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国公
超小超大

第三十四章家中往事

  钱阳、张锐会和刘金全的兵马,在路途上遇到了那三千前去追击王兴的鞑子。歼灭了这伙鞑子后,汇聚了一万三千人浩浩荡荡地向大同开去。

  “大人,不知关内其他地方的情况怎么样了?”路上,张凡向刘金全问道。

  “听钱参将说,山陕北部一线的鞑子们基本都被歼灭了,主要是能出关的地方全都被王大人派人封锁了。”刘金全见张凡问起,把昨天钱阳告诉他的情况跟张凡说了一遍。

  “看来大同那边的情形不好啊!”张凡听了刘金全的话,若有所思地说道。

  “戚大人的军队那是没话说的,他在东边抗倭那么多年,未尝一败。”刘金全一脸佩服地说道,“只是听说大同那里的鞑子数量巨多,也有近三万人的数目,戚大人只带了三千人马,加上刘大壮、王启山前去相助的九千人,就将他们打的溃不成军。只是朝廷下了死命令,必须将南侵的鞑子全部灭掉,不能放过一个。戚大人这才打的缩手缩脚。”

  “戚大人果然不愧为我大明中兴名将!”张凡听到这里,对于将要见到这位名将的心思越发急迫。

  大军顺着黄河岸边而行,第二日的中午,张凡已经可以看到巍峨的长城蜿蜒在山坡之上。进了关,这一万多人一时也没有休息,在当地等待他们的斥候的带领下,直扑鞑子退守的繁县。下午申末酉初之时,繁县的城墙已经在望。

  城墙之上不时有鞑子在走动,出了鞑子的巡逻之外,没有别的动静。城下,一万多明军士兵驻守在大同城前,防范着城内鞑子。

  刘金全三人来到之后,立刻前往中军大帐去见戚继光,张凡征得刘金全的同意,也随他们一同前去。众人通报了帐前守卫,进入帐中。只见一穿着寻常官服的中年人坐在帐中书桌后方,正在读书。书桌前站着两个身穿铠甲的将领,正是前些日子来支援的刘大壮和王启山两位参将。

  “这就是戚继光?”他给张凡的第一印象不像是一个长年征战沙场的武将,凡儿像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官。如见的戚继光才三十九岁,还未过不惑之年。给人一股干劲十足地感觉。多年的征战使得他看起来不怒自威,让人不敢正视。

  四人来到戚继光的面前,作了一礼,纷纷说道,“陕西布政司麾下参将钱阳”、“张锐”、“刘金全参见戚将军”。钱阳又接着说道:“戚大人,我等奉王崇古大人的命令,带了陕西各部兵马共一万三千人,前来助大人剿灭鞑子,听候大人调遣。”

  “各位辛苦了。”戚继光回了一礼,说道,“王大人还好吧?朝廷下令不准放一个鞑子回去,我人手不足,正在发愁,有了你们这一万三千人的相助,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大人谬赞了!王大人尚好,如今陕西各地的鞑子基本上都在控制之中,歼灭他们是早晚的事。”钱阳回道,“如今我等全听戚大人号令。”

  “好,那我就不客套了。”戚继光也不是个罗嗦的人,立刻开始下命令,“我的人马加上前些日子来的九千人只能围住繁县的两面,太分散的话就没有效果了,如今你们来了。繁县的城门不大,各派三千人马在东、北、南门守卫,北门稍加防守。”

  “诺!”钱阳三人应道。

  “剩下的一万人马,埋伏在黄河河道旁。鞑子已经被我困了两日,城中由于百姓早已逃离,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估计不出两日,鞑子就要想办法突围。”戚继光接着说道,“倒时候西门空虚,鞑子定然从拿出突围,然后从西边的黄河河道撤回。我后方守城的一万人也继续追赶,前后夹击,灭了这群鞑子。”

  “诺。”五人回应后,走出营帐。

  帐中只剩下张凡和戚继光两人,戚继光打量了一番张凡,说道:“你就是那个被征调的举人张凡吧,你的事刘参将和我说过。”

  “不敢,在下正是。”张凡连忙回道。

  戚继光招呼张凡坐下,着卫官上茶,又说:“听说你是今年乡试,陕西的头名解元?”

  “不才真是。”

  “你本是大有前程,为何会答应随军出行?听说还险些送掉性命?”戚继光问道。

  “大人……”张凡长叹了一口气,“这一路上有很多人问过在下为何要来。”

  “那你是怎么说的?”

  “在下一开始也不想来,只是想到家中母亲将来也会遭鞑子的殃,想来尽一份力。”张凡说道,“但是这一路上的事情让我明白,这次出征不只是为了几个人。若是消灭鞑子,千万家都得以平安。在下也用上了必死的决心。”

  “嗯……”戚继光听了张凡的话,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深深地沉思起来,半晌,说道,“我祖上世代为官,我十岁就袭了父亲的爵位。嘉靖二十八年,我二十一岁的时候参加了武举考试,之后就被派往蓟门,也与鞑子作战过,之后才到沿海抗倭。

  “初上战场的我只是想着继承祖业,不让先人蒙羞,与外地作战也成为朝廷赋予自己的使命。可是在么多年下来,我看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是鞑子还是倭寇,他们的侵略使得我大明无数百姓遭殃,千万人家破人亡。那是我知道了,抗击外敌不只是一项使命,更是对百姓的责任。

  “你将来的前途无量,如今你小小年纪就能体会这里的含义,我希望你能不忘今日说过的话!”

