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国公
超小超大

第六十六章利益使然

  张凡想过很多自己将要去的地方,却惟独没有想过锦衣卫,不由得有些诧异:“陛下,锦衣卫是陛下的护卫,臣一个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怎能去那里供职?”

  “锦衣卫随时朕的护卫,可是干的什么事想必你也是知道的。”隆庆说道,“这不过那里也不只是需要孔武有力之人,更多的是需要有心智的人才。何况你如了锦衣卫,倒也不用出现在明面上,少了不少麻烦。”

  张凡想了想,隆庆的话倒是不错,锦衣卫算得上是古代的特工了,自然不会轻易出现在明面上。“谢陛下的关心,只是臣去了哪里改做些什么?”张凡问道。

  “你去了自然有人会安排。”隆庆说道,“不过朕也向钧儿许诺过了,你也要时常进宫去看看他。这块腰牌你拿着,出入宫中自然五人阻拦。”

  张凡结果了冯宝递过来的腰牌,收入怀中,说道:“谢陛下,臣必然不负陛下期望。”

  “嗯,冯宝,带着张卿家去吧。”隆庆吩咐了一声,“朕的锦衣卫倒是我大明朝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个状元啊!哈哈!”

  张凡跟着冯宝来到皇宫外面,跟在冯宝后面,张凡想先打探一番:“冯公公,这锦衣卫……”

  冯宝自然知道他想问什么,边走边给张凡介绍起来。当今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朱希忠,这位“靖难”功臣朱能的后人。自从上一代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这位大明朝唯一的三公兼三孤的人离任后,便接任了锦衣卫,监察百官。作为皇帝的直属间谍组织,自然是要用最为忠心的人来担当,只不过隆庆身为裕王之时倒是和这朱希忠有过交情,如今倒是放心的用他。

  “张大人请放心,朱大人随时锦衣卫的头领,却也让是个宽厚的人,不会为难你的。”冯宝说道。

  “公公执掌东缉事厂,和锦衣卫的关系定是不一般吧。”张凡问道。

  “咱家掌管着东厂,虽说名义上监察这锦衣卫,其实也不过是互相扶持罢了。”冯宝说道,“我大明除了锦衣卫和东厂,先后有过西厂和内厂,可是如今都裁撤了。锦衣卫的作用巨大,自然是要留着有大用。东厂也是成祖所立,虽然如今已是大不如前,却无人敢撤。”

  张凡听了他的话,想到锦衣卫在大明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种种幕后黑手一般的角色,现在看来一切还不是皇帝的要求。东厂却是嚣张过,至于像冯宝所说现在东厂已经大不如前倒是有些自谦了,只不过是冯宝这人终于隆庆,不滥权而已。

  二人说这话,地方也到了。

  “就麻烦张大人一个人进去了,咱家还要回陛下身边伺候着。”冯宝说完就走了。

  张凡打量着眼前这件院子,倒是平常的很,这里只不过是靠近紫禁城的一个不太热闹的胡同,也没什么路人,而且周围也没什么护卫。张凡摇了摇头,走了进去。

  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是皇帝的侍卫。前身为朱元璋时所设的拱卫司,专门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朱元璋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洪武二年改设为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改设为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同时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长官刑狱,赋予其巡查缉捕之权,从事侦查、逮捕、审问等活动。

  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有四十八处,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了。

  锦衣卫的权利很大,这权利一旦过大,滥用专权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锦衣卫自然如此,虽然后世对其的描述着实有些恐怖,但是无风不起浪,定然是确有其事。朝廷上下的官员,不管是清官还是奸佞,也都对锦衣卫感到一种恐怖,但是这两百年过去,锦衣卫却始终存在,只能说是这支部队对于皇帝来说,实在“太好用了”!

  也许正因为如此,明朝的历代皇帝才会出这么多“混蛋”吧,他们不用亲理朝政,他们知道自己手底下的大臣在干什么、想什么,只要不背叛他,皇帝也就不多问。也许正是明朝皇帝这种中央集权统治的巅峰手段,反倒造成了明朝的衰落。

  当然,这些知识一家之言。现在的张凡可想不了那么多,他只是知道眼前这个不大的院落里有着锦衣卫的指挥使而已。走进院中,院子里有个人正坐在一张小桌旁自顾自地喝着茶,四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十分不起眼,甚至给人一种颓废的感觉。他只是在张凡进门的瞬间瞟了张凡一眼就不再过问,只是张凡也算是跟着大明最强悍的军队打过仗的,眼前这人身上隐约透露着一股彪悍的气息,虽然十分微妙,但是张凡却还是能感觉到。

  张凡见他不搭理自己,也就不上前自讨没趣了,不过现在可是自己来报道的时候,想了想,正要上前说话,院里房间的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你就是张凡?”推门出来的人看着张凡问道。

  “鄙人正是。”张凡答道。他打量了一番眼前的人,很普通的中年人,只是那份显露出的气质一看就是出生富贵人家。那种身为掌权者的感觉虽然不错,却不是十分强烈。

  “我就是朱希忠。”那人说道,“你的事皇上都跟我说了,进来详谈吧。”

