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国公
超小超大

第三百四十三章为人臣子

  精忠报国,这句话因为岳王爷的忠勇而得以流传千古,让无数后人视为榜样。但是这句话并非只适用在武将们的身上,用在文官身上也是一样。

  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句话在如今看来是多么的讽刺,多么的可笑和愚昧。但是在这时候,不,在中国千多年的历史上,这都是一个不变的真理,不计其数的人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而在沿袭着这句话的内容。

  但是之后呢?学成了,进入了仕途之后,既然你已经货与帝王之家了,那就应该做些什么吧。商人还懂得一个诚信待客、童叟无欺的道理呢,你们这些读过书,懂的大道理的人难道就不明白?收了人家的钱财,自然就要替人消灾了。

  但是就如做生意也有份诚信和奸商一样,这做官也是有贪官和奸佞之分的。真正能够为国为民的好官少得很,而到了明清时节,这种人更是成了稀有货色了。

  只是张凡却没有想到,自己眼前就坐着这么一位。

  仔细想想,葛守礼的的确确是个为了朝廷,为了天下百姓着想的好官。他入仕之初,先为兵部主事,不过没多久就改官礼部。当时,许多王府近支为了请封事,多向礼部官员行贿。后来查出贿赂脏银有十多万两,却是独独没有葛守礼的大名在里面。嘉靖皇帝由此而知葛守礼廉洁,之后也是多次提拔。

  或许有人会说,葛守礼不贪是因为他没有那个必要,毕竟他家中钱财颇多,没必要那么做。

  这是不错,但是须知,当时的行贿之人,全都是些和王府有关的人。虽然这些人不过是些支系而已,但是他们也绝对是可以跟各府的王爷说得上话的人。礼部的官员拿了他们的贿赂,帮他们办了事情,对方必然会感激他。到时候只要能够这么帮他们说上几句话,那也算是一件往上爬的资本了。

  可是葛守礼并没有这么做。

  朝廷内阁相斗,不管是那两个人,几乎每次都是闹得满朝风云,不管是御史还是朝臣,亦或是各地大大小小能够说得上话的官员们,全都是上奏、弹劾、议事,一时之间,各地的奏章蜂拥而至,让人目不暇接。

  但是葛守礼不会,他从来不会参与进任何关于争斗以及相互弹劾的实践中去。当年徐阶与高拱相斗的时候,状况是何其惨烈,许多人,就连标榜着自己站在中立一派的许多人,也是被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上奏弹劾。而唯独葛守礼一人,丝毫不为所动,从来没有对此发表过任何意见。最后,因为他的这种部位说动,反而是招到了许多人的攻击,他更是为此迫不得已请求暂时回家,只是皇帝没有允许罢了。

  “张凡当真是佩服葛大人的高风亮节。”张凡抱拳说道,“只是张凡不知,葛大人如今……”

  “老夫知道你要说什么。”葛守礼说道,“老夫既然已经沉寂了这几十年,为何到现在,却又是忍不住了,想要站出来说话?”

  张凡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自己的问题。

  “唉……”再一次长叹一声,葛守礼说道,“老夫这几十年,忍气吞声,从来不会说一句话,为的就是不想再加重如今这已经是混乱非常的局势了。可是如今,你看看,这局势又好了多少?令师张大人与那高拱相斗,虽然还没有到正式对决之时,可是这满朝文武都已经无心上朝理政,整日里只是向市井小民一般,围观之。如此这么下去……

  “老夫思前想后多时,这才做出了这个决定。想要结束这场争斗,其实与作战无异,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就是这么个意思。”

  听了葛守礼的这番话,张凡心里面算是完全明白了过来。葛守礼之所以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加入战局,为的就是能够快速结束这场纷争。至于他为何会选择站在张凡、张居正这一边,张凡心里面也是有些明白的。