  “戚大人放心,在下心中谨记!”张凡坚定地说道。

  “大人,你说这鞑子是不是有病啊!平日里不来,非要拣这寒冬腊月的天气跑来抢东西。这都二百来年了,还是这般!”王德贵双手插在袖子里,蹲在张凡的一旁,缩着脑袋看着繁县城墙上不时走动的鞑子,抱怨着。如今他身上的伤也好的七七八八了,当初张凡让他回去,他硬是留了下来。

  “鞑子以放牧为生,一入冬,就断了粮,自然要来抢劫。”张凡也在看着城墙上的动静,只是有些漫不经心,“而且那些鞑子也是坐过天下、享过荣华富贵的,知道这边的光景,自然想要来讨些好处。”

  “妈的,这些死鞑子!”王德贵恨恨地向前方吐了口痰,仿佛想要把城墙上的鞑子砸死一般,只是还没过一丈远就落在了地上,王德贵又看了看,不甘心地回过头去。

  张凡他们来到这里已经一天了,城里还是没什么动静。鞑子看到明军又有大军援助,更加是龟缩到城中,毫无动静。

  城下的两万多大军都已部署完毕,繁县周围留下了一万多人守着。鞑子不知道另外的一万人去了何处,但是前几天的战斗似乎已经把他们打怕了,丝毫没有敢出城的迹象。由于这次大同的百姓逃的快,鞑子没有劫掠到多少粮食,而繁县这个原本只有几千人的小县城显然也没有多少粮食存在其中,那里经得起鞑子两万士兵的用度!

  从高处望去,城中并没有什么动静。鞑子三三两两地在街上闲晃悠,昔日的鞑靼精骑如今更是显得无精打采。而这边包围住他们的明军阵营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前方有大军把守着,后方的营地里,雪地上生起篝火,架着大锅,锅中煮着肉,不时有明军士兵前来盛起一碗香浓的肉汤。虽然军中不能饮酒,但是在这寒冬腊月的天气里能有碗漂着猪油的肉汤,士兵们还是显得喜笑颜开。

重生之大明国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龙啸大明 连载中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简介:明朝末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一个痛心的时代;有人前赴后继,誓死抗击,也有人卑恭屈膝,首鼠两端;是非以经颠倒,公道失去标准,这不仅仅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轰然倒塌,而是中华历史中最大的悲哀。而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商毅回到崇桢十五年(1642年),得到了一个修改三百年前那场错误的机会。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木林森的新书【战国征途】,开始上传,参加网文联赛新赛季,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投票。http://www.***.com/book/645027.html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475.7万字6年前
抗日猛虎军 连载中
抗日猛虎军
夜班王子
简介:一名特种兵战士穿越回抗战年代,建立军队抗日杀鬼子的故事。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49.5万字6年前
兵锋 连载中
兵锋
尤子涵
简介:炮火是复仇的怒吼,火光是仇恨的烈焰,手中的钢枪是尊严,冲锋的脚步是忠诚;用生命在版图上镌刻尊严,他们用热血在国旗上挥就忠诚!本书数字版权由“当当”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7.4万字5年前
旭日东升 连载中
旭日东升
天空魔术师
李云慕:“将军咱们的弓兵怎么拿着复合弓啊。”将军说:“那是墨家的十里追风。”李云慕:“。。。。。那个将军,咱们重骑兵的盔甲怎么这么轻。”将军说:“那是欧阳家冶炼出来的飞云钢,轻便合身利于奔袭。”李云慕:“丞相,你一个堂堂一品大员怎么会怕一个打铁的?”丞相:“不怕不行啊,那老家伙,随便搞点东西出来,那些江湖势力都搅风搅雨的,你说我能不怕他吗!”李云慕:“夫子,您今年究竟多少岁了?”夫子:“不记得了,记不得了,不过活的久还是有好处的。”
2.6万字5年前
绝世双剑录 连载中
绝世双剑录
笑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君可曾梦回三国?漫天的烽火,山壁染成赤色。周郎举兵西向,复拔南郡。千古功名拓,然而,在一年之后,年仅三十六岁的周瑜病逝巴丘。美人断肠,小乔泪洒长江。君可曾叹息?叹息英才天妒?君可知,在十年之前,还有一位英雄,在二十六岁的英年,万丈光芒骤然消逝。在他的身边,也有一位美人落下了伤痛欲绝的泪水,她叫大乔。
8.2万字5年前
中世纪演绎 连载中
中世纪演绎
卿渊
唐纳德的前世、后世在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故事演绎。用东方人的思维与智慧谱写了西方中世纪的战国史诗。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求收藏、点赞、推荐……
11.0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