的周瑜病逝巴丘。美人断肠,小乔泪洒长江。君可曾叹息?叹息英才天妒?君可知,在十年之前,还有一位英雄,在二十六岁的英年,万丈光芒骤然消逝。在他的身边,也有一位美人落下了伤痛欲绝的泪水,她叫大乔。
8.2万字5年前
中世纪演绎 连载中
中世纪演绎
卿渊
唐纳德的前世、后世在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故事演绎。用东方人的思维与智慧谱写了西方中世纪的战国史诗。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求收藏、点赞、推荐……
11.0万字5年前
盛世先忧 连载中
盛世先忧
长缨书生
盛世之忧,忧盛之长短,忧国之兴衰,忧民之多寡,忧心之聚散,忧法纪之明暗,忧纲常之正乱。忧贫富之不均,忧闲劳之过甚,忧善恶之倒行,忧内外之逆施。
13.0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