  实事求是地讲,这两方里面,张居正说来还是有些为国为民的心思的,即使他的那个改革方针还没有公诸于世,但是朝中上下的大臣们在其平日里的作风中,总是能够看出来一些的。而高拱那一方,如今看起来却是显得有些无理取闹的。

  如今高拱所领导的一党众人,为的并不是什么权利,因为高拱如今已经是获得了巨大的权利了,不需要在为此而争斗了。高拱一党如今做的,就是在打击政敌而已,为的并非什么长远利益或者伟大目标,就是单纯地为了巩固自己一派的地位而已。

  葛守礼自然是能够看得清楚这个状况,所以他才会做出这个决定。想要快些结束这场纷争,但是决不能让高拱得意。若是高拱一旦胜出的话,将来或许又会出了一个严嵩那一般的人物,这可就麻烦了。

  “这么说来的话。”张凡看着葛守礼说道,“葛大人已经是确定了心思,想要帮张凡一把了?”

  “正是如此,老夫实在是不想看到朝廷在这么下去。”葛守礼说道,见张凡要开口,他赶忙继续说道,“不过老夫有一点要说在前头。老夫此番只是为了让朝廷可以快些稳定下来,并非当真就加入了哪一派当中。若是以后,张大人或者是令师再要闹起什么风云的话,老夫是绝对不会出言相帮的,而且老夫会丝毫不顾及情面地站出来反驳。”

  对于葛守礼的这番话,恐怕大多数的人听到了之后都会觉得非常不爽。但是张凡恰恰是那少数的几个人,他很明白葛守礼为何会有这么一番心思。但是要说张凡心中没有不爽,那也是假话,毕竟眼前的葛守礼已经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不是为了党群之争,而是为了朝廷大局。对于一个将来有可能和自己作对的人,不管是谁恐怕都不会看好。

  但是此时此刻的张凡根本就没有办法反驳葛守礼的话。一来,章法你如今是的的确确需要葛守礼的帮助。二来,葛守礼所说的这番话,有着大义在其中,根本就叫人无法反驳。

  “这是自然,张凡心里面明白。”张凡同意了他的要求。

  “既然如此,老夫和张大人就要有些话相谈了。”葛守礼见张凡答应了,也不再啰嗦,直接进入主题。

  “葛大人想必应该已经知晓,张凡此次来贵府上的目的了吧。”张凡说道。

  “可是为了今日早朝间发生的事情?”葛守礼问了这么一句,“张大人今日并不在场,而老夫却是人在其中。今日早朝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老夫全都是看在了眼里,比张大人听人叙述可是要明白的多了。”

  “那葛大人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张凡想先探探葛守礼的口风。

  葛守礼自然是明白张凡的意思,但是他丝毫没有藏私的意思,直接开口说道:“事情如今已经很明显了。李大人既然已经站出来开口驳斥高拱了,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李大人当真是累了,不想再在朝廷里呆下去了。”

  “这么说的话,葛大人的意思是,李大人退出阁中一事,已经是必然之局了?”张凡问道。

  “还有什么必然不必然的。”葛守礼说道,“李大人其实早在陛下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是萌生退意了。只不过陛下不准,这才是让他呆了下去。可是如今,状况已然是大不相同了。李大人出言驳斥高拱这件事情,其实说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高拱的人当场就这么拿出了弹劾他的奏折,这可就不一样了。

  “且不说他自己本就打算辞官回乡,就是高拱手下的那些党羽们,也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么个机会的。不用等的太久,若是张大人现在去找冯宝问问,肯定会知道现在司礼监里面恐怕已经是去了不少弹劾李大人的折子了。”

  这个情况张凡不用去问都能够想得出来。

  “既然如此,李大人辞官已成定局,那么说起来的话,内阁之中,不就是有一个位置空出来了吗?”张凡说道。

  “这恐怕才是张大人此番到老夫府上来的目的吧。”葛守礼微笑着说道。

  “不瞒葛大人说,张凡正是为了此事。”张凡却丝毫没有心思被人撞破的尴尬感,直接说道,“葛大人觉得,何人能够当此重任?”