  “见过指挥使大人。”张凡说了声,跟着他进了屋。

  这是间单独的屋子,不太大。摆设十分简陋,不,应该说摆设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是墙上挂着些字画。张凡看得出这些字画虽不是那种价值连城的名作,却十分有品位,看来这位朱希忠倒是个风雅之人。

  “呵呵,这锦衣卫建卫二百来年,倒是第一次迎来了位状元啊!”朱希忠看着张凡,微笑着说道。

  “大人言重了。”张凡说道,“下官还不是因为得罪了别人,蒙皇上厚爱,这才让我来这儿。”

  “你那些事我自然知道,甚至你和徐阶是为了什么结仇我也知道。”朱希忠说道。

  张凡听了他这句话可真是有些惊讶了,他和徐阶的矛盾本来以为只有自己、张居正和徐阶三人知道,现在朱希忠这么说,就表示光在锦衣卫里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了,既然锦衣卫知道了,隆庆没有理由不知道。张凡倒是不担心自己,而是怕隆庆知道了张居正的心思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你不用担心,我既然和你这么说,就不会怎么样的。”朱希忠看出了张凡的担心,说道,“听你刚才的说法似乎不是太想来我这?”

  “大人误会了。”张凡赶紧说道,“下官并不是不愿意,而是想到自己要来锦衣卫供职,有些好奇罢了。”

  “哦。”朱希忠说道,“皇上把你派到我这,自然有皇上的用意。我也跟你明白的说吧,皇上很是看好你,你可要努力些。”

  “这是自然。”张凡现在也放开了些,说道,“以后还要和大人相处,还请大人多多提携。”

  “嗯。”朱希忠说道,“我们锦衣卫代皇上检查百官,手上的权利不小,所以历朝的皇上历来在此都是用人谨慎,不是皇上的亲信绝不会任用,皇上还特别吩咐我好好照顾照顾你。听说你和东厂大太监冯宝关系不错?”

重生之大明国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连载中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学徒归来
简介:都市屌丝张文远穿越到188年的三国,附身于大魏之虎张辽的身体,从而改变自己,乃至整个时代的走向。夺舍穿越的很多,赵云、诸葛亮都被写烂了,不过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本文从不一样的视角,给大家描绘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三国。这一点应该是有别于其他三国文的特色。PS:本文养成文,有一点小小的受虐倾向,主角没有王八之气,并非名臣武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有的只是凭借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达到最终的巅峰境地!结果并不重要,精彩的是那一路走来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还原三国,你有名将,偶有强兵!张文远:偶有虎贲铁甲十万,求群虐......书友群:140488453(学徒在里面期待你提出建议)三国交流群:214411894(喜欢三国历史的加)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56.0万字6年前
极品姑爷 连载中
极品姑爷
西江明月
简介:唐宋醉酒出事,穿越到了大隋朝成了武国公府的纨绔姑爷!为报美人恩,商场上,唐宋奇思妙想,金点子层出不穷,令人刮目相看!官场上,唐宋谈笑风生,纵横驰骋英姿勃发,敌人闻风丧胆!看一个纨绔子弟如何成为一个男人欣赏女人爱的极品男子!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76.9万字6年前
歪门斜道 连载中
歪门斜道
水云山人
简介:一个从歪门斜道里半毕业状态走出来的不靠谱青年,身高不乍地,长相如同大脑缺根弦,其实确是狡猾无比,心细如发,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玩得得心应手,泡妞更是霸道无比,那个不服就先霸王硬上弓,整到你服为止,演绎出一段母女通吃的神话,自己长相太差不用卑鄙手段讨老婆怎么把美女拿下?这个不靠谱的丑青年不算坏,也够得上优秀青年得评审标准,他心中充满热血,与大明第一贱人称兄道弟,一起荼毒祸害别人。经常性敲诈勒索坑敌人,把大明武林惹得怨声载道,将东林党坑得几乎上吊,把努尔哈赤、皇太极整得哭爹喊娘,以贱立足河套,把邻国打得落花流水,把陈圆圆掳到帐下,坑得李自成鸡飞狗跳,弄得吴大山龟呜呼哀哉不得不投靠大清。敢泡老子的女人?你信不信老子把你得把子割掉?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68.2万字6年前
骑砍潘德之雪原之子 连载中
骑砍潘德之雪原之子
阿童木zzz
简介:“天之骄子”弗尼·亚托特为了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谜与伴随着自己的神秘之剑,前往危险而又神秘的潘德大陆。历经各种磨难,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情世故。身边都是自己的战友,而他的命运又是什么呢?如果您想知道,那么就请好好的进入书中了解清楚吧!
2.1万字5年前
东渡战国记 连载中
东渡战国记
月上一人
他,来到了日本战国时代;他,想要改变未来的历史;他,必须杀死织田信长;他,活了下来!
9.7万字5年前
水煮《史记》 连载中
水煮《史记》
穿越中的书生
简介:如何水煮?如何将历史与现实,来一番有趣的关照呢?历史,其实很有趣,可以正经地解读,或者不正经地另读?有什么不可以?历史从来都是一个小姑娘,扮成花,弄成云,如果你的想象够穿越,真的,所有的历史,都是虚空,都是捕风,都不过是还在发生的现代史。太阳底下无新鲜事。那么,水煮一番《史记》,也许,别有一番滋味呢
4.2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