  见张凡并不在意,葛守礼也就收起了玩笑的心思,认真思考了一番,说道,“若是让朝中大臣们公平推举的话,恐怕很多人都是有这个资格的。可是如今看起来,高拱对于那个位置是势在必得啊。”

  张凡见葛守礼如此说,便开口问道:“若是葛大人能够说动那些平日里不怎么喜欢说话的人帮忙的话……”

  “那只要有这个资格的人,必然会入阁。”葛守礼接着说道,“不过还不知道何人有此等幸运?”

  张凡见葛守礼没有矫情,而是非常自信地回答了他的问题,他也就不再打算绕弯子了,直接开口回答道:“高仪,不知葛大人以为如何?”

重生之大明国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小侯爷 连载中
三国小侯爷
东一方
简介:男儿壮志,娶娇妻美妾,收谋士猛将。重生三国,成为刘表之子。重活第三世,看刘修崛起荆州,战天下英雄。本书数字版权由“当当”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66.8万字6年前
与帝为谋 连载中
与帝为谋
卖包子的包子
简介:他是旧朝皇子,肩负着复朝重任,步步为营却也将心爱之人计谋在内;他是当朝太子,腹黑隐忍誓在朝中定下一足之位,老谋深算却陷于与她竹马初见她是旧将后裔,聪慧机敏与帝为谋立平天下,却终究难敌挚友为敌。两个女人,一生的战争,串起了北楚乱世之下的战争权谋与爱恨纠葛……时逢乱局,几番金戈铁马几番生死与共,谋复国、平天下,谁才会是最后的枭雄,谁、与帝为谋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17.8万字6年前
大明1937 连载中
大明1937
我是猫1
简介:“大明五日游。”现在一日,明朝一年。主角到了明朝后,才发现:时间不对——1935?!而且,北方还是清朝的天下……  北清是君主集权,南明是君主立宪。北清首都离边界有1000公里,南明首都离边界只有1000米。但是,南明有主角。  20世纪明朝人穿什么?挣多少钱?20世纪的东厂和锦衣卫是什么样子的?20世纪的大明皇室和内阁,谁听谁的?明、清之间的坦克战怎么打?大明潜艇如何封锁日本列岛? 书友群:78257491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82.7万字6年前
万世血仇 连载中
万世血仇
苕面窝
简介:抗日不需要理由,灭倭报万世血仇!他在抚顺煤矿万人坑重生,必将从万人坑杀起。不一般的抗日,诉说一段很多人选择遗忘的历史。他什么都不在乎,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把矮矬子在华夏制造的万人坑,重新还给矮矬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是一支为了国家不惜命,为了百姓不惜身的军队。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起誓:寸步不让,血战到底!正面对决,有我无敌!文中姓名有真有假,请勿对号入座;故事情节有实有虚,请不要当成历史教材!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70.4万字6年前
三国之荀梧传 连载中
三国之荀梧传
雨为墨
简介:谈起三国,你会想到的是谁?是关云长、赵子龙?是诸葛亮、司马懿?是荀彧、郭嘉?是刘备、曹操、孙权?是黄巾起义,还是夷陵之战?是官渡烽烟,还是赤壁烈火?是周公瑾、孙伯符?是贾文和、陈公台?是曹丕、曹睿?是邓艾、钟会?……数不胜数,让我们先从荀梧说起!
15.4万字5年前
三国演义(白话版) 连载中
三国演义(白话版)
王希文
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原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原著内容是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而且每个章节内容篇幅太长,今天读者阅读起来极不习惯,并且在原著中的迷信思想和对农民起义军的污蔑称呼,也与今天的时代的不符合。在我努力遵守《三国演义》主体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特色基础上,对原著内容进行全面翻译和改编,这样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81.0万字5年前